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插座以及连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04432发布日期:2018-08-21 07:0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通常的连接器、插座以及连接系统,更详细而言,涉及用于将电气部件彼此电连接的连接器、插座以及连接系统。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用于将电气部件彼此电连接的连接器,例如公开于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3/031139号)。文献1所记载的插头(连接器)具备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整体成形为矩形状的插头壳体(壳体)。在插头壳体上沿长度方向以相等的间距配设有多个插头侧端子(接头)。另外,在插头壳体的长度方向两端部配设有插头侧保持配件(安装配件)。多个插头侧端子通过将插头嵌合于插座(另一连接器),从而与多个插座侧端子(另一连接器侧接头)电连接。

在如上述以往例那样的连接器中,期望实现与另一连接器的电连接的可靠性的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实现与另一连接器的电连接的可靠性的提高的连接器、插座以及连接系统。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连接器具备多个接头、壳体、以及连接端子。所述壳体保持所述多个接头。所述连接端子具有导电性,且能够与另一连接器的具有导电性的导电部电连接。所述壳体具有底壁和包围所述底壁的周壁。所述周壁具有一对第一周壁和一对第二周壁。所述一对第一周壁的至少一方将所述多个接头保持为沿排列方向排列的状态。所述一对第二周壁分别将所述一对第一周壁的端部彼此连结。所述连接端子的一部分由所述一对第二周壁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周壁保持。所述连接端子中的未由所述壳体保持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是与所述导电部相接的部位,且能够弹性变形。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插座与作为上述连接器的插头连接,且为作为另一连接器的插座。所述插座具有与所述插头的所述多个接头电连接的多个另一连接器侧接头。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连接系统具备上述的连接器以及所述另一连接器。所述另一连接器具有与所述多个接头电连接的多个另一连接器侧接头。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实现与另一连接器的电连接的可靠性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使该连接器的前后反转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该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4是该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5的a是从该连接器中省略了壳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5的b是该连接器中的接头的剖视图。

图6的a是该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图6的b是该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的俯视图。图6的c是该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的侧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另一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8是使该另一连接器的前后反转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该另一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10是该另一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11的a是从该另一连接器中省略了另一连接器侧壳体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1的b是该另一连接器中的另一连接器侧接头的剖视图。

图12的a、图12的b分别是该另一连接器中的另一连接器侧安装配件的立体图。

图13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连接系统中另一连接器与连接器连接前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在该连接系统中另一连接器与连接器连接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5的a是示出在该连接系统中连接端子与另一连接器侧安装配件接触前的状态的省略了局部的剖视图。图15的b是示出在该连接系统中连接端子与另一连接器侧安装配件接触后的状态的省略了局部的剖视图。

图16是实施方式1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17是使该连接器的前后反转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8是使实施方式1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前后反转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9的a是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图19的b是该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的俯视图。图19的c是该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的侧视图。

图20的a是实施方式1的第四变形例所涉及的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图20的b是该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的俯视图。图20的c是该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的侧视图。

图21的a是实施方式1的第五变形例所涉及的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图21的b是该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的俯视图。图21的c是该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的侧视图。

图22的a是实施方式1的第六变形例所涉及的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的立体图。图22的b是该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的俯视图。图22的c是该连接器中的连接端子的侧视图。

图23是示出在实施方式1的第七变形例所涉及的连接器中使前后反转后的状态的省略了局部的立体图。

图24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5是使该连接器的前后反转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26是该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27是该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28的a是示出在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连接系统中连接端子与另一连接器侧安装配件接触前的状态的省略了局部的剖视图。图28的b是示出在该连接系统中连接端子与另一连接器侧安装配件接触后的状态的省略了局部的剖视图。

图29是实施方式2的第一变形例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0是使该连接器的前后反转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1是使实施方式2的第二变形例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前后反转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2是示出在实施方式2的第三变形例所涉及的连接器中使前后反转后的状态的省略了局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11底壁;12周壁;121第一周壁;122第二周壁;15壁部;2接头;2a另一连接器侧接头;3信号端子;4电源端子;5安装配件;5a另一连接器侧安装配件(导电部);6连接端子;61主片;610避让部;611接合部;612凹部;613延长片;62对置片;621突部;63连结片;7基板;100连接系统;101连接器;102另一连接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1)概要

以下,使用图1~图6的c对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0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例如安装于印刷配线板、柔性印刷配线板等基板7(参照图13)。连接器101用于将例如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所搭载的多个基板7之间电连接。当然,并不限定连接器101的用途,连接器101也可以用于例如相机模块等便携终端以外的电子设备。另外,连接器101不限于将多个基板7之间电连接的用途,例如也可以用于将基板7与显示器之间、基板7与蓄电池之间等多个部件之间电连接的用途。

连接器101具备壳体1、多个接头2、以及连接端子6。壳体1保持多个接头2。壳体1具有底壁11和包围底壁11的周壁12。周壁12包括一对第一周壁121和一对第二周壁122。一对第一周壁121的至少一方将多个接头2保持为沿排列方向(第一周壁121的长度方向)排列的状态。一对第二周壁122分别将一对第一周壁121的端部彼此连结。

壳体1的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例如为几mm以下。另外,壳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例如为十几mm。另外,壳体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例如为几mm。并且,多个接头2的排列间隔、即间距例如为零点几mm。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接头2以等间距排列,但也可以以不相等的间距排列。

连接端子6具有导电性,且能够与另一连接器102(后述)的具有导电性的导电部电连接。另外,连接端子6的一部分由壳体1保持。具体而言,连接端子6由一对第二周壁122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周壁122保持。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端子6通过一部分被按入一对第二周壁122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周壁122从而由壳体1保持。另外,连接端子6中的未由壳体1保持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是与导电部相接的部位,且能够弹性变形。

即,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除多个接头2以外,还具备具有导电性的连接端子6。因此,当将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时,不仅是多个接头2,连接端子6也与另一连接器102电连接,其结果是,能够实现与另一连接器102的电连接的可靠性的提高。

(2)详细说明

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将壳体1、1a的长度方向作为左右方向(第一方向),将壳体1、1a的宽度方向作为上下方向(第二方向),将壳体1、1a的厚度方向作为前后方向(第三方向)来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图32中,示出了表示上述方向(上、下、左、右、前、后)的箭头,但上述箭头仅为了辅助说明而记载,并不具有实体。另外,上述的方向的规定并不限定本实施方式以及后述的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101以及另一连接器102的使用方式。

(2.1)整体结构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的整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对于连接端子6,在“(2.2)连接端子”中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是插头(阳连接器),如图1~图6的c所示,具备壳体1、多个(在此为八个)接头2、两对安装配件5、以及一对连接端子6。

壳体1呈在第一方向(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扁平的长方体状,是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成形体。壳体1具有底壁11和周壁12。底壁11呈在第一方向上较长的板状,构成壳体1的底部。周壁12与底壁11形成为一体。另外,周壁12以从底壁11的周缘包围底壁11的一个面(前表面)的方式朝向前方突出,在俯视观察时呈矩形框状。即,周壁12构成为包围底壁11。在此,“俯视观察”是指从第三方向(前后方向)观察。

具体而言,周壁12包括一对第一周壁121和一对第二周壁122。一对第一周壁121是周壁12中的在第一方向(左右方向)上较长的一对壁。一对第二周壁122是周壁12中的在第二方向(上下方向)上较长的一对壁。由底壁11以及周壁12包围的部位构成供另一连接器嵌合的嵌合凹部13。具体而言,在嵌合凹部13嵌合有另一连接器102的台部16(后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是将多个接头2和两对安装配件5作为嵌入件的嵌入成形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接头2设置于一对第一周壁121的各个第一周壁121。具体而言,一对第一周壁121分别保持四个接头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连接端子6通过分别将一部分按入一对第二周壁122从而由壳体1保持。

接头2是由例如铜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的金属成形体。另外,对接头2实施了镀金。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对接头2实施镀金。接头2具有接触片21、垂下片22、以及端子片23,它们构成为一体(参照图5的b)。接触片21呈板状。接触片21设置于周壁12的与嵌合凹部13对置的对置面。接触片21构成为,在另一连接器102的台部16插入嵌合凹部13的状态下,与对应的另一连接器侧接头2a(后述)接触。

另外,在接触片21设置有向远离嵌合凹部13的朝向凹陷的凹坑211。凹陷211构成为,在另一连接器102的台部16插入嵌合凹部13的状态下,供对应的另一连接器侧接头2a的一部分嵌入。即,接触片21的凹陷211以及对应的另一连接器侧接头2a构成能够通过施加规定以上的力而解除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的连接状态的锁定机构。

垂下片22呈板状。垂下片22沿着第一周壁121的外侧的表面(若为上侧的第一周壁121则为上表面,若为下侧的第一周壁121则为下表面)设置。垂下片22的一端(前端)弯曲成倒u字状,与接触片21的第一端(前端)形成为一体。

另外,垂下片22与沿着垂下片22的厚度方向(上下方向)突出的突起221形成为一体。突起221在另一连接器102的台部16插入嵌合凹部13的状态下与对应的另一连接器侧接头2a的突起251(后述)沿着第三方向(前后方向)排列,并且,位于比突起251靠后方的位置(参照图14)。因此,在不以规定以上的力将另一连接器102从嵌合凹部13中拉出的情况下,另一连接器侧接头2a的突起251卡止于接头2的突起221,从而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的连接状态不会解除。即,接头2的突起221以及另一连接器侧接头2a的突起251构成能够通过施加规定以上的力而解除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的连接状态的锁定机构。

端子片23呈板状。端子片23的第一端与接触片21的第二端(后端)形成为一体。另外,端子片23的第二端在第三方向的一端侧(后侧)从壳体1露出。端子片23的一个面(后表面)成为例如通过钎焊而与基板7接合的接合面。

多个接头2大体分为信号端子3和电源端子4。信号端子3是信号传输用的端子。电源端子4是与电源电连接的端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八个接头2中,信号端子3为四个,电源端子4为四个。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第一周壁121的各个第一周壁121上,两个信号端子3和两个电源端子4以在排列方向(左右方向)上排列的状态设置。另外,在一对第一周壁121的各个第一周壁121上,两个信号端子3设置为被两个电源端子4夹着。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端子4呈将三个信号端子3沿一个方向(左右方向)排列并形成为一体的形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电源端子4的宽度尺寸(第一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大于信号端子3的宽度尺寸。由此,使电源端子4的阻抗小于信号端子3的阻抗,使电源端子4的额定电流大于信号端子3的额定电流。另外,在电源端子4的垂下片22设置有三个凹陷221。另外,电源端子4的端子片23与从第二端朝向第二方向(上下方向)的外方突出的两个突片231形成为一体。因此,在例如通过钎焊将电源端子4的端子片23接合于基板7时,钎料容易向上述两个突片231之间的区域扩散,容易形成焊脚。因此,在该结构中,能够将电源端子4牢固地接合于基板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第一方向(左右方向)观察时,信号端子3的剖面的形状与电源端子4的剖面的形状相同。在此“相同”包括“大致相同”。因此,因制造上的误差或者偏差而使信号端子3以及电源端子4各自的剖面的形状相互略微不同是允许范围内的误差。

安装配件5是由例如铜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的金属成形体,具有板状的第一片501、以及与第一片501形成为一体的板状的第二片502(参照图5的a)。安装配件5整体在俯视观察时呈l字状。在此,“俯视观察”是指从第一方向(左右方向)观察。

安装配件5在一对第二周壁122的各个第二周壁122分别设置有一对(参照图1、图2)。具体而言,安装配件5设置为第一片501埋入第二周壁122。即,安装配件5设置于一对第二周壁122中的设置有连接端子6的第二周壁122。具体而言,一对第二周壁122中的设置有连接端子6的第二周壁122是将安装配件5作为嵌入件的嵌入成形件。安装配件5用于提高第二周壁122(即,壳体1)的强度。

第二片502从壳体1露出,其后表面与接头2的后表面大致共面。在一对第一周壁121的各个第一周壁121上,两个第二片502以与多个接头2的端子片23沿排列方向(左右方向)排列的状态设置于壳体1。因此,第二片502能够与多个接头2同样地接合于基板7。而且,通过利用钎焊将第二片502接合于基板7,能够将施加于第二片502(即,安装配件5)的应力向基板7传递,从而还能够通过基板7承受应力。因此,能够提高安装配件5的强度,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壳体1的强度。

(2.2)连接端子

接下来,使用图6的a~图6的c对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的连接端子6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端子6设置于一对第二周壁122的各个第二周壁122。在以下的说明中,原则上以安装于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的第二周壁122的连接端子6为例来进行说明,但安装于第一方向的第二侧(右侧)的第二周壁122的连接端子6也为同样的结构。

连接端子6是由例如铜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的金属成形体,具有导电性。另外,对连接端子6实施了镀金。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对连接端子6实施镀金。连接端子6具有主片61、对置片62、连结片63。主片61呈沿着第二方向(上下方向)较长的矩形板状。主片61从后方被按入第二周壁122的槽14(参照图2),从而由壳体1保持。这里所说的“按入”包括施加一定以上的力而被按入即压入的概念。

槽14设置于一对第二周壁122的各个第二周壁122。槽14设置为沿第三方向(前后方向)贯穿第二周壁122。具体而言,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的第二周壁122的槽14设置为,使第二周壁122的前表面的一部分、后表面的一部分以及左侧面的一部分开放。另外,第一方向的第二侧(右侧)的第二周壁122的槽14设置为,使第二周壁122的前表面的一部分、后表面的一部分以及右侧面的一部分开放。在本实施方式中,槽14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的尺寸比连接端子6的主片61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的尺寸稍小。因此,连接端子6的主片61通过从后方被按入槽14,从而以塑性变形后的状态由壳体1保持。即,连接端子6构成为一部分(主片61)由壳体1保持。

主片61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前端)与连结片63的第一端形成为一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两个连结片63的第一端在主片61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而与主片61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形成为一体。而且,两个连结片63的第二端分别与对应的对置片62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前端)形成为一体。即,连接端子6具有多个(在此为两个)对置片62。而且,多个对置片62的第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多个(在此为两个)连结片63形成为一体。

另外,在连接端子6中,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均未由壳体1保持。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片61由壳体1保持(第二周壁122)的状态下,在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与壳体1之间分别产生间隙。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不会被壳体1阻碍从而容易弹性变形。

连结片63将主片61以及对置片62的端部(在此为前端)彼此连结。具体而言,上侧的连结片63将主片61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前端)与上侧的对置片62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前端)连结。另外,下侧的连结片63将主片61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前端)与下侧的对置片62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前端)连结。另外,连结片63在俯视观察时呈倒u字状。在此,“俯视观察”是指从第二方向(上下方向)观察。

在主片61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前端),在主片61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两角部分别设置有避让部610。避让部610向沿着第三方向(前后方向)的朝向(后方)凹陷。该朝向相当于与将连接端子6按入第二周壁122的朝向相反的朝向。即,避让部610设置于主片61中的与连结片63连结的一端(在此为前端)的角部,且向与将连接端子6按入第二周壁122的朝向相反的朝向(即,后方)凹陷。

换言之,连接器101具备多个接头2、保持多个接头2的壳体1、以及连接端子6。连接端子6具有导电性,且能够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具有导电性的导电部(在本实施方式中,后述的安装配件5a)电连接。连接端子6通过一部分被按入壳体1而由壳体1保持。连接端子6中的未由壳体1保持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是与导电部相接的部位,且能够弹性变形。连接端子6具有主片61、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主片61由壳体1保持。对置片62与主片61隔开间隔地对置,从壳体1露出。连结片63将主片61以及对置片62的端部彼此连结。而且,主片61具有避让部610。避让部610设置于主片61中的与连结片63连结的一端的角部,且向与将连接端子6按入壳体1的朝向相反的朝向凹陷。

在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的连接端子6中,第二方向的第一侧(上侧)的避让部610设置为使前方、上方、以及左方开放。另外,在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的连接端子6中,第二方向的第二侧(下侧)的避让部610设置为使前方、下方、以及左方开放。同样地,在第一方向的第二侧(右侧)的连接端子6中,第二方向的第一侧(上侧)的避让部610设置为使前方、上方、以及右方开放。另外,在第一方向的第二侧(右侧)的连接端子6中,第二方向的第二侧(下侧)的避让部610设置为使前方、下方、以及右方开放。另外,避让部610设置为,从第三方向(前后方向)观察时的开口面随着从后方朝向前方而扩大。

对于主片61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而言,宽度方向的第二端(后端)侧的尺寸大于宽度方向的第一端(前端)侧的尺寸。另外,主片61的宽度方向的第二端(后端)在壳体1的第三方向的一端侧(后侧)从壳体1露出。主片61的宽度方向的第二端的一个面(后表面)与多个接头2的一个面(后表面)大致共面,成为例如通过钎焊接合于基板7的接合面。即,连接端子6还具有接合于基板7的接合部611。而且,接合部611设置于主片61的宽度方向的第二端(后端)、即底壁11侧的一端。

在主片61的宽度方向的第二端(后端)设置有两个凹部612。两个凹部612均向沿着壳体1的厚度方向的朝向(在此为前方)凹陷。该朝向相当于将连接端子6按入第二周壁122的朝向,换言之相当于从主片61的底壁11侧的一端(后端)朝向另一端(前端)的朝向。另外,两个凹部612连结,两个凹部612连结的部位也向沿着第三方向的方向(前方)凹陷。即,凹部612设置于主片61的宽度方向的第二端(后端)、即底壁11侧的一端,向将连接端子6按入第二周壁122的朝向(前方)凹陷。换言之,凹部612设置于底壁11侧的一端,且从底壁11侧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凹陷。

对置片62呈沿着第三方向(前后方向)较长的矩形板状。对置片62与主片61在第一方向(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对置,从第二周壁122露出。具体而言,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的连接端子6的对置片62从第二周壁122的左面露出。另外,第一方向的第二侧(右侧)的连接端子6的对置片62从第二周壁122的右面露出。

在对置片62与主片61之间设置有空隙。另外,连接端子6中的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未由壳体1保持。因此,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能够弹性变形。特别是,对置片62能够在第一方向(左右方向)上弹性变形。即,在连接端子6中,未由壳体1保持的部位(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能够弹性变形。

在对置片62设置有向沿着第一方向(左右方向)的朝向突出的突部621。具体而言,在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的连接端子6的对置片62设置有向左方突出的突部621。另外,在第一方向的第二侧(右侧)的连接端子6的对置片62设置有向右方突出的突部621。即,对置片62具有向沿着一对第二周壁122排列的方向的朝向突出的突部621。

在本实施方式中,突部621从对置片62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后端)沿着第三方向(前后方向)延伸。即,突部621沿着与壳体1的底壁11正交的方向延伸。另外,突部621的连结片63侧的一端(前端)具有随着接近连结片63而从对置片62突出的突出量变小的锥度。通过该锥度,从而在将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时,突部621不易卡止于另一连接器102的安装配件5a(后述)。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的连接端子6在接合部611接合于基板7的状态下,能够经由基板7所具有的导体与上下一对电源端子4电连接。同样地,第一方向的第二侧(右侧)的连接端子6在接合部611接合于基板7的状态下,能够经由基板7所具有的导体与上下一对电源端子4电连接。即,多个接头2中的一部分接头2(电源端子4)构成为与连接端子6等电位地电连接。

(3)另一连接器

以下,使用图7~图12的b对本实施方式的与连接器101对应的另一连接器102进行说明。

(3.1)整体结构

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的整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是插座(阴连接器),具备另一连接器侧壳体1a、多个另一连接器侧接头2a、以及一对另一连接器侧安装配件5a。在以下的说明中,原则上将另一连接器侧壳体1a、另一连接器侧接头2a、以及另一连接器侧安装配件5a分别简称作“壳体1a”、“接头2a”、以及“安装配件5a”。另外,对于安装配件5a,在“(3.2)安装配件”中进行详细说明。

壳体1a呈在第一方向(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扁平的长方体状,是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成形体。在本实施方式中,壳体1a是将一对安装配件5a作为嵌入件的嵌入成形件。壳体1a具有底壁11a、周壁12a、以及台部16。底壁11a呈在第一方向(左右方向)上较长的板状,构成壳体1a的底部。周壁12a从底壁11a的周缘向前方突出,在俯视观察时呈矩形框状。即,周壁12a构成为包围底壁11a的周围。在此,“俯视观察”是指从第三方向(前后方向)观察。

具体而言,周壁12a包括一对第一周壁121a和一对第二周壁122a。一对第一周壁121a是周壁12a中的沿着第一方向的一对壁。在一对第一周壁121a的各个第一周壁121a,在后述的多个收纳部17分别收纳有多个接头2a,从而将多个接头2a保持为沿一个方向(左右方向)排列的状态。即,在周壁12a设置有多个接头2a。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第一周壁121a分别保持四个接头2a。

台部16呈在第一方向(左右方向)上较长的长方体状,从底壁11a的中央向前方突出。由底壁11a、周壁12a、以及台部16包围的部位构成供连接器101嵌合的嵌合凹部13a。具体而言,在嵌合凹部13a嵌合有连接器101的一对第一周壁121、以及连接器101的一对第二周壁122。由此,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

接头2a是由例如铜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的金属成形体。另外,对接头2a实施了镀金。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对接头2a实施镀金。接头2a具有弹簧片24、立升片25、立降片26、以及端子片27,它们构成为一体(参照图11的b)。

弹簧片24构成为,前端弯曲成马蹄形,在第二方向(上下方向)上弹性变形。即,弹簧片24构成为,在连接器101的多个接头2插入嵌合凹部13a的状态下,被对应的接头2按压,从而产生朝向对应的接头2的朝向的弹力。

立升片25呈板状。立升片25的第一端(后端)与弹簧片24形成为一体。立升片25构成为,在将连接器101的多个接头2插入嵌合凹部13a的状态下,与对应的接头2接触。另外,立升片25与朝向弹簧片24突出的突起251形成为一体。突起251在连接器101的多个接头2插入嵌合凹部13a的状态下与对应的接头2的突起221沿第三方向(前后方向)排列,并且,位于比突起221靠前方的位置(参照图14)。即,如上述那样,突起251通过卡止于对应的接头2的突起221从而构成锁定机构。

立降片26呈板状。立降片26的第一端(前端)弯曲成倒u字状,与立升片25的第二端(前端)形成为一体。

端子片27呈板状。端子片27与立降片26的第二端(后端)形成为一体。另外,端子片27的前端在第三方向的一端侧(后侧)从壳体1a露出。端子片27的一个面(后表面)成为例如通过钎焊而与基板7接合的接合面。

多个接头2a与连接器101同样地大体分为信号传输用的信号端子3a、以及与电源电连接的电源端子4a。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连接器101同样地,在八个接头2a中,信号端子3a为四个,电源端子4a为四个。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一对第一周壁121a的各个第一周壁121a上,两个信号端子3a和两个电源端子4a以在排列方向(左右方向)上排列的状态设置。另外,在一对第一周壁121a的各个第一周壁121a上,两个信号端子3a设置为被两个电源端子4a夹着。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源端子4a与连接器101的电源端子4同样地,呈将三个信号端子3a沿一个方向(左右方向)排列并形成为一体的形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电源端子4a的宽度尺寸(第一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尺寸)大于信号端子3a的宽度尺寸。由此,使电源端子4a的阻抗小于信号端子3a的阻抗,使电源端子4a的额定电流大于信号端子3a的额定电流。另外,在电源端子4a中,三个弹簧片24在第一方向(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而与立升片25的第一端(后端)形成为一体。另外,电源端子4a的端子片27与从一端朝向第二方向(上下方向)的外方突出的两个突片271形成为一体。因此,在例如通过钎焊将电源端子4a的端子片27接合于基板7时,钎料容易向上述两个突片271之间的区域扩散,容易形成焊脚。因此,在该结构中,能够将电源端子4a牢固地接合于基板7。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从第一方向(左右方向)观察时,信号端子3a的剖面的形状与电源端子4a的剖面的形状相同。在此“相同”包括“大致相同”。因此,因制造上的误差或者偏差而使信号端子3a以及电源端子4a各自的剖面的形状相互略微不同是允许范围内的误差。

在壳体1a具有与多个接头2a一对一地对应的多个(在此为八个)收纳部17。多个收纳部17分别沿厚度方向(前后方向)贯穿底壁11a。多个接头2a分别从后方被按入收纳部17,从而收纳于收纳部17。

多个收纳部17以在隔着台部16的第二方向(上下方向)的两侧被二等分的方式设置。位于台部16的第二方向的两侧的多个收纳部17均以沿着第一方向(左右方向)大致等间隔地排列的方式设置。在此,在位于台部16的第二方向的第一侧(上侧)的四个收纳部17中的、位于第一方向(左右方向)的两侧的两个收纳部17中分别收纳有电源端子4a作为接头2a。另外,在位于台部16的第二方向的第二侧(下侧)的四个收纳部17中的、位于第一方向的两侧的两个收纳部17中也分别收纳有电源端子4a作为接头2a。在剩余的四个收纳部17中分别收纳有信号端子3a作为接头2a。

多个接头2a各自在收纳于收纳部17的状态下一部分向嵌合凹部13a露出。具体而言,多个接头2a各自的弹簧片24的一部分从台部16的内侧向嵌合凹部13a露出。另外,多个接头2a各自的立升片25的一部分从第一周壁121a的内侧向嵌合凹部13a露出。因此,当将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时,多个接头2a各自的向嵌合凹部13a露出的部位与连接器101的对应的接头2接触。由此,另一连接器102的多个接头2a分别与连接器101的多个接头2电连接。

(3.2)安装配件

接下来,使用图12的a、图12的b对本实施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中的安装配件5a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配件5a分别设置于壳体1a的第一方向(左右方向)的两端部。在以下的说明中,原则上以安装于壳体1a的第一方向的第一端(左端)的安装配件5a为例来进行说明,但安装于壳体1a的第一方向的第二端(右端)的安装配件5a也为同样的结构。

安装配件5a是由例如铜合金等金属材料构成的金属成形体。安装配件5a用于提高壳体1a的强度。在安装配件5a中,作为安装于壳体1a的安装构件50,具有第一安装片51、第二安装片52、以及第三安装片53。第一安装片51呈沿着第三方向(前后方向)较长的矩形板状。第一安装片51在安装构件50安装于壳体1a的状态下覆盖周壁12a的内侧面s1的至少一部分。具体而言,第一安装片51以在第三方向(前后方向)上贯穿底壁11a的状态安装于壳体1a,沿着第三方向覆盖周壁12a的内侧面s1(参照图15的a、图15的b)。第一安装片51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前端)与第二安装片52的第一端形成为一体。另外,第一安装片51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后端)与第三安装片53形成为一体。

第二安装片52的第一端与第一安装片51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前端)连结。另外,第二安装片52的第二端与突壁19(后述)对置。第二安装片52在安装构件50安装于壳体1a的状态下覆盖将周壁12a的外侧面s2与内侧面s1连结的连结面s3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面s3是第一周壁121a(或者第二周壁122a)的前端部,构成在俯视观察时呈梯形状的部位的外表面(参照图15的a、图15的b)。在此,“俯视观察”是指,若第一周壁121a为对象,则从第一方向(左右方向)观察,若第二周壁122a为对象,则从第二方向(上下方向)观察。

安装构件50不具有覆盖周壁12a的外侧面s2的部位。即,安装构件50不具有隔着周壁12a位于第一安装片51的相反侧的部位。换言之,安装构件50不具有与第二安装片52的第二端连结并且从第二安装片52的第二端沿着周壁12a的外侧面s2延伸的部位。进一步换言之,安装构件50不具有在周壁12a的厚度方向上将周壁12a夹在安装构件50与第一安装片51之间的部位。

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构件50将第一安装片51以及第二安装片52作为一个组片54,具有多个(在此为三个)组片54。具体而言,在第一方向的第一端(左端)侧的安装配件5a中,两个组片54分别安装于一对第一周壁121a的长度方向的第一端(左端)。另外,剩余的一个组片54安装于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的第二周壁122a。同样地,在第一方向的第二侧(右侧)的安装配件5a中,两个组片54分别安装于一对第一周壁121a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右端)。另外,剩余的一个组片54安装于壳体1a的第一方向的第二端(右端)侧的第二周壁122a。即,三个组片54分别设置于周壁12a中的一对第一周壁121a、第二周壁122a。

第三安装片53呈沿着第二方向(上下方向)较长的矩形板状。第三安装片53一体地设置有三个组片54。具体而言,第三安装片53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上下一对第一安装片51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后端)形成为一体。另外,在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的安装配件5a中,第三安装片53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左端)与第一安装片51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后端)形成为一体。同样地,在第一方向的第二侧(右侧)的安装配件5a中,第三安装片53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右端)与第一安装片51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后端)形成为一体。

在此,如上述那样,第一安装片51以在第三方向(前后方向)上贯穿底壁11a的状态安装于壳体1a。因此,与第一安装片51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后端)形成为一体的第三安装片53在第三方向的一端侧(后侧)从壳体1a露出。(参照图8)。即,第一安装片51在底壁11a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底壁11a。而且,第三安装片53从第一安装片51的底壁11a侧的一端沿着底壁11a延伸。

第三安装片53的一个面(后表面)与多个接头2a的一个面(后表面)大致共面,成为例如通过钎焊接合于基板7的接合面。即,第三安装片53具有接合于基板7的接合部511。换言之,安装构件50具有接合于基板7的接合部511。而且,可以说接合部511设置于第一安装片51的底壁11a侧的一端(在此为第三安装片53)。

第三安装片53具有凹处531。在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的安装配件5a中,凹处531从第三安装片53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右端)向另一端(左端)凹陷。另外,在第一方向的第二侧(右侧)的安装配件5a中,凹处531从第三安装片53的宽度方向的一端(左端)向另一端(右端)凹陷。即,第三安装片53具有在俯视观察时沿着底壁11a凹陷的凹处531。在此,“俯视观察”是指从第三方向(前后方向)观察。

另外,第三安装片53具有多个(在此为两个)端子部532。两个端子部532以从第三安装片53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两端突出的方式与第三安装片53形成为一体。端子部532呈沿着第二方向(上下方向)较长的矩形板状。第二方向的第一侧(上侧)的端子部532在第一方向(左右方向)上与第二方向的第一侧(上侧)的多个接头2a排列。同样地,第二方向的第二侧(下侧)的端子部532在第一方向(左右方向)上与第二方向的第二侧(下侧)的多个接头2a排列。端子部532的一个面(后表面)与多个接头2a的一个面(后表面)大致共面,成为例如通过钎焊接合于基板7的接合面。

在此,在壳体1a设置有多个(在此为六个)露出部111(参照图8、图10)。具体而言,在壳体1a的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三个露出部111分别设置于一对第一周壁121a的第一方向的第一端(左端)、第二周壁122a。另外,在壳体1a的第一方向的第二侧(右侧),三个露出部111分别设置于一对第一周壁121a的第一方向的第二端(右端)、第二周壁122a。

露出部111从周壁12a的后表面向前方凹陷,使对应的第一安装片51的一部分从壳体1a露出。例如,在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上侧、下侧、以及左侧的露出部111分别使上侧、下侧、以及左侧的第一安装片51的一部分从壳体1a露出。即,露出部111在底壁11a的厚度方向(前后方向)上凹陷,使安装构件50的一部分从壳体1a露出。

另外,壳体1a具有多个(在此为两个)厚壁部18(参照图7、图9)。两个厚壁部18分别设置于嵌合凹部13a的长度方向(左右方向)的两端。厚壁部18以从底壁11a向前方突出的方式与底壁11a形成为一体。厚壁部18在俯视观察时呈三角形状,具有与底壁11a相接的底面、与对应的第一安装片51相接的立起面、以及面向外部的斜面。在此,“俯视观察”是指从第二方向(上下方向)观察。具体而言,在设置于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的厚壁部18,立起面与设置于左侧的第二周壁122a的第一安装片51相接。另外,在设置于第一方向的第二侧(右侧)的厚壁部18,立起面与设置于右侧的第二周壁122a的第一安装片51相接。而且,两个厚壁部18均覆盖底壁11a与第一安装片51的边界。即,厚壁部18覆盖底壁11a与安装构件50中的贯穿底壁11a并在周壁12a的内侧露出的部位(第一安装片51)的边界。

另外,壳体1a具有多个(在此为六个)突壁19(参照图7、图9)。六个突壁19均呈矩形板状。六个突壁19中的四个突壁19均从第一周壁121a的第三方向的一端(前端)向沿着第三方向的朝向(前方)突出。另外,剩余的两个突壁19均从第一周壁122a的第三方向的一端(前端)向沿着第三方向的朝向(前方)突出。换言之,突壁19从周壁12a的连结面s3向第三方向(前后方向)突出。六个突壁19分别与对应的第二安装片52的第二端对置。具体而言,在第二方向的第一侧(上侧),两个突壁19分别与两个第二安装片52的第二端(上端)对置。另外,在第二方向的第二侧(下侧),两个突壁19分别与两个第二安装片52的第二端(下端)对置。另外,在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突壁19与第二安装片52的第二端(左端)对置。另外,在第一方向的第二侧(右侧),突壁19与第二安装片52的第二端(右端)对置。这样,突壁19与第二安装片52的外侧面s2侧的一端对置。

(4)连接系统

连接器101安装于例如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中内置的基板7(以下,也称作“第一基板71”)(参照图13)。另外,与连接器101对应的另一连接器102也同样地安装于电子设备中内置的另一基板7(以下,也称作“第二基板72”)(参照图13)。

而且,如图13、图14所示,通过将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从而将第一基板71所具有第一导体与第二基板72所具有的第二导体之间电连接。具体而言,通过使连接器101的多个接头2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多个接头2a电连接,从而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此时,连接器101的多个(在此为四个)信号端子3分别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对应的多个(在此为四个)信号端子3a电连接。另外,连接器101的多个(在此为四个)电源端子4分别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对应的多个(在此为四个)电源端子4a电连接。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连接器101和另一连接器102构成连接系统100。换言之,连接系统100具备连接器101和另一连接器102。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3、图14中,连接器101以将前后反转后的状态图示。在后述的图15的a、图15的b中也是同样的。

在此,将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时,如图15的a、图15的b所示,连接端子6的对置片62被安装配件5a的第一安装片51以及第二安装片52向沿着第一方向(左右方向)的朝向按压。因此,连接端子6以在沿着第一方向(左右方向)的朝向上弹性变形了的状态与安装配件5a接触。具体而言,在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的连接端子6中,两个对置片62分别以向右方弹性变形了的状态与安装配件5a的第一安装片51接触。另外,在第一方向的第二侧(右侧)的连接端子6中,两个对置片62分别以向左方弹性变形了的状态与安装配件5a的第一安装片51接触。即,在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的状态下,连接端子6对安装配件5a施加欲恢复至初始的状态的弹力。

(5)优点

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除多个接头2以外,具有能够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具有导电性的导电部(在此为安装配件5a)电连接的连接端子6。因此,在将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时,不仅是多个接头2,连接端子6也能够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电连接。另外,在连接端子6中,未由壳体1保持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是与导电部相接的部位,且能够弹性变形。

在此,列举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的比较例。比较例的连接器的基本结构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相同,但不具有连接端子,安装配件具有能够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电连接的结构。比较例的连接器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同样地,安装配件能够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电连接。然而,安装配件用于确保壳体的强度,因此即使能够略微弹性变形,但原则上为难以弹性变形的结构。因此,在比较例的连接器中,在连接器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的状态下,安装配件难以以弹性变形了状态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接触,难以施加弹力。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连接端子6的未由壳体1保持的部位能够弹性变形。即,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连接端子6能够以弹性变形了状态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接触。因此,连接端子6能够在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的状态下,对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施加弹力并与其接触。这样,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与比较例的连接器相比,能够实现与另一连接器102的电连接的可靠性的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连接端子6的一部分被按入一对第二周壁122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周壁122,从而由壳体1保持。即,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能够通过将连接端子6按入第二周壁122这一简单的工艺,将一部分能够弹性变形的连接端子6设置于壳体1。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连接端子6并不用于作为维持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的连接状态的锁定机构的用途,而用于实现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的电连接的用途。具体而言,连接端子6能够在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的状态下,与安装有另一连接器102的另一基板7(第二基板72)所具有的导体(第二导体)电连接。换言之,在具备连接器101、另一连接器102、以及安装有另一连接器102的基板7的连接系统100中,连接端子6与基板7所具有的导体电连接。在该结构中,具有如下优点:连接端子6不依赖于接头2,而能够单独地将基板7(第一基板71)与基板7(第二基板72)之间电连接。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接头2包括信号端子3和电源端子4,但多个接头2也可以全部是信号端子3。在该情况下,也可以将连接端子6用作电源端子4。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连接端子6由无论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的形状如何均能够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弹性地接触的形状构成。在该结构中,具有如下优点:例如即使在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中的与连接器101对置的对置面平坦、并且导电部不具有弹性的情况下,连接端子6也能够与导电部弹性地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多个接头2分别具有锁定机构,因此在连接端子6中不需要锁定机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端子6不具有凹陷等锁定机构。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如下优点:连接端子6不设置凹陷等,因此能够尽量地得到挠曲量,容易确保相对于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的接触力。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端子6是否具有锁定机构是任意的。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例如如图1所示,连接端子6不将信号端子3夹在之间,而是以位于与电源端子4相邻的位置的方式由壳体1保持。在该结构中,容易获得基板7中的电源端子4以及连接端子6的接合部分(导体)的面积,因此若用于例如将流经电源端子4的电流向连接端子6分流的用途,则具有容易流通有较大的电流的优点。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端子6不必一定位于与电源端子4相邻的位置,例如也可以在连接端子6与电源端子4之间配置有信号端子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连接端子6的突部621不作为锁定机构而发挥功能,而是作为去除附着于突部621以及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的表面的异物的去除机构而发挥功能。即,即使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不具有相当于锁定机构的结构,连接端子6的突部621也作为去除机构而发挥功能。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如图6的a~图6的c所示,连接端子6的突部621呈将与底壁11正交的第三方向(前后方向)作为轴的半圆筒状,具有随着远离轴而从对置片62突出的突出量变小的曲面。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如下优点:在连接端子6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接触时,即使假设异物附着于连接端子6或者导电部,也容易将异物沿着突部621的曲面向对置片62的外侧挤出,从而容易去除异物。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连接端子6的主片61不从壳体1伸出。换言之,连接端子6的与基板7(第一基板71)的接合部分在多个接头2的排列方向(左右方向)上不与多个接头2并排。需要说明的是,连接端子6的主片61是否从壳体1伸出是任意的。

(6)变形例

以下,列举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下说明的变形例的基本结构均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相同,因此对相同的点省略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变形例均能够在连接系统100中代替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而使用。另外,以下说明的变形例能够适当组合而应用。例如,第一变形例以及第二变形例能够分别与第三变形例至第七变形例的任一方组合。

(6.1)第一变形例

如图16、图17所示,第一变形例的连接器101不具备安装配件5。在本变形例中,在一对第二周壁122的各个第二周壁122仅安装有连接端子6,而未安装有一对安装配件5。在该结构中,无需设置用于向壳体1安装安装配件5的空间,能够减小壳体1的尺寸(特别是,壳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即,在该结构中,能够实现连接器101的小型化。

(6.2)第二变形例

在第二变形例的连接器101中,如图18所示,在连接端子6的主片61具有一对延长片613这一点上与第一变形例的连接器101不同。一对延长片613分别从主片61的宽度方向的第二端(后端)、即底壁11侧的一端沿着底壁11延伸。一对延长片613以从主片61的长度方向(上下方向)的两端突出的方式与主片61形成为一体。延长片613呈沿着第二方向(上下方向)较长的矩形板状。第二方向的第一侧(上侧)的延长片613在第一方向(左右方向)上与第二方向的第一侧(上侧)的多个接头2排列。同样地,第二方向的第二侧(下侧)的延长片613在第一方向(左右方向)上与第二方向的第二侧(下侧)的多个接头2排列。

延长片613的一个面(后表面)与多个接头2的一个面(后表面)大致共面,成为例如通过钎焊接合于基板7的接合面。即,在本变形例中,接合部611还设置于延长片613。在该结构中,能够代替安装配件5的第二片502,而将延长片613接合于基板7。

(6.3)第三变形例

在第三变形例的连接器101中,如图19的a~图19的c所示,连接端子6的两个对置片62均不具有突部621。即使连接端子6为如本变形例那样不具有突部621的结构,在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的状态下,也能够对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施加弹力并与其接触。另外,在该结构中,与连接端子6具有突部621的情况相比,连接端子6的制造容易。

(6.4)第四变形例

在第四变形例的连接器101中,如图20的a~图20的c所示,连接端子6具有一个对置片62和一个连结片63。即,在本变形例中,连接端子6的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不从主片61的宽度方向的第一端(前端)分为两部分。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在一个对置片62的一个面沿第二方向(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两个突部621。在该结构中,与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分为两部分的结构相比,连接端子6的制造容易。

(6.5)第五变形例

在第五变形例的连接器101中,如图21的a~图21的c所示,连接端子6具有一个对置片62和一个连结片63。即,本变形例与第四变形例同样地,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不分为两部分。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对置片62仅具有一个突部621。在该结构中,与连接端子6具有多个突部621的情况相比,连接端子6的制造容易。

(6.6)第六变形例

在第六变形例的连接器101中,如图22的a~图22的c所示,连接端子6具有一个对置片62和一个连结片63。即,本变形例与第四变形例同样地,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不分为两部分。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对置片62不具有突部621。在该结构中,与连接端子6具有突部621的情况相比,连接端子6的制造容易。

如上述的第四变形例至第六变形例那样,连接端子6不限定于具有两个对置片62以及两个连结片63的结构,也可以为具有一个对置片62以及一个连结片63的结构。此外,连接端子6也可以为具有三个以上的对置片62以及三个以上的连结片63的结构。另外,对置片62不限定于具有一个突部621的结构,可以为具有两个突部621的结构,也可以为不具有突部621的结构。此外,对置片62也可以为具有三个以上的突部621的结构。

(6.7)第七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例如如图2所示,底壁11的第一方向(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沿着第一方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一对延长壁112形成为一体。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以及第二侧(右侧)的任一方,在一对延长壁112与主片61之间设置有间隙。相对于此,在第七变形例的连接器101中,如图23所示,在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以及第二侧(右侧)的任一方,一对延长壁112与主片61相接,在一对延长壁112与主片61之间不设置间隙。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3中,仅图示了连接器101的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

在此,在如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那样在一对延长壁112与主片61之间设置有间隙的情况下,具有以下的优点。即,在将主片61的宽度方向的第二端的一个面(后表面)通过钎焊接合于基板7时,钎料扩散至上述的间隙,从而容易形成焊脚。因此,在该结构中,主片61(即,连接端子6)容易牢固地接合于基板7,其结果是,连接器101容易牢固地固定于基板7。

另一方面,在如本变形例的连接器101那样在一对延长壁112与主片61之间不设置间隙的情况下,具有以下的优点。即,在对主片61施加沿着第一方向(左右方向)的朝向的应力的情况下,一对延长壁112承受该应力,从而主片61不易塑性变形。因此,在该结构中,能够提高主片61(即,连接端子6)的强度。并且,在该结构中,在将连接端子6按入第二周壁122的槽14时,通过一对延长壁112将主片61引导至槽14,因此能够提高主片61的定位的精度。

(6.8)其他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连接端子6能够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安装配件5a电连接,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即使在另一连接器102不具有安装配件5a的情况下,连接端子6能够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具有导电性的导电部连接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一对第二周壁122的各个第二周壁122分别设置有一个连接端子6,但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也可以在一对第二周壁122的各个第二周壁122设置有多个连接端子6。另外,连接端子6除设置于第二周壁122以外,也可以设置于第一周壁121。在该情况下,第一周壁121具有供连接端子6的一部分(在此为主片61)按入的槽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第一周壁121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第二周壁122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但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第一周壁121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也可以小于第二周壁122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另外,第一周壁121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也可以与第二周壁122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大致相同。在该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也可以按照连接器101的形状而适当变更。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连接端子6中的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能够弹性变形,但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也可以为仅连接端子6中的对置片62能够弹性变形。即,连接端子6构成为未由壳体1保持的部位能够弹性变形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主片61由壳体1保持的状态下,在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与壳体1之间分别在壳体1的宽度方向(上下方向)上产生有间隙,但也可以不产生间隙。即,也可以采用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与壳体1相接并弹性变形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连接端子6的主片61以塑性变形了的状态由壳体1保持,但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也可以在主片61不塑性变形而壳体1塑性变形了的状态下,主片61由壳体1保持。另外,也可以在主片61以及壳体1均塑性变形了的状态下,主片61由壳体1保持。

第二变形例的连接器101不具备安装配件5,但也可以具备安装配件5。即,也可以在一对第二周壁122的各个第二周壁122设置有具有延长片613的连接端子6和一对安装配件5这双方。

在第三变形例至第六变形例的连接器101中,连接端子6的主片61均不具有避让部610,但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即,在第三变形例至第六变形例的连接器101中,连接端子6的主片61也可以具有避让部610。

在本实施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中,安装配件5a的安装构件50具有三个组片54,但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安装构件50可以仅具有一个组片54,也可以仅具有两个组片54。在安装构件50具有两个组片54的情况下,优选两个组片54分别设置于一对第一周壁121a。

在本实施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中,突壁19与第二安装片52的外侧面s2侧的一端相接,但也可以不相接。即,也可以在突壁19与第二安装片52的外侧面s2侧的一端之间存在有间隙。

在本实施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中,安装构件50具有第三安装片53,但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安装构件50也可以不具有第三安装片53。在该结构中,第一安装片51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后端)、即底壁11a侧的一端在壳体1a的厚度方向的一端侧(后侧)从壳体1a露出。而且,在该结构中,若第一安装片51的长度方向的第二端的一个面(后表面)与多个接头2a的一个面(后表面)大致共面,则成为例如通过钎焊接合于基板7的接合面。即,在该情况下,可以说接合部511设置于第一安装片51的底壁11a侧的一端。

在本实施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中,第三安装片53具有多个端子部532,但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例如,第三安装片53也可以不具有端子部532。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系统100中,连接器101为插头,另一连接器102为插座,但并不限定于此。即,在连接系统100中,也可以为连接器101为插座,另一连接器102为插头。

(实施方式2)

(1)详细说明

以下,对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连接器101进行说明。其中,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01相同,因此对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01同样地,能够与另一连接器102构成连接系统100。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如图24~图27所示,在壳体1为将连接端子6作为嵌入件的嵌入成形件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01不同。换言之,一对连接端子6作为嵌入成形件即壳体1的嵌入件,分别由一对第二周壁122保持。

在本实施方式中,主片61与连结片63的一部分在第二周壁122的槽14中作为壳体1的嵌入件而由壳体1保持。即,连接端子6构成为,一部分(主片61以及连结片63的一部分)由壳体1保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槽14中,在对置片62与主片61之间设置有壁部15。壁部15呈在第二方向(上下方向)上较长的矩形板状。壁部15与壳体1的底壁11形成为一体,从底壁11向沿着底壁11的厚度方向的朝向(在此为前方)突出。即,壳体1还具有设置于主片61与对置片62之间的壁部15。

在对置片62与壁部15(即,主片61)之间设置有空隙。另外,连接端子6中的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除连结片63的一部分以外)未由壳体1保持。因此,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除连结片63的一部分以外)能够弹性变形。特别是,对置片62能够在第一方向(左右方向)上弹性变形。即,在连接端子6中,未由壳体1保持的部位(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除连结片63的一部分以外))能够弹性变形。

在将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时,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端子6同样地,连接端子6的对置片62被安装配件5a的第一安装片51以及第二安装片52向沿着第一方向(左右方向)的朝向按压(参照图28的a以及图28的b)。因此,连接端子6以在沿着第一方向(左右方向)的朝向上弹性变形了的状态与安装配件5a接触。即,在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的状态下,连接端子6对安装配件5a施加欲恢复至初始的状态的弹力。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通过嵌入成形这样的简单的工艺,能够将一部分能够弹性变形的连接端子6设置于壳体1。

(2)变形例

以下,列举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下说明的变形例的基本结构均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相同,因此对相同的点省略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变形例均能够在连接系统100中代替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而使用。另外,以下说明的变形例能够与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01的变形例适当组合而应用。

(2.1)第一变形例

如图29、图30所示,第一变形例的连接器101在不具备安装配件5这一点上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不同。在本变形例中,在一对第二周壁122的各个第二周壁122仅安装有连接端子6,而未安装有一对安装配件5。在该结构中,无需设置用于向壳体1安装安装配件5的空间,能够减小壳体1的尺寸(特别是,壳体1的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即,在该结构中,能够实现连接器101的小型化。

(2.2)第二变形例

如图31所示,第二变形例的连接器101在连接端子6的主片61具有一对延长片613这一点上与第一变形例的连接器101不同。在该结构中,能够代替安装配件5的第二片502,而将延长片613接合于基板7。

(2.3)第三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例如如图25所示,底壁11的第一方向(左右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沿着第一方向(左右方向)延伸的一对延长壁112形成为一体。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以及第二侧(右侧)的任一方,一对延长壁112与主片61相接,在一对延长壁112与主片61之间不设置间隙。相对于此,在第三变形例的连接器101中,如图32所示,在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以及第二侧(右侧)的任一方,在一对延长壁112与主片61之间设置有间隙。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2中,仅图示了连接器101的第一方向的第一侧(左侧)。

在该结构中,在将主片61的宽度方向的第二端的一个面(后表面)通过钎焊接合于基板7时,钎料扩散至上述的间隙,从而容易形成焊脚。因此,在该结构中,主片61(即,连接端子6)容易牢固地接合于基板7,其结果是,连接器101容易牢固地固定于基板7。

上述的第一变形例至第三变形例能够分别与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至第六变形例的任一方组合。即,第一变形例至第三变形例的各自的连接端子6可以置换为实施方式1的第三变形例至第六变形例的任一方的连接端子6。

(总结)

如上所述,第一方式的连接器(101)具备多个接头(2)、壳体(1)、以及电子部件(6)。壳体(1)保持多个接头(2)。连接端子(6)具有导电性,且能够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具有导电性的导电部电连接。壳体(1)具有底壁(11)和包围底壁(11)的周壁(12)。周壁(12)具有一对第一周壁(121)和一对第二周壁(122)。一对第一周壁(121)的至少一方将多个接头(2)保持为沿排列方向排列的状态。一对第二周壁(122)分别将一对第一周壁(121)的端部彼此连结。连接端子(6)的一部分由一对第二周壁(122)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周壁(122)保持。连接端子(6)中的未由壳体(1)保持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是与导电部相接的部位,且能够弹性变形。

根据该结构,在将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时,不仅是多个接头(2),连接端子(6)也能够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电连接。另外,根据该结构,在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的状态下,连接端子(6)对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施加弹力并与其接触。因此,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与另一连接器(102)的电连接的可靠性的提高。

另外,在第二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连接端子(6)与多个接头(2)中的一部分接头(2)等电位地电连接。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连接端子(6)作为一部分接头(2)而发挥功能。而且,根据该结构,流经一部分接头(2)的电流向连接端子(6)分支,因此能够增大包括连接端子(6)在内的一部分接头(2)的额定电流。

例如,假设连接端子(6)与电源端子(4)等电位地电连接。在该结构中,连接端子(6)作为电源端子(4)而发挥功能。另外,在该结构中,电流分别流经连接端子(6)和电源端子(4),因此能够增大包括连接端子(6)在内的电源端子(4)的额定电流。

在此,在连接端子(6)与电源端子(4)等电位地电连接、并且连接端子(6)具有突部(621)的情况下,或者具有沿与底壁(11)正交的方向延伸的突部(621)的情况下,具有以下的优点。即,在上述情况下,通过突部(621)而使连接端子(6)以及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的接触部位的接触电阻变小,因此电流容易流经连接端子(6)。因此,易于使电流均衡地流经连接端子(6)和电源端子(4),从而电流不易集中地流经电源端子(4)。其结果是,能够进一步增大包括连接端子(6)在内的电源端子(4)的额定电流。

但是,第二方式的结构不是必需的,也可以构成为,所有接头(2)与连接端子(6)以彼此不同的电位电连接。例如,在安装有连接器(101)的基板(第一基板(71))中,安装有连接端子(6)的导体与安装有接头(2)的导体也可以彼此不同。即,连接端子(6)也可以作为独立于接头(2)的端子而使用。

另外,在第三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第二方式的基础上,多个接头(2)具有信号传输用的信号端子(3)、以及与电源电连接的电源端子(4)。连接端子(6)与电源端子(4)等电位地电连接。

根据该结构,电流分别流经连接端子(6)和电源端子(4),因此能够增大包括连接端子(6)在内的电源端子(4)的额定电流。

另外,在第四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第一至第三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在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的状态下,连接端子(6)与安装有另一连接器(102)的基板(第二基板(72))所具有的导体(第二导体)电连接。

根据该结构,连接端子(6)不依赖于接头(2),而能够单独地将基板(7)(第一基板(71))与基板(7)(第二基板(72))之间电连接。

另外,在连接器(101)中,在第一至第三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多个接头(2)也可以设置于一对第一周壁(121)的各个第一周壁(121)。

根据该结构,无论另一连接器(102)的沿着第一方向(左右方向)的朝向如何,均能够使另一连接器(102)与连接器(101)电连接。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多个接头(2)也可以仅设置于一对第一周壁(121)中的一方。

另外,在第五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第一至第四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连接端子(6)设置于一对第二周壁(122)的各个第二周壁(122)。

根据该结构,无论另一连接器(102)的沿着第一方向(左右方向)的朝向如何,均能够使另一连接器(102)与连接器(101)电连接。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连接端子(6)也可以仅设置于一对第二周壁(122)中的一方。

另外,在第六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第一至第五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连接端子(6)具有主片(61)、对置片(62)、以及连结片(63)。主片(61)由壳体(1)保持。对置片(62)与主片(61)隔开间隔地对置,从第二周壁(122)露出。连结片(63)将主片(61)以及对置片(62)的端部彼此连结。

根据该结构,在主片(61)与对置片(62)之间存在有间隙,因此对置片(62)容易弹性变形,另外不易塑性变形。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例如,也可以为,主片(61)以及连结片(63)由壳体(1)保持,仅对置片(62)未由壳体(1)保持。此外,也可以为,连接端子(6)不具有主片(61),连结片(63)由壳体(1)保持,仅对置片(62)未由壳体(1)保持。

另外,在第七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第六方式的基础上,连接端子(6)还具有接合于基板(7)的接合部(611)。接合部(611)设置于主片(61)的底壁(11)侧的一端。

根据该结构,通过利用钎焊将接合部(611)接合于基板(7),能够将连接端子(6)固定于基板(7)。因此,根据该结构,与不具有接合部(611)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连接端子(6)的强度。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连接端子(6)也可以不具有接合部(611)。即,连接端子(6)也可以不固定于基板(7)。

另外,在第八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第七方式的基础上,主片(61)具有延长片(613)。延长片(613)从主片(61)的底壁(11)侧的一端沿着底壁(11)延伸。接合部(611)还设置于延长片(613)。

根据该结构,与设置于延长片(613)的量相应地,连接端子(6)中的固定于基板(7)的部位的面积增大。因此,根据该结构,与不具有延长片(613)的情况相比,能够将连接端子(6)更加牢固地固定于基板(7),能够进一步提高连接端子(6)的强度。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主片(61)也可以不具有延长片(613)。另外,在主片(61)具有延长片(613)的情况下,在延长片(613)也可以不设置有接合部(611)。

另外,在第九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第一至第八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还具备安装于壳体(1)的安装配件(5)。一对第二周壁(122)中的设置有连接端子(6)的第二周壁(122)是将安装配件(5)作为嵌入件的嵌入成形件。

根据该结构,通过安装配件(5)提高第二周壁(122)的强度,因此对安装有安装配件(5)的第二周壁(122)施加的应力不易向设置于该第二周壁(122)的连接端子(6)传递。因此,根据该结构,连接端子(6)不易塑性变形。另外,根据该结构,连接端子(6)的形状不易变化,因此能够减少连接端子(6)相对于第二周壁(122)的位置偏移。另外,例如在通过钎焊将安装配件(5)固定于基板(7)的情况下,第二周壁(122)也固定于基板(7),因此容易通过第二周壁(122)保持设置于该第二周壁(122)的连接端子(6)。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安装配件(5)也可以通过被按入第二周壁(122)而安装于第二周壁(122)。另外,连接器(101)也可以不具备安装配件(5)。

另外,在第十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第六方式的基础上,对置片(62)具有向沿着一对第二周壁(122)排列的方向的朝向突出的突部(621)。

根据该结构,在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的状态下,连接端子(6)比不具有突部(621)的情况更容易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接触。因此,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小连接端子(6)以及导电部的接触部位的接触电阻,能够使电流易于流经连接端子(6)。另外,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少产生因异物导致的接触不良的可能性。即,在将另一连接器(102)与连接器(101)连接时,突部(621)一边擦拭导电部的表面一边运动,因此能够去除在突部(621)以及导电部的表面附着的异物。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连接端子(6)也可以不具有突部(621)。

另外,在第十一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第十方式的基础上,突部(621)沿着与底壁(11)正交的方向延伸。

根据该结构,突部(621)中的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接触的接触面积增大。因此,根据该结构,能够进一步减小连接端子(6)以及导电部的接触部位的接触电阻,能够使电流易于流经连接端子(6)。另外,根据该结构,在将另一连接器(102)与连接器(101)连接时,与突部(621)不沿与底壁(11)正交的方向延伸的情况相比,突部(621)擦拭导电部的表面的面积增大。因此,根据该结构,能够易于去除在突部(621)以及导电部的表面附着的异物,从而进一步减少产生因异物导致的接触不良的可能性。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突部(621)也可以不沿与底壁(11)正交的方向延伸。

另外,在第十二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第六方式的基础上,连接端子(6)具有多个对置片(62)。

根据该结构,与连接端子(6)仅具有一个对置片(62)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连接端子(6)与另一连接器(102)的导电部的电连接的可靠性。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连接端子(6)也可以仅具有一个对置片(62)。

另外,在第十三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第一至第十二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连接端子(6)通过一部分被按入一对第二周壁(122)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周壁(122)而由壳体(1)保持。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将连接端子(6)按入第二周壁(122)这一简单的工艺,从而将一部分能够弹性变形的连接端子(6)设置于壳体(1)。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连接端子(6)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由壳体(1)保持。

另外,在第十四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第六方式的基础上,连接端子(6)通过一部分被按入一对第二周壁(122)中的至少一个第二周壁(122)而由壳体(1)保持。主片(61)具有避让部(610)。避让部(610)设置于主片(61)的与连结片(63)连结的一端的角部,且向与将连接端子(6)按入第二周壁(122)的朝向相反的朝向凹陷。

根据该结构,在将主片(61)按入第二周壁(122)时,第二周壁(122)的一部分不易被切削。因此,根据该结构,不易产生因第二周壁(122)被切削而产生的异物,从而连接端子(6)上不易附着有异物。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主片(61)也可以不具有避让部(610)。

另外,在第十五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第七方式的基础上,主片(61)还具有凹部(612)。凹部(612)设置于主片(61)的底壁(11)侧的一端,且从底壁(11)侧的一端朝向另一端凹陷。

根据该结构,在通过钎焊将接合部(611)接合于基板(7)时,钎料容易扩散至凹部(612),从而容易形成焊脚。因此,根据该结构,能够将主片(61)更加牢固地接合于基板(7)。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主片(61)也可以不具有凹部(612)。

另外,在第十六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第一至第十二、以及第十五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壳体(1)是将连接端子(6)作为嵌入件的嵌入成形件。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嵌入成形这一简单的工艺,从而将一部分能够弹性变形的连接端子(6)设置于壳体(1)。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连接端子(6)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由壳体(1)保持。

另外,第十七方式的连接器(101)中,在第六方式的基础上,壳体(1)是将连接端子(6)作为嵌入件的嵌入成形件。壳体还具有设置于主片(61)与对置片(62)之间的壁部(15)。

根据该结构,即使假设对置片(62)欲过度地弹性变形,也通过对置片(62)与壁部(15)相接,从而限制对置片(62)的移动。即,根据该结构,能够减少对置片(62)过度地弹性变形的可能性。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壳体(1)也可以不具有壁部(15)。

另外,第十八方式的插座与作为第一至第十七方式的任一方式的连接器(101)的插头连接,且为作为另一连接器(102)的插座。插座具有与插头的多个接头(2)电连接的多个另一连接器侧接头(2a)。

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如下的插座,该插座能够实现插头与插座的电连接的可靠性的提高。

另外,第十九方式的连接系统(100)具备在第一至第十七方式的任一方式的连接器(101)和另一连接器(102)。另一连接器(102)具有与多个接头(2)电连接的多个另一连接器侧接头(2a)。

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如下的连接系统(100),该连接系统(100)能够实现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的电连接的可靠性的提高。

然而,连接器(101)不限于上述的第一至第十七方式,也可以与以下的第一至第十一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连接。即,只要连接器(101)为与以下的第一至第十一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连接的结构,则无需为上述的第一至第十七方式的任一方式。

第一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具备安装配件(5a)。安装配件(5a)具备安装构件(50)。安装构件(50)安装于具有多个接头(2a)的另一连接器(102)的壳体(1a)。壳体(1a)具有底壁(11a)和包围底壁(11a)的周壁(12a)。安装构件(50)具有第一安装片(51)和第二安装片(52)。第一安装片(51)覆盖周壁(12a)的内侧面(s1)的至少一部分。第二安装片(52)与第一安装片(51)连结,覆盖将周壁(12a)的外侧面(s2)与内侧面(s1)连结的连结面(s3)的至少一部分。安装构件(50)不具有隔着周壁(12a)而位于第一安装片(51)的相反侧的部位(以下,称作“相反侧部位”)。

根据该结构,与安装构件(50)具有相反侧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安装配件(5a)相对于壳体(1a)的体积比的减少。因此,根据该结构,与安装构件(50)具有相反侧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另一连接器(102)的小型化。另外,在将另一连接器(102)的大小规定为规定的大小的情况下,与安装构件(50)具有相反侧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壳体(1a)的强度。

在第二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中,在第一方式的基础上,第一安装片(51)在底壁(11a)的厚度方向上贯穿底壁(11a)。而且,安装构件(50)还具有第三安装片(53)。第三安装片(53)从第一安装片(51)的底壁(11a)侧的一端沿着底壁(11a)延伸。

根据该结构,在将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时,即使施加沿着底壁(11a)的厚度方向的朝向的应力(11a),也能够通过第三安装片(53)来承受该应力。因此,根据该结构,与不具有第三安装片(53)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底壁(11a)、即壳体(1a)的强度。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安装构件(50)也可以不具有第三安装片(53)。并且,第一安装片(51)可以不贯穿底壁(11a)。

在第三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中,在第二方式的基础上,第三安装片(53)具有凹处(531)。凹处(531)在俯视观察时沿着底壁(11a)凹陷。

根据该结构,在通过钎焊将第三安装片(53)接合于基板(7)的情况下,钎料容易扩散至凹处(531),容易形成焊脚。因此,根据该结构,在将第三安装片(53)接合于基板(7)的情况下,能够将第三安装片(53)更加牢固地接合于基板(7)。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第三安装片(53)也可以不具有凹处(531)。

在第四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中,在第一至第三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安装构件(50)将第一安装片(51)以及第二安装片(52)作为一个组片(54)而具有多个组片(54)。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多个组片(54)承受施加于另一连接器(102)的外力。因此,根据该结构,与仅具有一个组片(54)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壳体(1a)的强度。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安装构件(50)也可以只具有一个组片(54)。

在第五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中,在第四方式的基础上,安装构件(50)具有两个组片(54)。两个组片(54)分别安装于一对第一周壁(121a)。一对第一周壁(121a)将周壁(12a)中的多个接头(2a)保持为沿排列方向排列的状态。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两个组片(54)来承受施加于一对第一周壁(121a)的外力。因此,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一对第一周壁(121a)的强度,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壳体(1a)的强度。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组片(54)也可以安装于周壁(12a)中的一对第一周壁(121a)以外的部位。

在第六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中,在第四方式的基础上,安装构件(50)具有三个组片(54)。三个组片(54)分别设置于周壁(12a)中的一对第一周壁(121a)和第二周壁(122a)。一对第一周壁(121a)将多个接头(2a)保持为沿排列方向排列的状态。第二周壁(122a)将一对第一周壁(121a)的端部彼此连结。

根据该结构,能够通过三个组片(54)来承受施加于一对第一周壁(121a)以及第二周壁(122a)的外力。因此,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一对第一周壁(121a)以及第二周壁(122a)的强度,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壳体(1a)的强度。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组片(54)也可以安装于周壁(12a)中的一对第一周壁(121a)以及第二周壁(122a)以外的部位。

在第七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中,在第一至第六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安装构件(50)还具有接合于基板(7)的接合部(511)。接合部(511)设置于第一安装片(51)的底壁(11a)侧的一端。

根据该结构,在将安装构件(50)接合于基板(7)时,第一安装片(51)的未接合于基板(7)的部位以及第二安装片(52)不固定于基板(7)。因此,根据该结构,与安装构件(50)具有相反侧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将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时施加于安装构件(50)的应力。

即,在安装构件(50)具有相反侧部位的结构中,第一安装片(51)以及相反侧部位夹着周壁(12a)。在该结构中,若将相反侧部位接合于基板(7),则将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时,第一安装片(51)、第二安装片(52)、以及相反侧部位不易弹性变形。因此,在该结构中,不易消除施加于另一连接器(102)的外力。另一方面,在安装构件(50)不具有相反侧部位的结构中,在将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时,第一安装片(51)以及第二安装片(52)容易弹性变形。因此,在该结构中,容易消除施加于另一连接器(102)的外力,其结果是,能够减少施加于安装构件(50)的应力。

另外,根据该结构,与将相反侧部位接合于基板(7)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安装构件(50)的残留应力。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安装构件(50)也可以不具有接合部(511)。

第八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具备第一至第七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安装配件(5a)、壳体(1a)、以及多个接头(2a)。

根据该结构,与安装构件(50)具有相反侧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如下的另一连接器(102),该另一连接器(102)能够实现另一连接器(102)的小型化。另外,在将另一连接器(102)的大小规定为规定的大小的情况下,与安装构件(50)具有相反侧部位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如下的另一连接器(102),该另一连接器(102)能够提高壳体(1a)的强度。

在第九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中,在第八方式的基础上,壳体(1a)具有露出部(111)。露出部(111)在底壁(11a)的厚度方向上凹陷,使安装构件(50)的一部分从壳体(1a)露出。

根据该结构,在通过钎焊将从露出部(111)露出的安装构件(50)的一部分接合于基板(7)的情况下,能够将安装配件(5a)更加牢固地固定于基板(7),能够进一步提高安装配件(5a)的强度。另外,在将安装配件(5a)与一部分接头(2a)等电位地电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安装配件(5a)的阻抗。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壳体(1a)也可以不具有露出部(111)。

在第十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中,在第八或者第九方式的基础上,壳体(1a)还具有厚壁部(18)。厚壁部(18)覆盖底壁(11a)与安装构件(50)中的贯穿底壁(11a)并在周壁(12a)的内侧露出的部位的边界。

根据该结构,在将连接器(101)与另一连接器(102)连接时,能够通过厚壁部(18)承受施加于另一连接器(102)的外力。因此,根据该结构,与不具有厚壁部(18)的情况相比,外力不易向底壁(11a)以及安装构件(50)传递,其结果是,能够提高壳体(1a)的强度。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壳体(1a)也可以不具有厚壁部(18)。

在第十一方式的另一连接器(102)中,在第八至第十方式的任一方式的基础上,壳体(1a)还具有突壁(19)。突壁(19)从连结面(s3)向壳体(1a)的厚度方向突出,与第二安装片(52)的外侧面(s2)侧的一端对置。

根据该结构,在施加了朝向第二安装片(52)的位于连结面(s3)的端部(在此为第二端)的朝向的外力的情况下,容易通过突壁(19)来承受该外力。因此,根据该结构,该外力不易向第二安装片(52)传递,其结果是,第二安装片(52)不易变形。但是,该结构不是必需的,壳体(1a)也可以不具有突壁(19)。

以上,对实施方式1、2所涉及的连接器101、另一连接器102、以及连接系统100进行了说明。但是,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1、2仅是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的一个实施方式。只要能够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则上述的实施方式1、2能够根据设计等而进行各种变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