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避雷器在飓风天气收放避雷针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41586发布日期:2019-01-16 07:3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避雷器在飓风天气收放避雷针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雷电防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避雷器在飓风天气收放避雷针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内建筑不断增加,同时建筑的高度不断上升,建筑顶端安装避雷器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之一,但是当天气过于恶劣时,如风力过大,易导致避雷器损坏,造成经济损失。

目前,避雷器的安装,往往固定安装于建筑顶端,无法避免因恶劣天气造成经济损失。

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避雷器进行进一步改进,进而提高避雷器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避雷器在飓风天气收放避雷针的方法,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高避雷器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利用避雷器在飓风天气收放避雷针的方法,其中,该避雷器包括避雷器,所述避雷器外部端壁内设置有避雷腔,所述避雷腔内设置有避雷装置,所述避雷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避雷腔内的避雷针,以及所述避雷装置内设置有放电机构,所述放电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避雷针内的放电腔以及放电针,所述放电针转动设置于所述放电腔内,所述避雷装置与放电机构之间设置有一个动力装置,保证驱动所述避雷针转动时同步驱动所述放电针收入所述放电腔内,实现避雷装置的最小化,其中,避雷装置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绝缘固定环,所述绝缘固定环固定设置于所述避雷针外侧端壁上,所述避雷腔内滑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环形螺杆,所述环形螺杆顶部末端与所述绝缘固定环底部端壁固定连接,其中,动力机构包括风力叶轮,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转动机构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保证所述避雷装置的正常转动,其中,传动机构内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所述传动齿轮以及所述控制滑块,所述传动齿轮转动设置于所述控制滑块顶部端壁上,其中控制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之间设置有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包括配重球、转动摆杆以及控制转轴,所述配重球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摆杆左侧末端,所述转动摆杆右侧末端与所述控制转轴外侧端壁铰接,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控制机构之间设置有传动部件;

该方法的技术特征在于:风力带动风力叶轮转动,风力叶轮将风能转换为机械能,同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配重球转动,配重球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摆动,发生飓风天气时,配重球摆动幅度加大,并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控制滑块滑动,控制滑块带动传动齿轮滑动,将转换的机械动力传递至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内环形螺杆向右侧滑动,环形螺杆带动绝缘固定环向右侧转动,同时绝缘固定环带动避雷针向右侧转动,将避雷针收入避雷腔内。

具体的,所述避雷针内设置有收放动力腔,所述避雷装置内左右排列的设置有两个长度不同但机构类似的放电机构,此次以左侧较长的一组为例进行详细描述,所述放电腔位于所述避雷针左侧,所述放电腔与所述避雷针之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滑动螺杆,所述避雷针内的所述滑动螺杆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放电锥齿轮,所述放电腔内的左右滑动的设置有放电滑块,所述放电滑块设置于所述滑动螺杆外侧端壁上,且所述放电滑块内设置有与所述滑动螺杆配合的螺纹放电螺纹,所述放电腔内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放电连杆,所述放电连杆左侧末端与所述放电滑块外侧端壁铰接,所述放电腔内周向均匀设置有四组放电针,且放电针转动设置于所述放电腔内,此处以其中一组为例进行说明,所述放电连杆右侧末端与所述放电针底部端壁铰接,所述避雷器内设置有内齿腔,所述内齿腔内固定设置有放电内齿圈,所述内齿腔与所述收放动力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放电动力轴,所述收放动力腔内的放电动力轴前侧末端固定设置有放电从动锥齿轮,所述放电从动锥齿轮与所述放电锥齿轮啮合,所述内齿腔内的所述放电动力轴后侧固定设置有放电主动齿轮,所述,放电主动齿轮与所述放电内齿圈啮合,有利于保证所述避雷针转动时,同步驱动所述放电针转动,最大限度的缩小避雷装置的体积;

其特征在于:避雷针带动放电动力轴绕避雷固定轴轴线转动,放电内齿圈带动放电主动齿轮自身转动,放电主动齿轮带动放电从动锥齿轮转动,放电从动锥齿轮带动是放电锥齿轮转动,放电锥齿轮带动滑动螺杆转动,滑动螺杆带动放电滑块向左侧滑动,放电滑块带动放电连杆向内滑动,放电连杆带动放电针向内侧转动,放电针收入放电腔内。

具体的,所述避雷腔内转动设置有转动从动齿轮,所述转动从动齿轮内固定设置有转动螺纹,所述转动螺纹与所述环形螺杆配合,所述避雷腔底部端壁内设置有综合动力腔,所述综合动力腔与所述避雷腔之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转动动力轴,所述避雷腔内的所述转动动力轴顶部末端固定设置有转动主动齿轮,所述转动主动齿轮与所述转动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综合动力腔内的所述转动动力轴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转动输入齿轮,所述转动输入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脱离配合,所述避雷腔内固定设置有避雷固定轴,所述避雷针转动设置于所述避雷固定轴外侧端壁上,有利于控制所述避雷针的转动,有利于将所述避雷针收入所述避雷腔内,便于避雷装置的维护;

其特征在于:转动输入齿轮带动转动动力轴转动,转动动力轴带动转动主动齿轮转动,转动主动齿轮带动转动从动齿轮转动,转动从动齿轮带动环形螺杆向右侧转动,环形螺杆带动避雷针向右侧转动,避雷针收入避雷腔内。

优选地,所述综合动力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加速腔,所述加速腔内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风力轴,所述风力轴右侧末端延伸至所述避雷器右侧端壁外,且风力轴右侧末端与所述风力叶轮固定连接,所述加速腔内的所述风力轴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恒星齿轮,所述加速腔与所述综合动力腔之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机械轴,所述加速腔内的所述机械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机械内齿圈,所述机械内齿圈与所述恒星齿轮之间传动设置有行星齿轮,所述综合动力腔内的所述机械轴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动力主动锥齿轮,所述综合动力腔内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传递轴,所述传递轴外侧端壁上固定设置有传递锥齿轮,所述传递锥齿轮与所述动力主动锥齿轮啮合,所述传递轴外侧端壁上固定设置有转动输出锥齿轮,所述转动输出锥齿轮位于所述传递锥齿轮底部,所述转动输出锥齿轮与所述转动输入齿轮脱离配合,有利于将风力转换为机械动力,同时减低转速提高转动扭矩;

其特征在于:风力带动风力叶轮转动,当环境风力过大时,风力叶轮转速加大,风力叶轮带动风力轴转动,风力轴带动恒星齿轮转动,恒星齿轮带动行星齿轮转动,行星齿轮带动机械内齿圈转动,机械内齿圈带动机械轴转动,机械轴带动动力主动锥齿轮转动,动力主动锥齿轮带动传递锥齿轮转动,传递锥齿轮带动传递轴转动,传递轴带动转动输出锥齿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加速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控制皮带腔,所述控制皮带腔内的所述风力轴外侧端壁上固定设置有控制主动带轮,所述综合动力腔右侧端壁内设置有控制腔,所述控制腔与所述控制皮带腔之间转动设置有控制转轴,所述控制皮带腔内的所述控制转轴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控制从动带轮,所述控制从动带轮与所述控制主动带轮之间传动设置有控制动力皮带,所述控制腔内的所述控制转轴外侧端壁上滑动的设置有控制滑块,所述控制腔内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控制滑杆,所述控制滑杆右侧末端与所述转动摆杆铰接,所述控制滑杆左侧末端与所述控制滑块右侧端壁铰接,所述控制滑块与所述控制转轴之间弹性设置有复进弹簧,所述控制滑块外侧端壁上转动设置有控制旋转块,所述综合动力腔底部端壁内设置有控制摆动腔,所述控制摆动腔与所述控制腔之间滑动设置有控制l型连杆,所述控制l型连杆顶部末端与所述控制旋转块外侧端壁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摆动腔内摆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控制摆杆,所述控制摆杆底部末端与所述控制摆动腔底部端壁铰接,所述控制摆杆外侧端壁上滑动设置有控制套杆,所述控制摆动腔内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控制连杆,所述控制连杆左侧末端与所述控制套杆外侧端壁铰接,所述控制连杆右侧末端与所述控制l型连杆左侧末端铰接,所述控制摆动腔内上下滑动的设置有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底部末端与所述控制摆杆顶部末端铰接,所述传动连杆顶部末端与所述控制滑块底部端壁铰接,有利于根据风力大小控制避雷装置的收放状态,避免因风力过大导致避雷器损坏;

其特征在于:风力轴带动控制主动带轮转动,控制主动带轮带动控制从动带轮转动,控制从动带轮带动控制转轴转动,控制转轴带动配重球转动,配重球向右侧摆动,配重球带动转动摆杆向右侧摆动,转动摆杆带动控制滑杆向右侧滑动,控制滑杆带动控制滑块向右侧滑动,控制滑块带动控制旋转块向右侧滑动,控制旋转块带动控制l型连杆向右侧滑动,控制l型连杆带动控制连杆向右侧滑动,控制连杆的控制套杆向右侧滑动,控制套杆带动控制摆杆向右侧摆动,控制摆杆带动传动连杆向上滑动,传动连杆带动控制滑块向上滑动,控制滑块带动传动齿轮向上滑动,传动齿轮与转动输入齿轮以及转动输出锥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避雷腔左侧端壁内设置有接地滑槽,所述接地滑槽内左右滑动的设置有接地块,所述接地块左侧端壁与所述复位弹簧左侧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接地块通过导线(未注明)接地,保证避雷装置竖起时,时刻保证接地,保证避雷效果;

其特征在于:避雷针右侧转动,接地块向右侧滑动,接地块在弹簧的作用下,停止滑动,接地块与避雷针脱离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机械设计合理和巧妙,安装、维护以及检修均十分方便,同时,可在飓风天气下,自动将避雷针收回设备内,避免因大风导致避雷器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同时,方便后续工作人员对避雷器进行升级改造、维护,提高设备的有效使用寿命,并且该设备使用过程中具有高效的自动化程度,具有较高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利用避雷器在飓风天气收放避雷针的方法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发明的一种利用避雷器在飓风天气收放避雷针的方法,其中,该避雷器包括避雷器111,所述避雷器111外部端壁内设置有避雷腔115,所述避雷腔115内设置有避雷装置,所述避雷装置还包括转动设置于所述避雷腔115内的避雷针140,以及所述避雷装置内设置有放电机构,所述放电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避雷针140内的放电腔136以及放电针128,所述放电针128转动设置于所述放电腔136内,所述避雷装置与放电机构之间设置有一个动力装置,保证驱动所述避雷针140转动时同步驱动所述放电针128收入所述放电腔136内,实现避雷装置的最小化,其中,避雷装置上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绝缘固定环123,所述绝缘固定环123固定设置于所述避雷针140外侧端壁上,所述避雷腔115内滑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环形螺杆124,所述环形螺杆124顶部末端与所述绝缘固定环123底部端壁固定连接,其中,动力机构包括风力叶轮163,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转动机构之间设置有传动机构,保证所述避雷装置的正常转动,其中,传动机构内设置有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所述传动齿轮144以及所述控制滑块145,所述传动齿轮144转动设置于所述控制滑块145顶部端壁上,其中控制机构与所述动力机构之间设置有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包括配重球155、转动摆杆157以及控制转轴168,所述配重球155固定设置于所述转动摆杆157左侧末端,所述转动摆杆157右侧末端与所述控制转轴168外侧端壁铰接,所述控制部件与所述控制机构之间设置有传动部件。

下面,将会详细地介绍用于实现所述避雷针140转动同步驱动放电针128转动的具体实现方式,其中,所述避雷针140内设置有收放动力腔116,所述避雷装置内左右排列的设置有两个长度不同但机构类似的放电机构,此次以左侧较长的一组为例进行详细描述,所述放电腔136位于所述避雷针140左侧,所述放电腔136与所述避雷针140之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滑动螺杆120,所述避雷针140内的所述滑动螺杆120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放电锥齿轮119,所述放电腔136内的左右滑动的设置有放电滑块125,所述放电滑块125设置于所述滑动螺杆120外侧端壁上,且所述放电滑块125内设置有与所述滑动螺杆120配合的螺纹放电螺纹126,所述放电腔136内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放电连杆127,所述放电连杆127左侧末端与所述放电滑块125外侧端壁铰接,所述放电腔136内周向均匀设置有四组放电针128,且放电针128转动设置于所述放电腔136内,此处以其中一组为例进行说明,所述放电连杆127右侧末端与所述放电针128底部端壁铰接,所述避雷器111内设置有内齿腔166,所述内齿腔166内固定设置有放电内齿圈164,所述内齿腔166与所述收放动力腔116之间转动设置有前后延伸的放电动力轴118,所述收放动力腔116内的放电动力轴118前侧末端固定设置有放电从动锥齿轮117,所述放电从动锥齿轮117与所述放电锥齿轮119啮合,所述内齿腔166内的所述放电动力轴118后侧固定设置有放电主动齿轮165,所述,放电主动齿轮165与所述放电内齿圈164啮合,有利于保证所述避雷针140转动时,同步驱动所述放电针128转动,最大限度的缩小避雷装置的体积。

接下来,参考图1-图2来详细地介绍本申请的转动机构,其中,所述避雷腔115内转动设置有转动从动齿轮121,所述转动从动齿轮121内固定设置有转动螺纹122,所述转动螺纹122与所述环形螺杆124配合,所述避雷腔115底部端壁内设置有综合动力腔131,所述综合动力腔131与所述避雷腔115之间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转动动力轴130,所述避雷腔115内的所述转动动力轴130顶部末端固定设置有转动主动齿轮129,所述转动主动齿轮129与所述转动从动齿轮121啮合,所述综合动力腔131内的所述转动动力轴130底部末端固定设置有转动输入齿轮143,所述转动输入齿轮143与所述传动齿轮144脱离配合,所述避雷腔115内固定设置有避雷固定轴167,所述避雷针140转动设置于所述避雷固定轴167外侧端壁上,有利于控制所述避雷针140的转动,有利于将所述避雷针140收入所述避雷腔115内,便于避雷装置的维护以及受风面积。

有益地,参考图1来详细的介绍本申请的动力机构,其中,所述综合动力腔131右侧端壁内设置有加速腔141,所述加速腔141内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风力轴142,所述风力轴142右侧末端延伸至所述避雷器111右侧端壁外,且风力轴142右侧末端与所述风力叶轮163固定连接,所述加速腔141内的所述风力轴142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恒星齿轮139,所述加速腔141与所述综合动力腔131之间转动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机械轴135,所述加速腔141内的所述机械轴135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机械内齿圈137,所述机械内齿圈137与所述恒星齿轮139之间传动设置有行星齿轮138,所述综合动力腔131内的所述机械轴135左侧末端固定设置有动力主动锥齿轮134,所述综合动力腔131内转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传递轴133,所述传递轴133外侧端壁上固定设置有传递锥齿轮133,所述传递锥齿轮133与所述动力主动锥齿轮134啮合,所述传递轴133外侧端壁上固定设置有转动输出锥齿轮169,所述转动输出锥齿轮169位于所述传递锥齿轮133底部,所述转动输出锥齿轮169与所述转动输入齿轮143脱离配合,有利于将风力转换为机械动力,同时减低转速提高转动扭矩。

有益地,参考图1来详细的介绍本申请的控制机构,其中,所述加速腔141右侧端壁内设置有控制皮带腔161,所述控制皮带腔161内的所述风力轴142外侧端壁上固定设置有控制主动带轮162,所述综合动力腔131右侧端壁内设置有控制腔170,所述控制腔170与所述控制皮带腔161之间转动设置有控制转轴168,所述控制皮带腔161内的所述控制转轴168右侧末端固定设置有控制从动带轮159,所述控制从动带轮159与所述控制主动带轮162之间传动设置有控制动力皮带160,所述控制腔170内的所述控制转轴168外侧端壁上滑动的设置有控制滑块154,所述控制腔170内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控制滑杆156,所述控制滑杆156右侧末端与所述转动摆杆157铰接,所述控制滑杆156左侧末端与所述控制滑块154右侧端壁铰接,所述控制滑块154与所述控制转轴168之间弹性设置有复进弹簧158,所述控制滑块154外侧端壁上转动设置有控制旋转块153,所述综合动力腔131底部端壁内设置有控制摆动腔151,所述控制摆动腔151与所述控制腔170之间滑动设置有控制l型连杆152,所述控制l型连杆152顶部末端与所述控制旋转块153外侧端壁固定连接,所述控制摆动腔151内摆动设置有上下延伸的控制摆杆149,所述控制摆杆149底部末端与所述控制摆动腔151底部端壁铰接,所述控制摆杆149外侧端壁上滑动设置有控制套杆148,所述控制摆动腔151内设置有左右延伸的控制连杆150,所述控制连杆150左侧末端与所述控制套杆148外侧端壁铰接,所述控制连杆150右侧末端与所述控制l型连杆152左侧末端铰接,所述控制摆动腔151内上下滑动的设置有传动连杆146,所述传动连杆146底部末端与所述控制摆杆149顶部末端铰接,所述传动连杆146顶部末端与所述控制滑块145底部端壁铰接,有利于根据风力大小控制避雷装置的收放状态,避免因风力过大导致避雷器损坏。

有益地,参考图1来详细的介绍本申请的接地机构,其中,所述避雷腔115左侧端壁内设置有接地滑槽112,所述接地滑槽112内左右滑动的设置有接地块114,所述接地块114左侧端壁与所述复位弹簧113左侧端壁之间弹性设置有复位弹簧113,所述接地块114通过导线(未注明)接地,保证避雷装置竖起时,时刻保证接地,保证避雷效果。

下面,申请人将会参考附图1-2以及上面描述的本申请的一种利用避雷器在飓风天气收放避雷针的方法进行详细地介绍:首先,初始状态时,所述避雷针140垂直竖立于所述避雷腔115内,所述放电滑块125最大限度的位于所述放电腔136的右侧,所述放电针128位于所述放电腔136外侧且与所述避雷针140处于最大角度位置,所述控制滑块145最大限度的位于所述综合动力腔131底部,所述传动齿轮144与所述转动输入齿轮143以及所述转动输出锥齿轮169脱离配合;

当使用该设备时,风力带动风力叶轮163转动,当环境风力过大时,所述风力叶轮163转速加大,所述风力叶轮163带动所述风力轴142转动,所述风力轴142带动所述恒星齿轮139转动,所述恒星齿轮139带动所述行星齿轮138转动,所述行星齿轮138带动所述机械内齿圈137转动,所述机械内齿圈137带动所述机械轴135转动,所述机械轴135带动所述动力主动锥齿轮134转动,所述动力主动锥齿轮134带动所述传递锥齿轮133转动,所述传递锥齿轮133带动所述传递轴133转动,所述传递轴133带动所述转动输出锥齿轮169转动,于此同时,所述风力轴142带动所述控制主动带轮162转动,所述控制主动带轮162带动所述控制从动带轮159转动,所述控制从动带轮159带动所述控制转轴168转动,所述控制转轴168带动所述配重球155转动,所述配重球155向右侧摆动,所述配重球155带动所述转动摆杆157向右侧摆动,所述转动摆杆157带动所述控制滑杆156向右侧滑动,所述控制滑杆156带动所述控制滑块154向右侧滑动,所述控制滑块154带动所述控制旋转块153向右侧滑动,所述控制旋转块153带动所述控制l型连杆152向右侧滑动,所述控制l型连杆152带动所述控制连杆150向右侧滑动,所述控制连杆150的所述控制套杆148向右侧滑动,所述控制套杆148带动所述控制摆杆149向右侧摆动,所述控制摆杆149带动所述传动连杆146向上滑动,所述传动连杆146带动所述控制滑块145向上滑动,所述控制滑块145带动所述传动齿轮144向上滑动,所述传动齿轮144与所述转动输入齿轮143以及所述转动输出锥齿轮169啮合,所述转动输出锥齿轮169带动所述传动齿轮144转动,所述转动输出锥齿轮169带动所述转动输入齿轮143转动,所述转动输入齿轮143带动所述转动动力轴130转动,所述转动动力轴130带动所述转动主动齿轮129转动,所述转动主动齿轮129带动所述转动从动齿轮121转动,所述转动从动齿轮121带动所述环形螺杆124向右侧转动,所述环形螺杆124带动所述避雷针140向右侧转动,所述避雷针140带动所述放电动力轴118绕所述避雷固定轴167轴线转动,所述放电内齿圈164带动所述放电主动齿轮165自身转动,所述放电主动齿轮165带动所述放电从动锥齿轮117转动,所述放电从动锥齿轮117带动是放电锥齿轮119转动,所述放电锥齿轮119带动所述滑动螺杆120转动,所述滑动螺杆120带动所述放电滑块125向左侧滑动,所述放电滑块125带动所述放电连杆127向内滑动,所述放电连杆127带动所述放电针128向内侧转动,所述接地块114与所述避雷针140脱离配合。

通过上面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出:由于使用风力叶轮对风力进行转化,实现该设备的独立运行,利用转动时,配重产生的离心作用,判断风力大小,同时控制避雷装置的位置状态。

因此本申请的方法在整体结构上更加合理和巧妙,安装、维护以及检修均十分方便,同时,可在飓风天气下,自动将避雷针收回设备内,避免因大风导致避雷器损坏,造成经济损失,同时,方便后续工作人员对避雷器进行升级改造、维护,提高设备的有效使用寿命,并且该设备使用过程中具有高效的自动化程度,具有较高的使用和推广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