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接头、液冷装置及供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46783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复合接头、液冷装置及供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接头连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复合接头、液冷装置及供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电动汽车作为清洁能源主要应用设备,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供电设备的散热直接影响着电动汽车的性能。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在现有的电动汽车用于对供电设备中的电池模组进行散热的液冷装置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接头、液冷装置及供电设备,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液冷装置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接头,应用于包括液冷扁管和液冷圆管的液冷装置,所述复合接头包括:

塑料接头,该塑料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液冷扁管连接;

金属接头,该金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塑料接头远离所述液冷扁管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冷圆管连接;

其中,所述塑料接头与所述金属接头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以使所述塑料接头与所述金属接头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复合接头中,所述塑料接头为中空结构,其中,所述塑料接头的中空部分包括:

第一部分,该第一部分的形状与所述液冷扁管的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液冷扁管能够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该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部分连通,所述金属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且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一部分,以使所述金属接头能够与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的液冷扁管连通。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复合接头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

梯形孔,该梯形孔与所述第二部分连通;

腰形孔,该腰形孔位于所述梯形孔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部分连通;

其中,所述金属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且通过所述梯形孔贯穿至所述腰形孔,以使所述金属接头能够与设置于所述腰形孔的液冷扁管连通。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复合接头中,所述金属接头包括:

第三部分,该第三部分的一端与所述塑料接头连接;

第四部分,该第四部分与所述液冷圆管的形状相匹配,且能够内嵌于所述液冷圆管;

第五部分,该第五部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部分远离所述塑料接头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部分靠近所述塑料接头的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五部分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三部分的截面积和第四部分的截面积,以使所述第四部分内嵌于所述液冷圆管后,所述液冷圆管能够卡合于所述第四部分与所述第五部分的接触面。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复合接头中,所述第五部分包括:

圆柱连接部,该圆柱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部分靠近所述塑料接头的一端连接;

圆台连接部,该圆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圆柱连接部远离所述第四部分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部分远离所述塑料接头的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圆柱连接部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的截面积,所述圆台连接部的截面积从与所述第三部分连接的一侧到与所述圆柱连接部的连接的一侧依次由所述第三部分的截面积减小至所述圆柱连接部的截面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液冷装置,包括液冷扁管、液冷圆管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液冷扁管和所述液冷圆管的复合接头,所述复合接头包括:

塑料接头,该塑料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液冷扁管连接;

金属接头,该金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塑料接头远离所述液冷扁管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冷圆管连接;

其中,所述塑料接头与所述金属接头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以使所述塑料接头与所述金属接头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液冷装置中,所述液冷扁管为塑料扁管,且与所述塑料接头通过热熔焊接,以使所述液冷扁管与所述塑料接头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液冷装置中,所述液冷扁管为塑料扁管,且与所述塑料接头通过热熔焊接,以使所述液冷扁管与所述塑料接头固定连接。

在本发明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液冷装置中,所述液冷圆管为塑料圆管。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供电设备,包括电池模组和用于对所述电池模组进行冷却处理的液冷装置,所述液冷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内的液冷扁管、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外的液冷圆管以及用于连接所述液冷扁管和所述液冷圆管的复合接头,所述复合接头包括:

塑料接头,该塑料接头的一端与所述液冷扁管连接;

金属接头,该金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塑料接头远离所述液冷扁管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冷圆管连接;

其中,所述塑料接头与所述金属接头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以使所述塑料接头与所述金属接头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接头、液冷装置及供电设备,通过金属接头与塑料接头的一体成型,可以通过金属接头保证复合接头具有较高的硬度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塑料接头保证复合接头具有热熔特性或低成本特性,进而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液冷装置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复合接头、液冷装置及供电设备的可靠性。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冷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复合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塑料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塑料接头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金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液冷装置;100-复合接头;110-塑料接头;111-第一部分;111a-梯形孔;111b-腰形孔;113-第二部分;130-金属接头;131-第三部分;132-固定结构;133-第四部分;135-第五部分;135a-圆柱连接部;135b-圆台连接部;200-液冷扁管;300-液冷圆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只是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设备。其中,所述供电设备应用于电动汽车,以向电动汽车的驱动设备或控制设备等用电设备提供电能。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设备包括电池模组和液冷装置10。其中,所述电池模组通过多个单体电池进行串/并联连接后对用电设备提供电能,所述液冷装置10用于对所述电池模组中的各单体电池进行冷却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应用于上述供电设备的液冷装置10。其中,所述液冷装置10包括液冷扁管200、液冷圆管300以及复合接头10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扁管200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内且与所述多个单体电池接触,以通过流经液冷扁管200的冷却液将单体电池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电池模组的外部。所述液冷圆管300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外部,以将所述液冷扁管200中吸收单体电池的热量后的冷却液传递至电池模组外的冷却设备,例如,蒸发器。所述复合接头100用于连接所述液冷扁管200和所述液冷圆管300,以实现液冷扁管200与液冷圆管300之间冷却液的可靠流通。

可选地,所述复合接头100的具体设置位置不受限制,既可以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内,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外。在本实施例中,为避免电池模组的体积过大,优选地可以将所述复合接头100设置于所述电池模组的外部。

可选地,所述液冷扁管200的材料不受限制,例如,既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塑料等具有较好导热性能的其它材料。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成本与使用方便的问题,所述液冷扁管200为塑料扁管。

其中,结合图2,所述液冷扁管200与所述复合接头100包括的塑料接头110通过热熔焊接,以使所述液冷扁管200与所述塑料接头110固定连接,进而保证所述液冷扁管200与所述复合接头100的可靠、稳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液冷圆管300的材料不受限制,例如,既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塑料等具有较高耐腐蚀性能的其它材料。在本实施例中,考虑到成本与使用方便的问题,所述液冷圆管300为塑料圆管。

其中,所述复合接头100包括的金属接头130为与所述液冷圆管300相互匹配的快插接头,以使所述金属接头130与所述液冷圆管300实现快插连接。所述液冷圆管300与所述金属接头130连接的一端包括有连接接头,该连接接头与所述金属接头130为相互匹配的快插接头。

结合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应用于上述液冷装置10的复合接头100。其中,所述复合接头100包括塑料接头110和金属接头130。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塑料接头110的一端与所述液冷扁管200连接,所述金属接头130的一端与所述塑料接头110远离所述液冷扁管200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液冷圆管300连接。其中,所述塑料接头110与所述金属接头130通过注塑一体成型,以使所述塑料接头110与所述金属接头130固定连接。

可选地,所述塑料接头110的具体形状结构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只要能够可靠、有效地连通所述液冷扁管200和所述金属接头130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5,所述塑料接头110为中空结构,且所述塑料接头110的中空部分可以包括第一部分111和第二部分113。

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11的形状与所述液冷扁管200的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液冷扁管200能够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111。所述第二部分113与所述第一部分111连通,所述金属接头130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113且一端贯穿至所述第一部分111,以使所述金属接头130能够与设置于所述第一部分111的液冷扁管200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一部分111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制,只要能够设置所述液冷扁管200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111可以包括梯形孔111a和腰形孔111b。

其中,所述梯形孔111a与所述第二部分113连通,所述腰形孔111b位于所述梯形孔111a远离所述第二部分113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二部分113连通。所述金属接头130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113,且通过所述梯形孔111a贯穿至所述腰形孔111b,以使所述金属接头130能够与设置于所述腰形孔111b的液冷扁管200连通。

可选地,所述第二部分113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制,只要能够设置所述金属接头130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113可以为圆形孔,所述金属接头130的截面为与该圆形孔相匹配的圆形。

结合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接头130可以包括第三部分131、第四部分133以及第五部分135。其中,所述第五部分135位于所述第三部分131与所述第四部分133之间,并且相对的两端分别于所述第三部分131和所述第四部分133连接。

所述第三部分131的一端与所述塑料接头110连接,所述第四部分133与所述液冷圆管300的形状相匹配,且能够内嵌于所述液冷圆管300。所述第五部分135的一端与所述第三部分131远离所述塑料接头110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部分133靠近所述塑料接头110的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第五部分135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三部分131的截面积和第四部分133的截面积,以使所述第四部分133内嵌于所述液冷圆管300后,所述液冷圆管300能够卡合于所述第四部分133与所述第五部分135的接触面。

可选地,所述第三部分131和所述第四部分133的截面积的大小关系不受限制,既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部分131和所述第四部分133的截面积相同,以便于生产制造和使用。

可选地,所述第三部分131、第四部分133以及第五部分135内部的通孔形状不受限制,例如,既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还可以是其它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部分131、第四部分133以及第五部分135内部的通孔为圆形通孔。

可选地,所述第三部分131、第四部分133以及第五部分135内部的通孔的大小关系不受限制,既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冷却液的有效流通,所述第三部分131、第四部分133以及第五部分135内部的通孔的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接头130还设置有固定结构132,该固定结构132设置于所述第三部分131与所述塑料接头110连接的区域,以使所述塑料接头110与所述金属接头130通过注塑成型时在结构上形成交叉,进而避免金属接头130在轴向上转动的问题,以保证金属接头130与塑料接头110连接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固定结构132的具体形状不受限制,例如,既可以是凸块,也可以是固定孔或凹槽,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例如,可以根据连接的稳定性要求和制造工艺等因素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保证连接的稳定性,所述固定结构132优选为固定孔,该固定孔在所述金属接头的径向上贯穿所述金属接头。

可选地,所述固定孔的数量不受限制,既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即可,例如,可以根据连接的稳定性要求和制造工艺等因素进行设置。

进一步地,为便利地实现所述液冷圆管300的连接接头与所述金属接头130的快插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部分135可以包括圆柱连接部135a和圆台连接部135b。并且,所述圆柱连接部135a的一端与所述第四部分133靠近所述塑料接头110的一端连接,所述圆台连接部135b的一端与所述圆柱连接部135a远离所述第四部分133的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三部分131远离所述塑料接头110的一端连接。

其中,所述圆柱连接部135a的截面积小于所述第三部分131和所述第四部分133的截面积,所述圆台连接部135b的截面积从与所述第三部分131连接的一侧到与所述圆柱连接部135a的连接的一侧依次由所述第三部分131的截面积减小至所述圆柱连接部135a的截面积。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接头100、液冷装置10及供电设备,通过金属接头130与塑料接头110的一体成型,可以通过金属接头130保证复合接头100具有较高的硬度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塑料接头110保证复合接头100具有热熔特性或低成本特性,进而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液冷装置10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复合接头100、液冷装置10及供电设备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