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槽栅短路阳极SOILIGBT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9034发布日期:2018-08-10 20:48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槽栅短路阳极soiligbt(lateralinsulatedgatebipolartransistor,横向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背景技术:

igbt是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bjt(双极结型晶体管)相结合的新器件,它不仅具备mosfet的高输入阻抗和bjt的低导通电阻两方面的优点,并且同时实现了高的击穿电压和正向大电流。其中横向igbt(ligbt)易于集成在硅基、尤其是soi基的功率集成电路中,soi基ligbt可完全消除体硅ligbt衬底空穴电子对注入,且采用介质隔离的soi技术易实现器件的完全电气隔离,促使soiligbt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子、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

igbt在关态时,阳极区的电子势垒迫使存储在漂移区的载流子通过复合消失,使得igbt的关断速度减慢。而短路阳极技术是在阳极端引入n型阳极区,存储在漂移区内的大量电子可通过其快速抽取,电流拖尾时间减小,关断速度加快,从而小其关断损耗,进而也获得导通压降和关断损耗的良好折衷。但短路阳极结构的引入,使得器件在开启时进行单双极模式的转换,给器件带来电压折回效应,影响器件电流分布的均匀性。同时短路阳极结构的引入会使阳极空穴注入效率低、导通压降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新型的槽栅短路阳极结构,可在小元胞尺寸下消除电压折回效应,同时获得低导通压降和低关断损耗。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槽栅短路阳极soiligbt,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的p衬底1、埋氧层2和顶部半导体层;所述的顶部半导体层具有n型漂移区3,n型漂移区3一侧有p阱区4,另一侧为阳极结构;所述p阱区4的上表面具有n+阴极区5和p+体接触区6,所述p+体接触区6引出端为阴极;在p阱区4中具有从表面贯穿p阱区4且底部延伸至n型半导体漂移区3中的槽栅7和阴极槽8,所述槽栅7与n+阴极区5相接触,所述阴极槽8与p+体接触区6相接触,所述槽栅7和阴极槽8中分别具有位于槽内壁的第一绝缘介质层71和第二绝缘介质层81以及由绝缘介质层包围的第一导电材料72和第二导电材料82,由槽栅7中的第一导电材料72引出栅电极,形成槽栅结构,阴极槽8中的第二导电材料82与阴极相连;所述阳极结构包括位于n型漂移区3表面的电场截止区9,所述电场截止区9上表面具有p+阳极区10和n+阳极区11,所述p+阳极区10位于靠近p阱区4的一侧,所述p+阳极区10和n+阳极区11的共同引出端为阳极;所述n+阳极区11正下方具有p体区12;所述电场截止区9中具有从表面贯穿n+阳极区11和p体区12的阳极槽13,所述阳极槽13中具有位于槽内壁的第三绝缘介质层131和由第三绝缘介质层131包围的第三导电材料132,所述第三导电材料132与阳极连接。

本发明与传统的短路阳极ligbt相比,阳极端引入连接阳极电位的阳极槽,且在n+阳极区正下方引入p体区;阴极区引入槽栅和连接阴极的阴极槽。器件关断时,阳极槽接高电位,阳极区的nmos自开启,加快存储在漂移区内电子的抽取,减小关断时间和关断能量损耗;器件处于高压大电流状态时,阴极槽形成空穴旁路,抑制闩锁效应的发生。器件导通时,受到p体区电子势垒阻挡,漂移区内电子电流不易被n+阳极收集,消除了电压折回效应,并且阴极的槽栅结构可多个并联,增大沟道密度,降低导通压降。

进一步的,所述槽栅7和阴极槽8为多个,且沿器件横向方向交替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n+阴极区5连接阴极。

进一步的,所述n+阴极区部分连接阴极,部分浮空。

进一步的,所述阳极槽13为多个,且沿器件横向方向依次排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相比于传统ligbt,具有更快的关断速度和和更低的损耗;相比于传统短路阳极ligbt,本发明在更小的横向元胞尺寸下消除了电压折回现象,具有更低的导通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例的soiligbt,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层叠设置的p衬底1、埋氧层2和顶部半导体层;所述的顶部半导体层具有n型漂移区3,n型漂移区3一侧有p阱区4,另一侧为阳极结构;所述p阱区4的上表面具有n+阴极区5和p+体接触区6,所述p+体接触区6引出端为阴极;在p阱区4中具有从表面贯穿p阱区4且底部延伸至n型半导体漂移区3中的槽栅7和阴极槽8,所述槽栅7与n+阴极区5相接触,所述阴极槽8与p+体接触区6相接触,所述槽栅7和阴极槽8中分别具有位于槽内壁的第一绝缘介质层71和第二绝缘介质层81以及由绝缘介质层包围的第一导电材料72和第二导电材料82,由槽栅7中的第一导电材料72引出栅电极,形成槽栅结构,阴极槽8中的第二导电材料82与阴极相连;所述阳极结构包括位于n型漂移区3表面的电场截止区9,所述电场截止区9上表面具有p+阳极区10和n+阳极区11,所述p+阳极区10位于靠近p阱区4的一侧,所述p+阳极区10和n+阳极区11的共同引出端为阳极;所述n+阳极区11正下方具有p体区12;所述电场截止区9中具有从表面贯穿n+阳极区11和p体区12的阳极槽13,所述阳极槽13中具有位于槽内壁的第三绝缘介质层131和由第三绝缘介质层131包围的第三导电材料132,所述第三导电材料132与阳极连接。

本例的工作原理为:

与传统的短路阳极ligbt相比,本例在阳极端引入连接阳极电位的阳极槽13,且在n+阳极区正下方引入p体区12;阴极区引入槽栅和连接阴极的阴极槽。器件关断时,阳极槽接高电位,阳极区的nmos自开启,加快存储在漂移区内电子的抽取,减小关断时间和关断能量损耗;器件处于高压大电流状态时,阴极槽形成空穴旁路,抑制闩锁效应的发生。器件导通时,受到p体区电子势垒阻挡,漂移区内电子电流不易被n+阳极收集,消除了电压折回效应,并且阴极的槽栅结构可多个并联,增大沟道密度,降低导通压降。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本例中槽栅7和阴极槽8为多个,且沿器件横向方向交替排列。多个槽栅增大了器件的沟道密度,降低了导通压降。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2相比,本例中n+阴极区5连接阴极。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2相比,本例中n+阴极区部分连接阴极,部分浮空,在提高器件的沟道密度的同时改善了短路能力。

实施例5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相比,本例中阳极槽13为多个,且沿器件横向方向依次排列。多个阳极槽增加了电子抽取路径,可以进一步减小器件的关断时间和关断损耗。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功率半导体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槽栅短路阳极SOI LIGBT。与传统的短路阳极LIGBT相比,阳极端引入连接阳极电位的阳极槽,且在N+阳极区正下方引入P体区;阴极区引入槽栅和连接阴极的阴极槽。器件关断时,阳极槽接高电位,阳极区的NMOS自开启,加快存储在漂移区内电子的抽取,减小关断时间和关断能量损耗;器件处于高压大电流状态时,阴极槽形成空穴旁路,抑制闩锁效应的发生。器件导通时,受到P体区电子势垒阻挡,漂移区内电子电流不易被N+阳极收集,消除了电压折回效应,并且阴极的槽栅结构可多个并联,增大沟道密度,降低导通压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相比于传统短路阳极LIGBT,在更小的横向元胞尺寸下消除了电压折回现象,具有更低的导通压降。

技术研发人员:罗小蓉;赵哲言;黄琳华;邓高强;孙涛;张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电子科技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03.19
技术公布日:2018.08.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