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电线电缆绞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2926发布日期:2018-09-14 23:01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绞合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式电线电缆绞合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不仅是生活中需要使用到电线电缆,人们在工作中也同样需要用到,因此需要用到绞合机对电线进行绞合,它是将两股或者多股线径相同的线缆通过恒定的拉力,旋转交合成双绞线或多绞线设备。

电线绞合机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设备,目前,市场上一般的电线绞合机,主要是卧式结构,设备占地面积大,生产场地大,操作不方便,而且一般的电线绞合机,绞合的力度不高,无法达到要求,会影响电线的使用性能,为人们带来许多的不方便的地方。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电线电缆绞合机,解决了一般的电线绞合机绞合能力不强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立式电线电缆绞合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插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内壁正面和背面通过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内壁底部且位于升降杆内壁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贯穿基座并延伸至基座的上侧,所述螺纹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远离螺纹杆的一侧与升降杆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且位于基座的上侧活动套接有移动滑套,所述移动滑套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远离移动滑套的一端贯穿升降杆的内壁并延伸至升降杆的外部,所述顶板延伸至升降杆外部一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测力传感器,所述测力传感器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旋转夹头。

所述外壳的顶部且位于升降杆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凹形块,所述凹形块的底部相通有电线输送管道,所述电线输送管道的底部贯穿第一箱体和外壳并延伸至外壳的内部,所述电线输送管道的底部与外壳的左端相通,所述第一箱体的内壁底部且位于电线输送管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内部且位于电线输送管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转盘的上侧且位于凹形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圆环,所述齿轮与圆环之间相互齿合,所述圆环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滑块,所述凹形块的顶部内壁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推杆,所述第一液压推杆远离凹形块内壁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板。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右端通过合页固定安装有外壳盖,所述外壳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推杆,所述第二液压推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升降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与移动滑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升降杆的左端开设有与顶板相适配的通槽。

优选的,所述圆环的内圈开设有轮齿,所述转盘的顶部开设有与移动滑块相适配的圆形滑槽。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开关,所述开关的输出端与第一液压推杆、第一电机、测力传感器、旋转夹头、第二电机、第二液压推杆和第三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立式电线电缆绞合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立式电线电缆绞合机,通过第二电机和齿轮的配合使用,使得齿轮带动圆环旋转,由于圆环与凹形块固定连接,使得凹形块旋转,达到旋转的效果,凹形块和旋转夹头不同方向转动,起到提高电线绞合的作用,避免因为绞合力度不够影响电线的使用性能。

2、该立式电线电缆绞合机,由外壳、升降杆、旋转夹头电线输送管道组成,为立式结构,减小设备占地面积,使得绞合机的操作更将简单容易,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为人们带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杆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升降杆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中:1外壳、2第一液压推杆、3第一电机、4升降杆、5顶板、6测力传感器、7旋转夹头、8外壳盖、9万向轮、10电线输送通道、11开关、12 第二电机、13基座、14螺纹杆、15轴承座、16移动滑套、17滑槽、18通槽、 19第一箱体、20凹形块、21圆环、22第二液压推杆、23齿轮、24移动滑块、 25圆形滑槽、26圆环、27第三电机、28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立式电线电缆绞合机,如图1-5所示,包括包括外壳1,外壳1的右端通过合页固定安装有外壳盖8,外壳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9,通过安装有万向轮9,方便绞合机移动,使得人们搬运绞合机时更加省力,当绞合机不工作时将外壳盖8盖上,起到保护绞部件的作用,避免绞合机损坏,提高使用寿命,外壳1的顶部插接有升降杆4,外壳1的内壁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液压推杆22,第二液压推杆2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27,第三电机27的输出端与升降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通过第二液压推杆22,在绞合机不使用时,将升降杆4拉入外壳1内部,有利于外壳盖8盖上,充分利用外壳1的内部空间,第三电机27可以带动升降杆4选转,可以将绞合剪断好的电线放到一遍,显得更加智能化,升降杆4的内壁正面和背面通过基座13固定连接,升降杆4的内壁底部且位于升降杆4内壁底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螺纹杆14,螺纹杆14的顶部贯穿基座13并延伸至基座13的上侧,螺纹杆 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轴承座15,轴承座15远离螺纹杆14的一侧与升降杆4 的内壁顶部固定连接,螺纹杆14的外表面且位于基座13的上侧活动套接有移动滑套16,移动滑套16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顶板5,顶板5远离移动滑套16 的一端贯穿升降杆4的内壁并延伸至升降杆4的外部,升降杆4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与移动滑套16相适配的滑槽17,升降杆4的左端开设有与顶板5相适配的通槽18,通过滑槽18使得移动滑套16在升降杆4内更容易滑动,避免移动滑套16在升降杆4内卡住,而导致影响绞合机工作甚至发生安全事故,通过通槽18使得顶板4可以上下移动正常工作,顶板5延伸至升降杆4外部一端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测力传感器6,测力传感器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旋转夹头7,该立式电线电缆绞合机,通过第二电机12和齿轮23的配合使用,使得齿轮23带动圆环26旋转,由于圆环26与凹形块20固定连接,使得凹形块20旋转,达到旋转的效果,凹形块20和旋转夹头7不同方向转动,起到提高电线绞合的作用,避免因为绞合力度不够影响电线的使用性能。

外壳1的顶部且位于升降杆4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19,第一箱体 19的顶部设置有凹形块20,凹形块20的底部相通有电线输送管道10,电线输送管道10的底部贯穿第一箱体19和外壳1并延伸至外壳1的内部,电线输送管道10的底部与外壳1的左端相通,第一箱体19的内壁底部且位于电线输送管道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转盘21,转盘21的内部且位于电线输送管道10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2,第二电机12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齿轮23,转盘21的上侧且位于凹形块2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圆环26,齿轮23 与圆环26之间相互齿合,圆环26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移动滑块24,圆环26的内圈开设有轮齿,转盘21的顶部开设有与移动滑块24相适配的圆形滑槽25,通过轮齿使得圆环能过随着齿轮23转动而转动,圆形滑槽25使移动滑块24更容易滑动,利于圆环26跟随齿轮23转动,凹形块20的顶部内壁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液压推杆2,第一液压推杆2远离凹形块20内壁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夹板28,外壳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开关11,开关11的输出端与第一液压推杆2、第一电机3、测力传感器6、旋转夹头7、第二电机12、第二液压推杆22和第三电机27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测力传感器7可以检测电线的拉力,当感应到一定的拉力时挡板5停止上升,这样不会出现定量上升的时候由于电线长度不一而出现将电线拉断或者没有张紧的情况,通过开关控制将绞合机的操作变得简单,使得绞合机操作更加方便,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由外壳1、升降杆4、旋转夹头7电线输送管道10组成,为立式结构,减小设备占地面积,使得绞合机的操作更将简单容易,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为人们带方便。

工作原理:首先,将外壳盖8翻开,接着利用开关11通过第二液压推杆 22将升降杆4推出外壳1,然后将电线放入电线输送通道10内,把电线送入到凹形块20内,然后第一液压推杆2开始工作将电线夹住,紧接着第一电机启动,带动螺纹杆14将移动滑套16往下移动,当旋转夹头7接触到电线并夹紧,然后将顶板5往上升,同时第二电机12启动带动齿轮23转动,使得圆环26带动凹形块20旋转对电线进行绞合,最后当绞合完毕剪断电线,第三电机27工作,旋转升降杆4,把绞合好的电线放到一遍。

综上所述,该立式电线电缆绞合机,通过第二电机12和齿轮23的配合使用,使得齿轮23带动圆环26旋转,由于圆环26与凹形块20固定连接,使得凹形块20旋转,达到旋转的效果,凹形块20和旋转夹头7不同方向转动,起到提高电线绞合的作用,避免因为绞合力度不够影响电线的使用性能。

并且,由外壳1、升降杆4、旋转夹头7电线输送管道10组成,为立式结构,减小设备占地面积,使得绞合机的操作更将简单容易,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为人们带方便。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