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硅胶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9468阅读:864来源:国知局
U盘硅胶护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套,尤其涉及一种U盘硅胶护套。



背景技术:

U盘是人们常用的一种移动存储设备,其传统外形即为长条状,在其一端设有一个USB插头用于插入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以读取或写入U盘数据。USB插头是U盘的重要部分,如果出现损坏将使得整个U盘无法正常使用。所以USB插头是需要保护的部位,需要防止进入灰尘、油渍或者被磁化等。

现有技术中,如专利号为:CN201994487,名称为:一种具有硅胶护套的U盘,其技术方案是硅胶护套设置于USB结构部位,成具有褶皱的并可前后伸缩的结构,需要使用时将褶皱形状的硅胶护套回缩,露出USB插头,使用完毕时再将其复位。该结构的硅胶护套存在如下问题,即褶皱的硅胶护套回缩后其自身具有一定厚度,该厚度会影响USB插头不能完全地被插入到电脑中,这样电脑将不能读取该U盘,反而还影响了U盘的正常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U盘硅胶护套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影响U盘的USB插头完全插入到电脑中的的U盘硅胶护套。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盘硅胶护套,包括相互连接的底部和口部,所述底部沿所述口部为五面围合形成有腔体,所述口部为沿所述底部为五面围合形成有腔体,所述底部的腔体与口部的腔体连通,所述底部在依次围合的三面上具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远离所述口部,所述口部在依次围合的三面上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远离所述底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为可弹性张口,均具有两个结合部位,所述第一开口的两结合部位设置有圆弧倒角。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的结合部位的边界与其依次围合的三面的中心重合,所述第二开口的结合部位的边界与其依次围合的三面的中心重合。

优选的,所述口部还包括用于将第二开口的结合部位分开或合上的拨片,所述拨片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口部的另外两个面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底部两平行侧面上的3/5的位置,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口部两平行侧面上连通所述底部的边界处。

优选的,所述底部的厚度为1.2mm,所述口部的厚度为0.5mm。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盘硅胶护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所述口部利用硅胶高弹力、高回缩的特性,采用薄硅胶,可沿第二开口完全回缩到底部的根部,将U盘的USB插头完全露出,方便USB插头完全插入到电脑上,不影响正常使用。不使用时又将口部复位,起到了隔离保护的作用;

二、所述底部的第一开口方便U盘从该处装入或者拿出保护套,使用方便便捷。

三、所述U盘硅胶保护套结构简单,不易损坏,延长U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盘硅胶护套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向且在自然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向且在插入电脑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请同时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盘硅胶护套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图1的A向且在自然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向且在插入电脑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U盘硅胶护套1包括相互连接的底部11和口部12。

所述底部11沿所述口部12为五面围合形成的腔体,即五个面围合形成,其内具有一腔体,另一面与口部12连接。所述口部12为沿所述底部11为五面围合形成的腔体。即五个面围合形成,其内具有一腔体,另一面与底部11连接。所述底部11的腔体与口部12的腔体连通,U盘2放入其中,具体为U盘的USB插头21放入到所述口部12的腔体内,U盘的另一侧的主控部位22则放入到所述底部11的腔体内。

所述底部11的五面围合中,有三面依次围合形成,即图1中竖直方向的三个侧面上具有第一开口111,也即第一开口111远离所述口部12。所述第一开口111为可弹性张口,均具有两个结合部位,该两结合部位设置有圆弧倒角,结合部位的边界与所述底部11的三面中心重合。圆弧倒角方便手指操作时用力,与指尖贴合。本技术方案的结合部位是指在三面的中心处开了一条缝,该缝将该面分成上下两部分,上下两部分结合的地方即为结合部位。所述U盘硅胶护套1在自然状态时,两结合部位在其自身材料的高弹力特性下紧密贴合。当需要拿出或者装入U盘2时,手指接触结合部位的圆弧倒角位置处,分两相反方向拨开所述第一开口111,使其开口尺寸完全可以被撑足够大,能够完全拿出或者装入U盘2,再用手指按压所述底部11的上下两面以合上所述第一开口111。因硅胶具有较好的回弹性,当所述第一开口111被合上时,所述第一开口111上下两部分又实现了紧密贴合,这样对装在其腔体内的U盘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所述第一开口111在所述底部11的两个相互平行的侧面(即图中竖直方向的侧面)上的3/5的位置,即所述第一开口111在一竖直侧面的3/5位置起依次弯折延伸经过三个竖直侧面,在另一竖直侧面的3/5位置处终止。该开口位置的设计,除需考虑第一开口111开口尺寸大小能快速、便捷地放入U盘2外,还要考虑其具有很好的回弹性。即开口小了U盘放不进,开口大了,第一开口111抗疲劳性不够,合上后影响密封性。

所述底部的厚度为1.2mm,根据回弹性、抗疲劳性和使用状态进行设计。

所述第一开口111用于拿出或者放入所述U盘2,所述第二开口用于露出或关闭所述USB插头21,所述口部12对USB插头21起保护作用,所述底部11对主控部位22起保护作用。

所述口部12包括第二开口121和拨片122。所述口部12的五面围合中,有三面依次吻合形成,即图1中竖直方向的三个侧面上具有第二开口121,所述第二开口121远离所述底部11。所述第二开口121为可弹性张口,均具有两个结合部位,该结合部位的边界与所述口部12的三面中心重合。所述第二开口121在所述口部12两平行侧面上连通所述底部11的边界处,其厚度为0.5mm。所述第二开口121为两边分开的结构,打开所述第二开口121时,所述口部12呈两侧被压缩到USB插头21的外侧,不占USB插头21的空间,能够实现所述第二开口121完全被打开,让USB插头21完全被露出,方便与电脑很好的接触,不影响其使用。

所述拨片12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口部12的另外两个面(即上、下两个面)上,优选为该面的中心位置处。所述拨片122用于将第二开口121的结合部位分开或合上。所述拨片122为硬质材料制成,方便打开或者合上所述第二开口121。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开口111的结合部位的边界与其依次围合的三面的中心重合,所述第二开口121的结合部位的边界与其依次围合的三面的中心重合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其不在中心位置也能实现所述第一开口111和第二开口121完全打开,也能实现本技术方案,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盘硅胶护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所述口部利用硅胶高弹力、高回缩的特性,采用薄硅胶,可沿第二开口完全回缩到底部的根部,将U盘的USB插头完全露出,方便USB插头完全插入到电脑上,不影响正常使用。不使用时又将口部复位,起到了隔离保护的作用;

二、所述底部的第一开口方便U盘从该处装入或者拿出保护套,使用方便便捷。

三、所述U盘硅胶保护套结构简单,不易损坏,延长U盘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