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以自适应调整内部压强的硬质壳体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7292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以自适应调整内部压强的硬质壳体锂离子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以自适应调整内部压强的硬质壳体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以其重量轻、容量高、工作电压高、使用寿命长以及污染少等特点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3C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其全球销售额已经超过了镍氢、镍镉电池的总和,近年来我国电动汽车发展迅速,产销量达到全球第一。随着电动汽车的需求增长,对锂离子电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电池的结构稳定、一致性良好、安全可靠,所以不断改善锂离子电池的材料、工艺、设备是迫切的工作。

当内部电解液受多次充放电后有时会发生无法避免的化学变化,导致电解液增多或减少,甚至有时会产生气体,这些都是很难解决无法避免的问题,只能控制良品率,尽可能提高电池稳定性,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优势在于内部压强可以同外部压强保持平衡,外部壳体采用软性材质包装而成,可以很好的适应这个问题,当内部压强产生变化时,外部壳体的塑性变形可以化解这些压强,使得电池内部压强与外部压强一致,提高安全性能,虽然软包电池的外部壳体塑形变形也存在一定的承受范围,但是相比硬质壳体的锂电池,电池内部产生的一些微小压强变化可以很好化解,而硬质壳体的锂电池如果内部压强发生变化,而电池本身却不能做出相应调整,会增多电池的不稳定性。

当然,软包锂电池有存在天生的缺陷,其外壳体强度低,很容易受外部受力影响而破损,不适用于那些工作环境差,长期受颠簸影响的情况下,所以需要结合硬质壳体与软包壳体的优势,研发一种锂离子电池,既能够抵抗来自外部的受力,提供坚硬的包装壳体,又能维持内部压强的平衡,增加电池内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自适应调整内部压强的硬质壳体锂离子电池,既能够抵抗来自外部的受力,又能维持内部压强的平衡,增加电池内部的稳定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以自适应调整内部压强的硬质壳体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正负极,电芯,电解液,外包装壳体,所述电池正负极焊接在电芯上并从外包装壳体上伸出,所述电芯置于外包装壳体中的电解液中,这些构成锂电池的基本要素,其中所述外包装壳体采用硬质不可塑性变形材料制成,如不锈钢或铝合金等,并且所述外包装壳体底端面开有与电池内部连通的孔洞,所述孔洞上密封固定有一层软质耐腐蚀塑性材料制成的密封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电池壳体由硬质不可塑性变形材料制成,可以抵抗来自外部的受力与冲击,而且电池壳体底端面开有孔洞并在孔洞上密封固定有一层可塑性变形的密封膜,这样当电池内部压强产生轻微变化时可以通过密封膜的塑性变形来稳定内部压强,提高电池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膜密封固定在外包装壳体底端面的内表面,密封膜的面积比外包装壳体底端面上开有的孔洞面积大。这样可以将孔洞的大小做得比较小,可以减少来自外界的影响,而密封膜的面积不会受到影响,在电池内部压强减少时可以保持足够的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外包装壳体底端面在开有孔洞的位置设置有向电池内部的凸起,该凸起可以将孔洞向内抬升,避免受到外界干扰,因为孔洞部分相对电池外壳来说是相对脆弱的部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诉外包装壳体底端面设置的凸起内还设置有金属保护片,所述金属保护片上开有大量细小孔洞,其可以起到保护孔洞上面的密封膜的作用,并且由于存在大量细小孔洞,不会影响空气流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保护片与外包装壳体底端面处在同一平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改进实施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以自适应调整内部压强的硬质壳体锂离子电池,既能够抵抗来自外部的受力,提供坚硬的包装壳体,又能维持内部压强的平衡,增加电池内部的稳定性。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可以自适应调整内部压强的硬质壳体锂离子电池,包括电池正负极1,电芯2,电解液3,外包装壳体4,所述电池正负极1焊接在电芯2上并从外包装壳体4上伸出,所述电芯2置于外包装壳体4中的电解液3中,这些构成锂电池的基本要素,其中所述外包装壳体4采用硬质不可塑性变形材料制成,如不锈钢或铝合金等,并且所述外包装壳体4底端面开有与电池内部连通的孔洞41,所述孔洞41上密封固定有一层软质耐腐蚀塑性材料制成的密封膜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电池外包装壳体4由硬质不可塑性变形材料制成,可以抵抗来自外部的受力与冲击,而且电池外包装壳体4底端面开有孔洞41并在孔洞41上密封固定有一层可塑性变形的密封膜5,这样当电池内部压强产生轻微变化时可以通过密封膜5的塑性变形来稳定内部压强,提高电池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膜5密封固定在外包装壳体4底端面的内表面,密封膜5的面积比外包装壳体4底端面上开有的孔洞41面积大。这样可以将孔洞41的大小做得比较小,从而减少来自外界的影响,而密封膜5的面积不会受到影响,在电池内部压强减少时可以保持足够的形变。

进一步的,所述外包装壳体4底端面在开有孔洞41的位置设置有向电池内部的凸起42,该凸起42可以将孔洞41向内抬升,避免受到外界干扰,因为孔洞41部分相对电池外包装壳体4来说是相对脆弱的部分。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诉外包装壳体4底端面设置的凸起42内还设置有金属保护片6,所述金属保护片6上开有大量细小孔洞,由于孔洞较小,在图上不予表示,其可以起到保护孔洞41上面的密封膜5的作用,并且由于存在大量细小孔洞,不会影响空气流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金属保护片6与外包装壳体4底端面处在同一平面,如图2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