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置天线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87749阅读:414来源:国知局
外置天线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外置天线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设备中,电子设备通常安装在强度较高的金属外壳内部,避免其受直接的冲击后致损。同时,为保证电子设备的天线具有更好的收发效果,通常将天线外置于金属外壳之外。现有的外置天线保护装置,虽然考虑了结构的防水或抗冲击性能,但其防护等级不够高或结构过于复杂,无法保证严苛环境下天线及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专利ZL201610155147.7公开了一种外置天线保护装置,设有箱体底座,箱体底座的底部加工有穿线孔,天线的下端固定在箱体底座的底部,电缆穿过穿线孔与天线相连接,箱体底座经螺纹连接有保护罩座,保护罩座与筒形的保护罩体下端固定在一起,保护罩体、保护罩盖及保护罩座采用PPR材料制成,三部分采用热熔焊接而成,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防水等级低:箱体底座经螺纹与保护罩连接,两者之间仅仅依靠螺纹连接,并没有采取其他的防水措施,如涂抹防水胶或安装密封圈等;对于外部喷洒或飞溅的水滴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但不足以应对冲刷或浸泡的现象,因此防水等级不高;

2、抗冲击性差:起到保护作用的保护罩体、保护罩盖及保护罩座采用均PPR材料制成。PPR材料在常温下虽然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能,但不足以应对钢铁等硬物的冲击,尤其是其脆点为-20℃,当温度降低接近其脆点温度时,PPR表现出冷脆性,抗冲击性急剧下降,故不适合低温下使用;

3、装配工艺复杂、可靠性差:保护罩体、保护罩盖及保护罩座采用热熔焊接而成。熔接时间和压力不好掌握,工艺随机性较大,在热熔堆接时,熔接处会形成不规则的缺陷区,产生应力集中,如遇较强的外部冲击,易产生裂纹,导致损坏,批量生产不易保证产品可靠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吸收或释放较强的外部冲击,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防水效果佳的外置天线保护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外置天线保护装置,包括外置天线保护本体,所述外置天线保护本体包括非金属材料的保护套、密封件和密封连接件,其中,

所述保护套为中空结构,保护套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密封件和密封连接件;

保护套和密封件的接触面、保护套和密封连接件的接触面处分别通过锁紧件进行锁紧固定;

通过密封件对保护套的其中一端口进行封闭,使其形成一个内部为腔体的中空结构,其内腔设有悬空延伸入的天线,所述天线和保护套内腔之间的空隙处灌封中间粘接体。

进一步地,还包括辅助连接件,所述辅助连接件和密封连接件相配合连接,用于安装外置天线保护本体。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连接件和辅助连接件均为内含密封垫片的液压管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连接件和辅助连接件分别为内含密封垫片的液压软管接头和内含密封垫片的卡套式管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和密封件的接触面、保护套和密封连接件的接触面处分别通过喉箍进行锁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为堵头,堵头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堵头呈阶梯圆柱形,其小径端的直径和保护套的内径相匹配,堵头小径端的表面沿轴向向内凹陷构成环状的密封槽,堵头小径端的端面向内凹入形成限定天线的容纳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保护套为胶管或纤维增强软管。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粘接体为有机硅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外置天线保护装置通过辅助密封件将外置天线保护本体直接和待连接件固定,天线分别内置于外置天线保护本体和待连接件内,避免天线外漏,有效保证天线的使用效果,同时,各部件连接处通过喉箍或密封垫片进行密封固定,能达到IP68的防水等级,因此能够用到对防水要求较高的场合;

2.中间粘接体固化后具有弹性,电气性能良好,抵抗湿气,保护套、密封件和密封连接件粘接为一体,当有外部冲击力作用于该保护装置上时,保护套和中间粘接体自身弹性变形可以缓解吸收部分冲击力,即采用柔性结构有效地吸收释放外部较强冲击力,扩大了产品的应用范围,提高其抗冲击性能;

3.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密封连接件和辅助连接件均可采用液压行业内标准件,可大大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

4.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套为非金属材料,故对天线的收发效果不产生影响;保护套为胶套或纤维增强软管,自身具有弹性,使该装置整体可以大角度折弯并恢复原状,从而释放掉更强的冲击力;

5. 该装置结构简易、装配轻便,利用有机硅胶灌封的工艺较为成熟,批量生产的可靠性容易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外置天线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置天线保护装置的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外置天线保护装置的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为:1为密封件,2为锁紧件,3为保护套,4为天线,5为中间粘接体,6为橡胶垫片,7为密封连接件,8为O型圈,9为辅助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所示,外置天线保护装置,包括外置天线保护本体,所述外置天线保护本体包括非金属材料的保护套3、密封件1和密封连接件7,其中,

所述保护套3为中空结构,保护套3的首尾两端分别设有密封件1和密封连接件7;

保护套3和密封件1的接触面、保护套3和密封连接件7的接触面处分别通过锁紧件2进行锁紧固定;通过密封件1对保护套3的其中一端口进行封闭,使其形成一个内部为腔体的中空结构,其内腔设有悬空延伸入的天线4,所述天线4和保护套3内腔之间的空隙处灌封中间粘接体5;还包括辅助连接件9,所述辅助连接件9和密封连接件7相配合连接,用于安装外置天线保护本体。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外置天线保护装置,该装置应用于盾构机前段无线通讯部分、安装于终端节点外壳的外部,保护套3的首尾两端分别安装密封件1和密封连接件7使其组成密封的中空腔体,保护套3和密封件1的接触面、保护套3和密封连接件7的接触面处分别通过锁紧件2进行锁紧固定,天线4一端悬空延伸到保护套3的内腔,其延伸至保护套3内腔中的末端和密封件1的端面进行面接触,向天线4和保护套3内腔之间的空隙处灌封中间粘接体5,待中间粘接体5固化后具有弹性,使保护套3、密封件1和密封连接件7粘接为一体,当有外部冲击力作用于该保护装置上时,保护套3和中间粘接体5自身变形可以缓解吸收部分冲击力;外置天线保护本体通过辅助连接件9连接至终端节点外壳,即密封连接件7与辅助连接件9之间进行螺纹连接,辅助连接件9与终端节点外壳之间进行螺纹连接,天线4的外延端通过馈线和终端节点外壳内电路连接,天线4远离金属体,从而保证其收发效果。

其中,所述密封连接件7和辅助连接件9均为内含密封垫片的液压管接头;保护套3和密封件1的接触面、保护套3和密封连接件7的接触面处分别通过喉箍进行锁紧固定,所述保护套3为胶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保护套3为纤维增强软管,所述密封件1为堵头,所述堵头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堵头呈阶梯圆柱形,其小径端的直径和保护套的内径相匹配,堵头小径端的表面沿轴向向内凹陷构成环状的密封槽,堵头小径端的端面向内凹入形成限定天线4的容纳空间;所述内含密封垫片的液压管接头分别为内含O型圈8的液压软管接头和内含橡胶垫片6的卡套式管接头;所述中间粘接体5为有机硅胶。

如图1~图3所示,所述纤维增强软管的一端设置内含O型圈8的液压软管接头、其相对端设置堵头,使其组成密封的中空腔体;纤维增强软管和堵头的接触面、纤维增强软管和液压软管接头的接触面处分别通过喉箍进行锁紧固定,将喉箍固定在纤维增强软管外壁且对应纤维增强软管内置堵头部分的密封槽位置处,因纤维增强软管自身为橡胶材质的原因,在喉箍进行作业时,纤维增强软管受力被挤压,喉箍对应堵头的密封槽完成固定,纤维增强软管和液压软管接头的连接方式于上述纤维增强软管和堵头之间的连接方式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此时实现纤维增强软管和液压软管接头、纤维增强软管和堵头之间即I处和II处的固定、防水作业;天线4一端悬空延伸到纤维增强软管的内腔,其延伸至堵头小径端形成限定天线4的容纳空间内;延伸至纤维增强软管的内腔中的天线4末端和堵头的容纳空间底面进行面接触后不再运动,向天线4和纤维增强软管内腔之间的空隙处灌封有机硅胶,待有机硅胶固化后形成弹性缓冲材料,使纤维增强软管、堵头和液压软管接头粘接为一体,当有外部冲击力作用于该保护装置上时,纤维增强软管和有机硅胶自身变形可以缓解吸收部分冲击力;外置天线保护本体通过内含橡胶垫片6的卡套式管接头连接至终端节点外壳,即液压软管接头与卡套式管接头之间进行螺纹连接,卡套式管接头与终端节点外壳之间进行螺纹连接,拧紧后液压软管接头内含的O型圈8被压缩,实现液压软管接头和卡套式管接头之间即Ⅲ处的防水作业;卡套式管接头与终端节点外壳之间进行螺纹连接,拧紧后卡套式管接头内含的橡胶垫片6被压缩,实现卡套式管接头与终端节点外壳之间即Ⅳ处的防水作业;天线4的外延端通过馈线和终端节点外壳内电路连接,天线4远离金属体,从而保证其收发效果。

其中,所述有机硅胶为ZR340灌封胶。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