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缩短电磁继电器动作时间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41171阅读:6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继电器结构,特别是一种缩短电磁继电器动作时间的结构。



背景技术:

电磁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较低的电压去控制较大电流、较高的电压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动作时间是电磁继电器一项重要的指标,表示电磁继电器从线圈加电瞬间到常开触点首次闭合所用的时间,直接与电磁继电器所控制电路的响应速度相关,动作时间越短,被控制电路的响应速度就越快,因此缩短动作时间是电磁继电器设计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任务。

目前,单线圈结构的电磁继电器为缩短动作时间,一般采用增大电磁继电器输入功率,减小衔铁重量、优化电磁继电器传动比以及在调整过程中尽量减小推动部分与动簧片间的自由行程等方法,但是受限于电磁继电器低功耗、大负载、高可靠的要求,这些方法设计难度大,而且缩短电磁继电器动作时间的能力很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缩短电磁继电器动作时间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简单,能够显著降低电磁继电器动作时间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缩短电磁继电器动作时间的结构,包括有短极靴和长极靴,短极靴上设有两个通孔一,长极靴上设有与通孔一对应的两个通孔二,两组通孔一与通孔二之间分别贯穿有一根铁芯,两组铁芯平行设置,铁芯上分别设有一组线圈绕组,两组线圈绕组串联连接,且两组线圈绕组的绕线方向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磁继电器原有的单线圈结构改为双线圈结构,在保证线圈输入功率、产品体积不变和满足产品负载指标、环境力学指标的前提下,可显著缩短电磁继电器的动作时间。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串联连接的线圈绕组施加额定工作电压,与单线圈结构相比,线圈绕组电阻及线圈绕组输入功率不变,而线圈绕组安匝值可提升30%,电磁继电器电磁吸力相应增加,电磁继电器的执行机构可以更快地响应,从而缩短电磁继电器的动作时间。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短极靴,11-通孔一,2-长极靴,22-通孔二,3-铁心,4-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限制的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缩短电磁继电器动作时间的结构,如附图1所示,包括有短极靴1和长极靴2,短极靴1上设有两个通孔一11,长极靴2上设有与通孔一11对应的两个通孔二22,两组通孔一11与通孔二22之间分别贯穿有一根铁芯3,两组铁芯3平行设置,铁芯上分别设有一组线圈绕组4,两组线圈绕组4串联连接,且两组线圈绕组4的绕线方向一致。

工作原理:在继电器线圈电阻及漆包线线径确定的条件下,漆包线的总长度也就确定,与单线圈结构相比,双线圈结构的继电器其铁心3直径较小,绕制完成的线圈4外径较小,即漆包线单圈平均长度较小,因此相同长度的漆包线所能绕制的匝数会因此减小,而线圈电流保持不变,所以单线圈结构安匝值小于双线圈结构继电器,导致产品电磁吸力减小,动作时间增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