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美化罩及采用该美化罩的天线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2766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天线美化罩及采用该美化罩的天线塔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塔的遮蔽工具,尤其涉及一种便于遮蔽设置有下倾角的天线的天线美化罩及采用该美化罩的天线塔。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圆柱状的天线美化罩为了适应天线的下倾角调整,需要尽量扩大美化罩的体积,以便于给向外倾斜的天线顶端腾出空间。且相对于主杆倾斜的天线与相对于主杆平行的美化罩之间,两者不同垂直高度上的间距并不相等,远近不等的遮蔽物容易扰乱天线的无线信号,对天线的信号质量存在一定影响。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天线美化罩的外形与设置了下倾角的天线状态不匹配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美化罩,包括:

主杆,为所述天线美化罩的整体提供支撑;

第一外罩支撑件,架设于所述主杆顶部;

第二外罩支撑件,架设于所述主杆中部;

第一外罩主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外罩支撑件的外缘与所述第二外罩支撑件的外缘之间;

天线支架,架设在所述第一外罩支撑件与所述第二外罩支撑件之间的所述主杆上;

在所述主杆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一外罩支撑件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外罩支撑件的投影面积。

优选的,所述第一外罩支撑件包括套设于所述主杆上的第一支撑基座以及相互匹配对接于该第一支撑基座上的两第一半圆支撑件,所述第一半圆支撑件包括:第一半圆弧支撑件主体、与所述第一支撑基座匹配安装的两个相互对接的第一半圆弧连接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半圆弧支撑件主体及所述第一半圆弧连接板之间的多根第一连接梁。

优选的,所述第二外罩支撑件包括套设于所述主杆上的第二支撑基座以及相互匹配对接于该第二支撑基座上的两第二半圆支撑件,所述第二半圆支撑件包括:第二半圆弧支撑件主体、与所述第二支撑基座匹配安装的两个相互对接的第二半圆弧连接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半圆弧支撑件主体及所述第二半圆弧连接板之间的多根第二连接梁。

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连接梁以及第一、第二半圆弧支撑件主体的截面均为L形;所述第一、第二支撑基座均呈中空的圆形;所述第一外罩主体包括多个第一遮蔽单元。

优选的,所述第一半圆弧支撑件主体中设置有多个第一罩体固定接口,所述第二半圆弧支撑件主体中也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罩体固定接口,所述第一遮蔽单元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一罩体固定接口和所述第二罩体固定接口固定。

优选的,所述天线美化罩还包括:

第三外罩支撑件,架设于所述主杆在底部;在所述主杆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三外罩支撑件的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外罩支撑件的投影面积;

第二外罩主体,连接于所述第二外罩支撑件的外缘与所述第三外罩支撑件的外缘之间;

设备支架,架设在所述第二外罩支撑架与所述第三外罩支撑架之间的所述主杆上。

优选的,所述第三外罩支撑件包括套设于所述主杆上的第三支撑基座以及相互匹配对接于该第三支撑基座上的两第三半圆支撑件,所述第三半圆支撑件包括:第三半圆弧支撑件主体、与所述第三支撑基座匹配安装的两个相互对接的第三半圆弧连接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三半圆弧支撑件主体及所述第三半圆弧连接板之间的多根第三连接梁。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梁以及第三半圆弧支撑件主体的截面均为L形;所述第三支撑基座呈中空的圆形;所述第二外罩主体包括多个第二遮蔽单元。

优选的,所述第三半圆支撑件主体中设置有多个第三罩体固定接口,所述第二遮蔽单元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二罩体固定接口和第三罩体固定接口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遮蔽单元、第二遮蔽单元均为圆柱或棱柱。

优选的,所述天线支架包括两个通过支撑梁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杆上且与所述主杆同轴设置的扩容环形件,该扩容环形件沿环侧面开设有首尾连通的槽;所述扩容环形件在所述主杆的轴向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二外罩支撑件的投影面积;所述天线支架还包括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扩容环形件连接的抱杆主体。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天线塔,包括如上所述的天线美化罩和天线,所述天线的下端与所述天线美化罩的抱杆主体连接,所述天线的上端通过夹具组件与所述抱杆主体连接;所述夹具组件包括铰接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铰接端开设有与铰接轴同轴设置的弧形镂空位,所述第二夹臂的铰接端开设有穿过所述弧形镂空位的限位螺柱,紧固螺栓拧入所述限位螺柱并压紧所述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的自由端与所述抱杆主体铰接,所述第二夹臂的自由端与所述天线铰接。

优选的,还包括与所述天线连接的基站设备;所述基站设备固接在所述设备支架上。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美化罩的外罩具有一定的斜度,方便配合设置了下倾角的天线,使得天线调整下倾角时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且整个美化罩所占用的体积又不会过于庞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将美化罩分层设置的方式,将天线和基站设备分上下层进行固定,有效利用了天线塔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也避免了天线塔重心太高的问题。

同时,配合美化罩的斜度,采用可伸缩的夹角组件连接天线与抱杆主体可以方便天线作下倾角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天线美化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天线美化罩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一、第二、第三外罩支撑件外形规格对比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主杆;2、第一外罩支撑件;21、第一支撑基座;211、第一基座支撑;22、第一半圆支撑件;221、第一半圆弧支撑件主体;222、第一半圆弧连接板;223、第一连接梁;224、第一罩体固定接口;3、第二外罩支撑件;31、第二支撑基座;311、第二基座支撑;32、第二半圆支撑件;321、第二半圆弧支撑件主体;322、第二半圆弧连接板;323、第二连接梁;324、第二罩体固定接口;4、第一外罩主体;41、第一遮蔽单元;5、天线支架;51、扩容环形件;52、支撑梁;53、抱杆主体;6、第三外罩支撑件;61、第三支撑基座;62、第三半圆支撑件;621、第三半圆弧支撑件主体;622、第三半圆弧连接板;623、第三连接梁;624、第三罩体固定接口;7、第二外罩主体;71、第二遮蔽单元;8、设备支架;9、夹具组件;92、第一夹臂;92、第二夹臂;10、天线;11、基站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1-3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参阅附图1至附图3,一种天线美化罩,包括:为天线美化罩的整体提供支撑的主杆1、架设于主杆1顶部的第一外罩支撑件2、架设于主杆1中部的第二外罩支撑件3、连接于第一外罩支撑件2的外缘与第二外罩支撑件3的外缘之间的第一外罩主体4、架设在第一外罩支撑件2与第二外罩支撑件3之间的主杆1上的天线支架5。

在主杆1的轴向方向上,第一外罩支撑件2的投影面积大于第二外罩支撑件3的投影面积。在不同高度的外罩支撑件中采用上大下小的方式,可以使得安装其上的第一外罩主体4上宽下窄,相对主杆1的轴向方向具有一定的斜度,以适应安装在第一外罩主体4中的天线10做下倾角的调整,即天线10安装在天线支架5时并非与主杆1平行,而是其上端与主杆1的间距大于其下端与主杆1的间距。该下倾角可以使得天线10方向指向对天线塔下方,提高无线信号的辐射和接收的精度。相对现有技术中圆柱状的天线美化罩,本实用新型的所采用的圆台状美化罩可以在不扩大自身体积的前提下与具有下倾角的天线10状态所契合。即方便天线10的调整,也无需扩大美化罩的体积而影响美化罩在相对较高的位置上的稳定性。

同时,美化罩的斜度与天线10的下倾角契合,可以避免二者之间不等的间距导致不同强度的信号反射进而扰乱天线10的无线信号。

如附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罩支撑件2包括套设于主杆1上的第一支撑基座21以及相互匹配对接于该第一支撑基座21上的两第一半圆支撑件22,每个第一半圆支撑件22均包括:第一半圆弧支撑件主体221、与第一支撑基座21匹配安装的两个相互对接的第一半圆弧连接板222以及连接于第一半圆弧支撑件主体221及第一半圆弧连接板222之间的多根第一连接梁223。

通过第一支撑基座21与主杆1固定连接,再将两个第一半圆支撑件22固接在第一支撑基座21上,可以提高整个第一外罩支撑件2在主杆1径向上的结构刚性,避免拼接结合的两个第一半圆支撑件22直接与主杆1固接时接触面积太小可能的轴向位移导致结构失衡。

如附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基座21还通过设置于其底部的第一基座支撑211与主杆1固定连接,以加强第一支撑基座21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外罩支撑件2也可以由多个可以组成圆形支架的扇形支撑件安装在第一支撑基座21上构成。

如附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外罩支撑件3的结构与第二外罩支撑件2类似,只是投影面积要小些。其包括套设于主杆1上的第二支撑基座31以及相互匹配对接于该第二支撑基座31上的两第二半圆支撑件32,每个第二半圆支撑件32均包括:第二半圆弧支撑件主体321、与第二支撑基座31匹配安装的两个相互对接的第二半圆弧连接板322以及连接于第二半圆弧支撑件主体321及第二半圆弧连接板322之间的多根第二连接梁323。

与第一外罩支撑件2一样的,第二外罩支撑件3采用第二支撑基座31与相应的第二半圆支撑件32配合的形式也是为了增加第二外罩支撑件3的刚性。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按比例缩小第一外罩支撑件2即可得到第二外罩支撑件3。

如附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基座31还通过设置于其底部的第二基座支撑311与主杆1固定连接,以加强第二支撑基座31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如附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连接梁323以及第一、第二半圆弧支撑件主体321的截面均为L形,可以增加其机构稳定性,更好的支撑第一外罩主体4。第一、第二支撑基座31均呈中空的圆形。以便于套设在主杆1上,且与主杆1紧密接触并紧固。

如附图2所示,第一外罩主体4包括多个第一遮蔽单元41。采用多个第一遮蔽单元41组成第一外罩主体4可以使得第一外罩主体4便于安装,避免在高空安装一体式的第一外罩主体4存在的支撑和吊装问题。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外罩主体4的也可采用梯台的外形,使得外罩主体与天线10的指向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遮蔽单元41通过以下方式安装固定:第一半圆弧支撑件主体221中设置有多个第一罩体固定接口224,第二半圆弧支撑件主体321中也对应设置有多个第二罩体固定接口324,第一遮蔽单元41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一罩体固定接口224和第二罩体固定接口324固定。通过相应的第一、第二罩体固定接口,可以方便第一遮蔽单元41的拆装,以增强其可维护性能。当天线美化罩中仅包括第一罩体时,第一罩体固定接口224可以设置为通孔,第二罩体固定接口324为与之相对应的孔位,其封闭的底部可以用于承载第一遮蔽单元41的重量。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美化罩还包括:架设于主杆1在底部的第三外罩支撑件6、连接于第二外罩支撑件3的外缘与第三外罩支撑件6的外缘之间的第二外罩主体7,以及架设在第二外罩支撑架与第三外罩支撑架之间的主杆1上的设备支架8。

其中,该第三外罩支撑件6的结构与第二外罩支撑件3类似,只是在主杆1的轴向方向上,第三外罩支撑件6的投影面积大于或等于第二外罩支撑件3的投影面积。由于第二外罩支撑件3以下是用于基站设备11的安装,其对下倾角没有要求,故第三外罩支撑件6与第二外罩支撑件3之间的空间,只要满足基站设备11的体积即可。设备支架8使设备之间可以更稳固的固定于基站设备11,且固定数量较直接固定在主杆1上要更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外罩支撑件6包括:套设于主杆1上的第三支撑基座61以及相互匹配对接于该第三支撑基座61上的两第三半圆支撑件62,每个第三半圆支撑件62均包括:第三半圆弧支撑件主体621、与第三支撑基座61匹配安装的两个相互对接的第三半圆弧连接板622以及连接于第三半圆弧支撑件主体621及第三半圆弧连接板622之间的多根第三连接梁623。与第一外罩支撑件2一样的,第三外罩支撑件6采用第三支撑基座61与相应的第三半圆支撑件62配合的形式也是为了增加第三外罩支撑件6的刚性,以便于承担整个外罩主体(包括第一外罩主体4和第二外罩主体7)的重量。

如附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撑基座61还设置有第三基座支撑611与主杆1固定连接,以加强第三支撑基座61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连接梁623以及第三半圆弧支撑件主体621的截面均为L形,可以使得第三半圆支撑件62的结构更稳定。第三支撑基座61呈中空的圆形,有利于第三支撑基座61与主杆1紧密接触及紧固。第二外罩主体7包括多个第二遮蔽单元71有利于第二外罩主体7的拆装维护。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半圆支撑件62主体中设置有多个第三罩体固定接口624,第二遮蔽单元71的两端分别插入对应的第二罩体固定接口324和第三罩体固定接口624固定。可以方便第二遮蔽单元71的拆装,以增强其可维护性能。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当天线美化罩中包括了第一、第二罩体时,第一遮蔽单元41和第二遮蔽单元71可以一体设置。同时,第一罩体固定接口224和第二罩体固定接口324均设置为通孔,而第三罩体固定接口624则设置为与前述二通孔相对应的孔位,其封闭的底部可以用于承载第一遮蔽单元41和第二遮蔽单元71的整合体。第一遮蔽单元41与第二遮蔽单元71也可以分开设置,安装时在第二罩体固定接口324处进行接合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二、三罩体固定接口内侧也可以设置有相应的内螺纹与第一、二遮蔽单元的外螺纹匹配紧固。即方便拆装也便于提供罩体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遮蔽单元41、第二遮蔽单元71均为圆柱(如附图1所示)或棱柱(附图中未示出)的柱状图便于遮蔽单元的运输以及在高空时的拆装维护。

如附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天线支架5包括两个通过支撑梁52固定设置在主杆1上且与主杆1同轴设置的扩容环形件51,该扩容环形件51沿环侧面开设有首尾连通的槽;扩容环形件51在主杆1的轴向方向上的投影面积小于第二外罩支撑件3的投影面积;天线支架5还包括两端分别与两个扩容环形件51连接的抱杆主体53。通过环状的扩容环形件51增大主杆1上的安装面积,主杆1上可以架设的天线数量更多,以达到一塔多天线多基站的扩容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附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天线塔,包括如上的天线美化罩和天线。天线10的下端与天线美化罩的抱杆主体53连接,天线10的上端通过夹具组件9与抱杆主体53连接。

夹具组件9包括铰接的第一夹臂92和第二夹臂92。第一夹臂92的铰接端开设有与铰接轴同轴设置的弧形镂空位,第二夹臂92的铰接端开设有穿过弧形镂空位的限位螺柱,紧固螺栓拧入限位螺柱并压紧第二夹臂92。第一夹臂92的自由端与抱杆主体53铰接,第二夹臂92的自由端与天线10铰接。通过夹角组件的开合,天线10的上端与主杆1的轴线之间的间距可以进行调整,从而满足不同型号天线10对不同下倾角的安装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塔还包括与天线10连接的基站设备11。基站设备11固接在设备支架8上。设备支架8与天线10之间分设在不同高度的美化罩中,可以充分利用美化罩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避免天线10与基站设备11同层设置时,美化罩的空间需要做的很大,影响美化罩在高空的结构稳定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面积较大的第一外罩支撑件2配合面积较小的第二外罩支撑件3,在主杆1的轴线方向上使其上架设的第一外罩主体4具有一定的斜度,方便在其内设置的天线设置下倾角,使得该天线在调整下倾角时有一定的调整空间且相对于圆柱状的现有罩体,本实用新型的整个美化罩所占用的体积又不会过于庞大。也有助于美化罩架设在较高空间时的结构稳定。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将美化罩分层设置支架的方式,将天线和基站设备分上下层进行固定,有效利用了天线塔在垂直方向上的空间,也避免了天线塔重心太高的问题。

同时,配合美化罩的斜度,采用可伸缩的夹角组件连接天线与抱杆主体,可以方便天线作下倾角的调整。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