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贯通地线用L型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90008发布日期:2018-07-20 22:01阅读:150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件,具体涉及一种铁路贯通地线用L型连接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城市地铁、轻轨建设、客运专线等迅速发展,以及普通铁路提速与电气化改造,轨道交通领域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依据相关规划估算,预计每公里电气化铁路使用贯通地线约5公里,未来15年新增及改造线路约6.1万公里,电缆年平均用量为2万公里;地铁轻轨目前电缆年用量为1万公里。

应用于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贯通地线,具备稳定可靠的高传导性能,产品技术先进,具有较长的生命力。但是,现有的贯通地线和引接线之间通过焊接实现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存在以下问题:①操作不方便,需要随身携带焊接能源设备;②焊料污染环境;③焊接过程繁琐,容易出现虚焊等情况;④产品截面积越小连接难度越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路贯通地线用L型连接件,通过导电连接件实现贯通地线与引接线之间的电连接,通过压接操作不仅现场操作方便,而且压接形式连接牢固,且不存在后期污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铁路贯通地线用L型连接件实现贯通地线与引接线的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由导电金属板构成,在金属板前端延伸有连接压接部,下端折弯形成有悬挂固定部,

所述连接压接部呈C形,具有金属板前端延伸的弧形中间部,弧形中间部两侧通过平面过渡有弧形压接边,且弧形压接边的弧度与弧形中间部的弧度一致,

该连接压接部的压接边内壁上间隔设有凸起的锯齿部。

作为优选,所述压接边轴向上间隔设有缺口将压接边进行分段。

作为优选,所述悬挂固定部上设有悬挂孔。

作为优选,所述L型连接件表面具有防腐蚀涂层。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金属板为铜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铁路贯通地线用L型连接件,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采用导电金属板作为电连接的基板,可以实现贯通地线与引出线的可靠电连接;

在连接件上设置连接压接部,将贯通地线与引出线置于包裹部内,通过压接工具间两侧的弧形压接边压实在线缆表面,压接边内壁的锯齿部在压实过程中嵌入线缆的护层内,提高连接后两个线缆的抗拉强度;

将连接压接部的压接边上开设缺口,将压接边进行分段处理,可以实现长距离的压接时进行分段压接,确保压紧度,且降低压接操作难度;

设置的悬挂固定部可以实现连接点的悬挂,免除其拖在地上导致的磨损,提高使用寿命;

该连接件可以适用于多种电缆之间的电连接,且不受产品材料以及尺寸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一种铁路贯通地线用L型连接件,实现贯通地线与引接线的电连接,也可以实现其他两个电缆之间的电连接,主要由导电金属板1构成,该导电金属板优选铜材质,所述导电金属板前端延伸有连接压接部2,实现两个电缆的压接连接,下端折弯形成有悬挂固定部3,该悬挂固定部上设有悬挂孔4,可以实现压接后将该连接件进行悬挂操作,免除拖曳在地上磨损或拉拔影响使用寿命,其折弯操作是在悬挂后确保连接处处于腾空状态,而非贴合悬挂面,降低悬挂面上水汽侵入的概率,提升电气连接的可靠性。

所述连接压接部位于导电金属板前端,呈C型,包括弧形中间部5及弧形压接边6,其中弧形中间部与导电金属板连接成一体,而弧形压接边6位于中间部两侧通过平面7过渡连接,其弧度与弧形中间部的弧度一致,所述弧形压接边上开设有缺口8件弧形压接边进行分段,在压接时实现分段压接,确保压实度。

为了提高压接后的抗拉强度,在弧形压接边的内壁上间隔设有凸起的锯齿部9,在压接后锯齿部嵌入电缆的护套内,实现牢固压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及技术特征已揭示如上,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仍可能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揭示而作种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替换及修饰,因此,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应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而应包括各种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替换及修饰,并为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