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8504阅读:7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型耦合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信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水型耦合器。



背景技术:

在微波系统中,往往需将一路微波功率按比例分成几路,这就是功率分配问题。实现这一功能的元件称为功率分配元器件即耦合器,主要包括:定向耦合器、功率分配器以及各种微波分支器件。光电耦合器是以光为媒介传输电信号的一种电一光一电转换器件。它由发光源和受光器两部分组成。把发光源和受光器组装在同一密闭的壳体内,彼此间用透明绝缘体隔离。发光源的引脚为输入端,受光器的引脚为输出端,常见的发光源为发光二极管,受光器为光敏二极管、光敏三极管等等。光电耦合器的种类较多,常见有光电二极管型、光电三极管型、光敏电阻型、光控晶闸管型、光电达林顿型、集成电路型等。

但现有的防水型耦合器,仅仅只对外盖和内盖之间进行防水密封处理,内盖和腔体卡接会存在一定的缝隙,导致防水性能较差,同时外盖和内盖之间采用螺钉和螺孔进行安装,对外盖和内盖本身造成一定的损害。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水型耦合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型耦合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仅仅只对外盖和内盖之间进行防水密封处理,内盖和腔体卡接会存在一定的缝隙,导致防水性能较差,同时外盖和内盖之间采用螺钉和螺孔进行安装,对外盖和内盖本身造成一定的损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型耦合器,包括耦合器本体,所述耦合器本体包括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设置有内盖,所述内盖的顶部设置有外盖;

所述腔体的短边两侧分别设置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腔体的长边一侧设置有耦合端,所述腔体的内部安装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顶部设置有主传输棒,所述主传输棒的一侧设置有耦合棒,所述腔体内壁两侧设置有转轴;

所述内盖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横向卡槽,所述横向卡槽的顶部设置有防水橡胶垫,所述内盖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槽,所述防水橡胶垫靠近所述内盖一侧设置有卡口,所述外盖的底部设置有高压缩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主传输棒的一端和所述输入端连接,所述主传输棒的另一端和所述输出端连接,所述耦合棒和所述耦合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传输棒和所述支撑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耦合棒和所述支撑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向卡槽和所述转轴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水橡胶垫和所述转轴滑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转轴和所述卡口卡接配合。

优选的,所述高压缩密封圈和所述环形槽卡接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防水型耦合器,通过转轴运动到卡口一侧时,用力按下内盖,转轴挤压防水橡胶垫,使得防水橡胶垫受力变形,将转轴卡入卡口内部,解决了内盖和腔体卡接会存在一定的缝隙,导致防水性能较差的问题,实现了内盖和腔体连接紧密,提高了整体的气密性。

2、该防水型耦合器,通过高压缩密封圈进入环形槽内部时,高压缩密封圈受力形变,全部填满环形槽,并挤出环形槽内部的空气,使得环形槽内部接近处于中空环境,解决了外盖和内盖之间采用螺钉和螺孔进行安装,对外盖和内盖本身造成一定的损害的问题,有利于将高压缩密封圈紧紧的吸附在环形槽的内部,此时外盖和内盖紧紧贴合,有利于对外盖和内盖进行固定,同时保障了外盖和内盖之间的气密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腔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防水橡胶垫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外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耦合器本体;2、腔体;21、输入端;22、输出端;23、耦合端;24、支撑件;25、主传输棒;26、耦合棒;27、转轴;3、内盖;31、横向卡槽;32、防水橡胶垫;33、环形槽;34、卡口;4、外盖;41、高压缩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型耦合器,包括耦合器本体1,耦合器本体1包括腔体2,腔体2的短边两侧分别设置有输入端21和输出端22,腔体2的长边一侧设置有耦合端23,腔体2的内部安装有支撑件24,支撑件24的顶部设置有主传输棒25,主传输棒25和支撑件2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耦合棒26和支撑件24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主传输棒25的一侧设置有耦合棒26,主传输棒25的一端和输入端21连接,主传输棒25的另一端和输出端22连接,耦合棒26和耦合端23连接,腔体2内壁两侧设置有转轴27,工作时,将发光源的引脚作为输入端21,受光器的引脚作为输出端22,微波功率从输入端21传入经过主传输棒25传输到输出端22一侧,并通过耦合棒26分离从耦合端23输出,实现功率分配。

腔体2的内部设置有内盖3,内盖3的底端两侧均设置有横向卡槽31,横向卡槽31和转轴27滑动连接,横向卡槽31的顶部设置有防水橡胶垫32,防水橡胶垫32和转轴27滑动接触,内盖3的顶部设置有环形槽33,防水橡胶垫32靠近内盖3一侧设置有卡口34,转轴27和卡口34卡接配合,外盖4的底部设置有高压缩密封圈41,高压缩密封圈41和环形槽33卡接配合,内盖3的顶部设置有外盖4,安装时,将内盖3卡入腔体2的顶部,此时腔体2内壁两侧的转轴27顺着内盖3底端的横向卡槽31卡入,内盖3在腔体内运动的同时,转轴27转动,向横向卡槽31顶部的卡口34一侧运动,当转轴27运动到卡口34一侧时,用力按下内盖3,转轴27挤压防水橡胶垫32,使得防水橡胶垫32受力变形,将转轴27卡入卡口34内部,有利于对内盖3和腔体4进行密封处理,实现了内盖3和腔体4连接紧密,提高了整体的气密性,将外盖4底部的高压缩密封圈41对准内盖3顶部的环形槽33,用力卡入,高压缩密封圈41进入环形槽33内部时,高压缩密封圈41受力形变,全部填满环形槽33,并挤出环形槽33内部的空气,使得环形槽33内部接近处于中空环境,有利于将高压缩密封圈41紧紧的吸附在环形槽33的内部,此时外盖4和内盖3紧紧贴合,有利于对外盖4和内盖3进行固定,同时保障了外盖4和内盖3之间的气密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工作时,将发光源的引脚作为输入端21,受光器的引脚作为输出端22,微波功率从输入端21传入经过主传输棒25传输到输出端22一侧,并通过耦合棒26分离从耦合端23输出,实现功率分配。安装时,将内盖3卡入腔体2的顶部,此时腔体2内壁两侧的转轴27顺着内盖3底端的横向卡槽31卡入,内盖3在腔体内运动的同时,转轴27转动,向横向卡槽31顶部的卡口34一侧运动,当转轴27运动到卡口34一侧时,用力按下内盖3,转轴27挤压防水橡胶垫32,使得防水橡胶垫32受力变形,将转轴27卡入卡口34内部,有利于对内盖3和腔体4进行密封处理,实现了内盖3和腔体4连接紧密,提高了整体的气密性,将外盖4底部的高压缩密封圈41对准内盖3顶部的环形槽33,用力卡入,高压缩密封圈41进入环形槽33内部时,高压缩密封圈41受力形变,全部填满环形槽33,并挤出环形槽33内部的空气,使得环形槽33内部接近处于中空环境,有利于将高压缩密封圈41紧紧的吸附在环形槽33的内部,此时外盖4和内盖3紧紧贴合,有利于对外盖4和内盖3进行固定,同时保障了外盖4和内盖3之间的气密性。通过转轴27运动到卡口34一侧时,用力按下内盖3,转轴27挤压防水橡胶垫32,使得防水橡胶垫32受力变形,将转轴27卡入卡口34内部,解决了内盖3和腔体2卡接会存在一定的缝隙,导致防水性能较差的问题,实现了内盖3和腔体4连接紧密,提高了整体的气密性;通过高压缩密封圈41进入环形槽33内部时,高压缩密封圈41受力形变,全部填满环形槽33,并挤出环形槽33内部的空气,使得环形槽33内部接近处于中空环境,解决了外盖4和内盖3之间采用螺钉和螺孔进行安装,对外盖4和内盖3本身造成一定的损害的问题,有利于将高压缩密封圈41紧紧的吸附在环形槽33的内部,此时外盖4和内盖3紧紧贴合,有利于对外盖4和内盖3进行固定,同时保障了外盖4和内盖3之间的气密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