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绝缘包扎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01534阅读:1099来源:国知局
一种绝缘包扎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绝缘包扎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绝缘胶布广泛应用于核电厂现场380V以下电压等级的导线的绝缘包扎、接头等电工作业。而绝缘胶布虽然易于操作方便使用,但仍然存在较多缺点:①时间一长容易错位开胶;②电气负荷重时接头发热,绝缘胶布易融化收缩或脱落;③绝缘胶布的使用为一次性,不可重复利用;④不环保;⑤接头有毛刺时容易刺穿绝缘胶布造成绝缘失效;⑥操作不当容易接触到带电导线造成触电。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绝缘包扎工具,可重复使用、操作方便、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绝缘包扎工具,包括夹子,所述夹子包括两个中部铰接的夹臂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夹臂之间的弹性件;两个所述夹臂的夹持端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接触,形成所述夹子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内设置有用于容纳线鼻子或线头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绝缘。

所述的绝缘包扎工具,其中,所述容纳腔包括用于容纳线鼻子或线头主体的主腔体部以及用于容纳导线的次腔体部,所述主腔体部和次腔体部连通。

所述的绝缘包扎工具,其中,所述主腔体部和/或次腔体部的腔壁设置有用于紧固所述线鼻子、所述线头和/或导线的弹性材料层。

所述的绝缘包扎工具,其中,所述次腔体部为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的轴向与所述夹持部的端面垂直。

所述的绝缘包扎工具,其中,所述夹臂的夹持端与另一夹臂的夹持端接触的面上设置有防滑锯齿。

所述的绝缘包扎工具,其中,所述夹臂的夹持端与另一夹臂的夹持端接触的面绝缘。

所述的绝缘包扎工具,其中,两个所述夹臂的手持端的端部设置有把手。

所述的绝缘包扎工具,其中,所述把手为防滑把手。

所述的绝缘包扎工具,其中,所述把手上设置有用于避免手接触到所述线鼻子或所述线头的绝缘挡块。

所述的绝缘包扎工具,其中,一个或两个所述夹臂的手持端的端部设置有通孔。

所述的绝缘包扎工具,其中,所述弹性件为弹性钢丝或弹簧。

所述的绝缘包扎工具,其中,所述夹臂为绝缘夹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绝缘包扎工具,包括夹子,所述夹子包括两个中部铰接的夹臂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夹臂之间的弹性件;两个所述夹臂的夹持端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接触,形成所述夹子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内设置有用于容纳线鼻子或线头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绝缘。通过将线鼻子或线头夹持固定,并绝缘,实现了导线的隔离;同时可重复使用、适用多种接头、便于操作和收集夹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绝缘包扎工具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绝缘包扎工具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绝缘包扎工具中,一个夹臂放入线鼻子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绝缘包扎工具中,一个夹臂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绝缘包扎工具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绝缘包扎工具,包括夹子,所述夹子与普通夹子形状类似。所述夹子包括两个中部铰接的夹臂10以及设置于两个所述夹臂10之间的弹性件20。具体的,两个夹臂10通过转轴30铰接。两个所述夹臂10的夹持端A在所述弹性件20的作用下接触,形成所述夹子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内设置有用于容纳线鼻子或线头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腔壁绝缘(采用绝缘材料)。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夹子中设置一个容纳腔,通过将线鼻子60或线头夹持固定并绝缘,实现了导线的隔离;同时可重复使用、便于操作,成本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夹子的两个夹臂10对称设置,即两个夹臂10结构相同。

所述容纳腔包括用于容纳线鼻子60或线头主体的主腔体部以及用于容纳导线50的次腔体部,所述主腔体部和次腔体部连通。

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次腔体部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主腔体部的一端和另一端。所述夹臂10的夹持端A上设置有用于容纳线鼻子60或线头主体的主凹槽110,以及用于容纳导线50的次凹槽(120、100)。两个夹臂10上的主凹槽110和次凹槽(120、100)均对称设置,这样,夹子在自然状态时上下两个主凹槽110合成所述主腔体部,上下两个次凹槽(120、100)合成所述次腔体部。可见,靠近所述夹持部的端部的次腔体部为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的轴向L与所述夹持部的端面垂直,便于夹持线鼻子60和导线50。所述线鼻子60或线头、所述导线50均被绝缘材料包裹,绝缘效果好,不受毛刺等的影响,安全性高。同样的,一个夹臂10上的次凹槽设置有两个(120、100),外侧的次凹槽120容纳导线50,内侧的次凹槽100容纳线鼻子60的金属导电部件,主凹槽110容纳线鼻子60的压接部位。

所述主腔体部的腔壁设置有用于紧固所述线鼻子60或线头的弹性材料层,当然,所述弹性材料层也是绝缘材料;所述次腔体部的腔壁也同样设置有用于紧固所述导线50的弹性材料层。如此,通过弹性材料层的弹力来包裹和紧固所述线鼻子60、所述线头和导线50,不仅能压紧线缆,还能防滑,结构稳固,提高了安全性。所述弹性材料层可以是环氧树脂层(橡胶层)等。

为满足不同规格的导线、线鼻子的使用,主腔体部和/或次腔体部腔壁的弹性材料层可设置多层,其中,与夹臂本体接触的弹性材料层固定在夹臂本体上,可采用粘合固定或一体成型设置。其他弹性材料层可拆卸,便于调节主腔体部和/或次腔体部的大小,从而适应不同规格的导线、线鼻子。

为更进一步提高绝缘性能,所述夹臂10为绝缘夹臂,即便用户手握住夹子,也不会接触到里面的线头,而且全方位包裹,不留死角,不会导致线鼻子接地,提高了安全性。

所述夹臂10的夹持端A与另一夹臂的夹持端接触的面上设置有防滑锯齿130。所述防滑锯齿130阵列排布,防滑锯齿130为长条状,其长边方向与所述穿线孔的轴向L垂直,有利于增大摩擦面积。所述防滑锯齿130的横截面为三角形或者梯形。上下夹臂10的防滑锯齿130对称设置或者咬合设置。

所述夹臂10的夹持端与另一夹臂的夹持端接触的面绝缘。换而言之,本实施例中,两个夹臂10的防滑锯齿130绝缘。

请一并参阅图5,两个所述夹臂10的手持端B的端部设置有把手140。把手140的设置便于用户对夹子的使用,方便操作。

所述把手140上设置有用于避免手接触到线鼻子或线头的绝缘挡块150。防止使用时接触到线头而触电。

所述把手140为防滑把手,具体的,所述把手140上与手指接触的面上设置有防滑条纹142。

一个或两个所述夹臂10的手持端B的端部设置有通孔141或者带有小开口的凹槽。本实施例中,每个夹臂10上都设置有通孔141,这样两个夹臂完全相同,便于标准化的生产制造。设置通孔141,使得用户在收集和管理所述绝缘包扎工具时,用绳索通过所述通孔141将多个绝缘包扎工具串起来即可,实用性强,便于携带、收纳以及管理。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20为弹性钢丝,便于压紧两个夹臂10的夹持端A。优选的,所述弹性钢丝的表面覆盖或者包裹有绝缘材料层,如橡胶层。相应的,所述夹臂10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和安装所述弹性钢丝的凹槽或者孔,两个夹臂10和弹性钢丝配合形成夹子为现有技术,不赘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绝缘包扎工具,在正常情况下,按下防滑把手,绝缘包扎工具得以张开;将线鼻子60放入容纳腔,见图3。松开防滑把手,在弹性钢丝的作用下,绝缘包扎工具自动闭合,将线鼻子60全方位绝缘包裹,同时在弹性材料层的作用下,将线鼻子60及部分导线50压紧压实固定在容纳腔内。起到绝缘包扎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绝缘包扎工具,具备成本低廉、一次投资重复使用、可适用多种接头、绝缘性能优良等特点。电气、仪表及服务专业低电压拆解线工作均可应用。该工具能够有效提升现场电工作业的绝缘水平。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20为弹簧。采用弹簧同样能让夹子复位,所述弹簧的表面覆盖或者包裹有绝缘材料层,如橡胶层。

所述绝缘包扎工具的两个夹臂10非对称设置,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包扎工具包括一个如实施例1所述的夹臂10,还包括另一夹臂C,所述夹臂C上不设置所述通孔141,也不设置主凹槽110和次凹槽(120、100)。所述夹臂C盖合在另一个夹臂10的主凹槽110和次凹槽(120、100)上,从而得到主腔体部和次腔体部。所述夹臂C的其他结构特征与上一实施例相同,如此可简化一个夹臂的结构。

以上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