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热镀锌钢丝复合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4467阅读:60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线,具体是一种耐热镀锌钢丝复合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缆,一般采用镀锌钢丝作为线芯,外层绞合圆形的铝合金线;这种电缆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由于外层绞合的是圆形的铝合金线,导致线与线之间的间隙大,有效截面积小,且外径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占用空间大;二、由圆形的铝合金线绞合形成的外层表面凹凸不平、不光滑,容易堆积冰雪或其他负重物质,增加电缆的负重,抗冰雪能力差,容易压弯破坏电缆;三、所用镀锌钢丝的抗拉强度低,架设时跨距较小,架设电缆所需的杆塔数量多,不但成本大,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占用土地资源多;四、普通铝合金线允许正常工作温度只有70℃左右,载流量受到很大限制,输电效率低下,载流量小,能量消耗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热镀锌钢丝复合电缆,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热镀锌钢丝复合电缆,包括耐热镀锌钢丝复合电缆本体;所述耐热镀锌钢丝复合电缆本体是由第一含石墨纤维、第二含石墨纤维、高强度镀锌钢丝、铝合金、超耐热铝合金线、包裹层组成;其中第一含石墨纤维设置在耐热镀锌钢丝复合电缆本体的最内侧,可以不减小强度的前提下增强其韧性;高强度镀锌钢丝加捻在第二含石墨纤维的外侧,形成度镀锌钢丝组,度镀锌钢丝组互捻包裹住第一含石墨纤维的外侧,在镀锌钢丝组的中间添加有石墨粉,减小其摩擦的同时能降低导线的电阻;所述超耐热铝合金线包裹在镀锌钢丝组的外侧,在超耐热铝合金线的外侧包裹有包裹层,保证表面光滑。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超耐热铝合金线为Z形的,能够加强散热。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高强度镀锌钢丝左捻包裹在第二含石墨纤维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度镀锌钢丝组右捻包裹住第一含石墨纤维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包裹层为聚氨酯漆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多根高强度镀锌钢丝绞合形成的导体芯层,从而提高了复合电缆的抗拉强度,可实现大跨距架空并且提高了载流量,复合电缆所需的杆塔数量减少,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等成本;并且土地资源少;利用多根横截面为Z型的超耐热铝合金线绞合形成包覆外层,所述包覆外层的外表面的横截面为整圆,从而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载流量,并且使得复合电缆的表面光滑,有效提高了抗冰雪性能,且表面不易附着尘土,可有效降低电晕放电产生的噪音和线路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耐热镀锌钢丝复合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含石墨纤维、2-第二含石墨纤维、3-高强度镀锌钢丝、4-铝合金、5-超耐热铝合金线、6-包裹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耐热镀锌钢丝复合电缆,包括耐热镀锌钢丝复合电缆本体;所述耐热镀锌钢丝复合电缆本体是由第一含石墨纤维1、第二含石墨纤维2、高强度镀锌钢丝3、铝合金4、超耐热铝合金线5、包裹层6组成;其中第一含石墨纤维1设置在耐热镀锌钢丝复合电缆本体的最内侧,可以不减小强度的前提下增强其韧性;高强度镀锌钢丝3加捻在第二含石墨纤维2的外侧,形成度镀锌钢丝组,度镀锌钢丝组互捻包裹住第一含石墨纤维1的外侧,在镀锌钢丝组的中间添加有石墨粉,减小其摩擦的同时能降低导线的电阻;所述超耐热铝合金线5包裹在镀锌钢丝组的外侧,在超耐热铝合金线5的外侧包裹有包裹层6,保证表面光滑。

所述超耐热铝合金线5为Z形的,能够加强散热。

所述高强度镀锌钢丝3左捻包裹在第二含石墨纤维2外侧。

所述度镀锌钢丝组右捻包裹住第一含石墨纤维1的外侧。

所述包裹层6为聚氨酯漆层。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多根高强度镀锌钢丝绞合形成的导体芯层,从而提高了复合电缆的抗拉强度,可实现大跨距架空并且提高了载流量,复合电缆所需的杆塔数量减少,大大降低了人力物力等成本,并且土地资源少;利用多根横截面为Z型的超耐热铝合金线绞合形成包覆外层,所述包覆外层的外表面的横截面为整圆,从而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载流量,并且使得复合电缆的表面光滑,有效提高了抗冰雪性能,且表面不易附着尘土,可有效降低电晕放电产生的噪音和线路损耗。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