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升降式导向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42889发布日期:2018-09-14 23:00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升降式导向架。



背景技术:

碳纤维导线是一种全新结构的节能型增容导线,与常规导线相比,具有重量轻、抗拉强度大、耐热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高温弧垂小、导电率高、线损低、载流量大、耐腐蚀性能好、不易覆冰等一系列优点,综合解决了架空输电领域存在的各项技术瓶颈,代表了未来架空导线的技术发展趋势,有助于构造安全、环保、高效节约型输电网络,可广泛用于老线路和电站母线增容改造、新线路建设,并可用于大跨越、大落差、重冰区、高污染等特殊气候和地理场合的线路。应用在新建线路中,可提高线路的单位输送容量,确保电网的坚强性,长远经济性更好。

碳纤维导线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加工生产铝层所用的铝杆的工艺和将铝杆和碳纤维芯棒复合在一起的工艺;

其中,加工生产铝层所用的铝杆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两根待加工铝杆盘放在地上或线盘上的,铝杆通过铝杆导线架进行导向;

(2)通过铝杆校直装置对铝杆进行第一次校直;

(3)对第一次校直后的铝杆通过清洗箱进行清洗,去除铝杆表面的杂质;

(4)对铝杆进行第二次校直,保证铝杆无缠绕、无弯曲;

(5)将校直后的铝杆通过铝杆转向调节装置导向将铝杆和碳纤维芯棒复合在一起的工艺中;

其中,将铝杆和碳纤维芯棒复合在一起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6)将碳纤维芯棒放在放线架上,然后,将其拉出后穿过导向装置;

(7)对碳纤维芯棒进行第一次校直;

(8)经过步骤(5)的两个铝杆和校直后的碳纤维芯棒,同时进入挤压机构,在经过高温400℃以上、压力270MPa以上的密封模腔内通过成型模具将铝杆挤成铝管;将碳纤维芯棒从成型模具进口处送入铝管中,从而完成铝管包覆碳纤维芯棒的初步工作,此处的铝管为无缝管体;

(9)利用碳纤维导线冷却装置对包覆铝管后的碳纤维芯棒进行冷却;

(10)对包覆铝管后的碳纤维芯棒进行第一次干燥;

(11)对包覆铝管后的碳纤维芯棒的长度进行测量;

(12)通过牵引设备和拉拔设备将挤出的包覆铝管后的碳纤维芯棒拉拔为需要的外径尺寸,去除铝层和碳纤维芯棒之间的间隙,已达到铝层碳纤维芯棒达到紧密结合;

(13)进行第二次干燥,然后长度测量;进行两次测量可以计算长度变化率;

(14)通过的碳纤维导向收线架将碳纤维导向收入线盘上。

在上述步骤(1)中需要通过导线架将铝杆进行导向,以进入下一个工艺当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导向架,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技术问题

为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升降式导向架。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升降式导向架,包括两根纵向间隔设置的U型钢,所述两根U型钢的底端通过底梁连接,每根U型钢的上端焊接一根斜支撑杆,所述两根U型钢上端连接有顶导向轮,所述顶导向轮下方设置有限位导向机构,所述限位导向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横向U型架和纵向设置的纵向U型架,所述纵向U型架上端连接横向U型架一端,所述纵向U型架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且每侧设置上下排列的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所述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在U型钢的U型槽内滚动,所述横向U型架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并排设置的上导向轮,所述上导向轮下侧的横向U型架上设置有两个并排设置的下导向轮,所述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十字交叉设置,所述纵向U型架通过升降装置上升或下降,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纵向设置在底梁上的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穿过所述纵向U型架,且与所述纵向U型架螺纹连接。

(三)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的时候,先通过升降电机带动丝杠旋转,从而使得纵向U型架下降,将铝杆从两个下导向轮之间穿过,再从两个上导向轮之间穿过,然后,通过升降电机带动丝杠旋转,从而使得纵向U型架上升,到达预设高度以后,将铝杆从顶导向轮上方穿过,然后,连接下一工序的设备,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而且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第一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第二示意图;

图中:1-铝杆,2-顶导向轮,3-上导向轮,4-下导向轮,5-横向U型架,6-上导向轮,7-斜向连接杆,8-下导向轮,9-纵向U型架,10-U型钢,11-底梁,12-斜支撑杆,13-第一导向杆,14-升降电机,15-第二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和用于表达“连接”的词语,如“相连接”、“相连”等,其既可以指代某一部件与另一部件直接连接,也可以指代某一部件通过其他部件与另一部件相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属于“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或者模块、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部件或者模块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部件或者模块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或者模块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之上”的部件或者模块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者模块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部件或者模块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碳纤维导线加工的升降式导向架,包括两根纵向间隔设置的U型钢,所述两根U型钢的底端通过底梁连接,每根U型钢的上端焊接一根斜支撑杆,所述两根U型钢上端连接有顶导向轮,所述顶导向轮下方设置有限位导向机构,所述限位导向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横向U型架和纵向设置的纵向U型架,所述纵向U型架上端连接横向U型架一端,所述纵向U型架两侧均设置有导向轮,且每侧设置上下排列的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所述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在U型钢的U型槽内滚动,所述横向U型架的上端设置有两个并排设置的上导向轮,所述上导向轮下侧的横向U型架上设置有两个并排设置的下导向轮,所述上导向轮和下导向轮十字交叉设置,所述纵向U型架通过升降装置上升或下降,所述升降装置包括纵向设置在底梁上的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穿过所述纵向U型架,且与所述纵向U型架螺纹连接。

工作原理:使用的时候,先通过升降电机带动丝杠旋转,从而使得纵向U型架下降,将铝杆从两个下导向轮之间穿过,再从两个上导向轮之间穿过,然后,通过升降电机带动丝杠旋转,从而使得纵向U型架上升,到达预设高度以后,将铝杆从顶导向轮上方穿过,然后,连接下一工序的设备,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而且效果好。

为了使得升降更加平稳,提高操作安全性,所述升降电机的两侧的底梁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与所述丝杠平行设置,其穿过所述纵向U型架,且与所述纵向U型架滑动连接。

另外,水平设置的横向U型架和纵向设置的纵向U型架的两侧分别通过一根斜向连接杆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