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及应用其的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3217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按键及应用其的键盘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键盘,特别是关于一种键盘的按键。



背景技术:

就目前计算机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对于键帽尺寸较长的倍数按键,例如二倍键、或三倍键等长键,使用者操作时,可能会发生施力在键帽的边缘,而非施力在键帽的中央的情形。因此,无法确实完成输入的动作,甚至因键帽倾斜而造成按键的损坏。为使倍数按键能平衡作动,可在键帽及底板之间装设金属的平衡杆,使按压于键帽的力量可传递至键帽中心,以使键帽能平稳的动作。

图1为现有的按键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所示。一般而言,按键9的底板91由钣金件以冲压工艺所制成,并冲压形成连接结构911。连接结构911具有开口912,以供平衡杆92的末端部分插设,以使平衡杆92枢接于连接结构911。又,平衡杆92的主杆部分枢接于键帽93。当用户按压按键时,平衡杆92的主杆部分相对于键帽93转动,且末端部分相对于连接结构911转动,使键帽93可平稳而不倾斜地往底板91的方向移动。

然而,为了组装方便,平衡杆92的末端部分的尺寸通常小于开口912的尺寸,例如图1所示,平衡杆92的末端部分的直径小于开口912的宽度(短边长度)。因此,当用户按压按键,而平衡杆92相对于连接结构911转动时,平衡杆92会碰撞连接结构911,进而产生恼人噪音。再者,底板91与平衡杆92皆为金属件,金属的敲击更加强了噪音的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按键及应用其的键盘,藉由限位件限制平衡杆于连接结构内的活动空间,减缓平衡杆与连接结构的碰撞情形,以解决现有按键的噪音问题。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包括一键帽、一底板、一平衡杆以及二限位件。底板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底板包括二连接结构。该二连接结构分别具有一垂直臂、一第一开口、及一第二开口。垂直臂垂直设置于第一表面,第一开口设置于垂直臂。第二开口位于底板,并邻设于垂直臂。平衡杆具有一主杆部及二末端杆部,该二末端杆部连接于主杆部的二端。主杆部与键帽枢接,该二末端杆部分别穿设于该二连接结构的第一开口。该二限位件分别包括一固定部及一凸部,凸部设置于固定部。固定部设置于底板的第二表面,并对应于第二开口,且凸部穿过第二开口。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该二末端杆部分别穿过该二固定件的第一开口,且部分位于第二开口。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凸部穿过第二开口,并接触末端杆部。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凸部的顶部面积大于末端杆部与凸部的接触面积。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凸部的硬度小于平衡杆的硬度。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凸部为泡棉、海绵、橡胶、或硅胶。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固定部的面积大于第二开口,并贴合于第二表面。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固定部及凸部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该二限位件的固定部相互连接。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固定部为一塑料薄膜。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键盘,其包括多个如前述实施例的按键。

承上所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及应用其的键盘,按键包括一键帽、一底板、一平衡杆以及二限位件。平衡杆的主杆部与键帽枢接,末端杆部连接于底板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具有垂直臂、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设置于垂直臂,第二开口位于底板,并邻设于垂直臂。末端杆部穿设于第一开口。限位件包括固定部及凸部,固定部设置于底板,且凸部穿过第二开口。由于第二开口邻设于垂直臂,进而使凸部可限制末端杆部的活动空间,藉此减缓按压键帽时,平衡杆与连接结构相互碰撞的情形,以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按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键盘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圈选的按键的部分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A-A线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按键1、9键帽10、93

卡扣结构11底板20、91

第一表面21第二表面22

连接结构23、911垂直臂231

第一开口232第二开口233

平衡杆30、92主杆部31

中央区段311侧区段312

末端杆部32限位件40

固定部41凸部42

剪刀式连接件50开口912

键盘K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较佳具体实施例说明如下。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例的键盘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圈选的按键的部分分解示意图,请同时参考图2及图3所示。首先,本实施例的按键1主要可应用在键盘K的倍数按键(长键),换言之,键盘K包含多个本实施例的按键1,而本实施例以图2所圈选的按键1为例说明。在本实施例中,按键1包括一键帽10、一底板20、一平衡杆30、二限位件40以及剪刀式连接件50。需说明的是,为求底板20、平衡杆30及限位件40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清楚明了,图2以虚线表示底板20。

本实施例的底板2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表面21及一第二表面22,其中,第一表面21是指对应于键帽10该侧的表面,而相对的底面则称为第二表面22。又,底板20包括二个连接结构23,用以连接平衡杆30的二端。又,二个连接结构23分别具有一垂直臂231、一第一开口232、及一第二开口233,亦即,单个连接结构23具有垂直臂231、第一开口232、及第二开口233。其中,垂直臂231垂直设置于第一表面21,第一开口232设置于垂直臂231,以供平衡杆30穿设(于后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垂直臂231形成倒U字型的结构,并垂直于第一表面21,对应的,第一开口232为四边形的孔洞,其中三边为垂直臂231,一边为底板20的第一表面21。在其他实施例中,垂直臂231亦可以为倒L字型的结构,对应的,第一开口232的二边为垂直臂231,一边为底板20的第一表面21,另一边则为开放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第一开口232需为封闭的孔洞。

又,第二开口233位于底板20,并邻设于垂直臂231,且与第一开口232连通。亦即,第二开口233贯通第一表面21及第二表面22,并邻近于垂直臂231,较佳地,第一开口232与第二开口233可相互连通。进而言之,本实施例的底板20可以为钣金件,并以冲压的方式形成连接结构23,再冲压形成垂直臂231及第一开口232的同时,便会形成第二开口233,且第一开口232与第二开口233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即利用冲压工艺所产生的第二开口233,直接于第二开口233设置限位件40,藉此限制平衡杆30的活动空间。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结构亦可以为第一开口232与第二开口233不相互连通构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

本实施例的平衡杆30具有一主杆部31及二末端杆部32,末端杆部32连接于主杆部31的二端。换言之,本实施例是将平衡杆30区分为主杆部31及末端杆部32,位于平衡杆30的二端者即为末端杆部32。本实施例的主杆部31为U字型,又可分为中央区段311及侧区段312,且侧区段312自中央区段311的二端延伸而成,且中央区段311与侧区段312相互垂直。于二侧的侧区段312末端再垂直延伸形成末端杆部32,进而形成末端杆部32与中央区段311平行的态样。在其他实施例中,平衡杆30亦可以为其他构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剪刀式连接件50设置于底板20的第一表面21,并位于主杆部31及二端的末端杆部32之间。亦即,剪刀式连接件50位于平衡杆30所围出的空间内。又,剪刀式连接件50连接于键帽10,当使用者按压键帽10时,可导引键帽10上下移动。

而平衡杆30与键帽10的连接关系,是由主杆部31与键帽10枢接。本实施例的键帽10的内表面具有多个卡扣结构11,而主杆部31的中央区段311卡合于卡扣结构11,并可相对于卡扣结构11转动,使主杆部31枢接于键帽10的内表面。与中央区段311平行的二个末端杆部32则分别与二个连接结构23相互连接,且末端杆部32穿设于连接结构23的第一开口232。进而言之,末端杆部32穿过第一开口232后,部分的末端杆部32位于第二开口233的上方。又,于此所述的第二开口233的上方是指位于第一表面21该侧。当使用者按压键帽10时,主杆部31的中央区段311相对于卡扣结构11转动,而末端杆部32则相对于垂直臂231转动,且于第一开口232内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40设置于第二开口233,以限制平衡杆30的末端杆部32的活动空间。具体而言,单个限位件40包括一固定部41及一凸部42,且凸部42设置于固定部41。其中,固定部41设置于底板20的第二表面22,并对应于第二开口233,进而使凸部42可穿过第二开口233。由于第二开口233邻设于垂直臂231,且末端杆部32穿设位于垂直臂231的第一开口232,故凸部42穿过第二开口233后,及限制末端杆部32的活动空间。进而言之,当使用者按压键帽10,而末端杆部32相对于垂直臂231转动时,凸部42即可限制末端杆部32可以活动的空间,藉此减缓平衡杆30与垂直臂231的相互碰撞,以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本实施例的凸部42穿过第二开口233后,其顶部接触末端杆部32,且第一开口232与第二开口233相互连通,使凸部42的顶部可直接与末端杆部32接触,以直接限制末端杆部32的活动空间,如图4所示。图4为图3所示的A-A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A-A线位于第一开口232处,故图4未标示第一开口232。较佳的,凸部42的硬度小于平衡杆30的硬度,得以与末端杆部32相互干涉。举例而言,凸部42可以为泡棉、海绵、橡胶、或硅胶等软性材质的部件。除了可限制末端杆部32的活动空间,更可达到缓冲的作用,进一步降低噪音。更佳的,凸部42的顶部面积大于末端杆部32与凸部42的接触面积。换言之,凸部32的顶部面积大于位于第二开口233的末端杆部32的表面积,亦即大于末端杆部32的活动范围,进而使位于第二开口233的末端杆部32皆可与凸部42相互接触,以达到更佳的限位及缓冲效果。

较佳的,固定部41的面积大于第二开口233,并固定于底板20的第二表面22,以封闭第二开口233,可进一步达到防水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41可以为一塑料薄膜,可例如但不限于聚酯胶膜,又称美拉(Mylar)。又,本实施例的固定部20及凸部42可以为两个部件,例如将泡棉、海绵、橡胶、或硅胶等软性材质的部件固定在聚酯胶膜的其中一表面,以形成本实施例的限位件40。限位件40可对应于第二开口233的位置,使聚酯胶膜的固定部41直接贴合于底板20的第二表面22,以封闭第二开口233,同时,软性材质的凸部42穿过第二开口233,以接触末端杆部32,藉此达到前述降低噪音的效果。又,将固定部41直接贴合于第二表面22的方式,更使得限位件40可应用在现有的倍数按键,其容易实施,也容易量产。

在其他实施例中,固定部20及凸部42亦可以为一体成型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举例而言,可制成具有凸点的聚酯胶膜,凸点的部分即可作为凸部42,其余的聚酯胶膜部分则为固定部20。由聚酯胶膜形成的凸点(凸部42),其硬度亦小于平衡杆30的末端杆部32,仍可达到干涉及缓冲的效果。

另外,二个限位件40的固定部41亦可相互连接,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具体而言,按键1具有二个限位件40,以分别对应设置于二个连接结构23,使二个凸部42分别穿过第二开口233,而与二端的末端杆部32接触。因此,亦可以在一片聚酯胶膜(固定部41)上,设置二个软性材质对象(凸部42)、或直接形成二个凸点(凸部42,一体成型的态样),以形成二个限位件40的固定部41相互连接的态样,亦可达到相同的防水效果。更佳的,固定部41亦可配合底板20的形状,并依据连接结构23的位置设置凸部42,使固定部41得以贴合整个第二表面22,以达到更佳的防水效果。

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未特别限制连接结构23、限位件40的数量,一般是将平衡杆30的二端装设底板20,故前述实施例以二个连接结构23及二个限位件40为例说明。另外,本实用新型亦不限制按键1仅能应用在倍数按键(长键),亦可应用在其他具有平衡杆30的按键。

综上所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按键及应用其的键盘,按键包括一键帽、一底板、一平衡杆以及二限位件。平衡杆的主杆部与键帽枢接,末端杆部连接于底板的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具有垂直臂、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设置于垂直臂,第二开口位于底板,并邻设于垂直臂。末端杆部穿设于第一开口。限位件包括固定部及凸部,固定部设置于底板,且凸部穿过第二开口。由于第二开口邻设于垂直臂,进而使凸部可限制末端杆部的活动空间,藉此减缓按压键帽时,平衡杆与连接结构相互碰撞的情形,以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需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本所主张的权利范围自应以权利要求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