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鼠防蚁防霉环保型电力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445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鼠防蚁防霉环保型电力电缆。



背景技术:

根据有关微生物霉菌繁殖研究报告,霉菌生长的主要条件是温度和湿度。适合霉菌生长的一般温度是15℃~35℃,而最适宜的温度是25℃~30℃,当温度低于0℃或高于40℃时,霉菌实际上停止生长。适合霉菌生长的相对湿度为80%~90%,而当相对湿度超过95%时,是霉菌生长最为旺盛的条件。

电线电缆产品的防霉性能,主要取决于暴露在空气中的最外层的材料的性质,电缆护套最好用具有一定防霉性能的材料制成。霉变能引起如下不良影响:1、影响产品外观,表面变色,擦净后在生长霉菌区域留下痕迹;2、影响表面绝缘电阻,有漏电的可能;3、影响体积电阻率;4、影响机械性能和高分子材料的降解。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鼠防蚁防霉环保型电力电缆。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鼠防蚁防霉环保型电力电缆,包括:缆芯、包带层、护套层;

缆芯包括一根第一导线和多根第二导线,第一导线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导体和包覆在第一导体外部的第一绝缘层,第一导线和第一导体均具有圆形截面,第二导线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二导体和包覆在第二导体外部的第二绝缘层,第二导线和第二导体均具有扇形截面,第一导线位于缆芯中部,多根第二导线围绕第一导线布置且抵靠第一导线外壁形成具有圆形截面的缆芯,缆芯间隙填充有填充绳;

包带层包覆在所述缆芯外部,包带层采用金属塑料复合带绕包而成,护套层包覆在包带层外部,护套层采用防鼠防蚁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料制成。

优选地,多根第二导线在第一导线周围沿圆周均匀分布。

优选地,缆芯包括三至五根第二导线。

优选地,包带层采用铝塑复合带绕包而成。

优选地,所述铝塑复合带的塑料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制成。

优选地,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均采用防霉型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提出的防鼠防蚁防霉环保型电力电缆,缆芯包括一根第一导线和多根第二导线,第一导线和第一导体均具有圆形截面,第二导线和第二导体均具有扇形截面,第一导线位于缆芯中部,多根第二导线围绕第一导线布置且抵靠第一导线外壁形成具有圆形截面的缆芯,缆芯间隙填充有填充绳,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包带层和护套层。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防鼠防蚁防霉环保型电力电缆,多根第二导线围绕第一导线形成圆形截面,使得电缆在结构上稳定,并且大大提高电缆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这种紧凑结构,有效起到防水防霉效果,此外有效保证了防鼠蚁功能和环保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鼠防蚁防霉环保型电力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鼠防蚁防霉环保型电力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鼠防蚁防霉环保型电力电缆,包括:缆芯、包带层3、护套层4;

缆芯包括一根第一导线1和多根第二导线2,第一导线1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一导体11和包覆在第一导体11外部的第一绝缘层12,第一导线1和第一导体11均具有圆形截面,第二导线2包括位于中部的第二导体21和包覆在第二导体21外部的第二绝缘层22,第二导线2和第二导体21均具有扇形截面,第一导线1位于缆芯中部,多根第二导线2围绕第一导线1布置且抵靠第一导线1外壁形成具有圆形截面的缆芯,缆芯间隙填充有填充绳5;

包带层3包覆在所述缆芯外部,包带层3采用金属塑料复合带绕包而成,护套层4包覆在包带层3外部,护套层4采用防鼠防蚁低烟无卤聚烯烃护套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提出的防鼠防蚁防霉环保型电力电缆,缆芯包括一根第一导线和多根第二导线,第一导线和第一导体均具有圆形截面,第二导线和第二导体均具有扇形截面,第一导线位于缆芯中部,多根第二导线围绕第一导线布置且抵靠第一导线外壁形成具有圆形截面的缆芯,缆芯间隙填充有填充绳,缆芯外部依次包覆有包带层和护套层。通过上述优化设计的防鼠防蚁防霉环保型电力电缆,多根第二导线围绕第一导线形成圆形截面,使得电缆在结构上稳定,并且大大提高电缆的空间利用率,同时这种紧凑结构,有效起到防水防霉效果,此外有效保证了防鼠蚁功能和环保性能。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多根第二导线2在第一导线1周围沿圆周均匀分布。保证缆芯内电磁场分布均匀。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缆芯包括三至五根第二导线2。

在包带层的具体设计方式中,包带层3采用铝塑复合带绕包而成,保证屏蔽效果,并且进一步提高防水防霉效果,同时电缆桥架或电缆沟内安装裸露场所时提高防鼠防蚁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铝塑复合带的塑料层采用低烟无卤阻燃材料制成。

在其他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绝缘层12和第二绝缘层22采用防霉型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绝缘料制成,在火灾情况下无卤素释放,不造成二次危害,电缆的整体阻燃性能优良,能达到A类成束燃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