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式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79200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屏蔽式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加强基座及致动器的强度的屏蔽式连接器。本发明的屏蔽式连接器包括:基座用金属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安装在基座上,以加强所述基座的强度;致动器用金属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安装在致动器上,以加强所述致动器的强度。
【专利说明】
屏蔽式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柔性电路板连接器,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屏蔽式连接器,其加强基座及致动器的强度,而且还通过接地电连接结构建立了阻止电磁干扰的保护膜。
【背景技术】
[0002]电子设备(诸如智能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等)正逐渐变得越来越薄,且由此组装在电子设备内的各种部件也变得越来越小,尤其是,将各种部件及印刷电路板(PCB)连接的连接器也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薄。
[0003 ] 连接器包括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FPC)和PCB的FPC连接器。通常,FPC连接器包括:基座,供FPC插入于内;以及致动器,将FPC锁定于基座或将FPC与基座的锁定解除。
[0004]在现有技术的具有这样一种结构的FPC连接器中,尤其是在低高度(Low-Profile)连接器的情况下,当FPC插入到基座中按压致动器时,由塑料制成的基座的上表面常容易受到损坏。
[0005]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开发了通过在基座内安装基座用金属壳体来加强的连接器,且这样一种连接器公开于题为“供电路板使用的电连接器”的韩国专利公开第KR2010-0109482号公报(下文称为参考文献I)中公开。
[0006]相应地,由于现有技术中的FPC连接器只有PCB接地,而FPC不接地,所以会出现电磁干扰的问题(EM1、噪声)使得不可能进行高速信号传输。
[0007]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题为“用于高速信号传输的柔性连接器”的韩国专利公开第KR2011-0132821号公报(下文称为参考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不仅在PCB上具有接地的多个SMT接地端子而且FPC上还具有接地的多个接地端子。
[0008]尽管所述参考文献I和参考文献2有利地加强连接器的强度并阻止电磁干扰,但是二者均不能有效地阻止来自外部的物理冲击和电磁干扰。
[0009]具体地,上述两个参考文献尽管通过安装基座用金属壳体来加强基座的强度,但是均留有这样的问题:完全未解决打开/关闭以锁定/解除锁定的致动器的强度。
[0010]此外,必须牢记的是参考文献I不具有阻止电磁干扰的能力;而在参考文献2中,尽管由于连接FPC、壳体及PCB的电连接结构而存在有部分阻止电磁干扰的能力,但是不能形成横跨整个连接器的阻止电磁干扰的保护膜(protective film)。
[0011]现有技术文献
[0012]韩国专利公开第KR2010-0109482 号公报(2010.10.08)
[0013]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11-0132821号公报(2011.12.09)
[0014]韩国专利公开第KR2010-0109427 号公报(2010.10.08)

【发明内容】

[0015]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式连接器,以提高整个连接器的物理强度。
[0016]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蔽式连接器,其能形成横跨整个连接器的阻止电磁干扰的保护膜。
[0017]本发明的屏蔽式连接器包括:基座用金属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安装在基座上,以加强所述基座的强度;以及致动器用金属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安装在致动器上,以加强所述致动器的强度。
[0018]在一屏蔽式连接器中,第一装配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以锁定/解除锁定FPC,且所述第一装配件与FPC接合,以在所述第一装配件、插入到所述基座中的所述FPC、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以及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之间形成电连接,以实现接地路径。
[0019]所述第一装配件接触所述FPC以形成电连接,且所述第一装配件经由PCB与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建立电连接;而且其中,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与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通过接触而相互建立电连接。
[0020]当所述致动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与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接触;而且其中,当所述致动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与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分呙。
[0021 ] 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通过二次成型一体形成在所述致动器上。
[0022]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与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经由具有两个接触点的一双触点结构而相互建立电连接。
[0023]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接触部,所述第一壳体接触部与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接触;所述第一壳体接触部包括:侧部,从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的侧面部分向后延伸;面形式的面接触部,从所述侧部的后端向内延伸并与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接触;以及凸起形式的点接触部,从所述侧部的侧面向内突出并与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接触。
[0024]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的转轴以横截面为凸轮的形状形成;而且其中,只有当所述致动器关闭时,与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接触的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的第二壳体接触部才与所述第一壳体接触部接触。
[0025]所述第二壳体接触部以板形状形成,而且,所述致动器打开时,指向后方的端部上形成两侧面朝向中心方向倾斜地形成倾斜面,从而当所述致动器正关闭时,所述点接触部在沿所述倾斜面滑过后与所述第二壳体接触部的侧面接触,而且当所述致动器完全关闭时,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的面接触部接触。
[0026]所述第一装配件具有竖向间隔开的一对FPC接触部,且各FPC接触部具有相应形成的且接触所述FPC的接触凸起。
[0027]当所述致动器打开时,所述FPC接触部与所述FPC之间的接触被释放,从而所述FPC能被插入和拔出;而且其中,当所述致动器关闭时,所述两个FPC接触部通过所述致动器的转轴而被拉靠,从而所述FPC被锁定。
[0028]本发明所述的屏蔽式连接器还包括:第二装配件,与所述第一装配件独立地形成,且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以防止与所述致动器脱离。
[0029]上抬阻止唇部形成于所述第二装配件上,以防止所述致动器上抬,且除非施加外力,否则保持所述致动器处于打开状态。
[0030]本发明的屏蔽式连接器具有以下效果。
[0031]第一,通过所述基座上覆盖有金属壳体且所述致动器上安装有金属壳体,所述连接器的强度得到加强,从而所述连接器的寿命能够延长。
[0032]第二,通过由所述FPC、所述第一装配件、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以及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构成的总接地路径,形成横跨整个连接器的保护膜(电场)以阻止电磁干扰,从而信号传输能力能极大地提高。
[0033]第三,由于具有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与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之间的具有两个接触点的所述双接触结构,所以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与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之间的电连接顺利地建立,且即使从外部传递震动,所述电连接也能保持。
[0034]第四,通过使所述第一装配件和所述第二装配件独立地形成,当在所述第一装配件和所述第二装配件上进行不同的镀层时,镀覆也能有效地进行。
[0035]第五,由于能实现保持所述致动器处于其打开状态的致动器关闭防止结构,所以在所述致动器处于其打开的状态下,所述致动器能被封装并供给,且执行SMT处理。
【附图说明】
[0036]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致动器处于打开状态时的立体图。
[0037]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致动器处于其关闭状态时的立体图。
[0038]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0039]图4是表示在图2的A部将基座及基座用金属壳体剖开的局部放大的立体图。
[0040]图5和图6是表示第一装配件、FPC及致动器之间的关系的横截面图。
[0041 ]图7是第一装配件的立体图。
[0042]图8是表示第二装配件与致动器之间的关系的横截面图。
[0043]图9是第二装配件的立体图。
[0044]图10是表示基座用金属壳体的两侧部的边缘的立体图。
[0045]图11是表示致动器的两侧部的立体图。
[0046]图12是致动器处于打开状态时的侧视图。
[0047]图13是俯视图,表示当致动器打开时基座用金属壳体与致动器用金属壳体之间的关系。
[0048]图14是正关闭致动器过程中的侧视图。
[0049]图15是俯视图,表示当致动器正在关闭时基座用金属壳体与致动器用金属壳体之间的关系。
[0050]图16是致动器处于已关闭状态时的侧视图。
[0051]图17是仰视图,表示当致动器已关闭时基座用金属壳体与致动器用金属壳体之间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屏蔽式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
[0053]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致动器处于其打开状态时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致动器处于其关闭状态时的立体图;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0054]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I包括基座10、端子20、致动器30、装配件(fittingnail)40、50以及基座用金属壳体60。
[0055]基座10设有插接部,插接部向前方开口,从而使FPC2能够可插拔式地插入;并且多个端子20用凹部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形成,从而使得多个端子20间隔地布置。基座10由塑料材料制成。
[0056]多个端子20间隔设置在基座10上并焊接于PCB 3上,多个端子20与插入到基座10中的FPC 2接合,从而端子20将FPC 2和PCB 3电连接并作为用于在FPC 2与PCB 3之间传输信号的路径。
[0057]致动器30可转动地连接于基座10的后部,以将FPC 2锁定于基座或从基座上解除锁定。如图1所示,当致动器30处于已转动到直立的打开状态时,FPC 2能插入基座10中或从基座10中拔出。如图2所示,当致动器30处于已转动到后面的关闭状态时,插入的FPC 2被牢固地锁定在基座1中且FPC2与端子20之间实现接合。
[0058]第一装配件40分别安装在基座10的两端,以锁定/解除锁定FPC2;当致动器30关闭时,形成能使FPC 2与PCB 3之间建立电连接的电连接路径。
[0059]第二装配件50分别安装在基座10的两侧,以防止可转动地安装在基座10上的致动器30脱开,且能使致动器30顺利地转动。
[0060]基座用金属壳体60包裹基座10的上表面,且两侧部焊接于PCB 3上,由此通过加强基座10的强度来延长基座10的寿命。
[0061 ]用于加强强度的致动器用金属壳体70通过包覆成型(overmolding)而一体形成在致动器30上。就像基座用金属壳体60加强基座10的强度一样,致动器用金属壳体70通过加强致动器30的强度来延长致动器30的寿命。
[0062]图4是表示在图2的A部将基座及基座用金属壳体剖开的局部放大的立体图。
[0063]第一装配件40和第二装配件50分别安装在基座10的两侧部且第一装配件40及第二装配件50的底部均焊接于PCB 3上。当致动器30关闭时,第一装配件40将FPC 2锁定的同时也电连接于FPC 2上。第二装配件50提供支撑,以能使致动器30保持处于打开或关闭的状
??τ O
[0064]基座用金属壳体60的两侧部焊接于PCB 3上,且两侧部的后端与致动器用金属壳体70选择性地接触。换句话说,当致动器30打开时,基座用金属壳体60与致动器用金属壳体70间隔开且未建立电连接;而当致动器30关闭时,它们接触并建立电连接。
[0065]当致动器30处于关闭状态时,FPC2与第一装配件40通过接触而相互建立电连接,且第一装配件40与基座用金属壳体60经由PCB 3处于相互电连接状态;基座用金属壳体60与致动器用金属壳体70由于接触而处于相互建立电连接。
[ΟΟ??] 通过这个总的接地路径(Total Ground Path),实现形成横跨整个连接器以阻止电磁干扰的保护膜(电场)的全屏蔽式结构,从而信号传输能力能极大提高,其结果,能实现信号传输能力上的极大的提高。
[0067]图5和图6是表示第一装配件、FPC及致动器之间的关系的横截面图;图7是第一装配件的立体图。
[0068]第一装配件40以H形状形成且沿前后方向安装于基座10的两侧部。在位置上相互并排设置的上安装部41 (top nail part)和下安装部42(bottom nail part)通过连接部43连接。相对连接部43朝向前方形成供FPC 2插入的FPC插入空间;FPC插入空间由一对FPC接触部411、421包围。相对连接部43朝向后方形成供致动器30的转轴31插入的转轴插入空间;转轴插入空间由一对转轴插入部412、422包围。
[0069]接合凸起411a从上FPC接触部411的下表面向下突出、接合并接触FPC2的上表面;接合凸起421 a从下FPC接触部421的上表面向上突出、接合并接触FPC 2的下表面。两个接合凸起411a、421a形成在相互对应的位置。锁定凸起421b在接合凸起421a的前方从下FPC接触部421的上表面向上突出,以将FPC 2锁定。锁定凸起421b卡合在FPC 2的两侧的边缘形成的锁定凹部2a,以将FPC 2锁定。
[0070]焊接部44形成在下FPC接触部421的前端部并焊接于PCB3上。
[0071]凸轮形状的致动器的转轴31插入在两个转轴插入部412、422之间。如图5所示,当致动器30处于打开状态时,转轴31的长轴(long part)处于水平状态,从而两个转轴插入部412、422不受压,且由此两个转轴插入部412、422与两个FPC接触部411、421均保持处于它们的原始状态。相应地,FPC 2能插入到两个FPC接触部411、421之间,且FPC 2能从两个FPC接触部411、421之间拔出。
[0072]如图6所示,当致动器30处于关闭状态时,转轴31的长轴处于直立状态,且两个转轴插入部412、422被强制外扩。当两个转轴插入部412、422被外扩时,分别与两个转轴插入部412、422在同一直线上延伸的两个FPC接触部411、421被拉靠且牢固地接合并锁定已插入在两个FPC接触部411、421之间的FPC 2。由于接合凸起411a、421a分别形成于两个FPC接触部411、421上,所以即使FPC 2上下颠倒地插入,也无任何难度地建立所述接合。
[0073]上安装部41与下安装部42以它们由连接部43分隔开的结构形成,从而由于上安装部41与下安装部42自身的弹性,所以当致动器30从关闭状态转动到打开状态时,上安装部41与下安装部42又会恢复到它们的原始状态。
[0074]图8是表示第二装配件与致动器之间的关系的横截面图;图9是第二装配件的立体图。
[0075]第二装配件50用于防止致动器30上抬,从而致动器30不会与基座10脱开。上抬阻止唇部51形成在第二装配件50的后端并通过压在致动器30的转轴31上来防止上抬。焊接部52形成在第二装配件50的前端部且焊接于PCB 3上。
[0076]如图8所示,当致动器30处于打开状态时,由于转轴31与上抬阻止唇部51面接触,所以除非致动器30强制被外力转动,否则致动器30将保持处于打开状态。由于这种结构,在致动器30—直(all while)处于打开状态下,本发明的连接器能被封装、供给及完成SMT处理。
[0077]通过独立地形成第一装配件40和第二装配件50,当对两个装配件40、50进行不同的镀层时,便于进行镀覆。例如,当只在第一装配件40的接触点上镀金时,如果第一装配件40与第二装配件50是相连接的,那么镀覆会由于第二装配件50而不容易进行。但是由于两个装配件40,50彼此相互独立,所以在本发明中能容易地在第一装配件上进行镀金。
[0078]图10是表示基座用金属壳体的两侧部的边缘的立体图;图11是表示致动器的两侧部的立体图;图12是致动器处于打开状态时的侧视图;图13是俯视图,表示当致动器打开时基座用金属壳体与致动器用金属壳体之间的关系;图14是正关闭致动器过程时的侧视图;图15是俯视图,表示当致动器正在关闭时基座用金属壳体与致动器用金属壳体之间的关系;图16是致动器处于已关闭状态时的侧视图;图17是仰视图,表示当致动器已关闭时基座用金属壳体与致动器用金属壳体之间的关系。
[0079]第一壳体接触部61形成在基座用金属壳体60的两侧部的后端,并与致动器用金属壳体70选择性地接触;而一第二接触部71形成在致动器用金属壳体70的两侧,并与基座用金属壳体60的第一壳体接触部61选择性地接触。
[0080]第一壳体接触部61包括:侧部611,从基座用金属壳体60的侧面向后延伸;面形式的面接触部612,从侧部611的下端向内水平延伸并与第二壳体接触部71接触;以及凸起状的点接触部613,从侧部611向内凸出并与第二壳体接触部71的侧面接触。
[0081]第二壳体接触部71以板(plate)形状形成,且当致动器30处于打开位置时,指向后方的端部(rear-facing end)上形成两侧面朝向中心方向倾斜地形成倾斜面711。
[0082]由于致动器30的转轴31以凸轮形状形成,所以当致动器30转动时,第二壳体接触部71会随着致动器30的转动而改变位置,而不是原地转动。
[0083]具体地,如图12和图13所示,当致动器30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二壳体接触部71以与第一壳体接触部61的侧部611在横向分离开的状态位于面接触部612的上方,并且第二壳体接触部71位于点接触部613的前方,以与第一壳体接触部61完全间隔开。
[0084]如图14和图15所示,为了关闭致动器30,当致动器30转动时,第二壳体接触部71随着致动器30的转动而向后移动,且当致动器30完全关闭时,如图17所示,第二壳体接触部71进一步(addit1nal)向后移动。
[0085]随着在转动的同时第二壳体接触部71向后移动,倾斜面711与第一壳体接触部61的点接触部613—次性接触。换句话说,这具有使凸起形状的点接触部613沿倾斜面711相对滑动的效果。在点接触部613沿倾斜面711相对地滑过后,当点接触部613与第二壳体接触部71的侧面接触时,点接触部613通过基座用金属壳体60的侧部611的自身弹性作用而与第二壳体接触部71的侧面牢固地接触。
[0086]如图16和图17所示,当致动器30完全关闭时,第二壳体接触部71的倾斜面711与第一壳体接触部61的面接触部612的上表面牢固地接触。在第一壳体接触部61的侧部611与面接触部612之间还可以形成倾斜面,且第二壳体接触部71的倾斜面711与面接触部612和第一壳体接触部61的倾斜面面接触。
[0087]如上所述,当致动器30处于其完全关闭状态时,第一壳体接触部61和第二壳体接触部71形成具有两个接触点的双触点结构。相应地,即使震动从外部传递到所述连接器,也能够阻止由震动造成的电连接的不稳定性。
[0088]在上文中,基于优选实施例说明了本发明的屏蔽式连接器,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任何具体的实施例,且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所主张的范围内,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做出各种修改。
[0089]附图标记说明
[0090]1:连接器
[0091]2: FPC
[0092]3:PCB
[0093]10:基座
[0094]20:端子
[0095]30:致动器
[0096]31:转轴
[0097]40:第一装配件
[0098]41:上安装部
[0099]42:下安装部
[0100]43:连接部
[0101]44:焊接部
[0102]50:第二装配件
[0103]51:上抬阻止唇部
[0104]52:焊接部
[0105]60:基座用金属壳体
[0106]61:第一壳体接触部
[0107]70:致动器用金属壳体
[0108]71:第二壳体接触部
【主权项】
1.一种屏蔽式连接器,包括: 基座用金属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安装在基座上,以加强所述基座的强度;以及 致动器用金属壳体,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安装在致动器上,以加强所述致动器的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式连接器,其中, 第一装配件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以锁定/解除锁定FPC,且所述第一装配件与FPC接合,以在所述第一装配件、插入到所述基座中的所述FPC、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以及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之间形成电连接,以建立接地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蔽式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装配件接触所述FPC以形成电连接,且所述第一装配件经由PCB与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建立电连接;而且其中,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与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通过接触而相互建立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蔽式连接器,其中, 当所述致动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与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接触;而且其中,当所述致动器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与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分呙。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式连接器,其中, 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通过包覆成型一体形成在所述致动器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蔽式连接器,其中, 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与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经由具有两个接触点的一双触点结构而相互建立电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屏蔽式连接器,其中, 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包括第一壳体接触部,所述第一壳体接触部与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接触; 所述第一壳体接触部包括: 侧部,从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的侧面部分向后延伸; 面形式的面接触部,从所述侧部的后端向内延伸并与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接触;以及 凸起形式的点接触部,从所述侧部的侧面向内突出并与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接触。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蔽式连接器,其中, 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的转轴以横截面为凸轮的形状形成;而且其中,只有当所述致动器关闭时,与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接触的所述致动器用金属壳体的第二壳体接触部才与所述第一壳体接触部接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屏蔽式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壳体接触部以板形状形成,而且,所述致动器打开时,指向后方的端部上形成两侧面朝向中心方向倾斜地形成倾斜面,从而当所述致动器正关闭时,所述点接触部在沿所述倾斜面滑过后与所述第二壳体接触部的侧面接触,而且当所述致动器完全关闭时,所述倾斜面与所述基座用金属壳体的面接触部接触。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式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装配件具有竖向间隔开的一对FPC接触部,且各FPC接触部具有相应形成的且接触所述FPC的接触凸起。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屏蔽式连接器,其中, 当所述致动器打开时,所述FPC接触部与所述FPC之间的接触被释放,从而所述FPC能被插入和拔出;而且其中,当所述致动器关闭时,所述两个FPC接触部通过所述致动器的转轴而被拉靠,从而所述FPC被锁定。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屏蔽式连接器,还包括: 第二装配件,与所述第一装配件独立地形成,且安装在所述基座上以防止与所述致动器脱离。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屏蔽式连接器,其中, 上抬阻止唇部形成于所述第二装配件上,以防止所述致动器上抬,且除非施加外力,否则保持所述致动器处于打开状态。
【文档编号】H01R12/78GK105940571SQ201580005662
【公开日】2016年9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3日
【发明人】金光植, 金锡民
【申请人】莫列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