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67255发布日期:2018-07-31 22:55阅读:10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技术迅猛发展,大量不同类型的通信网络构成纷繁复杂的异构电磁环境。各种天线频段及其谐波会对系统产生严重干扰,引起通信质量的下降。以一个常见的馈电带wifi天线为例,除了在2.4GHz至2.5GHz频段范围正常工作以外,在3.6GHz、4.8GHz、6.3GHz、8.5GHz等存在多个谐振现象,导致该天线在工作的同时,无用信号对信道造成阻塞,对其他通讯系统天线引起干扰。为了避免干扰,现有技术是在系统或电路中引入滤波器来消除高次谐波,滤波器的使用造成系统尺寸增加和复杂化,同时引起不必要的能量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的多倍频抑制天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包括介质板和位于所述介质板正下方的反射地板,所述介质板上表面印制有辐射体,所述辐射体呈矩形,所述辐射体的一侧沿辐射体中轴线方向延伸有馈电条带,所述反射地板开设有谐振窗口,所述谐振窗口的位置与所述辐射体与所述馈电条带连接处位置对应,所述辐射体靠近所述馈电条带的长边、沿所述馈电条带方向开设有第一矩形槽和第二矩形槽,所述第一矩形槽与所述第二矩形槽关于所述馈电条带中轴线对称分布。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辐射体与所述馈电条带连接处,在所述辐射体长边沿所述馈电条带方向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狭缝和第二狭缝,所述第一狭缝与所述第二狭缝关于所述馈电条带中轴线对称分布。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辐射体另一长边沿远离所述馈电条带方向开设有第三矩形槽。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馈电条带包括第一微带和第二微带,所述第一微带垂直于所述辐射体的长边,并与所述辐射体的长边连接,所述第二微带与所述第一微带连接,并与所述辐射体的长边垂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馈电条带还包括枝节,所述枝节与所述第一微带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微带垂直。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反射地板上还设有缺陷地结构,所述缺陷地结构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微带位置对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缺陷地结构呈H型。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缺陷地结构为一个。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缺陷地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缺陷地结构沿所述第二微带中轴线方向呈列排布。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介质板为介电常数为4.4的FR4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采用介质板,耦合馈电,将天线与滤波器一体化设计,降低成本,结构小型化,在不改变原有天线剖面和尺寸的情况下实现多倍频抑制,剖面低、易于加工,结构简单,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终端产品或小型天线阵或便携式设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正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反射地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电压驻波比随频率变化曲线图;

图5(a)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在频率2.4GHz处电流分布图;

图5(b)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在频率4.6GHz处电流分布图;

图5(c)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在频率6.3GHz处电流分布图;

图5(d)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在频率8.9GHz处电流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整体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一种多倍频天线,包括介质板1和位于介质板1正下方的反射地板2,本实施例中,介质板1是双面PCB板,为介电常数为4.4的FR4材料,长度为88mm,宽度为74mm,厚度为1.6mm,介质板1上表面印制有辐射体3,辐射体3呈矩形,长度为37.26,宽度为28mm,辐射体3的一侧沿辐射体3中轴线方向延伸有馈电条带4。反射地板2上开设有谐振窗口21,谐振窗口21的长度为7mm、宽度为6mm。谐振窗口21的位置与辐射体3与馈电条带4连接处位置对应,减少馈电处的分布电容和高次谐波的产生,消除由于嵌入式馈电结构带来的分布式电容引起的谐振频率。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正面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该天线中,辐射体3靠近馈电条带4的长边、沿馈电条带4方向开设有第一矩形槽31和第二矩形槽32,第一矩形槽31和第二矩形槽32的长度均为13mm、宽度均为2.5mm。第一矩形槽31和第二矩形槽32关于馈电条带4中轴线对称分布,分别分布在辐射体3的两侧。通过调节第一矩形槽31和第二矩形槽32的长度和宽度,可以调整该天线的谐振频率。在辐射体3另一长边沿远离馈电条带4方向开设有第三矩形槽33,第三矩形槽33的长度为3mm、宽度为1mm。通过调节第三矩形槽35的长度和宽度,进而抑制该天线在其工作倍频的电流分布。

进一步的,在辐射体3与馈电条带4连接处,在所述辐射体长边沿馈电条带4方向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狭缝33和第二狭缝34,第一狭缝33和第二狭缝34的长度均为3.5mm、宽度均为0.6mm。第一狭缝33和第二狭缝34沿馈电条带4中轴线对称分布,用与调整馈电条带4与天线的输入阻抗匹配或矫正由于工艺误差造成驻波恶化。

此外,该天线中,馈电部分采用多节微带馈电方式将系统信号传输至天线,方便平面集成。若涉及工作频域更广的天线,馈电部分也可采用多节微带馈电带或者渐变微带馈电带进行调整。具体的,馈电条带4包括第一微带41和第二微带42,其中,第一微带41长度为14.7mm,宽度为1.2mm,第二微带42长度为16.47mm,宽度为3.17mm,第一微带41垂直于辐射体3的长边,第一微带41的一端与辐射体3的长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微带42的一端连接,同样的,第二微带42与辐射体3的长边垂直。通过第一微带41和第二微带42阻抗变换,将能量端口阻抗和天线输入阻抗进行变换,每节阻抗变换馈电带的长度近似中心频率介质波长的四分之一。

作为上述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馈电条带4还包括枝节43,枝节43与第一微带41连接,并与第一微带41垂直,枝节43可根据实际阻抗匹配情况进行优化,本实施例中,枝节43的长度近似为所要抑制频段介质波长的四分之一,加载枝节43用于抑制天线开路。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反射地板示意图,结合图1、图2和图3,该天线中,反射地板2上还设有缺陷地结构22,缺陷地结构22的位置与第二微带42的位置对应,用于进一步抑制4倍频内的高次谐波分量。本实施例中,缺陷地结构22呈H型。缺陷地结构22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当缺陷地结构22个数为多个时,多个缺陷地结构22沿第二微带42中轴线方向呈列分布(即多个缺陷地结构22级联)。缺陷地结构22等效为并联的LC谐振回路,当多个缺陷地结构22级联时,产生低通特性,进而降低谐波的回波损耗,对其他频段产生抑制作用。通过调整缺陷地结构22的高度和两个缺陷地结构22之间的间距可以得到最终抑制优化值。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电压驻波比随频率变化曲线图,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倍频抑制天线与现有天线(未加任何措施的天线)相比,在3GHz至10GHz频段,回波损耗更低。

图5(a)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在频率2.4GHz处电流分布图,图5(b)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在频率4.6GHz处电流分布图,图5(c)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在频率6.3GHz处电流分布图,图5(d)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在频率8.9GHz处电流分布图,结合图5(a)至图5(d),该天线在频率2.4GHz、4.6GHz、6.3GHz、8.9GHz处,电流均流在天线单元上,对高次谐振有明显抑制作用和陷波特性。

一种多倍频抑制天线,采用介质板,耦合馈电,将天线与滤波器一体化设计,降低成本,结构小型化,在不改变原有天线剖面和尺寸的情况下实现多倍频抑制,剖面低、易于加工,结构简单,可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子终端产品或小型天线阵或便携式设备

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