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型铜铝线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57258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异型铜铝线夹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铝线夹,具体涉及一种异型铜铝线夹。



背景技术:

在连接电力线路时,经常会遇到一条是铝线,另一条是铜线,铜铝线不能直接相连或接触,当直接连接时会在接头处出现较大的接触电阻或电化腐蚀的现象,造成时通时断,电压忽高忽低,甚至引起火灾。所以需要采用铜铝线夹进行间隔或连接。而现有的异型铜铝线夹不能适用于多种直径的铜铝线,而且现有异形铜铝线一般采用螺栓构件连接,便于安装拆卸,因此设置在高处的异型铜铝线夹长期受到风吹雨打,会促使螺栓构件老化或松动滑落,万一滑落则会威胁行人的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异型铜铝线夹,该异型铜铝线夹能适用于较多不同直径的铜铝线,且保证线夹组件安装后不会松动掉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型铜铝线夹,包括底座和上盖,底座上设置有下铜线槽和下铝线槽,下铜线槽和下铝线槽间隔设置;上盖上设有与下铜线槽和下铝线槽对应的上铜线槽和上铝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下端面的左右两端向下延伸形成侧板;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贯穿底座的上下两个端面的伸缩槽,所述伸缩槽和侧板配合伸缩;所述侧板上设置有间隔槽,间隔槽内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的上端固定设置在上盖的下端面,所述螺栓的下端与设置在底座下端面的螺帽配合紧固,螺帽直径大于伸缩槽宽度;所述上铜线槽和上铝线槽之间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与下铜线槽和下铝线槽之间的间隔凸起形状相配合;所述上铝线槽和上铜线槽离侧板较近的一端均设有防止伸缩时底座与上盖相顶的长槽。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栓底部和侧板底部平齐。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铜线槽和上铝线槽的槽口比下铜线槽和下铝线槽的槽口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到不同直径的铜铝线时能够通过侧板和伸缩槽配合伸缩,通过螺栓和螺帽来紧固上盖与底座,设置上槽口小于下槽口,是为了满足直径较小的铜铝线。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和上盖外侧套设防滑落的绝缘套,所述绝缘套具有弹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套能够防止螺栓和螺帽松动后线夹组件会掉落的现象,且能有效的防止线夹被腐蚀或老化。采用具有弹性的绝缘套,以便于满足伸缩后不同高度的异型铜铝线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套设绝缘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上盖;2-底座;3-侧板;4-伸缩槽;5-凹槽;6-间隔凸起;7-上铜线槽;8-上铝线槽;9-下铜线槽;10-下铝线槽;11-螺栓;12-螺帽;13-间隔槽;14-长槽;15-绝缘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参考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一种异型铜铝线夹,包括底座2和上盖1,底座2上设置有下铜线槽9和下铝线槽10,下铜线槽9和下铝线槽10间隔设置;上盖1上设有与下铜线槽9和下铝线槽10对应的上铜线槽7和上铝线槽8,所述上盖1下端面的左右两端向下延伸形成侧板3;所述底座2上设置有贯穿底座2的上下两个端面的伸缩槽4,所述伸缩槽4和侧板3配合伸缩;所述侧板3上设置有间隔槽13,间隔槽13设置在侧板3的中间,所述间隔槽13内设置有螺栓11,所述螺栓11的上端固定设置在上盖1的下端面,下端与设置在底座2下端面的螺帽12配合紧固,螺帽12直径大于伸缩槽4宽度,所述螺栓11底部和侧板3底部平齐;所述上铜线槽7和上铝线槽8之间设置有凹槽5,所述凹槽5与下铜线槽9和下铝线槽10之间的间隔凸起6形状相配合;所述上铝线槽8和上铜线槽7离侧板3较近的一端均设有防止伸缩时底座2与上盖1相顶的长槽14。所述上铜线槽7和上铝线槽8的槽口比下铜线槽9和下铝线槽10的槽口小,以便于满足较小直径的铜铝线,当遇到不同直径的铜铝线时能够通过侧板3和伸缩槽4配合伸缩,通过螺栓11和螺帽12来紧固上盖1与底座2。在伸缩紧固后的铜铝线夹外侧套设一个绝缘套15,所述绝缘套15具有弹性,以便于满足不同高度的铜铝线夹,且能防止安装在高处的铜铝线夹受风雨吹打后老化或者松动掉落等现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