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六类屏蔽数据线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8123阅读:8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超六类屏蔽数据线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缆线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六类屏蔽数据线缆。



背景技术:

超六类线是ANSI/EIA/TIA-568B.2和ISO 6类/E级标准中规定的一种双绞线电缆,主要应用于千兆位网络中,传输频率为200-250MHz,最大传输速度可到1000Mbps。现阶段大部分电缆厂商的超六类屏蔽数据电缆存在以下几个缺点:1、导体线径粗、成本高;2、由于结构设计和选材的不合理性造成原材料浪费问题突出;3、近端串音衰减余量低,导致客户在使用过程中传输信号会受到干扰。诸多问题都有待于完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六类屏蔽数据线缆,提高近端串音衰减的同时能够节约原材料,方便生产,且具有一定的耐高温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六类屏蔽数据线缆,包括缆芯、包覆在缆芯外侧的绕包层、包覆在绕包层外侧的纵包层、包覆在纵包层外侧的外护套层,其特征在于:

-所述缆芯,其包括第一对对绞线、第二对对绞线、第三对对绞线、第四对对绞线和“十”字形骨架,所述“十”字形骨架将所述缆芯分隔成四个区域,四对对绞线分别设置在“十”字形骨架分隔形成的四个区域内;

所述第一对对绞线、第二对对绞线、第三对对绞线和第四对对绞线中至少有一对为皮泡皮绝缘对绞线;

-所述皮泡皮绝缘对绞线,其具有两根皮泡皮绝缘单线,两根皮泡皮绝缘单线相互绞合编织成缆形成所述皮泡皮绝缘对绞线;

-所述皮泡皮绝缘单线,其具有铜导体层、包覆在铜导体层外侧的内皮层、包覆在内皮层外侧的外皮层。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四对对绞线中有一对为皮泡皮绝缘对绞线,其它三对均为实心聚乙烯绝缘对绞线。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皮泡皮绝缘对绞线的对绞节距为8.0mm±0.5mm。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实心聚乙烯绝缘对绞线的对绞节距为9~15mm。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缆芯的成缆节距为110mm±10mm。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纵包层为铝箔,所述铝箔的宽度为25-30mm,且其重叠率为20%-45%。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铝箔内包覆排流线。

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外护套层内包覆拉裂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超六类屏蔽数据线缆,选用皮泡皮绝缘对绞线和实心聚乙烯绝缘对绞线绞合成缆缆芯,一方面能够提高近端串音衰减,使得线缆的传输能力更优越;另一方面在提高近端串音衰减的同时能够加大各对绞线的成缆节距,单绞成缆节距由原来的80mm加到110mm,以此来节约原材料的耗费量,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皮泡皮绝缘单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2-绕包层,4-纵包层,6-外护套层,8-第一对对绞线,10-第二对对绞线,12-第三对对绞线,14-第四对对绞线,15-皮泡皮绝缘对绞线,16-骨架,18-皮泡皮绝缘单线,20-铜导体层,22-内皮层,24-外皮层,26-拉裂绳,28-排流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超六类屏蔽数据线缆,包括缆芯、包覆在缆芯外侧的绕包层2、包覆在绕包层2外侧的纵包层4、包覆在纵包层4外侧的外护套层6,其中绕包层2采用宽度为25mm-30mm的PE聚酯带基于绕包工艺制得,绕包层2可以稳定缆芯的结构;纵包层4采用宽度为25-30mm的铝箔基于纵包工艺制得,铝箔可以起到良好的屏蔽效果,同时具有隔热作用,方便在高温情况下使用,制备过程中铝箔的重叠率控制在20%-45%范围内,利于提高屏蔽作用。

如图1所示,上述缆芯包括第一对对绞线8、第二对对绞线10、第三对对绞线12、第四对对绞线14和“十”字形骨架16,上述“十”字形骨架16将上述缆芯分隔成四个区域,四对对绞线分别设置在“十”字形骨架16分隔形成的四个区域内;本实用新型的四对对绞线中有至少有一对优选采用皮泡皮绝缘对绞线,而其它的对绞线采用实心聚乙烯(PE)绝缘对绞线,皮泡皮绝缘对绞线相较于实心聚乙烯(PE)绝缘对绞线具有工作电容小、衰减小和传输距离长的特点,相较于传统由三组实心PE绝缘对绞线相互绞合而成的缆芯,本实用新型的缆芯加入皮泡皮绝缘对绞线,并通过控制上述皮泡皮绝缘对绞线的对绞节距为8.0mm±0.5mm;上述实心聚乙烯绝缘对绞线的对绞节距为9~15mm,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实心聚乙烯绝缘对绞线的对绞节距优选有14.3mm±0.5mm、9.0mm±0.5mm、11.5mm±0.5mm。上述缆芯的成缆节距为110mm±10mm,使得最终制备的线缆一方面能够提高近端串音衰减,使得线缆的传输能力更优越;另一方面在提高近端串音衰减的同时能够加大各对绞线的成缆节距,单绞成缆节距由原来的80mm加到110mm,以此来节约原材料的耗费量,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

具有如上特点的皮泡皮绝缘对绞线的结构为:如图2所示,上述皮泡皮绝缘对绞线具有两根皮泡皮绝缘单线18,两根皮泡皮绝缘单线18相互绞合编织成缆形成上述皮泡皮绝缘对绞线,上述皮泡皮绝缘单线18具有铜导体层20、包覆在铜导体层20外侧的内皮层22、包覆在内皮层22外侧的外皮层24。制备皮泡皮绝缘单线18时,采用低密度聚乙烯作为内皮层22的挤出原材料,采用高分子聚丙烯作为外皮层24的挤出原材料,采用挤出工艺将低密度聚乙烯挤出在铜导体层20的外表面,随后挤出工艺将高分子聚丙烯挤出在内皮层的外表面,形成皮泡皮绝缘单线18,由此获得的皮泡皮绝缘单线18具有工作电容小、衰减小和传输距离长的特点。

上述铝箔内包覆排流线28,排流线28可以避免雷电直接击中电缆,减轻雷击在线缆上热效应和机械效应产生的能量。

上述外护套层6内包覆拉裂绳26,拉裂绳26方便工人进行施工使用。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