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导光柱的端子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7659发布日期:2018-11-13 22:32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端子台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具有导光柱的端子台。



背景技术:

端子台(Terminal Block)广泛应用在机器设备(如工业计算机、不断电系统、电源供应器等)、工业控制设备(如机电系统、冷冻空调或可程控器等) 或电器用品(如冷气机、冰箱、洗衣机或烤箱等),其作为提供多个导线电性连接的电性导接装置。

传统端子台,主要由绝缘座和导电端子组合而成,绝缘座内部还安装有用以固定缆线的弹片,并通过起子将缆线插入绝缘座且与导电端子导接,最后再将起子抽离,以使弹片压掣缆线并定位在绝缘座内。

然而,上述端子台在配线作业时,需要搭配检测器个别对缆线一一量测是否通电,才能得知缆线与导电端子完成导接,导致配线作业更增加检测步骤,而有配线作业繁琐等问题。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遂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的运用,尽力解决上述的问题点,即成为本创作人开发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导光柱的端子台,其利用电路板插设于电路板插槽时,能够让使用者观察到透空孔处的导光柱发亮或阴暗,从而得知插入端子台的缆线与导电端子是否电连接,进而简化配线作业的检测步骤。

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导光柱的端子台,包括:一绝缘壳体,内部具有多个第一容腔及与该多个第一容腔相互连通的一第二容腔,该绝缘壳体还设有裸露该多个第一容腔与该第二容腔的一开口及分别连通于各所述第一容腔的多个透空孔;一底板,罩盖于该多个第一容腔与该开口的其中一部分,该第二容腔与该开口的另一部分形成有一电路板插槽,该底板还一体延伸有分别穿固且裸露于各所述透空孔的多个导光柱;多个导电端子,分别容置于各所述第一容腔,每一该导电端子延伸有设置于该第二容腔的一抵接片;以及一光源模组,包含一电路板、固接于该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二极体及多个导电单元,该电路板可组卸式插设于该电路板插槽时,各所述发光二极体对应各所述导光柱配置,各所述导电单元与各所述抵接片电性连接。

优选地,该绝缘壳体具有一底壁、一顶壁及一侧周壁,该开口自该底壁开设,该多个透空孔自该顶壁开设,每一该导光柱均为“一”字形柱体。

优选地,每一该导光柱具有裸露于该底板的一入光端,每一该发光二极体具有一出光面,各所述出光面分别与各所述入光端呈相对配置。

优选地,每一该导光柱具有裸露于该底板的一入光端,每一该入光端设有一下陷部,每一该下陷部具有平行于该导光柱的一内底壁,该底板具有分别对应各所述内底壁配置的多个反射斜面,每一该发光二极体具有一出光面,各所述发光二极体分别嵌设于各所述下陷部,各所述出光面分别与各所述内底壁呈相对配置。

优选地,该侧周壁具有相对的一前侧壁及一后侧壁,该前侧壁设有多个第一卡沟,该后侧壁设有多个第二卡沟,该底板延伸有多个第一卡块,各所述第一卡块分别卡合于各所述第一卡沟,该多个导光柱共同延伸有一横条杆,该横条杆延伸有多个第二卡块,各所述第二卡块卡合于各所述第二卡沟。

优选地,该侧周壁具有一前侧壁、一后侧壁、一左侧壁及一右侧壁,该前侧壁朝该后侧壁方向延伸有多个隔板,该多个第一容腔分别形成在该左侧壁、该右侧壁与该多个隔板之间,该第二容腔形成在该后侧壁与该多个隔板之间。

优选地,该左侧壁及该多个隔板分别延伸有一承放块,每一该承放块延伸有一止挡部,各所述导电端子分别设置于各所述承放块且被各所述止挡部所止挡定位。

优选地,该底板设有多个第一凹沟、多个第二凹沟及具有多个突出块与多个凹陷部,各所述隔板分别嵌合于各所述第一凹沟,各所述承放块分别嵌合于各所述第二凹沟,每一该导电端子具有一卡掣段,各所述导电端子分别套设于各所述突出块,各所述卡掣段分别嵌合于各所述凹陷部。

优选地,还包括多个扳动件,该顶壁设有分别连通于该多个第一容腔的多个缆线插槽及多个穿设槽,每一该透空孔配置在各所述缆线插槽的一侧,每一该扳动件分别可移动式穿接于各所述穿设槽及具有裸露出各所述穿设槽的一按压部。

优选地,每一该导电端子延伸有一弹片,每一该弹片设置在各所述扳动件与各所述导电端子之间且封闭各所述缆线插槽,各所述扳动件能够压抵于各所述弹片并带动各所述弹片开通各所述缆线插槽。

基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导光柱分别自底板一体延伸成型,进而省略现有固定通道的设计,进而使端子台具有简化结构、方便组装、减小产品尺寸及节省成本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台的立体分解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台的另一立体分解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台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 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台的剖面示意图。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板另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的端子台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中:

10…端子台;1…绝缘壳体;11…第一容腔;12…第二容腔;13…底壁;131…开口;14…顶壁;141…缆线插槽;142…穿设槽;143…透空孔;15…侧周壁;151…前侧壁;152…后侧壁;153…左侧壁;154…右侧壁;155…第一卡沟;156…第二卡沟;16…电路板插槽;17…隔板;18…承放块;181…止挡部;2…底板;21…导光柱;211…入光端;212…下陷部;213…内底壁;22…反射斜面;23…第一卡块;24…横条杆;25…第二卡块;26…第一凹沟;27…第二凹沟;28…突出块;29…凹陷部;3…导电端子;31…抵接片;32…弹片;33…卡掣段;4…光源模组;41…电路板;42…发光二极体;421…出光面;43…导电单元;5…扳动件;51…按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将配合图式说明如下,然而所附图式仅作为说明用途,并非用于局限本实用新型。

请参考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导光柱的端子台,此端子台10主要包括一绝缘壳体1、一底板2、多个导电端子3及一光源模组4。

如图1至图4所示,绝缘壳体1内部具有多个第一容腔11及与多个第一容腔11相互连通的一第二容腔12,绝缘壳体1还具有一底壁13、一顶壁14及一侧周壁15,底壁13设有裸露多个第一容腔11与第二容腔12的一开口131,顶壁14设有分别连通于各第一容腔11的多个缆线插槽141、多个穿设槽142及多个透空孔143,每一透空孔143配置在各缆线插槽141的一侧。

另外,侧周壁15具有一前侧壁151、一后侧壁152、一左侧壁153及一右侧壁154,前侧壁151设有多个第一卡沟155,后侧壁152设有多个第二卡沟156。

再者,前侧壁151朝后侧壁152方向延伸有多个隔板17,多个第一容腔11分别形成在左侧壁153、右侧壁154与多个隔板17之间,第二容腔12形成在后侧壁152与多个隔板17之间,且左侧壁153及多个隔板17分别延伸有一承放块18,每一承放块18延伸有一止挡部181。

如图1至图4所示,底板2罩盖于多个第一容腔11与开口131的其中一部分,第二容腔12与开口131的另一部分形成有一电路板插槽16,底板2还一体延伸有分别穿固且裸露于各透空孔143的多个导光柱21,每一导光柱21具有裸露于底板2的一入光端211。

其中,每一导光柱21均为一“一”字形柱体,且底板2与多个导光柱21均为可透光材质所构成;或者,底板2为不透光材质所构成,而多个导光柱21为可透光材质所构成。

另外,底板2延伸有多个第一卡块23,各第一卡块23卡合于各第一卡沟155,多个导光柱21共同延伸有一横条杆24,横条杆24延伸有多个第二卡块25,各第二卡块25卡合于各第二卡沟156,从而令底板2与导光柱21固接于绝缘壳体1。

同时,底板2设有多个第一凹沟26、多个第二凹沟27及具有多个突出块28与多个凹陷部29,各隔板17分别嵌合于各第一凹沟26,各承放块18分别嵌合于各第二凹沟27。

如图1至图4所示,各导电端子3分别容置于各第一容腔11,每一导电端子3延伸有设置于第二容腔12的一抵接片31,各导电端子3分别设置于各承放块18且被各止挡部181所止挡定位,使各导电端子3固接于各承放块18。

另外,每一导电端子3延伸有一弹片32及具有一卡掣段33,各导电端子3分别套设于各突出块28,各卡掣段33分别嵌合于各凹陷部29,从而令各导电端子3固接于底板2。

如图1至图4所示,光源模组4包含一电路板41、固接于电路板41上的多个发光二极体42及多个导电单元43,电路板41可组卸式插设于电路板插槽16时,各发光二极体42对应各导光柱21配置,各导电单元43与各抵接片32电性连接,每一发光二极体42具有一出光面421,各出光面421与各入光端211呈相对配置,从而令发光二极体42的光线能够以平行电路板41的平面方向射出至入光端211,之后发光二极体42的光线通过导光柱21传递至透空孔143处。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端子台10还包括多个扳动件5,每一扳动件5分别可移动式穿接于各穿设槽142及具有裸露出各穿设槽142的一按压部51,每一弹片32设置在各扳动件5与各导电端子3之间且封闭各缆线插槽141。

其中,按压按压部51时,扳动件12能够压抵于弹片32并带动弹片32开通缆线插槽141,使缆线(图未示)能够顺利地插接于缆线插槽141中,最后释放按压部51时,扳动件12不压抵于弹片32而让弹片32复位而夹持缆线(图未示)。

如图2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端子台10的组合,其利用电路板41插设于电路板插槽16时,各发光二极体42对应各导光柱21配置,各导电单元43与各抵接片32电性连接,之后缆线(图未示)插接于缆线插槽141中,若缆线(图未示)与导电端子3电导通,则抵接片32通过导电单元43而供电给发光二极体42发亮,发光二极体42的光线再通过导光柱21传递至透空孔143处,让使用者观察到透空孔143处的导光柱21发亮,即得知缆线(图未示)与导电端子3顺利电连接,进而简化配线作业的检测步骤。

反之,若缆线(图未示)与导电端子3电阻断,则抵接片32无法供电给发光二极体42发亮,发光二极体42的光线当然也无法通过导光柱21传递至透空孔143处,让使用者观察到透空孔143处的导光柱21阴暗,即得知缆线(图未示)与导电端子3并未电连接,进而简化配线作业的检测步骤。

另外,已知的底板与导光柱为相互分离的二元件,则底板需要开设固定通道才能提供导光柱插固,且固定通道尺寸过小会造成制成困难,导致底板无法缩减尺寸;相较下,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导光柱21分别自底板2一体延伸成型,进而省略已知的固定通道的设计,进而使端子台10具有简化结构、方便组装、减小产品尺寸及节省成本的优点。

再者,绝缘壳体1延伸有多个隔板17,多个第一容腔11分别形成在多个隔板17之间,各隔板17分别嵌合于各第一凹沟26,使每一导光柱21确实地被隔板17所遮蔽,避免多个导光柱21的光线相互传递及干涉,而造成缆线(图未示)与导电端子3是否电连接的误判,以达到一个发光二极体42的光线仅通过一个导光柱21传递至透空孔143处的目的,进而提升配线作业的检测准确度。

请参考图5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端子台10及底板2的另一实施例,图5至图6的实施例与图1至图4的实施例大致相同,图5至图6的实施例与图1至图4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发光二极体42的出光方向不同。

详细说明如下,本实施例的每一入光端211设有一下陷部212,每一下陷部212具有平行于导光柱21的一内底壁213,底板2具有分别对应各内底壁213配置的多个反射斜面22,各发光二极体42嵌设于各下陷部212,各出光面421与各内底壁213呈相对配置,从而令发光二极体42的光线能够以垂直电路板41的平面方向射出至内底壁213,之后发光二极体42的光线再通过反射斜面22反射至导光柱21,最后发光二极体42的光线通过导光柱21传递至透空孔143处。借此,以达到相同于图1至图4的实施例的功能及功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