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型晶闸管元件管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81133发布日期:2020-06-26 23:3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晶闸管元件管壳,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阴极电极、阴极钼片、芯片、阳极钼片和阳极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电极包括沿管壳厚度方向设置的铜层和铝层,所述阳极电极中的铜层靠近所述芯片一侧,所述阴极电极的厚度小于所述阳极电极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元件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电极中的铜层与铝层通过压接工艺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元件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钼片的厚度大于所述阳极钼片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元件管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环、瓷环,所述阳极电极中的铜层与所述密封环连接,所述密封环与所述瓷环烧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晶闸管元件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瓷环为波纹裙边状结构或无瓷筋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晶闸管元件管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阴极法兰、阳极法兰,所述阴极法兰、所述阳极法兰、所述密封环均由铜制成,所述阳极电极中的铝层由纯铝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元件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钼片与所述阳极电极之间采用定位销、定位环或红胶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晶闸管元件管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极组件,所述门极组件包括门极线,所述门极线的一端与所述芯片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晶闸管元件管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阴极电极和/或所述阴极钼片上开设有嵌入槽,所述门极线的另一端经过所述嵌入槽与所述瓷环上的门极阀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晶闸管元件管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电极厚度为3-5mm,所述阴极钼片厚度为2.5-3.5mm,所述阳极钼片厚度为1.5-2.0mm,所述阳极电极中的铜层厚度为3-5mm,所述阳极电极中的铝层厚度为18-24mm。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轻型晶闸管元件管壳,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阴极电极、阴极钼片、芯片、阳极钼片和阳极电极,阳极电极包括沿管壳厚度方向设置的铜层和铝层,阳极电极中的铜层靠近所述芯片一侧,阴极电极的厚度小于所述阳极电极的厚度。通过本申请提供的管壳结构,用纯铝代替大部分铜,达到了管壳减重的目的,利于器件及组件的轻型化。将纯铝设置在阳极电极,与阳极电极中的铜层组装在一起,所形成的铝层与单面的铜层接触的非对称结构减小了接触电阻,降低了接触压降。此外,阳极电极中的铝层更适合与铝散热器直接压接,能够降低接触压降,拓宽了器件的应用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全靓;刘军;刘芹;朱为为;李勇;操国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8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