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插座的插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17936阅读:1758来源:国知局
用于插座的插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插座插套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插座的插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五孔插座的L、N端处的接线部分基本是平行于产品安装平面,即接线孔垂直于产品安装平面,螺丝孔平行于产品安装平面;这种结构不仅影响产品接线,而且不便于施加螺纹的锁紧力,造成导线与插套的连接松落,影响产品的性能。

此外,现有技术中五孔插座的三插部分L、N端插套基本采用平行结构的夹片,即上端开口大,中间窄,下端间距宽的插拔通道;然而该结构在经过一定次数的插拔后,容易产生屈服变形,保证插头夹持力的部分不能恢复原状,造成插头与插套的接触不良,影响产品的可靠性。此外,两夹片之间的距离较小,初次使用阶段易造成难以插入插套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能够实现避免插套变形或设置不当而影响插头的插入,保证导线与插套的可靠连接的用于插座的插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构成:

该用于插座的插套,包括插套主体、二插部件、三插部件和接线部件,所述的二插部件与所述的插套主体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三插部件与所述的插套主体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接线部件设置于所述的插套主体的侧面。

较佳地,所述的三插部件包括弹性变形部件、夹片和固定夹片,所述的插套主体的末端向侧面延伸而形成所述的固定夹片,所述的固定夹片弯曲延伸形成所述的弹性变形部件,所述的夹片设置于所述的弹性变形部件的末端。

更佳地,所述的三插部件还包括第一导向部件,所述的第一导向部件包括两块分别由所述的夹片和所述的固定夹片的侧面以开口的方式延伸形成的导向片。

较佳地,所述的接线部件与所述的插套主体的端面形成一预设夹角。

较佳地,所述的接线部件包括第一接线档片部件、第二接线档片部件、接线插片部件和第二导向部件,所述的第一接线档片部件与所述的插套主体的侧面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接线档片部件、所述的第二接线档片部件、所述的接线插片部件和所述的第二导向部件依次连接。

更佳地,所述的第二导向部件与所述的接线插片部件之间存在一预设夹角。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用于插座的插套,提高了插头与插套的导电面积,保证了插套的夹持力,避免了插套变形或设置不当而影响插头的插入,保证了导线与插套的可靠连接,提高了铜件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装配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插座的插套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插座的插套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插座的插套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插座的插套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插座的插套的三插部件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插座的插套的接线部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插套主体

2 三插部件

21 弹性变形部件

22 夹片

23 第一导向部件

24 固定夹片

25 夹持部件

3 接线部件

31 第一接线档片部件

32 第二接线档片部件

33 接线插片部件

34 第二导向部件

4 二插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该用于插座的插套,包括插套主体1、二插部件4、三插部件2和接线部件3,所述的二插部件4与所述的插套主体1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三插部件2与所述的插套主体1的第二端相连接,所述的接线部件3设置于所述的插套主体1的侧面。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三插部件包括弹性变形部件21、夹片22和固定夹片24,所述的插套主体1的末端向侧面延伸而形成所述的固定夹片24,所述的固定夹片24弯曲延伸形成所述的弹性变形部件21,所述的夹片22设置于所述的弹性变形部件21的末端。

在一种更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三插部件2还包括第一导向部件23,所述的第一导向部件23包括两块分别由所述的夹片22和所述的固定夹片24的侧面以开口的方式延伸形成的导向片。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接线部件3与所述的插套主体1的端面形成一预设夹角。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接线部件3包括第一接线档片部件31、第二接线档片部件32、接线插片部件33和第二导向部件34,所述的第一接线档片部件31与所述的插套主体1的侧面相连接,所述的第一接线档片部件31、所述的第二接线档片部件32、所述的接线插片部件33和所述的第二导向部件34依次连接。

在一种更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二导向部件34与所述的接线插片部件33的之间存在一预设夹角。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以五孔插座的N端的做插套为例,如图1、2、3、4、5所示,本技术方案三插部件2为单边弹性变形结构的插套,即夹持部件25的一端与插套主体1相连,弹性变形部件21与夹持部件25的另一端连接,从而形成相对的两个夹片组成一个插拔通道;该通道一端是固定夹片24,另一端是由靠近弹性变形部件21向另一侧逐渐变窄(以标准三插插孔中心为基准)的夹片22,使得两个插片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在插头插入的时候,与插套形成了一个面型接触,提高了导电面积;弹性变形部件21保证了插套的夹紧力。在弹性插片后端的第一导向部件23,不仅避免由于使用次数的增加导致的难以插入插套中的情况,而且增强了插套的夹紧力。此外,整个插套的设计提高了铜件的利用率以及生产效率。

如图1、2、3、4、6所示,本技术方案插套的接线部件3与插套主体1端面形成一定的夹角,不仅提高了接线的便捷性,而且便于锁紧导线与插套的连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与性能。第二导向部件34提高了产品的装配效率,五孔插座的L、N端的插套左右对称,在此不多加赘述。

采用了该实用新型中的用于插座的插套,提高了插头与插套的导电面积,保证了插套的夹持力,避免了插套变形或设置不当而影响插头的插入,保证了导线与插套的可靠连接,提高了铜件的利用率、生产效率和产品的装配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在此说明书中,本实用新型已参照其特定的实施例作了描述。但是,很显然仍可以作出各种修改和变换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