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复合型动触头的高压直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7010发布日期:2018-10-02 19:3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控制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复合型动触头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继电器是一种具有利用较小输入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输出功能的自动控制器件,也是一种当输入电流达到一定量值时触发工作、使输出电流产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开关”,多用于机电一体化的自动控制系统中,能给使用继电器的系统或设备带来简化电路结构、确保安全运行、降低生产成本和一定的节能效果。现有高压直流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包含有由激磁线圈11和动铁芯12构成的低压主控系统1,由纯铜质左右定触点21和由厚度为L的较薄型纯铜质条状动触片221充任的条状动触头22构成的高压被控系统2,一端固定设置在条状动触头22的中心位置上、另一端固设在动铁芯12轴心位置上、中间套设有压缩弹簧4的联动轴3。动铁芯12限位活动设置在激磁线圈11的中心位置上,当激磁线圈11中有电流通过时,动铁芯12在电磁力的作用下作轴向直线运动,带动联动轴3随同动铁芯12同步移动,驱使条状动触头22执行与左右定触点21紧密接触或分离的动作,从而控制负载电路电流的接通或断开。其缺点在于所述的左右动触点21和条状动触片22均由纯铜材料制成,在大电流工作状态下,当触点间由接触电阻的存在而产生的温升达到纯铜熔点时,容易产生局部熔化,而切断电流、降温时容易生成具有较强粘连力的熔核,致使动定触点分离不爽、甚至粘结,影响工作可靠性;且纯铜质较薄型条状动触片22在温升后容易变软,抗形变能力减弱,会从整体上影响继电器的工作稳定性和可靠工作寿命;同时也会导致影响使用继电器的系统或设备的工作可靠性和运行安全性,也由此导致增加继电器的报废率、增加日常维护保养的工作量和使用成本。所以,现有的高压直流继电器总体结构尚欠合理、无法满足控制大电流负载的正常使用要求等弊端,故从经济性和实用性角度考虑均欠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克服现有高压直流继电器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相对比较合理且科学、工作可靠且稳定性好,能满足大电流负载系统或设备控制需求的带复合型动触头的高压直流继电器。

本实用新型的带复合型动触头的高压直流继电器主体包含有由激磁线圈和动铁芯构成的低压主控系统,由左右定触点和动触头构成的高压被控系统,和一端固定设置在条状动触片的中心位置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动铁芯轴心位置上、中间套设有压缩弹簧的联动轴,动触头由厚度为L的较薄型条状动触片充任,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头主体呈复合型,包含有由厚度为L的较薄型条状动触片充任的传统动触头和由并列增加设置在条状动触片左右两侧、由覆盖设置在条状动触片背面上的铍铜簧片支承的辅助动触点,其中:所述的铍铜簧片由含铍量大于2%的高弹性强度、弹性滞后小的铍青铜合金材料制成,通过铆钉固定设置在条状动触片的背面上,其宽度与条状动触片的宽度相符、其长度与所述的左右定触点各自最外边沿点间的间距相符、其厚度为条状动触片厚度L的0.1-0.15倍;所述的辅助动触点由含铜量为10%-50%的钨铜粉末用冶金方法铸成、高温特性好的钨铜触点充任,其长度与所述的铍铜簧片的宽度相符、其宽度为铍铜簧片与条状动触片的长度之差的二分之一减除所述的铍铜簧片厚度之差,其高度为条状动触片厚度L的1.1-1.15倍。

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的辅助动触点焊接设置在所述的铍铜簧片的左右端部上,所述的铍铜簧片通过铆钉铆接固定、覆盖设置在所述的条状动触片的背面上,两端具有细微弹性,所述的辅助动触点与所述的动触头呈并列状、相邻端面间存有宽度与所述的铍铜簧片厚度相符的缝隙、其工作面高于条状动触片 0.1 L -1.5L。

工作时,条状动触片和钨铜辅助动触点搭配构成复合型动触头取代传统的单一型动触头,当接通负载电路时,所述的辅助动触点先于条状动触片与左右定触点相接触、闭合负载电路,承受瞬间大电流的冲击,然后条状动触片与左右定触点相接触、参预正常的通电作业,对左右定触点起到保护作用;当断开负载电路时,条状动触片先于辅助动触点与左右定触点分离,而此时辅助动触点仍处于通电状态,故对动触头起到保护作用,触点间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全由辅助动触点承受,但由于在相同尺寸情况下钨的电阻大于铜的电阻,故在继电器正常通电工作状态下流过辅助动触点的电流要小于铜质动触头上的电流,所以分离时在辅助动触点上产生电弧的电流很小,电弧的破坏作用也小,故在确保动触头获得有效保护的同时,对钨铜辅助动触点的工作寿命影响极小,从整体上提高了继电器触点大电流工作时的承受力,从而提高继电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工作寿命。

基于上述构思的本实用新型带复合型动触头的高压直流继电器,由于在现有高压直流继电器常规结构的基础上,在动触头两端并列增加设置了钨铜辅助动触点,使继电器的动触头成为由常规动触头和钨铜辅助动触点构成的复合型,工作时辅助动触点先于动触头通电、后于动触头分离断电,两者协调工作,既能确保原有动触头的正常通电作业,使继电器保持正常工作,又能使原有动触头免受电路接通时瞬间大电流的冲击和电路断开时电弧的破坏性影响,在确保和延长动触头的可靠工作寿命的同时,还使继电器有效降低了触点间的分离力,杜绝继电器在大电流工作状态下触点间分离不爽、甚至粘结情况的发生,从而有利于确保继电器的工作稳定性和工作可靠性,使继电器的工作不受负载任何大小工作电流的限制,提高了工作适用面,同时也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继电器的系统或设备的可靠工作和安全运行提供了技术保障。所有这些,都是本实用新型方案中的复合型动触头所带来的积极技术效果,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高压直流继电器触点工作可靠性差、工作寿命不长、适用面有局限的一大难题,为具有能简化电路结构、能带来显著节能效果的高压直流继电器在高铁和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扫除了屏障,实是是高压直流继电器制造领域的一大创新,明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现有高压直流继电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复合型动触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低压主控系统 11.激磁线圈 12.动铁芯 2.高压被控系统

21.左右定触点 22.动触头 221.条状动触片 222.铍铜簧片

223辅助动触点 3.连动轴 4.压缩弹簧 5.缝隙 6.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典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2中,本实用新型的带复合型动触头的高压直流继电器,主体包含有由激磁线圈11和动铁芯12构成的低压主控系统1,由左右定触点21和动触头22构成的高压被控系统2,和一端固定设置在条状动触片221的中心位置上、另一端固定设置在动铁芯12轴心位置上、中间套设有压缩弹簧4的联动轴3,动触头22由厚度为L的较薄型条状动触片221充任,特征在于:所述的动触头22主体呈复合型,包含有由厚度为L的较薄型条状动触片221充任的传统动触头22和由并列增加设置在条状动触片221左右两侧、由覆盖设置在条状动触片221背面上的铍铜簧片222支承的辅助动触点223,其中:所述的铍铜簧片222由含铍量大于2%的高弹性强度、弹性滞后小的铍青铜合金材料制成,通过铆钉6固定设置在条状动触片221的背面上,其宽度与条状动触片221的宽度相符、其长度与所述的左右定触点21各自最外边沿点间的间距相符、其厚度为条状动触片221厚度L的0.1-0.15倍;所述的辅助动触点223由含铜量为10%-50%的钨铜粉末用冶金方法铸成、高温特性好的钨铜触点充任,其长度与所述的铍铜簧片222的宽度相符、其宽度为铍铜簧片222与条状动触片221的长度之差的二分之一减除所述的铍铜簧片222厚度之差,其高度为条状动触片221厚度L的1.1-1.15倍。

在装配状态下,所述的辅助动触点223焊接设置在所述的铍铜簧片222的左右端部上,所述的铍铜簧片222通过铆钉6铆接固定、覆盖设置在所述的条状动触片221的背面上,两端具有细微弹性,所述的辅助动触点223与所述的动触头22呈并列状、相邻端面间存有宽度与所述的铍铜簧片222厚度相符的缝隙5、其工作面高于条状动触片221 0.1 L -1.5L。

工作时,条状动触片221和钨铜辅助动触点223搭配构成复合型动触头取代传统的单一型动触头22,当接通负载电路时,所述的辅助动触点223先于条状动触片221与左右定触点21相接触、闭合负载电路,承受瞬间大电流的冲击,然后条状动触片221与左右定触点21相接触、参预正常的通电作业,对左右定触点21起到保护作用;当断开负载电路时,条状动触片221先于辅助动触点223与左右定触点21分离,而此时辅助动触点223仍处于通电状态,故对动触头22起到保护作用,触点间分离时产生的电弧全由辅助动触点223承受,但由于在相同尺寸情况下钨的电阻大于铜的电阻,故在继电器正常通电工作状态下流过辅助动触点223的电流要小于铜质动触头22上的电流,所以分离时在辅助动触点223上产生电弧的电流很小,电弧的破坏作用也小,故在确保动触头22获得有效保护的同时,对钨铜辅助动触点223的工作寿命影响极小,从整体上提高了继电器触点大电流工作时的承受力,从而提高继电器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工作寿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