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2504阅读:31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元件,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压器。



背景技术:

传统变压器结构封闭,通过高压时变压器内的线圈绕组温度极易升高,导致变压器内部结构烧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压器,其简单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能够在输电线路中提供稳定安全的变压功能。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变压器,其包括顶盖、壳体、前盖板、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后盖板、印制电路板、铁芯、电容、散热片、初级线圈绕组、次级线圈绕组、反馈线圈绕组,顶盖和壳体配合固定,印制电路板固定在顶盖和壳体之间,壳体前端固定有前盖板,前盖板上通过一根铁芯固定有前固定板,壳体后端固定有后盖板,后盖板上通过一根铁芯固定有后固定板,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均与印制电路板连接,印制电路板上固定有三个散热片,电容、初级线圈绕组、次级线圈绕组、反馈线圈绕组依次固定在印制电路板上,前盖板、前固定板、后固定板、后盖板上分别设有四个螺栓孔。

优选地,所述前盖板上设有一个前通气孔,后固定板上设有一个后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壳体由环氧树脂制成,壳体表面设有多根散热筋。

优选地,所述顶盖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凹槽,顶盖与壳体连接固定时壳体顶端嵌于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结构简单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能够在输电线路中提供稳定安全的变压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变压器包括顶盖1、壳体2、前盖板3、前固定板4、后固定板5、后盖板6、印制电路板7、铁芯8、电容9、散热片10、初级线圈绕组11、次级线圈绕组12、反馈线圈绕组13,顶盖1和壳体2配合固定,印制电路板7固定在顶盖1和壳体2之间,壳体2前端固定有前盖板3,前盖板3上通过一根铁芯8固定有前固定板4,壳体2后端固定有后盖板6,后盖板6上通过一根铁芯8固定有后固定板5,前固定板4和后固定板5均与印制电路板7连接,印制电路板7上固定有三个散热片10,电容9、初级线圈绕组11、次级线圈绕组12、反馈线圈绕组13依次固定在印制电路板7上,前盖板3、前固定板4、后固定板5、后盖板6上分别设有四个螺栓孔14。

前盖板3上设有一个前通气孔31,后固定板5上设有一个后通气孔51,前通气孔31和后通气孔51方便壳体2内的空气流通,提高变压器散热效果。

壳体2由环氧树脂制成,壳体2表面设有多根散热筋21,环氧树脂在保证壳体2对印制电路板7固定强度的同时减轻整个变压器的重量,散热筋21用于加速释放壳体2内的热量。

顶盖1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凹槽11,顶盖1与壳体2连接固定时壳体2顶端嵌于凹槽11内,这样提高顶盖1和壳体2的连接牢固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变压器通过前后两端的铁芯传输电压,输入变压器的电流首先经过电容整流,然后依次通过初级线圈绕组和次级线圈绕组,初级线圈绕组调整电流电感量,次级线圈绕组与初级线圈绕组相串联,且次级线圈绕组的线圈圈数跟绕制层数与初级线圈绕组相同,次级线圈绕组调整电流电压,最后电流通过用于检测电压值的反馈线圈绕组,从后端的铁芯上输出。变压器内的三个散热片、盖板上的通气孔和壳体上的散热筋均产生散热作用,防止变压器工作过程中线圈绕组温度过大烧毁变压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结构简单且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能够在输电线路中提供稳定安全的变压功能。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