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元件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76937发布日期:2019-04-20 06:11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蓄电元件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接合有电极体和集电体的蓄电元件、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有将集电连接板超声波焊接到电极组的锂离子电池的制造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

在该制造方法中,首先,具备正极金属箔的片状正极板和具备负极金属箔的片状负极板以层叠状态被卷成扁平状,形成电极组。在该电极组中,在宽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集电箔层叠部。

如图12所示,使电极组的集电箔层叠部102与集电连接板101接触,并使保护用金属板103接触。接下来,集电连接板101、集电箔层叠部102及保护用金属板103被夹在超声波焊接机的砧座104的加工面和超声波焊头105之间,进行超声波焊接。

如此,连接有集电连接板101的电极组被插入到电池壳体内,完成锂离子电池。

在该制造方法中,直到被夹入超声波焊接机的砧座104的加工面和超声波焊头105之间为止,集电连接板101、集电箔层叠部102及保护用金属板103都仅是重叠的状态,因此,保护用金属板103等容易发生错位。如果在该保护用金属板103相比于集电连接板101或电极组向外侧(图12中的右侧)伸出的状态下被接合,在电极组被插入电池壳体时,保护用金属板103可能会与电池壳体接触,或者,可能会与配置在电极组和电池壳体之间的绝缘部件接触而导致该绝缘部件损伤。而且,如果保护用金属板103以错位的状态被接合,还有可能产生接合不良造成的电阻上升(性能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422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合时保护板难以从集电体向外侧错位的蓄电元件、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具备:

电极体,具有被活性物质层覆盖的覆盖部及从该覆盖部向第一方向延伸且未被所述活性物质层覆盖的非覆盖部的电极以所述覆盖部彼此及所述非覆盖部彼此重叠的方式层叠,从而具有层叠了所述非覆盖部的非覆盖层叠部;

保护板,从所述非覆盖层叠部的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层叠方向的一侧与所述非覆盖层叠部面接触;

集电体,具有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非覆盖层叠部面接触的接合片、及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与所述非覆盖层叠部的前端邻接的区域从所述接合片沿所述层叠方向延伸的加宽部;

壳体,容纳所述电极体、所述保护板及所述集电体,

所述加宽部限制所述保护板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根据这样的结构,在制造时,即使在接合片、非覆盖层叠部及保护板重叠时保护板试图朝向非覆盖层叠部的前端移动,也会与加宽部(限制部)抵接而移动受限,因此能够抑制接合时的保护板向集电体外侧错位。根据上述结构的蓄电元件,在加宽部,集电体的截面积增大,所以能够抑制集电体中的电阻。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具备如下步骤:

对于具有被活性物质层覆盖的覆盖部及从该覆盖部向第一方向延伸且未被所述活性物质层覆盖的非覆盖部的电极以所述覆盖部彼此及所述非覆盖部彼此重叠的方式层叠的电极体,使集电体所具有的接合片从所述非覆盖部的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层叠方向的一侧与层叠有所述非覆盖部的非覆盖层叠部面接触,并且,使保护板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非覆盖层叠部面接触的步骤;

以所述非覆盖层叠部被所述接合片和所述保护板夹持的状态将该接合片、该非覆盖层叠部及该保护板接合的步骤,

所述集电体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与所述非覆盖层叠部的前端邻接的区域具有从所述非覆盖层叠部的所述一侧朝向所述另一侧比该非覆盖层叠部突出的加宽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即使在接合片和非覆盖层叠部和保护板重叠时,保护板试图朝向非覆盖层叠部的前端移动,也会与加宽部(限制部)抵接,其移动受限,因此能够抑制接合时的保护板向集电体外侧错位。

根据本实施方式,可以提供接合时保护板难以从集电体向外侧错位的蓄电元件、及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的立体图。

图2是所述蓄电元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用于说明所述蓄电元件的电极体的图。

图4是图1的ⅳ-ⅳ位置的剖面图。

图5是用于所述蓄电元件的集电体的立体图。

图6是图5的ⅵ-ⅵ位置的剖面图。

图7是用于说明所述电极体和所述集电体的接合方法的图。

图8是保护板被配置于非覆盖层叠部之前的状态的图7的ⅷ-ⅷ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9的保护板被配置于非覆盖层叠部之后的状态的图7的ⅷ-ⅷ位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10是用于说明所述电极体和所述集电体的超声波焊接的示意图。

图11是包含所述蓄电元件的蓄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用于说明现有电极组和集电连接板的接合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0对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蓄电元件,有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电容器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蓄电元件的一个例子,对能够充放电的二次电池进行说明。以下,首先,说明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蓄电元件的结构,之后,对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各构成部件(各构成要素)的名称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名称,有时与背景技术中的各构成部件(各构成要素)的名称不同。

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蓄电元件是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更详细而言,蓄电元件是利用伴随锂离子的移动而产生的电子移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这种蓄电元件提供电能。蓄电元件可单独使用或多个一起使用。具体地说,在要求的输出及要求的电压较小时,蓄电元件单独使用。另一方面,在要求的输出及要求的电压的至少一方较大时,蓄电元件与其他蓄电元件组合而用于蓄电装置。在所述蓄电装置中,用于该蓄电装置的蓄电元件提供电能。

如图1~图4所示,蓄电元件具备电极体2、容纳电极体2的壳体3、至少一部分露出在壳体3外部的外部端子4、以及使电极体2和外部端子4导通的集电体5。该蓄电元件1还具备配置于电极体2和壳体3之间的绝缘部件6等。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1具备在结合电极体2和集电体5时保护电极体2的保护板7。

电极体2具有以层叠的状态卷绕的电极(正极23及负极24)。具体地说,电极体2具备:卷芯21;层叠体22,由正极23和负极24以互相绝缘的状态层叠,卷绕在卷芯21的周围(参照图3及图4)。通过锂离子在电极体2中的正极2和负极24之间移动,蓄电元件1进行充电和放电。

卷芯21通常由绝缘材料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卷芯21为筒状,更详细而言,是偏平的筒状。该卷芯21通过卷绕具有柔性或热塑性的片材而形成。本实施方式的所述片材由合成树脂形成。

正极23具有被活性物质层覆盖的覆盖部232、从覆盖部232延伸且未被活性物质层覆盖的非覆盖部231。具体地说,正极23具有带状的金属箔和与金属箔重叠的正极活性物质层。在该正极23中,在短边方向(即,宽度方向)的一端缘部形成有金属箔未被正极活性物质层覆盖的非覆盖部(未形成正极活性物质层的部位)231,在宽度方向的剩余部位形成有金属箔被正极活性物质层覆盖的覆盖部232。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正极23的金属箔例如为铝箔。

与正极23同样地,负极24也具有被活性物质层覆盖的覆盖部242和从覆盖部242延伸且未被活性物质层覆盖的非覆盖部241。具体地说,负极24具有带状的金属箔和与金属箔重叠的负极活性物质层。在该负极24中,在短边方向(即,宽度方向)的另一方(与正极23的非覆盖部231相反的一侧)的端缘部,形成有金属箔未被负极活性物质层覆盖的非覆盖部(未形成负极活性物质层的部位)241,在宽度方向的剩余部位形成有金属箔被负极活性物质层覆盖的覆盖部242。构成本实施方式的负极24的金属箔例如为铜箔。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极体2中,以上述方式构成的正极23和负极24在由隔膜25绝缘的状态下被卷绕。在这样卷绕有正极23和负极24的电极体2中,正极23的覆盖部232彼此层叠,正极的非覆盖部231彼此层叠。负极24的覆盖部242彼此层叠,负极24的非覆盖部241彼此层叠。在电极体2中,正极23的覆盖部232和负极24的覆盖部242隔着隔膜25交替层叠。

隔膜25是具有绝缘性的部件,配置在正极23和负极24之间。由此,在电极体2(详细而言,层叠体22)中,正极23和负极24互相绝缘。隔膜25在壳体3内保持电解液。由此,在蓄电元件1的充放电时,锂离子能够在隔着隔膜25交替层叠的正极23和负极24之间移动。

该隔膜25为带状,例如,由聚乙烯、聚丙烯、纤维素、聚酰胺等多孔质膜构成。本实施方式的隔膜25是通过将包含sio2粒子、al2o3粒子、勃姆石(氧化铝水合物)等无机粒子的无机层设置在由多孔质膜形成的基材上而形成的。本实施方式的隔膜25的基材例如由聚乙烯形成。

隔膜25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负极活性物质层的宽度。隔膜25被配置在以正极23的覆盖部232和负极24的覆盖部242在厚度方向(层叠方向)上重合的方式在宽度方向上以位置错开的状态层叠的正极23和负极24之间。这时,正极23的非覆盖部231从正极23和负极24的重叠区域向宽度方向(与层叠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并且,负极24的非覆盖部241从正极23和负极24重叠区域向宽度方向(与正极23的非覆盖部231的突出方向相反的方向)突出。通过卷绕在这样的状态下被层叠的正极23、负极24及隔膜25,形成电极体2。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极体2中,由正极23的覆盖部232和负极24的覆盖部242隔着隔膜25层叠的部位构成电极体2的覆盖层叠部26。在该电极体2中,由仅层叠正极23的非覆盖部231或负极24的非覆盖部241的部位构成电极体2的非覆盖层叠部27。

非覆盖层叠部27是电极体2中的与集电体5导通的部位。从卷绕的正极23、负极24及隔膜25的卷绕中心轴c方向观察时,本实施方式的非覆盖层叠部27隔着中空部28(参照图3)被划分成两个部位(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

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非覆盖层叠部27设于电极体2的各极。即,仅层叠正极23的非覆盖部231的部位构成电极体2中的正极的非覆盖层叠部27,仅层叠负极24的非覆盖部241的部位构成电极体2中的负极的非覆盖层叠部27。

壳体3具有具备开口的壳体本体31和封闭(关闭)壳体本体31的开口的盖板32。壳体3将电解液与电极体2及集电体5等一起容纳在内部空间。壳体3由对电解液具有耐性的金属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壳体3例如由铝或铝合金等铝系金属材料形成。

壳体3通过将壳体本体31的开口周缘部34和盖板32的周缘部以重合的状态接合而形成。在壳体3中,内部空间由壳体本体31和盖板32划定。

壳体本体31具备板状的封闭部311和与封闭部311的周缘连接的筒状的胴部(周壁)312。

在层叠方向上,依次配置有壳体本体31(周壁)的内表面、保护板7、非覆盖层叠部27。

封闭部311是壳体本体31以开口向上的姿态配置时位于壳体本体31的下端的(即,成为所述开口向上时的壳体本体31的底壁)部位。从该封闭部311的法线方向观察,封闭部311为矩形。

以下,将封闭部311的长边方向设定为正交坐标系的x轴,将封闭部311的短边方向设定为正交坐标系的y轴,将封闭部311的法线方向设定为正交坐标系的z轴。

胴部312具有方筒形状,更详细而言,具有偏平的方筒形状。胴部312具有从封闭部311的周缘中的长边延伸的一对长壁部313和从封闭部311的周缘中的短边延伸的一对短壁部314。通过短壁部314分别连接一对长壁部313的对应(详细而言,在y轴方向上相对)的端部彼此,构成方筒状的胴部312。

如上所述,壳体本体31具有开口方向(z轴方向)上的一端部被封闭的方筒形状(即,有底方筒形状)。在该壳体本体31中,以使卷绕中心轴c朝向x轴方向的状态容纳电极体2(参照图2)。

盖板32是关闭壳体本体31的开口的板状部件。具体地说,盖板32的轮廓是对应于壳体本体31的开口周缘部34的形状。本实施方式的盖板32是x轴方向长的矩形板状。该盖板32以关闭壳体本体31的开口的方式与该壳体本体31抵接。更具体地说,盖板32的周缘部与壳体本体31的开口周缘部34重叠,使得盖板32关闭开口。在开口周缘部34和盖板32重叠的状态下,将盖板32和壳体本体31的边界部焊接。由此,构成壳体3。

外部端子4是与其他蓄电元件的外部端子或外部设备等电连接的部位。外部端子4由具有导电性的部件形成。例如,外部端子4由铝或铝合金等铝系金属材料、铜或铜合金等铜系金属材料等焊接性高的金属材料形成。本实施方式的外部端子4安装在盖板32上。

集电体5配置在壳体3内,能够通电地与电极体2直接或间接连接。本实施方式的集电体5沿着壳体3的内表面配置。该集电体5由具有导电性的部件形成。

具体地说,如图2、图4~图6所示,集电体5具有:与外部端子4可通电地连接的第一连接部51、与电极体2可通电地连接的第二连接部52、连接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的弯曲部53。在壳体3内,弯曲部53配置于盖板32和短壁部314的边界附近,第一连接部51从弯曲部53沿着盖板32延伸,第二连接部52从弯曲部53沿着短壁部314延伸。

第一连接部51是以与壳体3(详细地说,盖板32)绝缘的状态沿着壳体3(盖板32)的内表面从弯曲部53延伸的板状部位。

第二连接部52具有与电极体2的非覆盖层叠部27面接触的接合片522。具体地说,第二连接部52具有:沿着壳体3从弯曲部53延伸的本体521、从本体521延伸且与电极体2接合的至少一个接合片522、从本体521延伸且限制保护板7的移动的限制部523。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部52具有两个接合片52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配置有限制部523的位置,将本体521中的比接合片522更靠y轴方向的外侧的部位和限制部523共同称为加宽部。

本体521在与短壁部314绝缘的状态下从弯曲部53沿着短壁部314延伸到封闭部311或封闭部311的附近。

两个接合片522分别从非覆盖部231、241的层叠方向(图4中的x轴方向)的一侧与电极体2的非覆盖层叠部27面接触。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从电极体2的中空部28侧、即扁平筒状的电极体2的内周面侧与非覆盖层叠部27(详细而言,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面接触。具体地说,接合片522是从本体521朝向电极体2(非覆盖层叠部27)延伸并且与本体521沿相同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位。该接合片522配置于本体521的z轴方向的大致中央。

两个接合片522划定设于本体521的y轴方向的中央的开口56,在该开口56的两侧(y轴方向的两侧)沿z轴方向延伸。即,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部52具有与各非覆盖层叠部27的两个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中的一个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接合的接合片522和所述两个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中的另一个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连接的接合片522。在本实施方式的集电体5中,开口56及两个接合片522例如通过在沿z轴方向延伸的带状的板上引入z轴方向(长度方向)的切口并扭转所述切口的两侧来形成。

限制部523在x轴方向上的与非覆盖层叠部27的前端邻接的区域(位置),从非覆盖层叠部27的一侧朝向另一侧比非覆盖层叠部27更向保护板7侧突出(参照图4)。具体地说,限制部523从本体521中与接合片522的边界位置向y轴方向外侧延伸,同时向z轴方向延伸。本实施方式的第二连接部52具有两个限制部523。在电极体2和集电体5被接合的状态下,本实施方式的限制部523的y轴方向的端(前端)延伸到比保护板7更突出的位置(参照图4)。该限制部523的z轴方向的尺寸大于或等于保护板7的z轴方向的尺寸。

以上述方式构成的集电体5分别配置在蓄电元件1的正极和负极。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1中,在壳体3内,分别配置于电极体2的正极的非覆盖层叠部27和负极的非覆盖层叠部27。正极的集电体5和负极的集电体5由不同的材料形成。具体地说,正极的集电体5例如由铝或铝合金形成,负极的集电体5例如由铜或铜合金形成。

集电体5直接固定在壳体3(盖板32)上。

保护板7是在向电极体2连接集电体5时保护电极体(详细而言,构成非覆盖层叠部27的非覆盖部231、241)的部件。该保护板7是板状的部件,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侧(与配置接合片522侧相反的一侧)与电极体2的非覆盖层叠部27面接触。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从电极体2的外侧、即,从扁平筒状的电极体2的外周面侧与非覆盖层叠部27(详细而言,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面接触。具体地说,保护板7配置于将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夹入保护板7自身与接合片522之间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保护板7是在z轴方向上为长条的矩形。

绝缘部件6配置于壳体3(详细而言,壳体本体31)和电极体2之间。该绝缘部件6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形成。本实施方式的绝缘部件6通过将切断成规定形状的具有绝缘性的片状部件弯折而形成袋状(参照图2)。

接着,参照图7~图10对蓄电元件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向盖板32组装外部端子4和集电体5。接下来,将电极体2接合到组装在盖板32的状态下的集电体5。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超声波焊接电极体2的非覆盖层叠部27(详细而言,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和集电体5的接合片522。详细而言,如下所述。

如图7及图8所示,集电体5的接合片522相对于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从构成该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的非覆盖部231、241的层叠方向(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x轴方向)的一侧(具体地说,扁平筒状的电极体2的内周面侧)面接触。这时,集电体5的限制部523与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的前端(层叠着的多个非覆盖部231、241的各端缘)以接触或接近的状态相相对。

保护板7相对于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从所述层叠方向的另一侧(具体地说,筒状的电极体2的外周面侧)面接触(参照图9)。这时,保护板7配置为,在从y轴方向观察与限制部523重叠的位置,矩形的保护板7的长边处于与沿z轴方向延伸的限制部523接触或接近的状态且平行。限制部523在y轴方向上从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突出。

这样,当接合片522、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及保护板7以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位于接合片522和保护板7之间的方式重叠时,如图10所示,重叠的接合片522、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及保护板7由焊头80和砧座81夹持,焊头80以朝向砧座81被加压的状态进行超声波振动,进行超声波焊接。这时,焊头80或砧座81不与非覆盖层叠部27(详细而言,构成非覆盖层叠部27的电极(正极23、负极24)的非覆盖部231、241)直接接触,即,由于在焊头80或砧座81与非覆盖层叠部27之间存在保护板7或接合片522,防止了被施加超声波振动时非覆盖部231、241破裂。

重复以上的接合片522、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及保护板7的超声波焊接,或者在多个部位同时进行,从而分别接合电极体2的正极侧的两个分割非覆盖层叠部(在正极侧隔着中空部28排列的两个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和正极的集电体5的两个接合片522,并且分别接合电极体2的负极侧的两个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和负极的集电体5的两个接合片522。由此,电极体2被安装在盖板32上。

如果将电极体2、集电体5及外部端子4等向盖板32组装,组装在该盖板32的状态下的电极体2插入壳体本体31,直到盖板32与壳体本体31的开口周缘部34抵接为止。这时,电极体2的周围由绝缘部件6包覆。

接下来,盖板32和壳体本体31的开口周缘部34的边界部被焊接(激光焊接等),之后,从设于壳体3上的注液孔注入(注液)电解液,通过密封所述注液孔,完成蓄电元件1。

根据以上的蓄电元件1的制造方法,即使在重叠了接合片522、非覆盖层叠部27(详细而言,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及保护板7时保护板7试图向非覆盖层叠部27的前端侧移动,也会与限制部523抵接,限制其进一步向前端侧的移动。

具体地说,在进行超声波焊接时,从接合片522、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及保护板7重叠之后到这些接合片522、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及保护板7被焊头80和砧座81夹持为止的期间,保护板7仅是被放置在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的表面(电极体2的外周面)上,即,未固定在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上,因此,相对于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容易发生错位。但是,由于保护板7被限制部523限制了超过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的前端的移动,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接合时(在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超声波焊接时)保护板7比电极体2及集电体5更向外侧(非覆盖层叠部27的前端侧)的错位。

在通过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制造的蓄电元件1中,在集电体5的加宽部(限制部523、以及在配置有该限制部523的位置的本体521中比接合片522更靠y轴方向外侧的部位),该加宽部的前端(即,限制部523的前端)比保护板7突出。因此,在该加宽部,集电体5的截面积增大,所以能够抑制(减小)集电体5中的电阻。

本发明的蓄电元件的制造方法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显然,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范围内可以实施各种变更。例如,除某实施方式的结构以外,可以追加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另外,可以将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成其他实施方式的结构。而且,可以消除某实施方式的结构的一部分。

集电体5中的限制部523的具体结构没有限定。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部523沿z轴方向连续地延伸,但也可以间断地延伸。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部523的z轴方向的尺寸等于或大于保护板7的z轴方向的尺寸,但不限于该结构。限制部523的z轴方向的尺寸也可以小于保护板7的z轴方向的尺寸。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部523从本体521延伸,但不限于该结构。限制部523也可以从集电体5的接合片522等除了本体521以外的其他部位延伸。上述实施方式的限制部523的y轴方向的端(前端)在电极体2和集电体5接合前的状态下,不从保护板7突出,但不限于该结构。限制部523只有比非覆盖层叠部27(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71)更向保护板7侧突出即可,限制部523在y轴方向上的具体尺寸没有限定。即,当配置在非覆盖层叠部27上的保护板7(接合前的保护板7)移动而要从非覆盖层叠部27的前端侧伸出时,该保护板7通过与限制部接触等来限制所述移动,只要限制部523比非覆盖层叠部27向y轴方向突出到这种位置即可。

保护板7的具体结构也没有限定。例如,上述实施方式的保护板7是矩形的板部件,但不限于该结构。保护板7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即,保护板7只要是在进行超声波焊接时位于焊头80或砧座81与非覆盖层叠部27(详细而言,电极23、24的非覆盖部231、241)之间,能够防止焊头80或砧座81向该非覆盖层叠部27接触的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1的制造方法中,在电极体2和集电体5接合时,集电体5的接合片522配置于电极体2的内周面侧,保护板7配置于电极体2的外周面侧,但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是,保护板7配置在电极体2的内周面侧,集电体5的接合片522配置在电极体2的外周面侧。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1的制造方法中,电极体2和集电体5的接合是超声波焊接,但不限于该结构。所述接合也可以是电阻焊接或激光焊接等。

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1的电极体2是将长条的电极23、24卷取而成的所谓卷取式,但不限于该结构。电极体2也可以是板状的电极23、24层叠的所谓层叠式,也可以是正极23或负极24中的至少一方为长条且锯齿形折弯的(蜿蜒折回)的折弯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蓄电元件被用作能够充电和放电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例如,锂离子二次电池)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蓄电元件的种类或大小(容量)是任意的。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蓄电元件的一个例子,对锂离子二次电池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还能够应用于各种二次电池,除此以外,还能够应用于一次电池或双电层电容器等电容器的蓄电元件。

蓄电元件(例如电池)1也可以用于如图11所示的蓄电装置(蓄电元件是电池的情况下,为电池模块)11。蓄电装置11至少具有两个蓄电元件1和将两个(不同的)蓄电元件1彼此电连接的汇流条部件12。在这种情况下,本发明的技术可应用于至少一个蓄电元件1。

符号说明

1…蓄电元件、2…电极体、21…卷芯、22…层叠体、23…正极(电极)、231…非覆盖部、232…覆盖部、24…负极(电极)、241…非覆盖部、242…覆盖部、25…隔膜、26…覆盖层叠部、27…非覆盖层叠部、271…分割非覆盖层叠部、28…中空部、3…壳体、31…壳体本体、311…封闭部、312…胴部、313…长壁部、314…短壁部、32…盖板、34…开口周缘部、4…外部端子、5…集电体、51…第一连接部、52…第二连接部、521…本体、522…接合片、523…限制部、53…弯曲部、56…开口、6…绝缘部件、7…保护板、80…焊头、81…砧座、11…蓄电装置、12…汇流条部件、101…集电连接板、102…集电箔层叠部、103…保护用金属板、104…砧座、105…超声波焊头、c…卷绕中心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