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2433发布日期:2019-07-19 23:07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按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尤其涉及适用于机械式键盘的机械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键盘是目前最常被使用的电脑输入装置。依据不同的输入需求需要不同种类的键盘以优化使用者的操作经验。一般用于输入文字及指令的键盘多使用橡胶弹性体(rubberdome)作为按键被触压后提供弹性恢复力的手段。然而,由于橡胶弹性体的按压手感较为单一,当进行游戏的操控时无法提供较明确的手感回馈。因此在游戏操控功能之用时,较常被使用的是具有机械按键开关的机械式键盘。

现有机械式键盘的按键包括一按键上盖、一滑动轴体、一弹簧、一上固定壳、一下固定壳、一固定框及一底板;按键上盖罩盖滑动轴体,滑动轴体的底端延伸有一凸块,弹簧一侧套设于凸块外部,上固定壳对应下固定壳罩盖且之间形成一容置空间,弹簧远离滑动轴体的一侧穿接上固定壳及下固定壳且端部穿出下固定壳,下固定壳安装于底板上,弹簧穿出下固定壳的端部连接底板,固定框套设于下固定壳的外部。

然而现有机械式键盘的按键其结构复杂,因此组装结构复杂及组装程序复杂,进而影响组装成本;再者由于现有机械式键盘的按键不具有回馈敲击声,故使用者按压机械式键盘的按键时,并无法确认是否已经确实按压机械式键盘的按键;另外,由于机械式键盘的按键结构复杂,所以按键本身的结构所占用的空间较大,故于机械式键盘的设计上,容易遇到无法薄化的瓶颈,综上所述的缺点亟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可发出机械声音的适用于机械式键盘的按键。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按键,该按键包括一底部板、一结构板、一敲声组件、一按键上盖及一弹性构件;该结构板安装于底部板上且开设有一穿孔;该敲声组件包含有一轴体、一悬臂件及一弹性元件,该轴体一端连接该底部板且另一侧穿接该穿孔,该悬臂件自该轴体的一侧延伸而出,该弹性元件一端连接该轴体;该按键上盖对应罩盖该结构板,该弹性元件远离该轴体的一端连接该按键上盖,该按键上盖的下侧面延伸有一第一柱体及一第二柱体,该第一柱体及该第二柱体穿接该穿孔,该第一柱体及该第二柱体的底端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一间隔空间,该第一柱体和该第二柱体邻近该按键上盖的一侧形成有连通该第一间隔空间的一第二间隔空间,该第一间隔空间和该第二间隔空间呈错位配置,该悬臂件位于该第一间隔空间内且能够沿着该第一间隔空间及该第二间隔空间移动;该弹性构件安装于该按键上盖及该结构板之间,该弹性构件的两侧分别连接该结构板及该按键上盖;其中当该按键上盖往下移动而使该第一柱体的底部向下抵压该悬臂件并提供该悬臂件一向下作用力,令该悬臂件于沿着该第一柱体的底部自该第一间隔空间移入该第二间隔空间交界处能够产生晃动以敲击该第二柱体而发生一敲击声;由此使按压按键时能够得到敲击的回馈声音。

较佳者,该第一柱体的端部邻近该第二柱体的一侧形成有一导引斜面,该第二柱体的端部朝该第一柱体的端部延伸有一敲击部,该第一间隔空间形成于该导引斜面和该敲击部之间,该第一间隔空间和该第二间隔空间呈错位配置,该悬臂件能够沿着该导引斜面移动并能够敲击该敲击部;较佳者,该悬臂件远离该轴体的一侧形成有一抵压斜面,该抵压斜面能够和该导引斜面滑接且能够沿着该导引斜面移动;较佳者,该敲击部邻近该导引斜面的一侧面形成有一敲击斜面,该敲击斜面和该导引斜面为相互平行,该悬臂件能够敲击该敲击斜面。

较佳者,该轴体具有一基座及自该基座延伸而出一凸块,该悬臂件自该基座邻近该凸块的一侧延伸而出,该基座穿接该穿孔且远离该凸块的一端部连接该底部板,该弹性元件套设于该凸块上且夹设于该基座及该按键上盖之间,该弹性元件的一端连接固定于该基座且另一端连接固定于该按键上盖;较佳者,该敲声组件还包含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一端连接该底部板且连接该基座远离该凸块的一端部,该基座通过该固定座而固定于该底部板。

较佳者,该弹性构件还包含有一薄膜件及一弹性体,该薄膜件覆盖于该结构板的上表面且开设有一开口,该凸块、该弹性元件、该第一柱体及该第二柱体穿接该开口,该弹性体一端连接该薄膜件且另一端连接该按键上盖;较佳者,该弹性体成一倒u字状,该弹性体的底部朝外侧延伸有一凸环,该凸环连接该薄膜件,该弹性体的顶部连接该按键上盖。

较佳者,该按键还包括一内支撑框及套设于该内支撑框外部的一外支撑框,该内支撑框框体的中间部位枢接该外支撑框框体的中间部位,该内支撑框两侧具有一第一内接部及一第二内接部,该外支撑框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外接部及一第二外接部,该第一内接部枢接该按键上盖,该第二内接部枢接该结构板,该第一外接部枢接该结构板,该第二外接部枢接该按键上盖;较佳者,该穿孔位于该结构板的一侧,该结构板设有一对第一枢接架及一对第二枢接架,该对第一枢接架位于该结构板邻近该穿孔的一侧,该对第二枢接架位于该结构板远离该穿孔的一侧,该第一外接部两端分别枢接该对第一枢接架,该第二内接部两端分别枢接该对第二枢接架。

较佳者,该薄膜件开设有一第一穿口及一第二穿口,该开口位于该穿孔的上方,该第一穿口位于该薄膜件邻近该开口的一侧且连通该开口,该第二穿口位于该薄膜件远离该开口的一侧,该第一穿口供该对第一枢接架及该第一外接部穿接,该第二穿口供该对第二枢接架及该第二内接部穿接;较佳者,该结构板位于该对第一枢接架之间开设有一凹槽,该第一外接部容置于该凹槽内;较佳者,该弹性元件为一弹簧,该弹性体为一橡胶、硅胶、树脂或优力胶材料所制成的元件,该悬臂件为一挠性材质所制成的元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错位配设的第一间隔空间及第二间隔空间,以使悬臂件于自第一间隔空间移入第二间隔空间的过程中敲击第二柱体而得到敲击声的回馈声音;第二,通过于按键上盖设置第一柱体及第二柱体,且令悬臂于第一柱体及第二柱体间移动便可得到敲击的回馈声音,由此达到简化结构及节省成本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按键的爆炸图。

图2是本发明按键的组合图。

图3是本发明按键的剖面图。

图4是本发明按键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如下:

100按键

10底部板

20结构板

21穿孔

22凹槽

23第一枢接架

24第二枢接架

30敲声组件

31轴体

311基座

312凸块

32悬臂件

321抵压斜面

33弹性元件

34固定座

40按键上盖

41第一柱体

411导引斜面

42第二柱体

421敲击部

422敲击斜面

43第一间隔空间

44第二间隔空间

50弹性构件

51薄膜件

511开口

512第一穿口

513第二穿口

52弹性体

521凸环

60内支撑框

61第一内接部

62第二内接部

70外支撑框

71第一外接部

72第二外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3,其为本发明按键的爆炸图、组合图及剖面图;按键100为适用于机械式键盘中的机械按键结构。通过按压按键100以对电脑或电视游乐器等装置输入一控制信号或键入资料,按键100包括有一底部板10、一结构板20、一敲声组件30、一按键上盖40、一弹性构件50、一内支撑框60及一外支撑框70。

结构板20安装于底部板10,结构板20开设有一穿孔21及一凹槽22,且结构板20设有一对第一枢接架23及一对第二枢接架24;穿孔21位于结构板20的一侧,凹槽22位于穿孔21的一旁,该对第一枢接架23位于结构板20邻近穿孔21的一侧,且凹槽22位于该对第一枢接架23之间,该对第二枢接架24位于结构板20远离穿孔21的一侧,穿孔21位于该对第一枢接架23及该对第二枢接架24之间。

敲声组件30包含有一轴体31、一悬臂件32、一弹性元件33及一固定座34;轴体31具有一基座311及自基座311延伸而出一凸块312,基座311穿接结构板20的穿孔21,且基座311远离凸块312的一端部连接固定座34;悬臂件32自基座311邻近凸块312的一侧延伸而出,悬臂件32为挠性材质所制成的元件,悬臂件32远离轴体31的一侧形成有一抵压斜面321;弹性元件33套设于凸块312上;该固定座34一端连接底部板10且另一侧连接基座311远离凸块312的一端部,基座311通过固定座34而固定于底部板10;弹性元件33为一弹簧。

按键上盖40对应罩盖结构板20,弹性元件33夹设于基座311及按键上盖40之间,弹性元件33的一端连接固定于基座311且另一端连接固定于按键上盖40;按键上盖40的下侧面延伸有一第一柱体41及一第二柱体42,第一柱体41及第二柱体42的底端部之间形成有一第一间隔空间43,第一柱体41和第二柱体42邻近按键上盖40的一侧形成有连通第一间隔空间43的一第二间隔空间44,第一间隔空间43和第二间隔空44间呈错位配置;第一柱体41的端部邻近第二柱体42的一侧形成有一导引斜面411,第二柱体42的端部朝第一柱体41的端部延伸有一敲击部421;第一柱体41及第二柱体42穿接结构板20的穿孔21,并使第一柱体41设有导引斜面411的一侧及第二柱体42设有敲击部421的一侧穿出结构板20的穿孔21;第一间隔空间43形成于第一柱体41的导引斜面411和第二柱体42的敲击部421之间,敲击部421邻近导引斜面411的一侧面形成有一敲击斜面422,敲击斜面422和导引斜面411为相互平行。

悬臂件32位于第一间隔空间43内且能够沿着第一间隔空间43及第二间隔空间44移动;另外,悬臂件32能够沿着第一柱体41的导引斜面411移动并能够敲击敲击部421的敲击斜面422,悬臂件32的抵压斜面321能够和第一柱体41的导引斜面411滑接且能够沿着导引斜面411移动。

弹性构件50安装于按键上盖40及结构板20之间,弹性构件50的两侧分别连接结构板20及按键上盖30;弹性构件50还包含有一薄膜件51及一弹性体52,薄膜件51覆盖于结构板20的上表面,薄膜件51开设有一开口511、一第一穿口512及一第二穿口513,薄膜件51的开口511位于结构板20的穿孔21的上方,第一穿口512位于薄膜件51邻近开口511的一侧,薄膜件51的第一穿口512且连通薄膜件51的开口511,第二穿口513位于该薄膜件51远离开口512的一侧;轴体31的凸块312、弹性元件33、第一柱体41及第二柱体42穿接薄膜件51的开口511,第一穿口512供该对第一枢接架23穿接,第二穿口513供该对第二枢接架24穿接。

弹性体52为一橡胶、硅胶、树脂或优力胶材料所制成的元件;弹性体52一端连接薄膜件51且另一端连接按键上盖30,弹性体52成一倒u字状,弹性体52的底部朝外侧延伸有一凸环521,弹性体52通过凸环521连接薄膜件51,弹性体52的顶部连接按键上盖30。

外支撑框70套设于内支撑框60外部,外支撑框70框体的中间部位枢接内支撑框60框体的中间部位,内支撑框60两侧具有一第一内接部61及一第二内接部62,第二内接部62穿接薄膜件51的第二穿口513;外支撑框70的两侧分别具有一第一外接部71及一第二外接部72,第一外接部71穿接薄膜件50的第一穿口512;内支撑框60的第一内接部61枢接按键上盖30,第二内接部62的两端分别枢接结构板20的该对第二枢接架24;第一外接部71的两端分别枢接结构板20的该对第一枢接架23,且第一外接部71容置于结构板20的凹槽22内,第二外接部72枢接按键上盖30。

请参照图4,其为本发明按键的使用状态图,首先使用者利用手指将按键上盖40往下按压,使按键上盖40往下移动而带动第一柱体41、第二柱体42、弹性元件33、弹性体52、内支撑框60及外支撑框70往下移动,进而让按键上盖40带动第一柱体41抵压悬臂件32并提供悬臂件32一向下作用力,由此于按键上盖40不断的向下移动的过程中,其悬臂件32能够沿着第一柱体41的导引斜面411往第二柱体42的方向移动,使悬臂件32自第一间隔空间43朝第二间隔空间44移动并移入第二间隔空间44;其中当第一柱体41对悬臂件32实施的向下作用力并使悬臂件32于逐渐移入第二间空间44的过程中,令悬臂件32产生挠性变形而产生错位的效果,使悬臂件32刚移入第二间隔空间44内时,由于悬臂件32脱离第一柱体43所提供的向下作用力的作用,因此悬臂件32会产生晃动而敲击第二柱体44的敲击部441,而发出敲击的声音,由此令使用者于按压按键上盖40的过程中,其按键100能够提供敲击声的回馈声音,以便使用者确认是否有确实按压其按键100并且增加按压按键100时的使用手感。

当使用者将手指自按键上盖40移开后,其弹性体52及弹性元件33的弹性恢复力会将按键上盖40往上推动,并通过按键上盖40带动内支撑框60的第一内接部61及外支撑框70的第二外接部72往上移动,进而带动内支撑框60及外支撑框70自水平的方向朝垂直的方向移动,使之内支撑框60及外支撑框70之间呈交叉状,令内支撑框60及外支撑框70有足够的支撑力能够支撑回复原位的按键上盖40的重量。

另外,由于仅需于按键上盖40设置第一柱体41及第二柱体42,而利用第一柱体41导引悬臂件32错位而敲击第二柱体42,便可使按压按键100产生敲击的声音,由此亦能达到简化结构及节省成本的效果,进而简化组装程序及节省组装成本。

再者,通过于第一柱体41设有导引斜面411及于悬臂件32设有抵压斜面321,使其抵压斜面321能够和导引斜面411滑接,令悬臂件32通过导引斜面411的导引,而确保悬臂件32能够顺利的朝第二间隔空间44的方向移动;再者还通过悬臂件32的抵压斜面321能够和导引斜面411滑接,由此降低悬臂件32和第一柱体41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降低悬臂件32朝第二间隔空间44滑动所耗费的力量,使悬臂件32能够更加轻易的自第一间隔空间43朝第二间隔空间44移入,而达到省力的效果。

此外,通过于第二柱体42的敲击部421设有一敲击斜面422,以使悬臂件32发生错位产生晃荡时更容易敲击其敲击部421,而确保每次按压按键100时,悬臂件32皆能确实的敲击到敲击部421的敲击斜面422以发出敲击声。

且,由于按键上盖40通过内支撑框60及外支撑框70支撑,而内支撑框60及外支撑框70的框体中间部分相互枢接,使内支撑框60及外支撑框70呈交叉配置,故能节省按键100内部的支撑结构所占用的空间,进而达到节省结构空间的效果,故于机械式键盘的设计中,能够经由节省按键100结构所占用的空间,而令机械式键盘达到薄化的设计结构。

依据以上的描述可知,第一,通过错位配设的第一间隔空间43及第二间隔空间44,以使悬臂件32于自第一间隔空间43移入第二间隔空间44的过程中敲击第二柱体42而得到敲击声的回馈声音;第二,通过于按键上盖40设置第一柱体41及第二柱体42,且令悬臂件32于第一柱体41及第二柱体42间移动便可得到敲击的回馈声音,由此达到简化结构及节省成本的效果;第三,由于内支撑框60及外支撑框70呈交叉配置,故能达到节省结构空间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因此凡其它未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下所完成的等效改变或修饰,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