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28351阅读:573来源:国知局
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包括一U形弹性臂,所述U形弹性臂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端子接触部。该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能够使PCB板同时与上下两面的电子元件连接导通,实现信号多向传导,且连接后该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所占体积较小。
【专利说明】
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电子产品中,弹片连接器多为单面接触式,如图1所示的L型弹片I,电子元件2在PCB板3的上方与L型弹片I接触,L型弹片I提供正向力与电子元件2导通,传递信号及电气性能。但是有的PCB板3需要同时与上下两面的元器件均导通,但目前的L型弹片I并不能满足这种要求。若是在PCB板3的上下分别固定一个L型弹片1,不仅会增加组装工时,而且会加大整体电子产品的尺寸,不符合当今对电子产品轻、薄、小的要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不仅能实现PCB与上下两面的电子元件均良好连接,而且连接后的体积较小。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 U形弹性臂,所述U形弹性臂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端子接触部。
[000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能够同时与PCB板上下两面的电子元件接触导通,且连接后该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所占体积较小。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L型弹片连接PCB板和电子元件的状态示意图;
[0007]图2为本发明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的轴测图;
[0008]图3为本发明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的侧视图;
[0009]图4为本发明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安装于PCB板的状态图;
[0010]图5为本发明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连接PCB板和电子元件的状态示意图;
[0011]标号说明:
[0012]1、L型弹片;2、电子元件;3、PCB板;4、U形弹性臂;41、第一弹性臂;411、第一弯折部;42、第二弹性臂;43、第三弹性臂;44、第四弹性臂;45、第五弹性臂;451、第二弯折部;5、第一端子接触部;6、上层电子元件;7、下层电子元件;8、第二端子接触部;9、SMT固定部;10、DIP固定部;11、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14]本发明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在U形弹性臂的两端设置上下两个端子接触部,使PCB板能够同时与上下两侧的电子元件相导通,实现多向传递信号及电气性能,且连接后的体积较小。
[0015]请参照图2以及图3,一种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U形弹性臂,所述U形弹性臂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端子接触部。
[0016]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能够使PCB板同时与上下两侧的电子元件相导通,实现多向传递信号及电气性能。
[0017]进一步的,所述U形弹性臂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弹性臂、第二弹性臂、第三弹性臂、第四弹性臂、第五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和第四弹性臂为弯折结构。
[0018]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U形弹性臂能够为所述端子接触部提供支撑和弹性。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五弹性臂均包括向外弯折部分,且所述弯折部分连接所述端子接触部。
[0020]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五弹性臂向外弯折,能够将所述端子接触部向外支开,在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安装于PCB板上时,所述端子接触部能够与所述PCB板相差一定高度,避免上下两侧的电子元件直接接触PCB板。
[002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五弹性臂的弯折部分相对所述第三弹性臂对称设置;所述两个端子接触部相对所述第三弹性臂对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SMT固定部和DIP固定部从第一弹性臂向第五弹性臂方向延伸。
[00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臂的两侧均设有一与第一弹性臂垂直的SMT固定部,所述SMT固定部的端部均连接有一 DIP固定部。
[0023]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DIP固定部可焊接于PCB板内,从而将所述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固定在PCB板上;所述SMT固定部可起到支撑的作用,将所述第一弹性臂撑起一定的高度,使其满足产品的设计需求。
[0024]进一步的,所述SMT固定部的宽度大于所述DIP固定部的宽度。
[0025]由上述描述可知,所述DIP固定部插接于所述PCB板内时,所述SMT固定部可座落于PCB板之上,更好地起到支撑作用。
[0026]进一步的,所述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为一体成型。
[0027]请参照图2以及图3,本发明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包括一U形弹性臂4,所述U形弹性臂4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弹性臂41、第二弹性臂42、第三弹性臂43、第四弹性臂44、第五弹性臂45。其中所述第二弹性臂42和第四弹性臂44为弯折结构;在没有受力的情况下,第一弹性臂41和第五弹性臂45均垂直于第三弹性臂43。所述第一弹性臂41还包括向外弯折的第一弯折部411,所述第一弯折部411连接第一端子接触部5;所述第五弹性臂45还包括向外弯折的第二弯折部451,所述第二弯折部451连接第二端子接触部8。所述第一弯折部411和所述第二弯折部451相对所述第三弹性臂43对称设置;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5和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8相对所述第三弹性臂43对称设置。所述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的各个弹性臂之间可以通过粘接、焊接、一体成型等方式组合在一起,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为一体成型结构。
[0028]所述第一弹性臂41靠近第二弹性臂42的部分,即所述第一弯折部411以外的部分的两侧分别设有一延伸的凸部11,所述凸部11的外侧边缘设有一个与所述第一弹性臂41垂直的SMT固定部9,所述SMT固定部9的端部均连接有一 DIP固定部10,所述SMT固定部9和DIP固定部10从第一弹性臂41向第五弹性臂45方向延伸,且所述SMT固定部9的宽度大于所述DIP固定部10的宽度。SMT固定部9与凸部11的连接部为圆角,以提高其承受力。
[0029]请参考图4,所述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可与PCB板3结合使用,所述PCB板3可包括容置连接器的容置通孔或缺口,还包括相应的DIP插脚。在使用所述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时,可将弹片连接器主体则容置于容置通孔中,所述DIP固定部10则焊接于PCB板3的DIP插脚内,从而将整个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固定在PCB板3上,使所述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与所述PCB板3连通。由于所述SMT固定部9的宽度大于所述DIP固定部10的宽度,SMT固定部9不会随DIP固定部10—起陷入PCB板3内部,可座落于PCB板3上面,从而将第一弹性臂41撑起,使其距离PCB板3有一定的高度。根据不同的产品需求,可设计不同高度的SMT固定部9,使固定在PCB板3上的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的第一端子接触部5能够接触到位于其上面的电子元器件。
[0030]请参考图5所示的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连接PCB板3和电子元器件的状态图,当所述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固定于PCB板3上时,所述PCB板3可通过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5导通上层电子元件6,同时也可通过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8导通下层电子元件7,且接通时所述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所占用空间小较小。
[0031]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通过设置两个端子接触部,能够使PCB板3同时与上下两面的电子元器件导通,多向传递信号及电气性能;U形弹性臂4的设置可为所述第一端子接触部5和所述第二端子接触部8提供支撑和弹力,保证电子元器件与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的良好接触;SMT固定部9和DIP固定部10可将所述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固定于所述PCB板3上,并与所述PCB板3连通;由于所述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是连接容置于PCB板3的内部,所以使用时所述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占用的体积较小。
[003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U形弹性臂,所述U形弹性臂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端子接触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弹性臂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弹性臂、第二弹性臂、第三弹性臂、第四弹性臂、第五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和第四弹性臂为弯折结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和第五弹性臂均包括向外弯折部分,且所述弯折部分连接所述端子接触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和所述第五弹性臂的弯折部分相对所述第三弹性臂对称设置;所述两个端子接触部相对所述第三弹性臂对称设置。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两侧均设有一与第一弹性臂垂直的SMT固定部,所述SMT固定部的端部均连接有一 DIP固定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MT固定部和DIP固定部从第一弹性臂向第五弹性臂方向延伸。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SMT固定部的宽度大于所述DIP固定部的宽度。8.如权利要求1-4、6-7任意一项所述的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接触式弹片连接器为一体成型。
【文档编号】H01R13/24GK106099457SQ201610601700
【公开日】2016年11月9日
【申请日】2016年7月27日 公开号201610601700.5, CN 106099457 A, CN 106099457A, CN 201610601700, CN-A-106099457, CN106099457 A, CN106099457A, CN201610601700, CN201610601700.5
【发明人】何黎, 白龙, 陈红良, 卢海丘
【申请人】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