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柔性表带和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2127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以及,应用该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的柔性表带和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智能手表可包含移动手机中的天线以及被分配通讯频率,使智能手表成为一个不必通过移动手机或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的独立的装置。

由于提供GSM900/DCS1800的天线需要的投影面积大于手表所提供的空间,因此天线布线的空间非常受智能手表主体空间大小的局限,其他部件的布置也均要为天线布线考虑,这使得智能手表实现蜂窝频率成为一个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和柔性表带。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由柔性电路板制成,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电路布线包括矩形部、第一带状部、第二带状部、第三带状部、馈入部和带状连接部,所述第一带状部、第二带状部和第三带状部分别位于所述矩形部的左侧位置、上侧位置和右侧位置,且所述第一带状部和第三带状部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矩形部的长边,所述第二带状部和带状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矩形部的短边,所述矩形部与第一带状部之间、与第二带状部之间、与第三带状部之间均留有带状间隙,所述矩形部的左侧长边底部通过所述带状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带状部的下端部相连,所述第一带状部的上端部与所述第二带状部的左端部相连,所述第二带状部的右端部与所述第三带状部的上端部相连,所述第三带状部的下端部与所述馈入部相连,所述馈入部在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表面露出;并且,所述第一带状部、第二带状部、第三带状部和带状连接部的宽度相等且小于所述矩形部的宽度,所述第一带状部、第二带状部、第三带状部和带状连接部的总长度大于所述矩形部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矩形部的长度和宽度适配于收发GSM900频段的射频信号,所述第一带状部、第二带状部、第三带状部和带状连接部的总长度和宽度适配于收发DCS1800频段的射频信号。

一种柔性表带,设有柔性表带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表带还设有上述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所述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埋设在所述柔性表带本体中,且所述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的馈入部从所述柔性表带本体用于与表芯紧密接触的端面露出。

为了确保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在柔性表带本体注塑成型时于硅胶模具中不会移位变形或断裂,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的矩形部、第一带状部、第二带状部和第三带状部上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柔性表带本体由硅胶注塑成型;所述双频段射频天线通过嵌装在所述定位孔中的塑胶粒定位埋设在所述柔性表带本体中。

一种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手表设有表芯和上述柔性表带;所述表芯的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柔性表带连接所述表芯,使得所述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的馈入部与所述电路板上的射频端子电气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由柔性电路板制成,并设有矩形部、第一带状部、第二带状部、第三带状部、馈入部和带状连接部的电路布线,其埋设在柔性表带中能够随柔性表带本体弯曲,使整个表带柔性更好,在手表使用者配带时更贴合,同时,还能够适用于高、低两个频段的射频信号的收发,提高同时收发两个频段射频信号的发射功率和接收灵敏度。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注入到柔性表带里,能节省手表表芯的空间,另外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放在手表表芯之外,射频信号会更好,更能提高手表通话的质量以及数据传输的速度。

第三,本实用新型将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通过嵌装在定位孔中的塑胶粒定位埋设在柔性表带本体中,能够确保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在表带本体注塑成型时不会移位变形或断裂。

第四,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收发GSM900频段的射频信号和DCS1800频段的射频信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有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的柔性表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1由柔性电路板即FPC制成,柔性电路板的电路布线包括矩形部11、第一带状部12、第二带状部13、第三带状部14、馈入部15和带状连接部16,第一带状部12、第二带状部13和第三带状部14分别位于矩形部11的左侧 位置、上侧位置和右侧位置,且第一带状部12和第三带状部14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矩形部11的长边,第二带状部13和带状连接部16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矩形部11的短边,矩形部11与第一带状部12之间、与第二带状部13之间、与第三带状部14之间均留有带状间隙,矩形部11的左侧长边底部通过带状连接部16与第一带状部12的下端部相连,第一带状部12的上端部与第二带状部13的左端部相连,第二带状部13的右端部与第三带状部14的上端部相连,第三带状部14的下端部与馈入部15相连,馈入部15在柔性电路板的表面露出;并且,第一带状部12、第二带状部13、第三带状部14和带状连接部16的宽度相等且小于矩形部11的宽度,第一带状部12、第二带状部13、第三带状部14和带状连接部16的总长度大于矩形部11的长度,使得矩形部21能够收发较高频段的射频信号,第一带状部22、第二带状部23和第三带状部24一起能够接收较低频段的射频信号,并且它们都能够保证射频信号的驻波值在1以下。

其中,上述矩形部11的长度和宽度优选适配于收发GSM900频段的射频信号,第一带状部12、第二带状部13、第三带状部14和带状连接部16的总长度和宽度优选适配于收发DCS1800频段的射频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柔性表带,设有柔性表带本体2和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1;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1埋设在柔性表带本体2中,且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1的馈入部15从柔性表带本体2用于与表芯紧密接触的端面2a露出。

为了确保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1在柔性表带本体2注塑成型时于硅胶模具中不会移位变形或断裂,上述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1的矩形部11、第一带状部12、第二带状部13和第三带状部14上均开设有定位孔;柔性表带本体2由硅胶注塑成型;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1通过嵌装在定位孔中的塑胶粒定位埋设在柔性表带本体2中。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手表,设有表芯和柔性表带;表芯的内部设有电路板,柔性表带连接表芯,使得柔性双频段射频天线1的馈入部15与电路板上的射频端子电气连接。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