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束线结构的架子鼓传输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25048发布日期:2018-08-21 18:02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架子鼓传输线,特别涉及一种带束线结构的架子鼓传输线组件。



背景技术:

架子鼓在使用时需要连接多根传输线,多根传输线的一端同时与一插头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不同的鼓架连接,从而将整套架子鼓连接起来,以供使用。由于传输线较多,从而给线材的整理和固定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实际使用中通常都是任其随意走线或用扎线带随意固定的方式去整理。

授权公告号为CN205829080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束线结构,包括束线盖板和束线底板,束线底板上设有用于将线束隔开的若干束线隔板,相邻束线隔板之间设有用于容纳线束的束线槽,各束线槽的宽度不同,从而能够将不同线径的线材分类整理到对应宽度的束线槽内,以对杂乱线材归类整理。

但是,该技术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其仅能在某一个位置同时对所有线材进行整理,即这种束线结构不方便移动,当线材较长,或者需要在不同的位置与不同的线材绑缚在一起时,上述束线结构则不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束线结构的架子鼓传输线组件,其能够较好将不同的传输线绑缚在一起,以避免其四处散落,影响线路排布的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带束线结构的架子鼓传输线组件,包括若干根传输线,所有所述传输线的一端均同时与一插头连接,每一所述传输线外均滑移套设一束线套,所述束线套一侧外壁、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凸条,所述束线套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与所述凸条配合凹槽,每一所述束线套上的凸条尺寸均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不同的传输线绑缚在一起时,将一个束线套上的凸条滑入另一个束线套上的凹槽内,从而将两根传输线固定在一起,完成对传输线的整理,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束线套上设有能够与相应所述传输线锁紧的锁紧件,所述锁紧件呈中空圆台形,其一端与所述束线套连接,另一端包覆于所述传输线外周,并能够与相应所述传输线锁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锁紧件套设在传输线外,且其一端能够与传输线锁紧,这样,在移动束线套时,解除锁紧件对传输线的锁紧,使束线套能够顺利移动,待束线套移动至所需位置后,利用锁紧件将束线套与传输线锁紧即可。

进一步的,沿所述锁紧件母线方向将所述锁紧件分割为若干周向分布的子锁紧件,每一所述子锁紧件靠近所述束线套的一端与所述束线套滑移连接,并沿所述子锁紧件的母线方向滑移,另一端与相应所述传输线外周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锁紧件向束线套方向按压,锁紧件沿其母线方向相对传输线倾斜滑移,因此,当锁紧件向束线套靠近时,相邻子锁紧件靠近传输线的一端逐渐分离,从而解除对传输线的锁紧功能,束线套能够顺利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束线套内、沿所述子锁紧件的母线方向开设有供所述子锁紧件滑移的滑移槽,所述滑移槽的槽底与所述子锁紧件远离相应所述传输线的一端端部之间连接有抵推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推弹簧将子锁紧件向束线套外推动,从而所有子锁紧件远离束线套的一端相互靠近,最终包覆在相应传输线外周,并与该传输线紧密抵接,从而将束线套与相应传输线锁紧,避免束线套在传输线上随意滑动。

进一步的,相邻所述子锁紧件相对侧侧壁分别设有磁铁,且两个所述磁铁磁极相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磁铁的相互吸附来加强锁紧件与传输线的抱紧力度,使锁紧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子锁紧件远离所述束线套的一端均设有一压板,且每一所述压板均位于相应所述子锁紧件的同侧,每一所述压板与其相邻子锁紧件远离所述束线套的一端端面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锁紧件向束线套内按压时,即便只按压其中一个子锁紧件向束线套靠近,其也能够通过压板带动其它子锁紧件联动,从而方便作业人员操作。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束线套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一端部开口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外壁透明设置,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标签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作业人员可以通过在标签贴上做标记的方式将不同的传输线区分开,并且,标签贴放置在束线套内,不容易丢失或磨损,可以长期起到标示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标签贴伸出所述容纳槽槽口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容纳槽外壁粘贴的魔术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标签贴可以较稳固地放置在束线套内,不易丢失。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传输线上设置带凸条和凹槽的束线套,这样,在需要将不同的传输线绑缚在一起时,将一个束线套上的凸条滑入另一个束线套上的凹槽内,从而将两根传输线固定在一起,完成对传输线的整理,操作方便;

2.通过在束线套上设置能够与传输线锁紧的锁紧件,这样,在移动束线套时,解除锁紧件对传输线的锁紧,使束线套能够顺利移动,待束线套移动至所需位置后,利用锁紧件将束线套与传输线锁紧,从而避免束线套沿传输线随意滑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带束线结构的架子鼓传输线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带束线结构的架子鼓传输线组件局部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束线套与传输线的连接方式;

图3是一种带束线结构的架子鼓传输线组件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束线套与锁紧件的连接方式;

图4是图3中A部放大图。

图中:1、传输线;2、插头;21、锁紧螺丝;3、束线套;31、凸条;32、凹槽;4、锁紧件;41、子锁紧件;42、滑移槽;43、抵推弹簧;44、磁铁;45、压板;5、容纳槽;51、标签贴;52、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带束线结构的架子鼓传输线组件,参照图1和图2,包括若干根传输线1,所有传输线1的一端均同时与一插头2连接,插头2的两端连接有锁紧螺丝21,另一端用于与待使用的设备连接。每一根传输线1外均滑移套设有一束线套3,束线套3呈中空圆柱形,其外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固定设有一凸条31,束线套3上、沿其长度方向开有一与该凸条31配合的凹槽32。每一个束线套3上的凸条31的尺寸均相等,这样可以通过将一个束线套3上的凸条31从上至下滑入另一个束线套3上的凹槽32内,从而将两根传输线1绑缚在一起,以对传输线1进行整理。

参照图2和图3,每一个束线套3上均设置有能够将该束线套3与其所在的传输线1锁紧的锁紧件4。本实施例中锁紧件4呈中空圆台形,其口径较大的一端与相应束线套3滑移连接,口径较小的一端包覆在相应传输线1的外周。参照图,沿锁紧件4母线方向将锁紧件4分割为若干个周向分布的子锁紧件41。束线套3内,对应每一个子锁紧件41、并沿该子锁紧件41母线方向开设有供该子锁紧件41滑移的滑移槽42,滑移槽42的槽底与子锁紧件41靠近束线套3的一端端部之间连接有抵推弹簧43。抵推弹簧43将子锁紧件41向束线套3外推动,从而所有子锁紧件41远离束线套3的一端相互靠近,最终包覆在相应传输线1外周,并与该传输线1紧密抵接,从而将束线套3与相应传输线1锁紧,避免束线套3在传输线1上随意滑动。

参照图3和图4,为了进一步加强锁紧件4的锁紧力度,相邻子锁紧件41远离束线套3的一端、其相对侧侧壁上分别粘贴有磁铁44,且两个磁铁44磁极相反,通过磁铁44的相互吸附来加强锁紧件4与传输线1的抱紧力度,使锁紧效果更好。

当需要将束线套3沿传输线1移动时,参照图3,将锁紧件4向束线套3方向按压,由于滑移槽42沿锁紧件4的母线方向相对传输线1(标示于图2)倾斜设置,因此,当锁紧件4向束线套3靠近时,相邻子锁紧件41靠近传输线1的一端逐渐分离,从而解除对传输线1的锁紧功能,束线套3能够顺利移动。为了能够使所用子锁紧件41同步向束线套3靠近,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每一子锁紧件41远离束线套3的一端均设有压板45,且每一压板45均位于相应子锁紧件41的同侧,且与相邻的子锁紧件41远离束线套3的一端端面抵接。这样,当需要将锁紧件4向束线套3内按压时,即便只按压其中一个子锁紧件41向束线套3靠近,其也能够通过压板45带动其它子锁紧件41联动,从而方便作业人员操作。

由于传输线1较多,而不同的传输线1需要与不同的接口连接,因此,为了方便作业人员区分不同功能的传输线1,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每一束线套3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均开有一端部开口的容纳槽5,且容纳槽5的外壁由透明材料制成,如PMMA材料或玻璃。容纳槽5内放置有可取出的标签贴51,标签贴51伸出容纳槽5槽口的一端连接有能够与容纳槽5的外壁粘贴的魔术贴52。这样,作业人员可以通过在标签贴51上做标记的方式将不同的传输线1区分开,并且,标签贴51放置在束线套3内,不容易丢失或磨损,可以长期起到标示作用。

工作原理:在需要将不同的传输线1绑缚在一起时,只需要将其中一根传输线1上的束线套3的凸条31插入另一根传输线1上的束线套3的凹槽32内即可;需要移动束线套3时,将锁紧件4向相应束线套3内按压即可解除其对传输线1的锁紧功能,从而顺利移动束线套3,待移动至所需位置后,解除对锁紧件4的按压,锁紧件4在抵推弹簧43的回复力下向传输线1靠近,并紧密包覆在传输线1外周,与传输线1相对锁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