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屏蔽导通及固定功能的连接器壳体结构及其应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34925发布日期:2018-06-08 19:35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兼具屏蔽导通及固定功能的连接器壳体结构及其应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兼具屏蔽导通及固定功能的连接器壳体结构及其应用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连接器壳体的后端形成有铆夹,例如现有的Type-C插头连接器中,金属屏蔽壳体后端形成的铆夹对线缆只有单一固定作用;还有,对于连接器及相应的线缆而言,传输抗干扰性能尤为重要,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存在抗干扰性能受局限、难以满足更佳信号传输质量要求等不足。

因此,本实用新型申请中,申请人精心研究了一种兼具屏蔽导通及固定功能的连接器壳体结构及其应用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兼具屏蔽导通及固定功能的连接器壳体结构及其应用结构,其利用铆夹达成能够固定线材的同时起到屏蔽作用,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合理,易于制作及组装应用,实用性较强,提高了屏蔽效果及信号传输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兼具屏蔽导通及固定功能的连接器壳体结构,包括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后端一体连接有用于铆夹电接触于线缆导电层上的前段电性导通部和用于铆夹固定于线缆外被上的后段固定部,所述前段电性导通部位于后段固定部的前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延伸臂,所述前段电性导通部包括有第一弧形夹,所述第一弧形夹一体连接于第一延伸臂的后段部位;自第一延伸臂的后端往外延伸有第一外扩段,所述后段固定部包括有第二弧形夹,所述第二弧形夹一体连接于第一外扩段的后段部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后端连接有第二延伸臂,所述第二延伸臂的后端往外延伸有第二外扩段;所述第二延伸臂位于第一延伸臂的对侧位置。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的后端连接有第三延伸臂和第四延伸臂,第三延伸臂的后段部位连接有第三弧形夹,第四延伸臂的后段部位连接有第四弧形夹,所述第四延伸臂延伸至超出第三延伸臂的后端,所述第四延伸臂的后段部位与壳体中心轴线的间距大于第三延伸臂的后段部位与壳体中心轴线的间距;所述第四弧形夹位于第三弧形夹的后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有分体组装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段电性导通部、后段固定部均连接于后壳的后端。

一种如前述兼具屏蔽导通及固定功能的连接器壳体结构于线缆上的应用结构,所述线缆具有内部芯线、包覆于内部芯线外围的线缆导电层及包覆于线缆导电层外围的线缆外被层;所述线缆的前段部位自前往后依次露出内部芯线、线缆导电层及线缆外被层,所述内部芯线伸入壳体内部,所述前段电性导通部铆夹电接触于线缆导电层上,所述后段固定部铆夹固定于线缆外被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形成前段电性导通部用于铆夹电接触于线缆导电层上,形成后段固定部用于铆夹固定于线缆外被上,以达成能够固定线材的同时起到屏蔽作用,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合理,易于制作及组装应用,实用性较强,提高了屏蔽效果及信号传输质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插头主体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另一实施例的应用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前壳 20、插头主体

21、上端子模块 211、上端子座

212、上端子 22、下端子模块

221、下端子座 222、下端子

23、隔板 231、前侧凸部

232、后侧凸部 24、前端绝缘壳

241、通孔 25、电路板

30、后壳 301、顶壁

302、底壁 303、侧壁

31、左后壳 311、第一延伸臂

312、第一弧形夹 313、第一外扩段

314、第二弧形夹 32、右后壳

321、第二延伸臂 322、第二外扩段

33、卡扣凸部 34、卡扣孔

35、延伸定位板部 36、定位凹槽

37、止挡部 38、止挡槽

41、第三延伸臂 42、第三弧形夹

43、第四延伸臂 44、第四弧形夹

51、线缆导电层 52、线缆外被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文中以Type-C插头连接器为例作说明,但是,所述兼具屏蔽导通及固定功能的连接器壳体结构并不限于Type-C插头连接器上的壳体设计,还可以为其它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上的壳体改良;此处,主要是利用壳体尾部的铆夹,传统技术中壳体尾部的铆夹仅起到固定线缆的作用,而本实用新型中,其铆夹结构可起到兼具屏蔽导通及固定功能。

所述线缆具有内部芯线、包覆于内部芯线外围的线缆导电层51及包覆于线缆导电层51外围的线缆外被层52;所述线缆的前段部位自前往后依次露出内部芯线、线缆导电层51及线缆外被层52,所述内部芯线伸入壳体内部;所述壳体的后端一体连接有用于铆夹电接触于线缆导电层51上的前段电性导通部和用于铆夹固定于线缆外被层52上的后段固定部,所述前段电性导通部位于后段固定部的前侧;所述壳体的后端连接有第一延伸臂,所述前段电性导通部包括有第一弧形夹,所述第一弧形夹一体连接于第一延伸臂的后段部位;自第一延伸臂的后端往外延伸有第一外扩段,所述后段固定部包括有第二弧形夹,所述第二弧形夹一体连接于第一外扩段的后段部位;所述壳体的后端连接有第二延伸臂,所述第二延伸臂的后端往外延伸有第二外扩段;所述第二延伸臂位于第一延伸臂的对侧位置;所述壳体的后端连接有第三延伸臂和第四延伸臂,第三延伸臂的后段部位连接有第三弧形夹,第四延伸臂的后段部位连接有第四弧形夹,所述第四延伸臂延伸至超出第三延伸臂的后端,所述第四延伸臂的后段部位与壳体中心轴线的间距大于第三延伸臂的后段部位与壳体中心轴线的间距;所述第四弧形夹位于第三弧形夹的后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后壳30包括有彼此分体组装的左后壳31和右后壳32,需要说明的是,后壳并不局限于这种结构,以及,当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应用于插座连接器产品上时,壳体也并不限于是后壳,所述壳体即指连接器产品的壳体;所述左后壳31和右后壳32的尾端分别设置有相应的左铆线夹、右铆线夹;所述左铆线夹、右铆线夹上形成有用于铆夹电接触于线缆导电层51上的前段电性导通部和用于铆夹固定于线缆外被层52上的后段固定部,线缆导电层51可设计为导电PE层;其中,所述前段电性导通部、后段固定部共同设置于左后壳31或右后壳32上,或者,所述前段电性导通部、后段固定部各自分别形成于相应的左后壳31和右后壳32上;

当前段电性导通部、后段固定部共同设置于左后壳31或右后壳32上时,其所在壳的后端具有第一延伸臂311,所述第一延伸臂311的前端连接于相应左后壳31或右后壳32的后端;所述前段电性导通部包括有第一弧形夹312,所述第一弧形夹312一体连接于第一延伸臂311的后段部位;自第一延伸臂311的后端往外延伸有第一外扩段313,所述后段固定部包括有第二弧形夹314,所述第二弧形夹314一体连接于第一外扩段313的后段部位;所述左后壳31或右后壳32中,另一非前段电性导通部、后段固定部所在壳,其后端具有第二延伸臂321,所述第二延伸臂321的后端往外延伸有第二外扩段322,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前段电性导通部、后段固定部共同设置于左后壳31上,左后壳31的后端具有第一延伸臂311,所述第一延伸臂311的前端连接于相应左后壳31的后端,所述前段电性导通部包括有第一弧形夹312,所述第一弧形夹312一体连接于第一延伸臂311的后段部位;自第一延伸臂311的后端往外延伸有第一外扩段313,所述后段固定部包括有第二弧形夹314,所述第二弧形夹314一体连接于第一外扩段313的后段部位;所述右后壳32中,另一非前段电性导通部、后段固定部所在右后壳32,其后端具有第二延伸臂321,所述第二延伸臂321的后端往外延伸有第二外扩段322;

当前段电性导通部、后段固定部各自分别形成于相应的左后壳31和右后壳32上时,前段电性导通部所在壳的后端具有第三延伸臂41,第三延伸臂41的后段部位连接有第三弧形夹42,后段固定部所在壳的后端具有第四延伸臂43,第四延伸臂43的后段部位连接有第四弧形夹44,所述第四延伸臂43延伸至超出第三延伸臂41的后端,所述第四延伸臂43的后段部位与后壳中心轴线的间距大于第三延伸臂41的后段部位与后壳中心轴线的间距;所述第四弧形夹44位于第三弧形夹42的后侧;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前段电性导通部、后段固定部各自分别形成于相应的左后壳31和右后壳32上,前段电性导通部所在左后壳31和右后壳32的后端均具有第三延伸臂41,第三延伸臂41的后段部位连接有第三弧形夹42,后段固定部所在左后壳31和右后壳32的后端具有第四延伸臂43,第四延伸臂43的后段部位连接有第四弧形夹44,所述第四延伸臂43延伸至超出第三延伸臂41的后端,所述第四延伸臂43的后段部位与后壳中心轴线的间距大于第三延伸臂41的后段部位与后壳中心轴线的间距;所述第四弧形夹44位于第三弧形夹42的后侧;需要说明的是,不限于以上两种实施例,在此不一一列举。

所述左后壳31、右后壳32两者中,其一具有卡扣凸部33,另一具有相应的卡扣孔34,所述卡扣凸部33适配于相应卡扣孔34内以形成左后壳31、右后壳32的相互组装定位;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左后壳31、右后壳32均呈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由顶壁301、底壁302及连接于顶壁301、底壁302之间的侧壁303构成;前述卡扣凸部33、卡扣孔形34成于相应的顶壁301或/和底壁302上;

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左后壳31的顶壁301上形成有下述延伸定位板部35以及位于延伸定位板部35两侧的卡扣凸部33,且,其一卡扣凸部33位于止挡槽38前侧,相应地,所述右后壳32的顶壁301上形成有下述定位凹槽36以及位于定位凹槽36两侧的卡扣孔34,且,其一卡扣孔34位于止挡槽38前侧;所述左后壳31的底壁302上形成有下述定位凹槽36以及位于定位凹槽36两侧的卡扣孔34,且,其一卡扣孔34位于止挡槽38前侧,相应地,所述右后壳32的底壁302上形成有下述延伸定位板部35以及位于延伸定位板部35两侧的卡扣凸部33,且,其一卡扣凸部33位于止挡槽38前侧;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左后壳31的顶壁301上形成有下述延伸定位板部35以及位于延伸定位板部35后侧的卡扣凸部33,相应地,所述右后壳32的顶壁301上形成有下述定位凹槽36以及位于定位凹槽36后侧的卡扣孔34;所述左后壳31的底壁302上形成有下述定位凹槽36以及位于定位凹槽36后侧的卡扣孔34,相应地,所述右后壳32的底壁302上形成有下述延伸定位板部35以及位于延伸定位板部35后侧的卡扣凸部33;需要说明的是,不限于以上两种实施例,在此不一一列举。

所述左后壳31、右后壳32两者的顶壁301之间,或者/以及,所述左后壳31、右后壳32两者的底壁302之间,通过延伸定位板部35和定位凹槽36彼此定位,所述延伸定位板部35朝向定位凹槽36延伸并伸入定位凹槽36内;所述前壳10的后端设置有止挡部37,于相应的顶壁301或/和底壁302上设置有止挡槽38,所述止挡部37限位于止挡槽38内形成前壳10与后壳30的相互组装定位;通过对后壳进行左右分体设计,结构合理、易于制作,与前壳的组装更方便、更牢固,提高了产品组装质量及性能;采用卡扣凸部和卡扣孔相互卡扣方式,以及,止挡部与止挡槽的配合,其不仅安装简单、快捷,而且后壳和插头主体之间、前壳与后壳之间的安装固定更牢固更可靠。

如图4所示,还包括插头主体20,所述前壳10包覆于插头主体20前段部位以形成插入段,所述后壳30包覆于插头主体20后段部位,且,所述后壳30的前端与前壳10的后端相连接;所述插头主体20包括有上端子模块21、下端子模块22、隔板23、前端绝缘壳24及电路板25;所述上端子模块21包括有上端子座211及设置于上端子座211内的若干上端子212,所述下端子模块22包括有下端子座221及设置于下端子座221内的若干下端子222;所述隔板23夹设于上端子模块21、下端子模块22之间形成端子芯座模块;所述前端绝缘壳24组装于端子芯座模块的前端,在本实施例中,前述上端子座211和下端子座221前侧设有卡凸,所示前端绝缘壳24对应卡凸设有卡槽;所述电路板25连接于端子芯座模块的后端;所述前端绝缘壳24的两侧开设有通孔241,所述隔板23的两侧均凸设有前侧凸部231、后侧凸部232,所述前侧凸部231适配于通孔241内并与前壳10相接触导通,后侧凸部232受限于前壳10的后端并凸设于前壳10的两侧面;所述后壳30套于前壳10的后端,左后壳31、右后壳32分别与相应的后侧凸部232相接触导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形成前段电性导通部用于铆夹电接触于线缆导电层上,形成后段固定部用于铆夹固定于线缆外被上,以达成能够固定线材的同时起到屏蔽作用,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合理,易于制作及组装应用,实用性较强,提高了屏蔽效果及信号传输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