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人体感应灯的智能插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8738发布日期:2018-10-19 22:27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人体感应灯的智能插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排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人体感应灯的智能插排。



背景技术:

插排即是排插,俗称插线板,学名接线板。插排指的是带电源线和插头且可以移动的多孔插座。可以一座多用,既节省了空间又节省了线路。

目前,在现有技术中,在申请号为201210387733.6,名称为一种插排专利中,能够保护插头和插排不发生氧化现象,但是,没有增加人体感应灯,不能实现临时照明作用,没有将插排做成上下结构,既能适应多个电器的使用,又可以在不使用时减少占地面积,方便随时携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增加人体感应灯,能实现临时照明作用,将插排做成上下结构,既能适应多个电器的使用,又可以在不使用时减少占地面积,也方便随时携带,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因此,设计一种带有人体感应灯的智能插排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带有人体感应灯的智能插排。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人体感应灯的智能插排,包括一号底座,所述一号底座上表面中心处加工有一号圆槽,所述一号圆槽内设有伸缩端向上的一号电动推杆,所述一号电动推杆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底座,所述二号底座上表面中心处加工有二号圆槽,所述二号圆槽内设有伸缩端向上的二号电动推杆,所述二号电动推杆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三号底座,所述三号底座上表面中心处加工有一号凹槽,所述一号凹槽内设有一号LED灯珠,所述一号底座、二号底座和三号底座左右两侧表面上端均加工有若干个二号凹槽,若干个所述二号凹槽内均设有二号LED灯珠,所述一号底座、二号底座和三号底座前表面下端均加工有矩形槽,每个所述矩形槽内下表面均设有电路板,每个所述电路板上表面左侧均设有红外线传感器,每个所述电路板上表面右侧均设有单片机,所述一号底座左侧表面下端加工有市电接口,所述市电接口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号电动推杆、二号电动推杆、一号LED灯珠、二号LED灯珠、电路板和红外线传感器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一号底座、二号底座和三号底座上表面边缘处均加工有若干个插孔。

所述一号底座前表面上端设有一号按钮,所述二号底座前表面上端设有二号按钮,所述单片机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号按钮和二号按钮的输入端连接。

每个所述矩形槽处均设有外壳,所述一号凹槽和若干个二号凹槽处均设有灯罩。

所述一号底座、二号底座和三号底座的形状均为圆形。

所述一号底座、二号底座和三号底座均为玻璃纤维底座。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带有人体感应灯的智能插排,增加人体感应灯,能临时照明,上下结构的插排,既能适应多个电器的使用,又可以在不使用时减少占地面积,也方便随时携带,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有人体感应灯的智能插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有人体感应灯的智能插排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有人体感应灯的智能插排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带有人体感应灯的智能插排的左视图;图中,1、一号底座;2、一号电动推杆;3、二号底座;4、二号电动推杆;5、三号底座;6、一号LED灯珠;7、二号LED灯珠;8、电路板;9、红外线传感器;10、单片机;11、市电接口;12、插孔;13、一号按钮;14、二号按钮;15、外壳;16、灯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带有人体感应灯的智能插排,包括一号底座1,所述一号底座1上表面中心处加工有一号圆槽,所述一号圆槽内设有伸缩端向上的一号电动推杆2,所述一号电动推杆2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二号底座3,所述二号底座3上表面中心处加工有二号圆槽,所述二号圆槽内设有伸缩端向上的二号电动推杆4,所述二号电动推杆4伸缩端固定连接有三号底座5,所述三号底座5上表面中心处加工有一号凹槽,所述一号凹槽内设有一号LED灯珠6,所述一号底座1、二号底座3和三号底座5左右两侧表面上端均加工有若干个二号凹槽,若干个所述二号凹槽内均设有二号LED灯珠7,所述一号底座1、二号底座3和三号底座5前表面下端均加工有矩形槽,每个所述矩形槽内下表面均设有电路板8,每个所述电路板8上表面左侧均设有红外线传感器9,每个所述电路板8上表面右侧均设有单片机10,所述一号底座1左侧表面下端加工有市电接口11,所述市电接口1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10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单片机1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号电动推杆2、二号电动推杆4、一号LED灯珠6、二号LED灯珠7、电路板8和红外线传感器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一号底座1、二号底座3和三号底座5上表面边缘处均加工有若干个插孔12;所述一号底座1前表面上端设有一号按钮13,所述二号底座3前表面上端设有二号按钮14,所述单片机1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号按钮13和二号按钮14的输入端连接;每个所述矩形槽处均设有外壳15,所述一号凹槽和若干个二号凹槽处均设有灯罩16;所述一号底座1、二号底座3和三号底座5的形状均为圆形;所述一号底座1、二号底座3和三号底座5均为玻璃纤维底座。

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当人们靠近插座时,矩形槽内的红外线传感器9感应到红外线,在单片机10的作用下,使一号底座1、二号底座3和三号底座5上的一号LED灯珠6和二号LED灯珠7亮起,人们可以通过三号底座5上的插孔12插电器等,如果不够用,可以通过按动二号按钮14,通过调节二号圆槽内的二号电动推杆4,将三号底座5从二号底座3上伸缩起来,便于在二号底座3上插电器,也可以按动一号按钮13,通过调节一号圆槽内的一号电动推杆2,使二号底座3从一号底座1上升起,便于使用一号底座1上的插孔,既能够满足多个电器的使用,又可以在不使用时减少占地面积,也方便携带,增加人体感应灯,能临时照明,上下结构的插排,既能适应多个电器的使用,又可以在不使用时减少占地面积,也方便随时携带,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在本装置空闲处安装2台电机驱动器,将型号为HT46的单片机1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2台电机驱动器、一号LED灯珠6、二号LED灯珠7、电路板8、型号为TFDU4100-TR3的红外线传感器9、一号按钮13和二号按钮14的输入端连接,本领域人员再将2台电机驱动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一号电动推杆2和二号电动推杆4的接线端连接,同时将市电接口11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单片机10的输入端连接。本领域人员通过控制器编程后,完全可控制各个电器件的工作顺序,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接通市电接口11,启动装置,当人们靠近插座时,矩形槽内的红外线传感器9感应到红外线,在单片机10的作用下,使一号底座1、二号底座3和三号底座5上的一号LED灯珠6和二号LED灯珠7亮起,人们可以通过三号底座5上的插孔12插电器等,如果不够用,可以通过按动二号按钮14,通过调节二号圆槽内的二号电动推杆4,将三号底座5从二号底座3上伸缩起来,便于在二号底座3上插电器,也可以按动一号按钮13,通过调节一号圆槽内的一号电动推杆2,使二号底座3从一号底座1上升起,便于使用一号底座1上的插孔,既能够满足多个电器的使用,又可以在不使用时减少占地面积,也方便携带,矩形槽处的外壳15具有保护内部零件的作用,一号凹槽和若干个二号凹槽处的灯罩16可以使灯珠不被弄脏,也具有聚光作用,底座采用玻璃纤维材质,耐热程度高,增加使用寿命,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经济实用。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