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钛铜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3604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端子异形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制作连接器端子的新型钛铜带。



背景技术:

连接器,即CONNECTOR。国内亦称作接插件、插头和插座。一般是指电器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

连接端子是连接器中用于电连接不可缺少的部件。然后现有用于制作连接端子的金属带的表面均为平面结构,在冲切之后,还需要再进行后续加工,如对于限位安装要求和功能性使用要求,还要对连接端子进行冲压、开槽工序,给制作连接器的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且连接的结构强度和电连接效果不是很理想,影响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专门用于制作连接器端子,有效提升电连接效果,保证产品质量的新型钛铜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钛铜带,其包括一采用钛铜材料制成的带状本体,该带状本体的一表面一侧位置间隔并排有两沿其长边方向延伸的凹槽,两凹槽之间的间距是带状本体的宽度的1/5,该凹槽的宽度为带状本体的宽度的1/6~1/5,该凹槽的深度为带状本体的厚度的3/5,该带状本体的另一表面为平面,该带状本体的侧壁中间位置上设有沿其长边方向延伸的焊接槽;所述带状本体的外表面设有厚度为0.02~0.05mm的电镀层,该电镀层为镀钯镍层、镀金层或镀银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带状本体的厚度为1.9~2.1mm,所述带状本体的宽度为44~4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在带状本体的一表面设有两凹槽,并且间隔设置,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能满足限位安装要求等的功能性使用,给安装使用带来方便,而且设有焊接槽,便于快速定位连接线芯,并且具有储锡功能,焊接牢固性好,有效提升电连接效果;而且带状本体采用钛铜材料制成,并且外表面设有电镀层,具有较佳的硬度及强度,同时又增加导电率及延伸率,工作稳定性好;另外整体结构简单,易于裁切工序,同时也减化了后续连接器端子生产工序,进而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钛铜带,其包括一采用钛铜材料制成的带状本体1,具体的,所述带状本体1的厚度为1.9~2.1mm,优选为2mm,所述带状本体1的宽度为44~46mm,优选为45mm。该带状本体1的一表面一侧位置间隔并排有两沿其长边方向延伸的凹槽2,两凹槽2之间的间距是带状本体1的宽度的1/5,该凹槽2的宽度为带状本体1的宽度的1/6~1/5,该凹槽2的深度为带状本体1的厚度的3/5,该带状本体1的另一表面为平面,该带状本体1的侧壁中间位置上设有沿其长边方向延伸的焊接槽3;所述带状本体1的外表面设有厚度为0.02~0.05mm的电镀层,较佳的,该电镀层优选为镀钯镍层、镀金层或镀银层。采用镀钯镍层,有效改善导电接触阻抗,增进信号传输,耐磨性高于镀金层。采用镀金层,能有效改善导电接触阻抗,增进信号传输,而且稳定性好,但是成本高。采用镀银层,同样能改善导电接触阻抗,增进信号传输,而且性能较为均衡,只是容易氧化,但是氧化后仍能导电,不影响使用效果。而常规的镀镀镍层,由于镍有磁性,会影响到电性能里面的无源互调。若采用镀铜层,则铜容易氧化,氧化后,铜绿不再导电。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巧妙,合理在带状本体1的一表面设有两凹槽2,并且间隔设置,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能满足限位安装要求等的功能性使用,给安装使用带来方便,而且设有焊接槽3,便于快速定位连接线芯,并且具有储锡功能,焊接牢固性好,有效提升电连接效果;而且带状本体1采用钛铜材料制成,并且外表面设有电镀层,具有较佳的硬度及强度,同时又增加导电率及延伸率,工作稳定性好;另外整体结构简单,易于裁切工序,同时也减化了后续连接器端子生产工序,进而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给连接器生产企业带来方便。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如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所述,采用与其相同或相似的结构而得到的其它结构的金属带体,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