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封装板及其制备工艺、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39192发布日期:2018-11-07 08:1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太阳能电池封装板及其制备工艺、太阳能电池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太阳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封装板及其制备工艺、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太阳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作为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具有性能优良、用途广泛的优势,逐渐成为用户日常生活中的移动能源。

相关技术中,柔性薄膜太阳能电池可以包括太阳能电池封装板、两个密封层、太阳能电池片和电池背膜,太阳能电池片密封于两个密封层之间,太阳能电池封装板和电池背膜分别位于不同的密封层的外表面。进一步地,太阳能电池封装板通常是由高透光含氟层、柔性玻璃层和透明封装材料层组成,使得阳光能够透过太阳能电池封装板和密封层照射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电池片则可以接收太阳光,并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

发明人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太阳能电池封装板的制备工艺复杂,造成制备太阳能电池封装板所花费的时间较长,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封装板及其制备工艺、太阳能电池,以解决太阳能电池封装板的制备工艺复杂,造成制备太阳能电池封装板所花费的时间较长,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封装板的制备工艺,所述制备工艺包括:

在基材层的第一表面形成保护膜,所述基材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将第一涂层涂覆于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涂层为耐老化层;

将第二涂层涂覆于所述第一涂层表面且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所述第二涂层为防粘层;

剥离所述保护膜;

将第三涂层涂覆于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三涂层为粘结涂层;

采用镀膜工艺,在所述第三涂层表面且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形成阻隔层,所述阻隔层为水汽阻隔层。

可选的,所述将第一涂层涂覆于所述第二表面,包括:

以涂布方式将第一涂层混合溶液涂覆于所述第二表面,形成第一涂层湿膜;

在第一指定温度范围内,采用辐射照射所述第一涂层湿膜,形成所述第一涂层。

可选的,所述第一指定温度范围为50至100摄氏度。

可选的,所述将第二涂层涂覆于所述第一涂层表面且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包括:

以涂布方式将硅油溶液涂覆于所述第一涂层表面且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形成第二涂层湿膜;

在第二指定温度范围内,对所述第二湿膜进行干燥形成所述第二涂层。

可选的,所述第二指定温度范围为130至160摄氏度。

可选的,所述将所述第三涂层涂覆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包括:

以涂布方式将第三涂层溶液涂覆于所述第一表面,形成第三涂层湿膜;

在第三指定温度范围内,对所述第三涂层湿膜进行干燥,形成所述第三涂层。

可选的,所述第三指定温度范围为70至110摄氏度。

可选的,所述镀膜工艺包括:原子层沉积工艺或磁控溅射工艺。

可选的,在将第一涂层涂覆于所述第二表面、将第二涂层涂覆于所述第一涂层表面且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以及将第三涂层涂覆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过程中,采用狭缝涂、辊涂、喷涂或旋涂工艺涂布结合。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封装板,所述太阳能电池封装板包括:

基材层,所述基材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第一涂层,所述第一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涂层为耐老化层;

第二涂层,所述第二涂层设置在所述第一涂层表面且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所述第二涂层为防粘层;

第三涂层,所述第三涂层设置在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三涂层为粘结涂层;

以及,阻隔层,所述阻隔层设置在所述第三涂层表面且远离所述基材层的一侧,所述阻隔层为水汽阻隔层。

可选的,所述基材层由热塑性聚酯薄膜制成。

可选的,所述第一涂层由磨砂粒子、防老化剂和有机高分子溶液混合制成;

所述磨砂粒子为有机粒子或无机粒子;

所述有机高分子溶液包括丙烯酸类材料和聚氨酯类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材料。

可选的,所述第二涂层由硅油溶液制成。

可选的,所述第三涂层由丙烯酸、聚氨酯或聚酯类材料制成。

可选的,所述阻隔层由二氧化硅或氧化铝材料制成。

可选的,所述基材层和所述第一涂层通过涂布结合。

可选的,所述第一涂层和所述第二涂层通过涂布结合。

可选的,所述基材层和所述第三涂层通过涂布结合。

可选的,所述阻隔层通过镀膜工艺固定在所述第三涂层上。

可选的,所述基材层的厚度为50至200微米;

所述第一涂层的厚度为1至10微米;

所述第二涂层的厚度为1至10微米;

所述第三涂层的厚度为1至15微米;

所述阻隔层的厚度为1至30微米。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板和太阳能电池芯片,所述太阳能电池芯片固定于所述太阳能电池封装板上,所述太阳能电池封装板为可热压的复合膜材。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在基材层上分别涂覆第一涂层、第二涂层、第三涂层,并通过镀膜工艺形成阻隔层,仅需通过涂覆和镀膜工艺即可完成太阳能电池封装板的制备,简化了制备太阳能电池封装板的工艺,减少了制备太阳能电池封装板所花费的时间,提高了制备太阳能电池封装板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封装板的制备工艺的步骤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涂覆第一涂层的工艺的步骤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涂覆第二涂层的工艺的步骤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涂覆第三涂层的工艺的步骤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封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太阳能电池封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材层、2-第一涂层、3-第二涂层、4-第三涂层、5-阻隔层和6-保护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封装板的制备工艺,其具体流程参照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在基材层的第一表面形成保护膜,该基材层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其中,该保护膜可以由pe(polyethylene,聚乙烯)材料制成,具有耐高温的效果。

在制备太阳能电池封装板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对基材层的第一表面造成划伤、污染等情况,同时为了避免高温环境对基材层造成损伤,可以先在基材层的第一表面添加保护膜,以便在后续步骤中,在基材层的第二表面涂覆其他涂层时,可以对基材层添加保护膜的一侧进行保护,防止对基材层造成损伤,进而影响在第一表面涂覆的各个涂层。

其中,可以将保护膜与基材层进行压合,使得保护膜附着在基材层的第一表面。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在基材层的第一表面形成保护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102,将第一涂层涂覆于第二表面。

其中,该第一涂层为耐老化层,具有耐老化的效果。

在对基材层添加保护膜之后,则可以配置第一涂层混合溶液,并在基材层的第二表面涂覆第一涂层,使得太阳能电池封装板具有磨砂、耐老化和防眩光的效果。

具体地,可以将磨砂粒子、防老化剂和有机高分子溶液进行混合搅拌,混合均匀后,采用刮涂或辊涂等涂布方式,在基材层的第二表面进行涂布,形成第一涂层湿膜,再在高温环境中对第一涂层湿膜进行照射,最后形成第一涂层。

其中,可以通过控制涂布刀片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控制第一涂层的厚度。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控制第一涂层的厚度,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103,将第二涂层涂覆于第一涂层表面且远离基材层的一侧。

其中,该第二涂层可以为防粘层,具有防粘自洁的效果。

在涂布形成第一涂层后,可以在第一涂层的基础上,在第一涂层的表面且远离基材层的一侧涂覆硅油溶液,以形成第二涂层,使得太阳能电池封装板具有防粘、自清洁和防划伤的效果。

具体地,在形成第一涂层后,可以采用硅油溶液通过刮涂或者线涂的方式,在第一涂层的表面进行涂覆,也即是,在第一涂层远离基材层的一侧进行涂覆,形成第二涂层湿膜,再经过烘箱进行烘干处理,得到第二涂层。

步骤104,剥离保护膜。

在形成第一涂层和第二涂层之后,可以在基材层的第一表面涂覆其他涂层,以完成太阳能电池封装板的制备。因此,在涂覆其他涂层之前,需要将步骤101中复合的保护膜进行剥离,以便在后续步骤中,可以在基材层的第一表面进行涂覆,从而形成其他涂层。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直接将保护膜从基材层剥离,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先对保护膜进行处理,使得保护膜与基材层之间的黏着力下降,再将保护膜从基材层剥离。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剥离保护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105,将第三涂层涂覆于第一表面。

其中,该第三涂层可以为粘结涂层,有利于材料沉积。

在剥离保护膜后,可以在基材层的第一表面涂覆第三涂层溶液,以形成第三涂层,从而形成光滑连续的表面,以便在后续步骤中,可以有效的形成阻隔层。

具体地,在对保护膜进行剥离之后,可以将第三涂层溶液涂布在基材层的第一表面上,从而形成第三涂层湿膜,再对第三涂层湿膜进行干燥处理,最后得到第三涂层。

步骤106,采用镀膜工艺,在第三涂层表面且远离基材层的一侧形成阻隔层。

其中,该阻隔层为水汽阻隔层,具有阻隔水汽的效果。

在形成第三涂层后,可以采用镀膜工艺,在第三涂层远离第一表面的一侧形成阻隔层,使得太阳能电池封装板具有阻隔水汽的效果,能够防止水汽进入太阳能电池,延长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其中,可以采用原子层沉积工艺或者磁控溅射工艺进行镀膜,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镀膜,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将第一涂层涂覆于第二表面、将第二涂层涂覆于第一涂层表面且远离基材层的一侧,以及将第三涂层涂覆于第一表面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狭缝涂、辊涂、喷涂或旋涂工艺涂布结合。

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涂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封装板的制备工艺,通过在基材层上分别涂覆第一涂层、第二涂层、第三涂层,并通过镀膜工艺形成阻隔层,仅需通过涂覆和镀膜工艺即可完成太阳能电池封装板的制备,简化了制备太阳能电池封装板的工艺,减少了制备太阳能电池封装板所花费的时间,提高了制备太阳能电池封装板的效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涂覆第一涂层的工艺,其具体流程参照图2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采用指定转速对磨砂粒子、防老化剂和有机高分子溶液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涂层混合溶液。

其中,该指定转速可以为每分钟2000转,也可以为其他参数值,例如每分钟1500转,或者,每分钟2500转,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而且,该磨砂粒子可以为有机粒子或无机粒子,例如该磨砂粒子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有机粒子,也可以为二氧化硅等无机粒子,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另外,该有机高分子溶液可以由丙烯酸类材料和聚氨酯类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制成。

在涂覆第一涂层之前,需要制备第一涂层混合溶液,以便在后续步骤中,可以将制备得到的第一涂层混合溶液涂覆在基材层的第二表面。因此,可以先将磨砂粒子、防老化剂和有机高分子溶液进行混合,并采用高速搅拌机按照指定转速进行搅拌,等到第一涂层混合溶液中的各个组分混合均匀时,则完成了第一涂层混合溶液的制备。

步骤202,以涂布方式将第一涂层混合溶液涂覆于第二表面,形成第一涂层湿膜。

在制备得到第一涂层混合溶液后,即可采用刮涂或者辊涂的方式,将第一涂层混合溶液涂布在基材层的第二表面,形成第一涂层湿膜。而且,在涂布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涂布刀片与第二表面之间的距离,控制第一涂层湿膜的厚度,从而制备得到满足相应要求的第一涂层。

步骤203,在第一指定温度范围内,采用辐射照射第一涂层湿膜,形成第一涂层。

其中,该第一指定温度范围可以为50至100摄氏度,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取值范围,例如40至90摄氏度、70至110摄氏度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可以在第一指定温度范围内的环境中,对第一涂层湿膜进行辐射照射,当照射时长达到第一指定时长时,则可以停止照射,而第一涂层湿膜在经过辐射照射后变成了第一涂层。

其中,该第一指定时长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0至50秒,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取值范围,例如5至30秒、15至60秒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而且,在采用辐射照射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紫外光进行照射,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照射,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综上所述,通过对磨砂粒子、防老化剂和有机高分子溶液进行混合,得到第一涂层混合溶液,并采用辐射照射由第一涂层混合溶液形成的第一涂层湿膜,最后得到第一涂层,使得第一涂层在耐老化的基础上,具备磨砂和防眩光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涂覆第二涂层的工艺,其具体流程参照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以涂布方式将硅油溶液涂覆于第一涂层表面且远离基材层的一侧,形成第二涂层湿膜。

在形成第一涂层之后,可以采用预先设置的硅油溶液,在第一涂层远离基材层的一侧进行涂布,形成第二涂层湿膜,以便在后续步骤中,可以对第二涂层湿膜进行处理,得到第二涂层。

而且,在涂覆过程中,可以采用刮涂或者线涂的方式进行涂覆,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涂覆,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302,在第二指定温度范围内,对第二涂层湿膜进行干燥,形成第二涂层。

其中,该第二指定温度范围可以为130至160摄氏度,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取值范围,例如100至150摄氏度、140至180摄氏度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可以将烘箱中的温度调整至第二指定温度范围内,并将携带有第二涂层湿膜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板放置在烘箱中,经过第二指定时长后,可以取出携带有第二涂层湿膜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板,此时的第二涂层湿膜变为第二涂层,完成对第二涂层的制备。

其中,该第二指定时长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至5分钟,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取值范围,例如1至3分钟、2至7分钟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综上所述,通过将硅油溶液涂覆在第一涂层远离基材层的一侧,形成第二涂层湿膜,并对第二涂层湿膜进行高温烘干处理,最后得到第二涂层,使得太阳能电池封装板在具备第一涂层的基础上,具有了防粘、自清洁和防划伤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涂覆第三涂层的工艺,其具体流程参照图4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以涂布方式将第三涂层溶液涂覆于第一表面,形成第三涂层湿膜。

在形成第二涂层、并对保护膜进行剥离之后,可以采用预先设置的第三涂层溶液,在基材层的第一表面进行涂布,形成第三涂层湿膜,以便在后续步骤中,可以对第三涂层湿膜进行处理,得到第三涂层。

其中,该第三涂层溶液可以由丙烯酸、聚氨酯或聚酯类材料制成,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步骤402,在第三指定温度范围内,对第三涂层湿膜进行干燥,形成第三涂层。

其中,该第三指定温度范围可以为70至110摄氏度,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取值范围,例如60至100摄氏度、90至130摄氏度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具体地,可以在第三指定温度范围的环境下,对携带有第三涂层湿膜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板进行干燥处理,经过第三指定时长后,可以停止对携带有第三涂层湿膜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板进行干燥处理,此时的第三涂层湿膜变为第三涂层,完成对第三涂层的制备。

其中,该第三指定时长的取值范围可以为1至5分钟,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取值范围,例如1至3分钟、2至7分钟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综上所述,通过将由丙烯酸、聚氨酯或聚酯类材料制成的第三涂层溶液涂覆在基材层的第一表面,形成第三涂层湿膜,并对第三涂层湿膜进行高温烘干处理,最后得到第三涂层,第三涂层的表面光滑连续,使得太阳能电池封装板在镀膜阻隔层时,阻隔层可以轻易附着在第三涂层的表面,减小了阻隔层的附着难度。

参照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板包括:基材层1、第一涂层2、第二涂层3、第三涂层4,以及,阻隔层5。

其中,基材层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涂层2设置在第一表面,第二涂层3设置在第一涂层2表面且远离基材层1的一侧,第三涂层4设置在第二表面,阻隔层5设置在第三涂层4表面且远离基材层1的一侧。

可选的,第一涂层2可以为耐老化层,第二涂层3可以为防粘层,第三涂层4可以为粘结涂层,阻隔层5为水汽阻隔层。相应的,第一涂层2具有耐老化的效果,第二涂层3具有防粘自洁的效果,第三涂层4有利于材料沉积,也即是有利于阻隔层沉积,阻隔层5具有阻隔水汽的效果。

具体地,基材层1具有高透光的效果,可见光透光率在90%以上,而且可以由热塑性聚酯薄膜制成。例如,该基材层1可以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者聚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制成,当然,该基材层1还可以由其他材料制成,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第一涂层2具有磨砂、耐老化和防眩光的效果,第一涂层2可以由磨砂粒子、防老化剂和有机高分子溶液混合制成。其中,该磨砂粒子可以为有机粒子或无机粒子,例如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有机粒子,也可以为二氧化硅等无机粒子。另外,有机高分子溶液包括丙烯酸类材料和聚氨酯类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材料。

第二涂层3可以由硅油溶液制成,具有防粘、自洁、防老化和防划伤的效果,太阳能电池封装板的第二涂层3与外界空气相接触,当灰尘、雨水等外界杂质与第二涂层3相接触后,不会停留在太阳能电池封装板上,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效果。而且,由于第二涂层3具有防划伤的效果,能够有效避免在运输、安装过程中对太阳能电池封装板造成划伤。

第三涂层4可以由丙烯酸、聚氨酯或聚酯类材料制成,第三涂层4的表面光滑连续,有利于阻隔层5在第三涂层4的表面附着沉积。而阻隔层5可以由二氧化硅或氧化铝(al2o3)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水汽阻隔效果,水汽阻隔率可以达到10-2g/m2day至10-6g/m2day(克每平米每天)。

而且,各个涂层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复合在一起,例如,基材层1和第一涂层2可以通过涂布结合;第一涂层2和第二涂层3也可以通过涂布结合;基材层1和第三涂层4还可以通过涂布结合;但是阻隔层5可以通过镀膜工艺固定在第三涂层4上。

另外,参照图6,该太阳能电池封装板还可以包括保护膜6,保护膜6可以设置在阻隔层5远离第三涂层4一侧,以便在生产、运输以及使用过程中,对阻隔层5进行保护,避免造成阻隔层5的划伤、断裂、剥离等问题的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各个涂层的厚度在一定范围内均是可调的,各个涂层的厚度分别可以为:基材层1的厚度可以为50至200微米,第一涂层2的厚度可以为1至10微米,第二涂层3的厚度可以为1至10微米,第三涂层4的厚度可以为1至15微米,阻隔层5的厚度可以为1至30微米。

例如,基材层1的厚度可以为130微米、第一涂层2的厚度可以7微米、第二涂层3的厚度可以为5微米、第三涂层4的厚度可以为12微米、阻隔层5的厚度可以为20微米。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太阳能电池封装板,通过设置基材层,并在基材层上分别设置具有耐老化层、防粘层、粘结涂层以及阻隔层,在具备耐老化、防划伤、防粘、自清洁和防眩光的基础上,添加了粘结涂层和阻隔层,提高了太阳能电池封装板的水汽阻隔性能,延长了太阳能电池的使用寿命。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板和太阳能电池芯片,该太阳能电池芯片固定于太阳能电池封装板上,该太阳能电池封装板可以为可热压的复合膜材。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6所对应的实施例中的太阳能电池封装板可以包括如下技术指标:

厚度范围为50-250微米;透光率为90%-93%;雾度为20%-75%;水汽透过率10-2g/m2day-10-6g/m2day可调,硬度为2h(硬度单位)至3h;拉伸强度在170mpa(兆帕斯卡)以上;断裂伸长率在140%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内”、“外”、“上”、“下”、“左”、“右”等指示的顺序、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人为定义的顺序或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或使描述更加清晰有条理,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结构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简介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