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风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1000发布日期:2018-12-22 08:09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离子风产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电晕放电产生离子风的装置,更详细而言是能够发送降低了臭氧浓度的离子风的离子风产生装置。此外,在某个侧面,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垃圾等对象物进行杀菌、除臭的装置及方法,特别是,涉及在与配置有对象物的空间不同的空间进行电晕放电而产生离子,并向配置有对象物的空间供给离子风,从而进行杀菌、除臭的装置及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环境装置,其目的在于,安装在气密性高的箱子,例如厨房垃圾、尿布等污物箱、用于容纳厨房垃圾处理机的处理残渣、鞋子、长筒鞋子等箱子、马桶和马桶水箱、气密性高的带冷冻/冷藏装置的集装箱和带冷冻/冷藏装置的车辆、冷库、室内/车辆内的空调装置等中,进行杀菌、除臭。

背景技术

伴随着高龄化社会,与需要护理的人口成比例地对尿布等的污物箱的需求也增大,但是每次打开时都会释放难闻的气味,因此会对护理人员和周围造成负担、不快感,而且不卫生。此外,虽然在各家庭、餐饮店等也具有厨房垃圾的保管箱,但是每次打开时都会伴随着杂菌增殖而释放难闻的气味,因此对主妇等/从业人员的负担大。虽然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厨房垃圾处理机也在增加,但是在运转过程中向处理机周边释放的难闻的气味成为很大问题。除此以外,在国外/国内的冷冻/冷藏/常温品等的物流中利用运输用集装箱和卡车等进行的运输是主流,且多数为带空调装置的海运集装箱/陆运集装箱/集装箱型卡车等,其中装载货物的残余气味、空调装置内的霉味成为问题。进而,仓库/冷库/室内/车辆等的空调装置也存在由于保管物质等使用状况而产生异味的问题。

在此,作为上述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以前提出了喷洒式等简易型的杀菌除臭剂。然而现实情况是,在使用于污物箱、厨房垃圾的保管箱的情况下,当打开该容器时会释放难闻的气味。此外,在使用于空调装置(例如,散布、循环杀菌方式)的情况下,在空调装置内部存在无法清洗的部位或者即使进行了清洗仍留有异臭味、霉味的情况下,存在异味转移到下一批装载货物等的问题。进而,作为另一种解决方法,提出了从成为杀菌除臭的对象的空间吸入空气并通过过滤器吸附或除去污染物质的方法、使用高价的除臭催化剂的方法。然而,长期使用时必须进行更换过滤器等维护,而且过滤器的性能也不充分,因此多数情况下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性能,或者例如即使性能好,也需要使用大型且高价的催化剂主体,进而维持、管理费高昂。

可是,近年来为了净化、更新室内的空气,正在普及产生负离子、臭氧的空气净化机、空调等。而且,提出了多种使用同时产生具有除臭效果的负离子和臭氧的负离子/臭氧产生装置来对对象空间进行除臭等的技术。

首先,专利文献1涉及的负离子/臭氧产生装置是设想安装在房间的天花板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配置为正电极位于负电极的下方。由此,即便不使用风扇、电机,也能够产生包含负离子和臭氧的向下的气流。

其次,专利文献2涉及的负离子/臭氧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前端为针状的负电极和与该负电极平行且设置为同心圆状的圆筒型的接地电极,能够使负电极和接地电极相对移动,通过对负电极施加高电压并调整负电极的前端部与接地电极的端面的距离,从而产生负离子或臭氧。

再次,专利文献3涉及的负离子/臭氧产生装置是如下的装置,即,在针电极与接地电极之间施加直流高电压而在针电极尖端部引起电晕放电,从而产生臭氧和负离子。

接下来,专利文献4涉及的负离子/臭氧产生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由金属板构成的正电极,该金属板具备在周围具有竖起部的一处或多处孔,负电极的前端位于所述正电极的孔附近。通过如此构成,从而通过放电产生充分的气流,因此即使不另外使用风扇、泵等送风装置也能够产生使所产生的负离子和臭氧扩散到空间内的气流。

专利文献1~4涉及的发明记载了产生离子和臭氧并应用于对象物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以配置在例如垃圾箱的内部等成为杀菌或去臭的对象的空间内进行放电为前提。例如,如果是垃圾箱之中,有时释放难闻的气味的有机物会被微生物分解而生成甲烷气体等易燃性气体,在这种状况下进行放电时,存在由于产生火花而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因此,为了消除这种危险性,正在探讨在配置有对象物的空间外进行放电来产生离子/臭氧并将这些生成物导入到配置有对象物的空间内的外置型杀菌/除臭装置的开发(专利文献5)。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100754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3-342005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4-18348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13831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第3155540号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5涉及的发明中,虽然能够产生离子和臭氧,却难以构成为使产生的该离子遍布到整个房间。更具体地,在这些技术中,包含产生的该离子和臭氧的离子风的风力本身弱,为了使离子和臭氧遍布到整个房间,需要另外设置送风机等来推送离子风,其结果是,虽然一方面能够推送离子风,但是另一方面也存在离子风中包含的离子被稀释的难题。而且,在这些技术中,存在在喷出口附近臭氧浓度变高的情况,所以存在通过使该装置产生离子风时同时产生的臭氧、从而无意中漂白了装置附近的物品的情况等。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使臭氧浓度降低的手段,提出了使用过滤器等的方法,但是存在也使离子风中的离子浓度降低、需要更换过滤器的问题。

本发明是根据这种观点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子风产生装置,能够在大范围传送离子,即使不使用过滤器等也可以送出降低了喷出口附近处的臭氧浓度的离子风。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离子风产生装置的实施方式是离子风产生装置具备电极对,所述电极对由放电电极体和对置电极体构成,所述放电电极体具有放电部,所述对置电极体具有多个端部,在所述放电部与所述端部之间产生电位差从而通过电晕放电来产生离子风,

所述多个端部相互分离地位于一个平面内,并且在所述平面内围绕放电电极体的轴线进行配置或者在所述平面内沿直线状进行配置。

多个端部在一个平面内相互分离地进行配置。而且,多个端部在平面内围绕放电电极体的轴线进行配置、或者沿直线状进行配置。因此,放电电极体能够在与多个端部之间选择性地产生放电,能够调整臭氧浓度来发送离子风。

发明效果

能够在大范围传送离子,即使不使用过滤器等也能够发送降低了喷出口附近处的臭氧浓度的离子风。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离子风产生装置110的概略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对置电极体21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3是示出对置电极体22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4是示出对置电极体23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5是示出对置电极体240、250以及26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6是示出对置电极体27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7是示出对置电极体28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对置电极体290以及30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9是示出对置电极体31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0是示出对置电极体32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1是示出对置电极体33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2是示出对置电极体34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3是示出对置电极体350、360、370以及38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4是示出对置电极体390、400、410以及42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5是示出对置电极体43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6是示出对置电极体440、450以及46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7是示出对置电极体470以及48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8是示出对置电极体500以及51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19是示出将内侧端部216形成为锐角的情况的部分主视图。

图20是示出内侧端部216具有弯曲为凸状的形状的情况的部分主视图。

图21是示出内侧端部216为平坦面的情况的部分主视图。

图22是示出内侧端部216呈弯曲为凹状的形状的情况的部分主视图。

图23是示出对置电极体61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24是示出对置电极体62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25是示出对置电极体630的结构的主视图。

图26是示出对置电极体700以及710的结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概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提供一种离子风产生装置,其具备电极对,所述电极对由具有放电部的放电电极体(例如,后述的放电电极体150~170等)和具有多个端部的对置电极体(例如,后述的对置电极体210~510、610~630等)构成,使所述放电部与所述端部之间产生电位差从而通过电晕放电来产生离子风,

所述多个端部(例如,后述的内侧端部216等)相互分离地位于一个平面内,并且在所述平面内围绕放电电极体的轴线(例如,后述的轴线x等)进行配置。

<<离子风产生装置>>

离子风产生装置具有放电电极体和对置电极体。放电电极体作为放电极发挥功能,具有放电部。对置电极体作为受电极发挥功能,具有多个端部。

<电晕放电的产生>

使放电电极体的放电部与对置电极体的端部之间产生电位差,通过电位差引起电晕放电,产生离子风。优选通过电位差来形成容易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场。例如,能够根据放电电极体的放电部与对置电极体的端部的相对位置、距离、以及放电部的形状、端部的形状、以及放电部与端部之间的电位差等来形成容易引起电晕放电的电场。通过该电晕放电来产生臭氧。

<放电电极体>

如上所述,放电电极体作为放电极发挥功能,具有放电部。而且,放电电极体只要具有能够划定沿规定方向延伸的轴线的形状、配置、数量即可。例如,在放电电极体具有长条形状的情况下(参照后述的图1),只要将长边方向设为轴线的方向即可。此外,在放电电极体具有对称性的情况下,能够将对称轴设为放电电极体的轴线。对称性能够是线对称、点对称、旋转对称等。例如,在具有圆板状的形状、环状的形状的情况下(参照后述的图23~图25),只要将通过中心或重心并且相对于包含圆板或环的平面垂直地延伸的轴设为轴线即可。

而且,轴线不是必须通过放电电极体的中心等,即使是位于偏的位置的轴,也只要是与放电电极体的外形、配置的特征相关联的轴即可。

如此,放电电极体只要具有能够划定轴线的形状、配置即可,不限定于特定的形状、数量等。

<对置电极体>

对置电极体具有多个端部。多个端部配置在一个平面内。对置电极体的整体不需要配置在一个平面内,只要仅将多个端部配置为包含在一个平面内即可。通过将多个端部配置在一个平面内,从而在多个端部的任一端部都产生电晕放电,作为对置电极体的整体,能够提高放电效率。

只要将多个端部配置在一个平面内即可,对于对置电极体的整体形状能够适当决定。即,对置电极体的整体形状不需要是平坦的,对置电极体可以是立体地具有凹凸的形状,只要将多个端部包含在一个平面内即可。而且,放电电极体也不需要包含在该平面内,能够在与包含多个端部的平面不同的位置配置放电电极体。此外,放电电极体的整体形状也不需要是平坦的。

对置电极体的多个端部配置为相互分离,并且配置为围绕放电电极体的轴线。如上所述,放电电极体的轴线只要是与放电电极体的外形、配置的特征相关联的轴即可。通过将多个端部配置为分离,从而能够容易选择地在相互分离的端部产生电晕放电,从而间歇地产生臭氧。能够抑制作为对置电极体的整体而产生的臭氧的浓度。

多个端部只要分离地配置为围绕放电电极体的轴线即可,不需要必须沿着一定的圆周状、圆弧状来配置。而且,多个端部不需要按等间隔(等距离、等角度)进行配置。

另外,在将多个端部配置为具有一定半径的圆周状的情况下,能够使多个端部的全部端部与放电电极体之间的距离相等,能够在多个端部的全部端部均匀地产生电晕放电,能够作为对置电极体的整体来提高放电效率。

<多个端部以及非端部>

而且,对置电极体具有多个端部和不同于端部的非端部。多个端部比非端部突出从而配置在靠近放电电极体的放电部的位置。即,配置多个端部和非端部,使得多个端部与放电部的距离比非端部与放电部的距离短。

端部例如有后述的内侧端部216等。

非端部只要是对置电极体中与端部不同的部分即可。例如,作为非端部,除了有后述的外周部212之外,还有突起构件214(214a、214b、214s、214l)、274(274a、274b)、334、354、364、374(374a、374b)、384、394、404、414、424、437a、477a等的半径方向的部分。

通过将多个端部配置为靠近放电部,从而能够相较于非端部在多个端部积极地产生电晕放电。如此,在对置电极体中,能够形成容易产生电晕放电的多个端部和难以产生电晕放电的非端部。即,使得在多个端部容易产生电晕放电,使得在非端部难以产生电晕放电。因此,在多个端部,因为容易产生电晕放电,所以也容易产生臭氧。另一方面,在非端部,因为难以产生电晕放电,所以也难以产生臭氧。如此,在放电电极体中,通过选择性地形成容易产生臭氧的地方和难以产生臭氧的地方,从而能够间歇地产生臭氧,能够调整臭氧浓度的浓淡,能够决定作为对置电极体的整体而产生的臭氧的浓度。

<近位部以及远位部>

如上所述,能够通过与放电电极体的放电部的距离来控制电晕放电的产生容易度。换言之,能够构成放电电极体,使得将多个端部设为靠近放电部的近位部,并且将非端部设为相较于端部远离放电部的远位部。

<端部以及非端部的形状>

进而,除了能够通过与放电电极体的放电部的距离来控制电晕放电的产生容易度之外,还能够通过端部的形状来决定电晕放电的产生容易度。例如,通过使多个端部为向轴线变尖的形状,从而能够在端部的周围形成容易产生电晕放电的电场,能够在端部容易产生电晕放电。与此相对,通过使非端部为流畅的形状,从而能够使得在非端部难以产生电晕放电。

<非端部处的电晕放电>

如上所述,非端部与端部相比配置在远离放电电极体的位置,难以产生电晕放电。但是,并不是完全不产生电晕放电,非端部中的靠近端部的部分与放电电极体的距离比较近,容易产生电晕放电。因此,通过在非端部也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能够补充离子风的量,能够维持由放电电极体的整体产生的离子风的量。

例如,非端部在逐渐远离放电电极体的部分(例如,后述的突起构件214(214a、214b、214s、214l)、274(274a、274b)、334、354、364、374(374a、374b)、384、394、404、414、424、437a、477a等的半径方向的部分等)的情况下,在靠近端部的地方容易产生电晕放电,随着逐渐远离放电电极体,变得难以产生电晕放电。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在靠近端部的地方容易产生电晕放电,能够产生离子风,能够补充离子风的量。

<沿直线状配置多个端部的情况>

此外,可以使多个端部(例如,后述的内侧端部616等)相互分离地位于一个平面内,并且沿着直线状(例如,后述的虚拟直线l等)进行配置。在沿着直线状分离地配置多个端部的情况下,也将多个端部配置在靠近放电电极体(例如,后述的放电电极体160、170等)的放电部的位置,将与端部不同的非端部配置在远离放电电极体的放电部的位置。通过如此构成,能够使得相较于非端部在多个端部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能够间歇地产生臭氧,能够抑制作为对置电极体(例如,后述的对置电极体610~630等)的整体而产生的臭氧的浓度。

在该情况下,也不需要将对置电极体的整体配置在一个平面内,仅将多个端部包含在一个平面内进行配置即可。通过将多个端部配置在一个平面内,从而在多个端部的任一端部都能够产生电晕放电,作为对置电极体的整体能够提高放电效率。

此外,只要将多个端部配置在一个平面内即可,对于对置电极体的整体形状,能够适当进行决定。即,对置电极体的整体形状不需要是平坦的,对置电极体可以是立体地具有凹凸的形状,只要将多个端部包含在一个平面内即可。而且,放电电极体也不需要包含在该平面内,能够将放电电极体配置在与包含多个端部的平面不同的位置。此外,放电电极体的整体形状也不需要是平坦的。

<非端部处的电晕放电>

如上所述,非端部相较于端部配置在远离放电电极体的位置,难以产生电晕放电。但是,并不是完全不产生电晕放电,非端部中的靠近端部的部分与放电电极体的距离比较近,容易产生电晕放电。因此,通过在非端部也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能够补充离子风的量,能够维持由放电电极体的整体产生的离子风的量。

例如,非端部在逐渐远离放电电极体的部分(例如,后述的突起构件614等的半径方向的部分等)的情况下,在靠近端部的地方容易产生电晕放电,随着逐渐远离放电电极体,变得难以产生电晕放电。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在靠近端部的地方容易产生电晕放电,能够产生离子风,能够补充离子风的量。

<<<离子风产生装置的说明>>>

以下,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离子风产生装置的详细构造。另外,以下示出的示例只不过是一例,本说明书中作为一例而列举的实施方式、变更例不应该限定性地解释为适用于特定装置,可以是任意组合。例如,对于某实施方式的变更例应该理解为也是其他实施方式的变更例,此外,即使与某变更例独立地记载了其他变更例,也应该理解为还记载了组合了该某变更例和该其他变更例的示例。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存在不区分地使用“电极体”和“电极”的情况。

<<<第1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第1实施方式的离子风产生装置110具备由放电电极体150和对置电极体210~510的任一个构成的电极对。放电电极体150和对置电极体210~510的任一个由金属等的导电体构成。第1实施方式的离子风产生装置110能够选择地构成对置电极体210~510的任一个对置电极体。对置电极体210~510的每一个具有图2~图18所示的形状。

第1实施方式的离子风产生装置110的离子风产生原理与现有离子风产生装置相同。即,通过在放电电极体150与对置电极体210~510之间产生电位差,从而在这些电极体间产生电晕放电。在电晕放电时,从放电电极体150放出的离子向对置电极体210~510迁移,在该迁移时反复与空气分子的碰撞,形成从放电电极体150向对置电极体210~510的包含离子的空气流,即,离子风。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18所示,将对置电极体210~510设为特定结构。通过控制电晕放电的产生频度、分布,并且控制由电晕放电产生的空气的流动,从而能够确保离子风的风量并且降低离子风中包含的臭氧浓度。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对置电极体210~510以及放电电极体150的具体结构。

第1实施方式的离子风产生装置110能够选择地构成对置电极体210~510的任一个对置电极体。这里,代表性地以对置电极体210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对置电极体210的外形,整体上具有大致环状或圆形的形状。对置电极体210具有多个突起构件214。各个突起构件214在最靠近对置电极体210的环中心的位置具有内侧端部216。因此,在对置电极体210中,多个内侧端部216相互分离地配置在一个平面内,并且围绕放电电极体150的轴线x而配置在该一个平面内。本发明的对置电极体210由金属等导电体形成。

对置电极体210具有环状的外周部21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环状,只要是进行围绕的形状即可,只要通过仅曲线、直线、曲线的组合、直线与曲线的组合等能够划定外形即可。对置电极体210具有多个突起构件214。多个突起构件214设置在对置电极体210的外周部212,向对置电极体210的中心o延伸。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置电极体210的中心o位于放电电极体150的轴线x上,包含在放电电极体150的轴线x中。

多个突起构件214的每一个与外周部212电连接,构成为等电位。只要多个突起构件214的任一个与外周部212电连接即可。以下,说明对置电极体210~510的具体例。

<<第1种对置电极体>>

图2~图5是示出第1种对置电极体210~260的主视图。第1种对置电极体210~260的突起构件214都具有单一的线状的形状。

如图2所示,对置电极体210具有圆环状的外周部212。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环状、圆环状,是指呈轮形的形状,是指由半径彼此不同的两个同心圆包围的区域的形状。例如,图2所示的对置电极体210沿对置电极体210的半径或直径方向形成了16个突起构件214。16个突起构件214各自的长边方向的长度是同一长度,是具有线状的形状的构件。另外,所谓线状,是指直线状的形状。此外,突起构件214在与对置电极体210的外周部212最近的位置具有外侧端部218。外侧端部218沿外周部212具有等角度间隔地(均匀地)进行配置。不需要全部外侧端部218与外周部212电连接,只要一部分外侧端部218与外周部212电连接从而与外周部212等电位即可。

多个突起构件214配置为内侧端部216彼此分离地位于同一平面内。此外,通过虚拟地平滑地连结相邻的内侧端部216,从而在对置电极体210的中心部在与对置电极体210相同的平面内形成虚拟圆c。

内侧端部216配置为在与对置电极体210相同的平面上围绕放电电极体150的轴线x。换言之,放电电极体150的轴线x构成为与对置电极体210的虚拟圆c延伸的平面垂直。从虚拟圆c的中心到16个内侧端部216各自的距离全部相等。通过这种结构,从而在从放电电极体150向对置电极体210放电的情况下,在放电电极体150与16个内侧端部216各自之间间歇(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由电晕放电产生的离子风向沿着轴线x的方向发送。

通过在放电电极体150与16个内侧端部216之间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能够使臭氧间歇地产生,减少所产生的臭氧量,从而作为整体来降低臭氧的浓度。

此外,随着内侧端部216的形状变锐利,能够形成容易产生电晕放电的电场,能够增多从内侧端部216产生的离子的风量。换言之,内侧端部216的形状变得尖端越细,相较于内侧端部216的形状为平面的情况越容易产生电晕放电。

这里,内侧端部216的个数没有特别限定,能够根据用途等适当变更。例如,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可以采用具有8个突起构件214的对置电极体290以及300。即,在采用图2、图8a以及图8b所示那样的具有多个线状突起构件214的对置电极体210、290以及300的情况下,线状的突起构件214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

另外,为了容易产生电晕放电,优选至少设置两个以上的线状突起构件214。进而,为了虚拟地平滑地连结内侧端部216形成虚拟圆c,优选设置3个以上的突起构件214。另外,特征在于:从虚拟圆c的中心到内侧端部216的距离,即,虚拟圆c的半径小于外周部212的半径的一半。虚拟圆c的半径变得越小,越容易产生电晕放电,能够增多离子的风量。因此,突起构件214的长边方向的长度只要为外周部212的半径的至少一半以上就没有特别限定。此外,能够根据用途来适当变更突起构件214的数量。对于外周部212的半径的长度也没有特别限定。

此外,如图3所示,突起构件214也可以不沿外周部212具有等角度间隔地(均匀地)进行配置。在图3所示的对置电极体220中,沿外周部212配置为两个突起构件214a以及214b成对,并且成对的两个突起构件214a以及214b相互平行。由成对的两个突起构件214a以及214b构成的8个突起构件群在外周部212具有等角度间隔地(均匀地)进行配置。因此,在图3所示的对置电极体220中,设置共计16个突起构件214。

另外,在图3所示的对置电极体220中,将两个突起构件214a以及214b设为了一组突起构件群,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3个以上的突起构件214a、214b以及214c设为一组突起构件群。此外,突起构件群的数量也不受限定。而且,也可以构成为仅一部分突起构件214形成突起构件群,剩余的突起构件214不形成突起构件群。如此,即使多个突起构件214各自不沿着外周部212具有等角度间隔地(均匀地)进行配置,也能够通过长边方向的长度相等的突起构件214的内侧端部216的组合来形成虚拟圆c。

而且,在上述的图2以及图3中,示出了将突起构件214的全部内侧端部216以等角度间隔进行配置使得围绕放电电极体150的轴线x的示例,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在图4所示的对置电极体230中,在对置电极体配置了8个突起构件214。8个突起构件214中的4个突起构件214l的长边方向的长度相同,剩余的4个突起构件214s的长边方向的长度构成为比突起构件214l短。即使如此构成,也能够由4个长的突起构件214l的内侧端部216形成虚拟圆c。

此外,在图2~图4中,将对置电极体210、220以及230的外周部212的形状设为了圆环状,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能够如图5a所示将对置电极体240的外形设为八边形,或者如图5b所示将对置电极体250的外形设为十边形,或者如图5c所示将对置电极体260的外形设为十二边形。能够将外周部212的形状设为各种环状的多边形的形状。此外,在图5a、图5b以及图5c所示的示例中,将突起构件214配置为从多边形的顶点向中心延伸,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配置为从多边形的边向中心延伸。

<<第2种对置电极体>>

对于上述的图2~图5所示的第1种对置电极体210~260具有呈线状形状的突起构件214的情况进行了说明。突起构件214的形状只要与外周部212成为等电位并且具有内侧端部216,就不限定于线状,也可以具有其他形状。以下说明其他形状的示例。

在图6所示的对置电极体270中,设置了多个板状的突起构件274。多个板状的突起构件274各自向具有圆环形状的外周部212的中心o(轴心x)延伸。在图6所示的示例中,对置电极体270具有16个突起构件274,突起构件274分别为板状且具有扇形的形状。

与具有线状的形状的突起构件214同样地,内侧端部216从外周部212向对置电极体270的中心c(轴心x)延伸。通过虚拟地平滑地连结内侧端部216的顶点279,从而形成虚拟圆c。

内侧端部216的顶点279形成为锐角。能够在放电电极体150与顶点279之间形成容易产生电晕放电的电场。16个突起构件274沿着外周部212具有等角度间隔地(均匀地)进行配置,16个突起构件274分别沿外周部212分离地进行设置。

即使变更对置电极体270的突起构件274的数量也没有问题,此外,即使变更内侧端部216的形状也没有问题。例如,图7所示的对置电极体280设置有8个突起构件274,并且内侧端部216的形状没有形成为锐角。即,图7所示的突起构件274具有用直线切断了扇形的突起构件274的顶点附近的形状。另外,在图7所示那样的内侧端部216的形状没有形成为锐角的情况下,通过虚拟地平滑地进行连结使得包含突起构件274的内侧端部216的两个角,从而在对置电极体280的中心部能够形成包含在与对置电极体280相同的平面内的虚拟圆c。

此外,板状的突起构件274的形状可以不发生变更,例如,如图8a所示的对置电极体290、图8b所示的对置电极体300所示,可以使突起构件274为长方形的形状。突起构件274的短边方向的长度,即,粗度或宽度能够适当变更。对置电极体290的突起构件274的粗度形成为比对置电极体300的突起构件274的粗度粗。

此外,如图9所示,作为突起构件274的形状,可以使内侧端部216的粗度从外周部212向对置电极体310的中心c(轴心x)渐渐变细,形成为内侧端部216的前端没有角的形状。尤其如图9所示,可以形成为内侧端部216的最前端部弯曲从而具有圆形的形状。

而且,如图10所示,作为突起构件274的形状,可以组合线状的突起构件274a和板状的突起构件274b。在如此构成的情况下,通过虚拟地平滑地连结突起构件274具有的端部的角,也能够在对置电极体320的中心部在与对置电极体320相同的平面上形成虚拟圆c。

在上述的示例中,示出了相邻的突起构件214、274配置为彼此分离的情况。如图11所示的对置电极体330那样,也可以形成为相邻的突起构件334的一部分彼此连接。例如,如图11所示,可以构成为扇形的突起构件334在外周部212彼此邻接地进行配置。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平滑地连结邻接的内侧端部216,也能够在对置电极体330的中心部在与对置电极体330相同的平面上形成虚拟圆c。

此外,如图12所示的对置电极体340那样,也可以变更突起构件334的数量、形状。例如,如图12所示,可以使板状的突起构件的数量比图11的对置电极体330多。另外,内侧端部216的数量越多,虚拟地用曲线连结内侧端部216的顶点时所形成的空间的形状能够越接近于圆(虚拟圆c)。

在该第2种对置电极体中,若在对置电极体270~340中的内侧端部216与放电电极体150之间产生电晕放电,则在对置电极体270~340的内侧端部216产生的离子风向对置电极体270~340中的不与放电电极体150对置的一侧放出,在对置电极体270~340中的不与放电电极体150对置的一侧产生负压。向产生了负压的空间,吸引在对置电极体270~340的周围围绕的空气,通过被吸引的空气,能够增大向对置电极体270~340中的不与放电电极体150对置的一侧推出的离子风的风力。

在该第2种对置电极体中也与第1种对置电极同样地特征在于虚拟圆c的半径小于外周部212的半径的一半。所述突起构件274(包括274a以及274b)和突起构件334的形状可以适当变更,但是所述突起构件274(包括274a以及274b)和突起构件334的、各对应的对置电极270~340中的半径方向的长度,是外周部212的半径的至少一半以上。

<<第3种对置电极体>>

在上述的图2~图5所示的对置电极体210~260中,示出了设置有单一的线状的突起构件214的情况。对此,也可以设为采用了联结多个线状构件而形成的突起构件的对置电极体。通过联结多个线状构件,从而如图13~图14所示,可以设为具有将板状的突起构件的内部挖空从而形成了被多个线状的构件包围的空间这样的突起构件的对置电极体。

以下,将这种突起构件的形状称为挖空的板状。能够设为图13a~图13d所示那样的对置电极体350~380的突起构件的形状。

图13a所示的对置电极体350的突起构件354的轮廓是大致梯形,能够通过挖空大致梯形的板或者组合3个线状构件来形成。4个突起构件354按每90度配置在外周部212。

图13b所示的对置电极体360的突起构件364的轮廓是大致长方形,能够通过挖空大致长方形的板或者组合3个线状构件来形成。8个突起构件364按每45度配置在外周部212。

图13c所示的对置电极体370的突起构件374由轮廓为大致梯形的突起构件374a和线状的突起构件374b构成。4个突起构件374a和4个突起构件374b交替地配置在外周部212。大致梯形的突起构件374a能够通过挖空大致梯形的板或者组合3个线状构件来形成。8个突起构件374按每45度配置在外周部212。

图13d所示的对置电极体380的突起构件384的轮廓是大致梯形,能够通过挖空大致梯形的板或者组合3个线状构件来形成。8个突起构件384按每45度配置在外周部212。

通过虚拟地平滑地连结图13a~图13d所示的对置电极体350~380的突起构件的内侧端部216,从而能够形成虚拟圆c。

即,将挖空的板状的突起构件的轮廓的形状可以设为用直线切断了扇形的顶点那样的形状,也可以设为长方形的形状。挖空的板状的突起构件的轮廓能够设为直线的组合、曲线的组合、直线及曲线的组合。此外,也可以设为组合了形状为线状的突起构件和形状为挖空的板状的突起构件的对置电极体。

此外,可以设为具有将图11及图12所示的多个扇形的突起构件的内部挖空的形状的突起构件的对置电极体。例如,能够设为图14a~图14d所示那样的对置电极体390~420的突起构件的形状。突起构件都是通过联结相邻的线状的构件从而具有大致扇形的轮廓。

图14a所示的对置电极体390具有5个突起构件394,突起构件394通过联结相邻的线状构件从而具有大致扇形的轮廓。

图14b所示的对置电极体400具有10个突起构件404,突起构件404通过联结相邻的线状构件从而具有大致扇形的轮廓。

图14c所示的对置电极体410具有16个突起构件414,突起构件414通过联结相邻的线状构件从而具有大致扇形的轮廓。

图14d所示的对置电极体420具有36个突起构件414,突起构件414通过联结相邻的线状构件从而具有大致扇形的轮廓。

通过虚拟地平滑地连结图14a~图14d所示的对置电极体390~420的突起构件的内侧端部216,从而能够形成虚拟圆c。

在该第3种对置电极体中,也与第1种对置电极同样地特征在于虚拟圆c的半径小于外周部212的半径的一半。所述突起构件354~424的形状可以适当变更,但是所述突起构件354~424的各对置电极350~420中的半径方向的长度是外周部212的半径的至少一半以上。

<<第4种对置电极体>>

此外,如图15所示,对置电极体430将4个突起构件437沿周向按每90度进行配置。突起构件437具有线状构件437a、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和外侧圆弧状构件437c。线状构件437a具有直线状的形状,沿半径方向进行配置。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具有圆弧状的形状,配置在线状构件437a的内侧端部216。外侧圆弧状构件437c具有圆弧状的形状,配置在线状构件437a的大致中间。

分别设置在4个突起构件437的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分别以90度间隔彼此分离地进行配置。通过连结4个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能够在与对置电极体430相同的平面上形成虚拟圆c1。同样地,4个外侧圆弧状构件437c也分别以90度间隔彼此分离地进行配置。通过连结4个外侧圆弧状构件437c,能够在与对置电极体430相同的平面上形成虚拟圆c2。由外侧圆弧状构件437c形成的虚拟圆c2的直径比由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形成的虚拟圆c1的直径长。虚拟圆c1以及c2配置为同心状。

此外,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和外侧圆弧状构件437c形成为以中心o为中心的平面角θ相等。即,外侧圆弧状构件437c的沿着圆弧方向的长度比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的沿着圆弧方向的长度长。

在图15所示的对置电极体430中,4个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分别位于与放电电极体150(参照图1)的距离最短的位置,最容易产生电晕放电。而且,4个外侧圆弧状构件437c各自与放电电极体150的距离比4个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长,位于远离放电电极体150的位置,难以产生电晕放电。但是,外侧圆弧状构件437c的圆弧方向的长度形成为比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的圆弧方向的长度长,在任意地方能够容易产生电晕放电。

通过4个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间歇地产生臭氧。而且,通过由4个外侧圆弧状构件437c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能够补充离子风的量,能够维持由对置电极体430的整体产生的离子风的量。

在图16a所示的对置电极体440中,8个突起构件437沿周向按每45度进行配置。在该情况下,也通过8个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间歇地产生臭氧。而且,通过由8个外侧圆弧状构件437c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能够补充离子风的量,能够维持由对置电极体440的整体产生的离子风的量。

图16b所示的对置电极体450也将8个突起构件437沿周向按每45度进行配置。突起构件437具有线状构件437a、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第1外侧圆弧状构件437c和第2外侧圆弧状构件437d。

8个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分别以45度间隔彼此分离地进行配置。通过连结8个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从而能够在与对置电极体450相同的平面上形成虚拟圆c1。

8个第1外侧圆弧状构件437c分别以45度间隔彼此分离地进行配置。通过连结8个第1外侧圆弧状构件437c,从而能够在与对置电极体450相同的平面上形成虚拟圆c2。

8个第2外侧圆弧状构件437d分别以45度间隔彼此分离地进行配置。通过连结8个第2外侧圆弧状构件437d,从而能够在与对置电极体450相同的平面上形成虚拟圆c3。

在该情况下,也通过8个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间歇地产生臭氧。而且,通过由8个第1外侧圆弧状构件437c和8个第2外侧圆弧状构件437d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能够进一步补充离子风的量,能够维持由对置电极体450的整体产生的离子风的量。

由第1外侧圆弧状构件437c形成的虚拟圆c2的直径比由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形成的虚拟圆c1的直径长。此外,由第2外侧圆弧状构件437d形成的虚拟圆c3的直径比由第1外侧圆弧状构件437c形成的虚拟圆c2的直径长。虚拟圆c1、c2以及c3配置为同心状。

而且,如图16c所示的对置电极体460那样,可以使圆弧状构件437b的形状为直线状并且增大宽度。

通过4个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从而间歇地产生臭氧。而且,通过由4个外侧圆弧状构件437c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能够补充离子风的量,能够维持由放电电极体的整体产生的离子风的量。

图17a所示的对置电极体470将8个突起构件477沿周向按每90度进行配置。突起构件477具有线状构件477a、内侧圆弧状构件477b、第1外侧环状构件477c和第2外侧环状构件477d。

线状构件477a具有直线状的形状,沿半径方向进行配置。内侧圆弧状构件477b具有圆弧状的形状,配置在线状构件477a的内侧端部216。

第1外侧环状构件477c和第2外侧环状构件477d具有环状的形状。通过第1外侧环状构件477c,能够在与对置电极体430相同的平面上形成虚拟圆c2。通过第2外侧环状构件477d,能够在与对置电极体470相同的平面上形成虚拟圆c3。

在该情况下,也通过8个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从而间歇地产生臭氧。而且,通过在第1外侧环状构件477c和第2外侧环状构件477d的任意地方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能够进一步补充离子风的量,能够维持由对置电极体470的整体产生的离子风的量。

由第1外侧环状构件477c形成的虚拟圆c2的直径比由内侧圆弧状构件437b形成的虚拟圆c1的直径长。此外,由第2外侧环状构件477d形成的虚拟圆c3的直径比由第1外侧环状构件477c形成的虚拟圆c2的直径长。虚拟圆c1、c2以及c3配置为同心状。

图17b所示的对置电极体480将16个突起构件477沿周向按每22.5度进行配置。突起构件477具有线状构件477a和环状构件477b。

线状构件477a具有直线状的形状,沿半径方向进行配置。线状构件477a具有内侧端部216。环状构件477b具有环状的形状。

通过线状构件477a的内侧端部216,能够在与对置电极体480相同的平面上形成虚拟圆c1。通过环状构件477b,能够在与对置电极体480相同的平面上形成虚拟圆c2。

在该情况下,也通过16个内侧端部216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从而间歇地产生臭氧。而且,通过在环状构件477b的任意地方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能够进一步补充离子风的量,能够维持由对置电极体480的整体产生的离子风的量。

由环状构件477b形成的虚拟圆c2的直径比由16个内侧端部216形成的虚拟圆c1的直径长。虚拟圆c1以及c2配置为同心状。

在该第4种对置电极体中,也与第1种对置电极中的虚拟圆c同样地特征在于虚拟圆c1的半径小于外周部212的半径的一半。因此,所述突起构件437a以及477a的形状可以适当进行变更,但是所述突起构件437a以及477a的各对置电极440~480中的半径方向的长度为外周部212的半径的至少一半以上。

<<第5种对置电极体>>

如以上那样,详细地说明了一个对置电极体的结构,但是如图18a以及图18b所示,对置电极体的个数不受限定。例如,如图18a所示的对置电极体500那样,将7个对置电极体290全部设为相等的形状(直径相等的大致环状)。而且,第2对置电极体290b沿着第1对置电极体290a的外周部并且彼此邻接地进行配置。

更具体而言,在假设为大致正六边形时,设置第2对置电极体290b使得分别邻接,使得6个第2对置电极体290b的中心成为该大致正六边形的各顶点。能够定义为将第1对置电极体290a设置为进而与各个第2对置电极体290b相接,即,配置在由第2对置电极体290b所假设的大致正六边形的中心。另外,第2对置电极体290b可以不必与相邻的对置电极邻接,也可以是靠近的状态,但是若分离太远,则产生的离子风的风量降低。因此,各第2对置电极体290b的相邻的对置电极体的外周间的距离,尤其是最短的距离,优选为第2对置电极体290b的直径以下,或者为直径的1/n以下,n是自然数。此外,第1对置电极体290a可以不必与全部第2对置电极体290b相接,可以是靠近的状态,但是优选与第2对置电极体290b的至少一部分相接。在该情况下,外周间的最短的距离也优选为第1对置电极体290a或第2对置电极体290b的直径以下或者直径的1/n以下,n是自然数。

进而,如图18b所示,可以横向排列4个对置电极体290并且纵向排列3个对置电极体290,共计在平面内配置12个对置电极体290。

<<放电电极体150>>

接下来,说明本发明的放电电极体150所涉及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放电电极体150只要与上述的各种对置电极体产生电晕放电,则其形状、数量、大小等没有特别限定。例如,放电电极体150能够设为单一的具有针状的形状的电极体。

而且,不仅是单一,也可以设为多个具有针状的形状的电极体。只要根据对置电极体的数量、形状、配置,使多个针状的放电电极体分别位于容易产生电晕放电的位置即可。例如,在图18a所示的示例中,可以将7个具有针状的形状的电极体配置为朝向7个对置电极体290各自的中心。此外,在图18b所示的示例中,可以将12个具有针状的形状的电极体配置为朝向12个对置电极体290各自的中心。

在具有针状的形状的情况下,优选使前端变尖。通过使前端变尖,能够容易放电。

此外,作为放电电极体150,可以不采用具有针状的形状的电极体,而采用具有圆板状、环状的形状的电极体。

在具有圆板状、环状的形状的情况下,优选使外周侧变尖。即,优选形成为刀刃状(成锐角的形状),使得厚度向外侧逐渐变薄。通过使外周侧变尖,从而能够使得在外周的所有地方容易放电,能够提高放电效率。

而且,在具有环状的形状的情况下,可以用细的金属线等形成为环状。通过使用钢琴线等细的金属线等的导电体,与形成为刀刃状的情况同样地能够容易在外周的所有地方放电,能够提高放电效率。

优选彼此进行配置,使得由放电电极体150决定的轴线和由对置电极体决定的轴线一致。能够增加容易放电的地方,提高放电效率。

如上所述,放电电极体150只要具有能够划定沿规定方向延伸的轴线的形状、配置、数量即可。例如,在放电电极体150具有长条形状的情况下,只要将长边方向设为轴线方向即可。此外,在放电电极体150具有对称性的情况下,能够将对称轴设为放电电极体150的轴线。对称性能够是线对称、点对称、旋转对称等。例如,在具有圆板状的形状、环状的形状的情况下,只要将通过中心或重心并且相对于包含圆板或环的平面垂直地延伸的轴设为轴线即可。

而且,轴线不是必须通过放电电极体150的中心等,即使是位于偏的位置的轴,也只要是与放电电极体150的外形、配置的特征相关联的轴即可。

如此,放电电极体150只要具有能够划定轴线的形状、配置即可,不限定于特定的形状、数量等。

<<虚拟圆c的形成和电晕放电>>

如上所述,电晕放电在对置电极体210~510产生。对置电极体210~510具有内侧端部216,通过内侧端部216的形状来决定电晕放电的容易度。

<内侧端部216形成为锐角的情况>

如图19所示,在内侧端部216形成为锐角的情况下,形成为锐角的前端部p的地方与放电电极体150的距离最短,内侧端部216的前端部p以外的地方与放电电极体150的距离变长。根据这种内侧端部216的形状与距放电电极体150的距离的关系,电晕放电变得在前端部p最容易产生,在前端部p以外的地方相较于前端部p难以产生。具体而言,随着远离前端部p并且与放电电极体150的距离变长,变得难以产生电晕放电。

如此,通过将内侧端部216的形状形成为锐角,从而能够在前端部p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通过使得在前端部p容易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臭氧也容易在前端部p附近产生。

在将内侧端部216的形状形成为锐角的情况下,如图19所示,通过虚拟地平滑地连结内侧端部216的各个前端部p,从而能够形成具有中心o的虚拟圆c。虚拟圆c的圆周上的全部位置与放电电极体150成为等距离,但是在虚拟圆c的圆周上存在突起构件214等的地方仅是前端部p。因此,在虚拟圆c的圆周上产生电晕放电的地方仅是前端部p,变为间歇地产生臭氧,能够降低臭氧的浓度。

<内侧端部216具有弯曲为凸状的形状的情况>

如图20所示,在内侧端部216具有弯曲为凸状的形状的情况下,弯曲了的地方中最突出的突出部p的地方与放电电极体150的距离最短,内侧端部216的突出部p以外的地方与放电电极体150的距离变长。根据这种内侧端部216的形状与距放电电极体150的距离的关系,电晕放电变得最容易在突出部p产生,在突出部p以外的地方相较于突出部p难以产生。具体而言,随着远离突出部p并且与放电电极体150的距离变长,变得难以产生电晕放电。

如此,通过将内侧端部216的形状形成为弯曲为凸状的形状,从而能够在突出部p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通过使得在突出部p容易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臭氧也容易在突出部p附近产生。

在将内侧端部216的形状形成为弯曲为凸状的形状的情况下,如图20所示,通过虚拟地平滑地连结内侧端部216的各个突出部p,从而能够形成具有中心o的虚拟圆c。虚拟圆c的圆周上的全部位置与放电电极体150成为等距离,但是在虚拟圆c的圆周上存在突起构件214等的地方仅是突出部p。因此,在虚拟圆c的圆周上产生电晕放电的地方仅是突出部p,变为间歇地产生臭氧,能够降低臭氧的浓度。

<内侧端部216为平坦面的情况>

如图21所示,在以平坦面形成了内侧端部216的情况下,在平坦面包含的规定地方容易产生电晕放电。例如,在内侧端部216的两个端部a产生电晕放电,或者在平坦面的中点m产生电晕放电。两个端部a形成为大致直角,在两个端部a的周边,生成容易产生电晕放电的电场。此外,平坦面的中点m与放电电极体150的距离最短,内侧端部216的中点m以外的地方与放电电极体150的距离变长。

如此,电晕放电在两个端部a、中点m变得容易产生,在端部a、中点m以外的地方变得难以产生。具体而言,随着远离端部a、中点m并且与放电电极体150的距离变长,变得难以产生电晕放电。

如此,通过以平坦面形成内侧端部216的形状,从而能够在端部a、中点m等产生电晕放电。通过使得在端部a、中点m容易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臭氧也容易在端部a、中点m附近产生。

在以平坦面形成内侧端部216的形状的情况下,如图21所示,通过虚拟地平滑地连结内侧端部216各自的两个端部a,从而能够形成具有中心o的虚拟圆c。虚拟圆c的圆周上存在突起构件214等的地方是端部a。因此,在虚拟圆c的圆周上产生电晕放电的地方是端部a,通过在端部a间歇地产生臭氧,从而能够降低臭氧的浓度。

另外,也可以通过虚拟地平滑地连结内侧端部216各自的中点m,而不是两个端部a,来形成虚拟圆c。虚拟圆c只要包含最容易产生电晕放电的地方来形成即可。

此外,即使在端部a和中点m的双方产生电晕放电,也间歇地产生臭氧,能够降低臭氧的浓度。

<内侧端部216为弯曲为凹状的形状的情况>

如图22所示,在内侧端部216弯曲为凹状从而为球面的一部分的形状的情况下,弯曲面s的整体与放电电极体150的距离变得最短,内侧端部216的弯曲面s以外的地方与放电电极体150的距离变长。根据这种内侧端部216的形状与距放电电极体150的距离的关系,电晕放电变得在弯曲面s的任意地方容易产生,在弯曲面s以外的地方相较于弯曲面s难以产生。具体而言,随着远离弯曲面s并且与放电电极体150的距离变长,变得难以产生电晕放电。

如此,通过将内侧端部216的形状弯曲为凹状而形成为球面的一部分的形状,从而能够在弯曲面s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通过使得在弯曲面s容易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臭氧也容易在弯曲面s产生。

在将内侧端部216的形状弯曲为凹状而形成为球面的一部分的形状的情况下,如图22所示,通过虚拟地平滑地连结内侧端部216的各个弯曲面s,从而能够形成具有中心o的虚拟圆c。虚拟圆c的圆周上的全部位置与放电电极体150成为等距离,但是在虚拟圆c的圆周上存在突起构件214等的地方仅是弯曲面s。因此,在虚拟圆c的圆周上产生电晕放电的地方仅是弯曲面s,变为间歇地产生臭氧,能够降低臭氧的浓度。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子风产生装置110中,关于如下结构进行了说明,即,放电电极体150和对置电极体210等的一个面(前面)对置,从对置电极体210等的一个面(前面)侧向对置电极体210等的另一个面(背面)侧产生离子风。如此,通过设为从前面侧向背面侧这样整体上向某一方向具有流动的离子风,从而能够使离子风扩散得更远。但是,在某空间想要使离子风扩散为大致沿半径方向扩展(跨360°)的情况下,存在优选设为与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子风产生装置110不同的构造的情况。

以下,说明这种离子风产生装置作为第2实施方式。如图23~图25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离子风产生装置120由放电电极体160、和具有多个突起构件614的环状的对置电极体610构成。放电电极体160和环状的对置电极体610配置为同心状。

这里,多个突起构件614通过虚拟地平滑地连结邻接的突起构件614的、对置电极体610的环中心侧的前端即内侧端部616彼此,从而在对置电极体610的中心部,在与对置电极体610相同的平面上形成虚拟圆c。

如图23~图25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放电电极体160以及170具有圆板状的形状。放电电极体160的外周部形成为刃状(成锐角的形状),使得厚度向外侧逐渐变薄。能够从放电电极体160的刃状的外周部进行放电。

第2实施方式的对置电极体610、620以及630主要采用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2种对置电极体。另外,作为第2实施方式的对置电极体610、620以及630,可以采用第1实施方式中的第1种、第3种或第4种对置电极体。

<对置电极体610>

如图23所示,对置电极体610具有板状的突起构件614,突起构件614具有大致梯形的形状。另外,如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突起构件614只要具有板状的形状即可,可以设为长方形的形状、扇形的形状等各种形状。大致梯形的突起构件614沿环状的外周部212的周向进行设置。

通过采用图23所示的放电电极体160和对置电极体610,能够在放电电极体160的外周部与突起构件614的内侧端部616之间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如此,通过产生电晕放电,能够使离子风扩散为沿着放电电极体160以及对置电极体610的半径方向扩展。

此外,如图23b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对置电极体610重叠有多个。在图23b所示的示例中,重叠设置有6个对置电极体610。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放电电极体160的外周部与6个对置电极体610的任意突起构件614的内侧端部616之间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能够适当地调整产生电晕放电的地方,能够使离子风w扩散为期望的量。

<虚拟圆c和臭氧浓度的降低>

如图23a所示,在内侧端部616弯曲为凹状从而为球面的一部分的形状的情况下,弯曲面s的整体与放电电极体160的距离变得最短,内侧端部616的弯曲面s以外的地方与放电电极体160的距离变长。根据这种内侧端部616的形状与距放电电极体160的距离的关系,电晕放电变得在弯曲面s的任意地方容易产生,在弯曲面s以外的地方相较于弯曲面s难以产生。具体而言,随着远离弯曲面s并且与放电电极体160的距离变长,变得难以产生电晕放电。

如此,通过将内侧端部616的形状弯曲为凹状形成为球面的一部分的形状,从而能够在弯曲面s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通过使得在弯曲面s容易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臭氧也容易在弯曲面s产生。

在将内侧端部616的形状弯曲为凹状形成为球面的一部分的形状的情况下,如图23a所示,通过虚拟地平滑地连结内侧端部616的各个弯曲面s,从而能够形成虚拟圆c。虚拟圆c的圆周上的全部位置与放电电极体160成为等距离,但是在虚拟圆c的圆周上存在突起构件614等的地方仅是弯曲面s。因此,在虚拟圆c的圆周上产生电晕放电的地方仅是弯曲面s,变为间歇地产生臭氧,能够降低臭氧的浓度。

<对置电极体620>

如图24所示,对置电极体620具有板状的突起构件614,突起构件614具有大致梯形的突起构件614a和大致半椭圆状的突起构件614b。大致梯形的突起构件614a和大致半椭圆状的突起构件614b沿环状的外周部212的周向交替地进行设置。

而且,在放电电极体170的外周部172,沿周向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多个突出部174。能够从突出部174的前端放电。

通过采用图24所示的放电电极体170和对置电极体620,从而能够在放电电极体170的外周部172的突出部174的前端与突起构件614a及614b的内侧端部616之间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如此,通过产生电晕放电,能够使离子风w扩散为沿放电电极体170以及对置电极体620的半径方向扩展。

此外,如图24b所示,第2实施方式的对置电极体620重叠有多个。在图24b所示的示例中,重叠设置有6个对置电极体620。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放电电极体170的突出部174的前端与6个对置电极体620的任意突起构件614a及614b的内侧端部616之间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能够适当地调整产生电晕放电的地方,能够使离子风w扩散为期望的量。

<虚拟圆c和臭氧浓度的降低>

如图24a所示,突起构件614具有大致梯形的突起构件614a和大致半椭圆状的突起构件614b。

电晕放电容易在突起构件614a的平坦面包含的规定地方产生。例如,在突起构件614a的两个端部a产生电晕放电,或者在平坦面的中点m等产生电晕放电。两个端部a形成为大致直角,在两个端部a的周边,生成容易产生电晕放电的电场。此外,平坦面的中点m与放电电极体170的距离最短,突起构件614a的中点m以外的地方与放电电极体170的距离变长。

如此,电晕放电在两个端部a、中点m变得容易产生,在端部a、中点m以外的地方变得难以产生。具体而言,随着远离端部a、中点m并且与放电电极体170的距离变长,变得难以产生电晕放电。

如此,通过以平坦面形成突起构件614a的形状,从而能够在端部a、中点m等产生电晕放电。通过使得在端部a、中点m容易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臭氧也容易在端部a、中点m附近产生。

如图24a所示,通过虚拟地平滑地连结突起构件614a各自的两个端部a,从而能够形成具有中心o的虚拟圆c。虚拟圆c的圆周上存在突起构件214等的地方是端部a。因此,在虚拟圆c的圆周上产生电晕放电的地方是端部a,通过在端部a间歇地产生臭氧,从而能够降低臭氧的浓度。

而且,电晕放电也容易在突起构件614b的最突出的突出部p的地方产生。即使电晕放电不仅在端部a产生,在中点m、突出部p也产生,也能够间歇地产生臭氧,能够降低臭氧的浓度。

而且此外,放电电极体170具有突出部174,也通过与突出部174的距离来决定电晕放电的容易度,但是使臭氧间歇地产生从而降低臭氧的浓度是同样的。

<对置电极体630>

如图25所示,对置电极体630具有板状的突起构件614,突起构件614具有大致扇形的形状。大致扇形的突起构件614沿着环状的外周部212的周向进行设置。

通过采用图25所示的放电电极体160和对置电极体630,能够在放电电极体160的外周部与大致扇形的突起构件614的内侧端部616之间间歇(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如此,通过产生电晕放电,能够使离子风w扩散为沿着放电电极体160及对置电极体630的半径方向扩展。

<虚拟圆c和臭氧浓度的降低>

如图25a所示,在内侧端部616形成为锐角的情况下,形成为锐角的前端部p的地方与放电电极体160的距离最短,内侧端部616的前端部p以外的地方与放电电极体160的距离变长。根据这种内侧端部616的形状与距放电电极体160的距离的关系,电晕放电变得在前端部p最容易产生,在前端部p以外的地方相较于前端部p难以产生。具体而言,随着远离前端部p并且与放电电极体160的距离变长,变得难以产生电晕放电。

如此,通过将内侧端部616的形状形成为锐角,从而能够在前端部p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通过使得在前端部p容易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臭氧也容易在前端部p附近产生。

在将内侧端部616的形状形成为锐角的情况下,如图25a所示,通过虚拟地平滑地连结内侧端部216的各个前端部p,从而能够形成虚拟圆c。虚拟圆c的圆周上的全部位置与放电电极体160成为等距离,但是在虚拟圆c的圆周上存在突起构件614等的地方仅是前端部p。因此,在虚拟圆c的圆周上产生电晕放电的地方仅是前端部p,变为间歇地产生臭氧,能够降低臭氧的浓度。

而且,在第2实施方式中,若在环状的对置电极体610、620或630中的内侧端部616与放电电极体160或170之间产生电晕放电,则在对置电极体610、620或630的内侧端部616产生的离子风也向对置电极体610、620或630中的不与放电电极体160或170对置的一侧放出,在对置电极体610、620或630中的不与放电电极体160或170对置的一侧产生负压。向产生了负压的空间,吸引在对置电极体610、620或630的周围围绕的空气,通过被吸引的空气,能够增大向对置电极体610、620或630中的不与放电电极体160或170对置的一侧推出的离子风的风力。

以上说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子风产生装置120,换言之,能够设为如下结构,即,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子风产生装置110中,使放电电极体160或170的形状为直径小于对置电极体210~480中的虚拟圆c的直径的环状,与存在对置电极体210~480的平面更靠近。因此,第2实施方式中的对置电极体610、620或630的形状能够设为与前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对置电极体210~480的形状相同的形状。

<<<第3实施方式>>>

以上,作为在呈环状的对置电极体中通过将其形状设为特定形状从而能够降低产生离子风中包含的臭氧的不同的方式,详细说明了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子风产生装置110以及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子风产生装置120,但是接下来,针对对置电极体不呈环状的情况,来说明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离子风产生装置130。

在上述的示例中,示出了作为对置电极体的受电极的电极体的形状具有大致环状的形状的情况。受电极的电极体的形状也可以具有直线状的形状。在该情况下,根据受电极的电极体的形状,放电极的电极体的形状也可以具有直线状的形状。

如图26a以及图26b所示,本发明所涉及的离子风产生装置130由端部形成为直线状的放电电极体180和直线状地配置了多个突起构件714的对置电极体700或710构成。放电电极体180和直线状的对置电极体700或710配置为相互相对。

放电电极体180为薄板状,并且与对置电极体700或710相对的面形成为直线状。与对置电极体700或710相对的面,优选形成为刀刃状(成锐角的形状),使得厚度向外侧渐渐变薄。通过使与对置电极体700或710相对的面侧变尖,从而能够使得在所有地方容易放电,能够提高放电效率。

放电电极体180也可以由细的金属线等由直线状的导电体形成,而不是薄板状。通过采用钢琴线等细的金属线,从而能够与形成为刀刃状的情况同样地能够使得在所有地方容易放电,能够提高放电效率。

这里,多个突起构件714通过虚拟地连结相邻的突起构件714的端部716从而在与对置电极体700或710相同的平面上形成虚拟直线l。

<对置电极体700>

如图26a所示,对置电极体700具有板状的突起构件714,突起构件714具有大致梯形的形状。另外,如第1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那样,突起构件714只要具有板状的形状即可,能够设为长方形的形状、扇形的形状等各种形状。

通过使用图26a所示的放电电极体180和对置电极体700,从而在放电电极体180的端部与突起构件714的端部716之间能够间歇(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如此,通过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能够使离子风产生为从放电电极体180向对置电极体700带状地移动。

此外,如图26a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对置电极体700重叠有多个。在图26a所示的示例中,重叠地设置有6个对置电极体700。通过这种方法,能够使得在放电电极体180的外周部与6个对置电极体700的任意突起构件714的端部716之间(间歇地)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能够适当地调整产生电晕放电的地方,能够使离子风w扩散为期望的量。

<虚拟直线l和臭氧浓度的降低>

如图26a所示,在以平坦面形成端部716的情况下,在平坦面包含的规定地方容易产生电晕放电。例如,在端部716的两个端部a产生电晕放电。在两个端部a的周边,生成容易产生电晕放电的电场。此外,两个端部a与放电电极体180的距离变得最短,端部716的两个端部a以外的地方与放电电极体180的距离变长。

如此,电晕放电容易在两个端部a产生,在端部a以外的地方难以产生。具体而言,随着远离端部a并且与放电电极体180的距离变长,变得难以产生电晕放电。

如此,通过以平坦面形成端部716的形状,从而能够使得在端部a等产生电晕放电。通过使得在端部a容易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臭氧也变得容易在端部a的附近产生。

在以平坦面形成了端部716的形状的情况下,如图26a所示,通过虚拟地平滑地连结端部716各自的两个端部a,从而能够形成虚拟直线l。在虚拟直线l上产生电晕放电的地方是端部a,通过使臭氧在端部a间歇地产生,能够降低臭氧的浓度。

<对置电极体710>

如图26b所示,对置电极体710具有板状的突起构件714,突起构件714具有大致半椭圆状的形状。

通过采用图26b所示的放电电极体180和对置电极体710,从而能够使得在放电电极体180的端部与大致半椭圆状的突起构件714的端部716之间(间歇地)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如此,通过产生电晕放电,能够使离子风产生为从放电电极体180向对置电极体710呈细的带状地进行移动。

此外,如图26b所示,第3实施方式的对置电极体710重叠有多个。在图26b所示的示例中,重叠设置有6个对置电极体710。通过采用这种方法,在放电电极体180的外周部与6个对置电极体710的任意突起构件714的端部716之间能够间歇地(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能够适当调整产生电晕放电的地方,能够使离子风w扩散为期望的量。

<虚拟直线l和臭氧浓度的降低>

如图26b所示,在端部716具有弯曲为凸状的形状的情况下,弯曲了的地方中最突出的突出部p的地方与放电电极体180的距离变得最短,端部716的突出部p以外的地方与放电电极体180的距离变长。根据这种端部716的形状与距放电电极体180的距离的关系,电晕放电变得在突出部p最容易产生,在突出部p以外的地方相较于突出部p难以产生。具体而言,随着远离突出部p并且与放电电极体180的距离变长,变得难以产生电晕放电。

如此,通过将端部716的形状形成为弯曲为凸状的形状,从而能够在突出部p选择性地产生电晕放电。通过使得在突出部p容易产生电晕放电,从而臭氧也变得容易在突出部p的附近产生。

在将端部716的形状形成为弯曲为凸状的形状的情况下,如图26b所示,通过虚拟地平滑地连结端部716各自的突出部p,能够形成虚拟直线l。虚拟直线l的全部位置与放电电极体180成为等距离,但是在虚拟直线l上存在突起构件714等的地方仅是突出部p。因此,在端部716上产生电晕放电的地方仅是突出部p,成为间歇地产生臭氧,能够降低臭氧的浓度。

符号说明

110离子风产生装置110;

150放电电极体;

210对置电极体;

270对置电极体;

320对置电极体;

430对置电极体;

610对置电极体;

700对置电极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