圆极化全向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7784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向天线,尤其涉及一种圆极化全向天线。



背景技术:

天线的极化形式主要分为线极化、圆极化和椭圆极化三种;而圆极化又分为正交的左旋和右旋圆极化,右旋圆极化是根据极化面随时间旋转并与电磁波传播方向成右螺旋关系成为右旋圆极化,反之若成左螺旋关系则称为左圆极化。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天线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代的无线应用系统中,普通的极化天线只能单一接收某一种极化波,这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其主要的特点有:圆极化天线能够接受任意极化的来波,且其辐射波也可以由任意极化天线收到;圆极化天线具有旋向正交性;极化波入射到对称目标时旋向逆转,不同旋向的电磁波具有较大微值的极化隔离。因此圆极化天线能够被广泛用于通信、雷达、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等方面,所以研究圆极化天线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圆极化全向天线,解决了现有普通极化天线只能单一接收某一种极化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圆极化全向天线,包括垂直极化全向天线阵和圆极化罩;所述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阵设在圆极化罩内,所述的圆极化罩能够将垂直极化天线阵的极化方向变为圆极化。

所述的圆极化罩为45°极化罩。

所述的垂直极化天线阵包括第一印制板天线和第二印制板天线,所述的第一印制板天线和第二印制板天线均设在圆极化罩内。

还包括底板和盖板,所述的底板上连接有第一印制板天线和第二印制板天线;所述的圆极化罩设在第一印制板天线和第二印制板天线的外面;所述的盖板设在圆极化罩上。

所述的第一印制板天线和第二印制板天线通过内套连接,第一印制板天线的顶端与盖板连接,第二印制板天线与圆极化罩的内壁衔接。

所述的底板的底部设有连接器端口,所述的连接器端口贯穿底板与第一印制板天线的底部连接。

所述的圆极化罩的顶部通过螺钉与盖板连接,所述的圆极化罩的底部设有向外凸出部,凸出部上设有垫环,螺钉通过垫环将圆极化罩固定在底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圆极化全向天线,能够同时接收垂直极化波和水平极化波,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结构简单等特点,能够很好的应用于通信、雷达、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等方面。

附图说明

图1为天线的结构图;

图中,1-圆极化罩,2-第一印制板天线,3-第二印制板天线,4-底板,5-盖板,6-内套,7-连接器端口,8-垫环,9-凸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圆极化全向天线,包括垂直极化全向天线阵和圆极化罩1;所述的垂直极化全向天线阵设在圆极化罩1内,所述的圆极化罩1能够将垂直极化天线阵的极化方向变为圆极化。

所述的圆极化罩1为45°极化罩。

所述的垂直极化天线阵包括第一印制板天线2和第二印制板天线3,所述的第一印制板天线2和第二印制板天线3均设在圆极化罩1内。

还包括底板4和盖板5,所述的底板4上连接有第一印制板天线2和第二印制板天线3;所述的圆极化罩1设在第一印制板天线2和第二印制板天线3的外面;所述的盖板5设在圆极化罩1上。

所述的第一印制板天线2和第二印制板天线3通过内套6连接,第一印制板天线2的顶端与盖板5连接,第二印制板天线3与圆极化罩1的内壁衔接。

所述的底板4的底部设有连接器端口7,所述的连接器端口7贯穿底板4与第一印制板天线2的底部连接。

所述的圆极化罩1的顶部通过螺钉与盖板5连接,所述的圆极化罩1的底部设有向外凸出部9,凸出部9上设有垫环8,螺钉通过垫环8将圆极化罩1固定在底板4上。

所述的连接器端口7连接有射频同轴连接器;

进一步地,该圆极化全向天线为L波段的圆极化全向天线,其工作频率范围为1600MHz~1680MHz,采用右旋圆极化方式,尺寸为H120mm×φ120mm,重量为0.5Kg,采用四孔安装的安装方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