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皮回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01599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皮回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的生产,具体涉及一种线皮回收结构。



背景技术:

在线束的加工过程中,需要对线束的端部进行剥皮处理,以压装端子,通常通过剥线机把线束端部的绝缘层剥削掉,剥线机是通过上切刀和下切刀把线束的绝缘层切除,通过拉料机构把绝缘层拉出,使得绝缘层和线束的芯线分离,分离的线皮会堆积在剥线机上,通常在剥线机上对应上切刀和下切刀位置设置有吹气装置,把分离的线皮吹离,避免了分离的线皮在剥线机上的堆积,但是吹气装置吹出的线皮会四处散落,造成了车间环境的污染,增加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线皮回收结构,该线皮回收结构能够收集吹气装置吹出的线皮,并且该线皮回收结构由车间常用材料制成,能够直接运用至剥线机的工作台上,具有成本低,实施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线皮回收结构,包括回收筒、台面、固定在所述台面上的横向定位条和固定在所述台面上的纵向定位条,所述回收筒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塑料方管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塑料方管,所述第二塑料方管的两端均安装有方形盖,所述第一塑料方管的左端部套装有方形套,所述第一塑料方管的右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塑料方管左侧壁的前部,所述第二塑料方管左侧壁的前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塑料方管右端的开口相对应的方形孔,所述第二塑料方管内固定安装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消音板,所述消音板覆盖在所述第二塑料方管的内腔的右壁上;所述第一塑料方管的上侧壁和所述第二塑料方管的上侧壁上均设有多个气孔;所述横向定位条有两根,两根所述横向定位条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两根所述横向定位条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一塑料方管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所述纵向定位条沿前后方向延伸,且所述纵向定位条位于两根所述横向定位条的右侧,所述纵向定位条和所述横向定位条的右端面在左右方向上的间距等于所述第二塑料方管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

进一步,所述消音板为海绵板。

进一步,所述第一塑料方管的上侧壁的右端和所述第一塑料方管的下侧壁的右端均设有向右延伸的支耳,两个所述支耳均通过所述方形孔伸入所述第二塑料方管内,位于所述第一塑料方管的上侧壁上的所述支耳与所述第二塑料方管的上侧壁叠置并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个所述支耳与所述第二塑料方管的下侧壁叠置并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第一塑料方管的右端和所述第二塑料方管之间设有密封胶层。

进一步,所述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一塑料方管的上侧壁的右部和所述第二塑料方管的上侧壁的后部。

本实用新型能够收集吹气装置吹出的线皮,并且该线皮回收结构由车间常用的塑料方管制成,能够直接运用至剥线机的工作台上,具有成本低,实施方便的优点,同时安装和拆卸均十分方便快捷,并且倒出线皮的过程也时间简单和便捷,还通过设置消音板、合理布置气孔的位置来减少线皮弹出回收筒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回收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图中:1—台面;2—横向定位条;3—纵向定位条;4—第一塑料方管;5—第二塑料方管;6—方形盖;7—方形套;8—气孔;9—螺钉;10—消音板;11—方形孔;12—支耳;13—剥线机;14—吹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线皮回收结构,包括回收筒、台面1、固定在台面1上的横向定位条2和固定在台面1上的纵向定位条3,如图2所示,回收筒包括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第一塑料方管4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塑料方管5,第二塑料方管5的两端均安装有方形盖6,第一塑料方管4的左端部套装有方形套7,第一塑料方管4的右端固定连接在第二塑料方管5左侧壁的前部,第二塑料方管5左侧壁的前部设有与第一塑料方管4右端的开口相对应的方形孔11,第二塑料方管5内固定安装有由柔性材料制成的消音板10,消音板10覆盖在第二塑料方管5的内腔的右壁上;第一塑料方管4的上侧壁和第二塑料方管5的上侧壁上均设有多个气孔8;横向定位条2有两根,两根横向定位条2均沿左右方向延伸,且两根横向定位条2在前后方向上的间距等于第一塑料方管4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纵向定位条3沿前后方向延伸,且纵向定位条3位于两根横向定位条2的右侧,纵向定位条3和横向定位条2的右端面在左右方向上的间距等于第二塑料方管5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车间常用的塑料方管来对现有的剥线机进行改造,仅需要安装有剥线机的台面1上固定横向定位条2纵向定位条3,便可将回收筒安装在台面1上,使得第一塑料方管4的左端正对剥线机,使得吹气装置吹动的线皮由第一塑料方管4的左端进入回收筒内,这种改造并不需要改变现有剥线机和吹气装置,十分便捷和节省成本。同时回收筒能够收集线皮,避免了线皮到处洒落,通过设置垂直连接的第一塑料方管4和第二塑料方管5,使得大部分的线皮能够堆积在第二塑料方管5内,避免气流将回收筒内的线皮吹至回收筒外,设置气孔8,能够及时排出回收筒内的气体,避免气流将回收筒内的线皮反冲出回收筒;在收集一定量的线皮后,可以直接把回收筒从台面1上取下,然后使第一塑料方管4竖直,使所有的线皮滑落至第二塑料方管5内,再取下一个方形盖6便可将回收筒内的线皮都倒出来,回收筒的安装和拆卸均十分方便快捷,并且倒出线皮的过程也时间简单和便捷;设置消音板10能够起到消音作用,一方面利用其自身的吸音效果来实现消音,另一方面通过缓冲作用来缓解线皮撞击第二塑料方管5的声音,同时还能够利用缓冲作用,减少线皮弹回第一塑料方管4的可能性,以减少出现线皮弹出回收筒的情况。

作为一种优选,消音板10为海绵板。海绵板既能起到消音作用,还能起到缓冲作用,减少线皮弹回第一塑料方管4的可能性。

进一步,第一塑料方管4的上侧壁的右端和第一塑料方管4的下侧壁的右端均设有向右延伸的支耳12,两个支耳12均通过方形孔11伸入第二塑料方管5内,位于第一塑料方管4的上侧壁上的支耳12与第二塑料方管5的上侧壁叠置并通过螺钉9固定连接在一起,另一个支耳12与第二塑料方管5的下侧壁叠置并通过螺钉9连接在一起。通过设置支耳12,能够保证第一塑料方管4和第二塑料方管5之间稳固的连接在一起,避免两者连接处发生断裂。

进一步,第一塑料方管4的右端和第二塑料方管5之间设有密封胶层。设置密封胶层能够封堵第一塑料方管4和第二塑料方管5之间形成的细小间隙,避免气流通过细小间隙发出尖锐的啸叫声,同时密封胶层还能够增强第一塑料方管4和第二塑料方管5连接的牢固性。

进一步,气孔8均匀分布在第一塑料方管4的上侧壁的右部和第二塑料方管5的上侧壁的后部。第一塑料方管4的上侧壁的右部设置气孔8能够排出一部分气体,以减弱线皮撞击第二塑料方管5的内壁和消音板10的力度,减小线皮弹回第一塑料方管4的可能性。在第二塑料方管5的上侧壁的后部设置气孔8以排出气体,同时能够引导气流的方向,以引导大部分的线皮随着气流进入第二塑料方管5的后部。

如图3所示,在实施本实用新型时,只需要在现有的剥线机13旁的台面1上固定横向定位条2和纵向定位条3即可,再直接将回收筒卡在横向定位条2和纵向定位条3之间即可,两根横向定位条2对回收筒进行前后方向的限位,纵向定位条3和横向定位条2的右端对回收筒进行左右方向的限位,使得第一塑料方管4的左端正对剥线机13,同时第一塑料方管4的左端正对吹气装置14,吹气装置14吹落的线皮便可顺利的进入回收筒内。而第一塑料方管4和第二塑料方管5均可由常用的塑料方管切割而成,方形盖6和方形套7也为现有的塑料方管在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配件,仅需极低的成本,便可完成对剥线机13工作台的改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