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雷达转台框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9705发布日期:2018-10-23 17:0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雷达转台框架。



背景技术:

雷达的转台框架直接决定了雷达在运行过程中的机械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扩大雷达的安装实用性,降低对安装部位的要求,需要对雷达的转台框架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达转台框架,其支撑强度高、能够为雷达的转动、运行提供有效的机械支撑,保证雷达的稳定性和可靠度,其自身的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对安装环境的要求有所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雷达安装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雷达转台框架,其包括:框架本体、多个第一加强板和多个第二加强板。框架本体具有用于安装工作组件的内腔以及与内腔连通的开口。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均设于内腔,多个第一加强板分设于框架本体的相对两侧,第一加强板均垂直于框架本体的内侧壁设置并沿框架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多个第二加强板也分设于框架本体的相对两侧且连接于第一加强板的远离内侧壁的一端,位于框架本体相对两侧的第二加强板之间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围成用于容置传动轴和编码器的间隙。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二者均与框架本体的底壁相连,第一加强板贯穿框架本体的顶壁,第二加强板延伸至开口,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二者的上壁面均同顶壁的外壁面共平面。

进一步地,开口呈圆形,第一加强板均沿开口的径向设置,第二加强板同第一加强板垂直。

进一步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均为两个。

进一步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二者的上壁面、以及开口的周缘均做光滑处理。

进一步地,框架本体和内腔均呈四棱柱状。雷达转台框架还包括四个设于内腔的第三加强板,第三加强板分设于内腔的四角,每个第三加强板同相邻两个侧壁之间的夹角相等,且第三加强板均沿框架本体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三加强板同时与框架本体的底壁和顶壁相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转台框架利用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来对框架本体进行加强支撑,第一加强板直接对框架本体的顶壁和底壁进行支撑,提高了框架本体沿其高度方向的承载抗压强度。由于第一加强板同时连接于框架本体的顶壁和底壁之间,第一加强板对框架本体整体上也具有加固作用,能够有效避免框架本体发生形变。

此外,第二加强板能够对第一加强板的连接强度进行提升,有效防止第一加强板发生变形,提升第一加强板的整体强度,从而提高第一加强板对框架本体的支持能力,进而进一步提高雷达转台框架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变形强度。

当雷达转台框架应用于雷达系统中时,雷达转台框架用于雷达天线的安装,雷达的传动轴容置在第二加强板之间的间隙中,传动轴穿过开口与外部的转盘传动连接,而转盘则安装于框架本体的开口的上方。第二加强板能够对传动轴进行限位和保护,减小周围其他电气元件对传动轴的干扰,同时防止其他硬件意外划伤传动轴。此外,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能够对框架本体的顶壁形成支撑,提高框架本体对雷达天线的承载能力,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特别是第二加强板,能够经开口伸向雷达天线,在配合其他组件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转动支撑,从而对转盘的靠近中心的位置形成加强,提高传动轴和转盘之间配合稳定性,使传动轴和转盘之间的传动更加精确,在提高支撑强度的同时还能够辅助改善传动精度。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转台框架支撑强度高、能够为雷达的转动、运行提供有效的机械支撑,保证雷达的稳定性和可靠度,其自身的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对安装环境的要求有所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雷达安装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转台框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雷达转台框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300-雷达转台框架;310-框架本体;311-内腔;312-开口;320-第一加强板;330-第二加强板;340-间隙;350-第三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雷达转台框架300。雷达转台框架300包括:框架本体310、多个第一加强板320和多个第二加强板330。

框架本体310具有用于安装工作组件的内腔311以及与内腔311连通的开口312。第一加强板320和第二加强板330均设于内腔311,多个第一加强板320分设于框架本体310的相对两侧,第一加强板320均垂直于框架本体310的内侧壁设置并沿框架本体310的高度方向延伸。

多个第二加强板330也分设于框架本体310的相对两侧且连接于第一加强板320的远离内侧壁的一端,位于框架本体310相对两侧的第二加强板330之间平行且间隔设置以围成用于容置传动轴和编码器的间隙340。第一加强板320和第二加强板330二者均与框架本体310的底壁相连,第一加强板320贯穿框架本体310的顶壁,第二加强板330延伸至开口312,第一加强板320和第二加强板330二者的上壁面均同顶壁的外壁面共平面。

雷达转台框架300利用第一加强板320和第二加强板330来对框架本体310进行加强支撑,第一加强板320直接对框架本体310的顶壁和底壁进行支撑,提高了框架本体310沿其高度方向的承载抗压强度。由于第一加强板320同时连接于框架本体310的顶壁和底壁之间,第一加强板320对框架本体310整体上也具有加固作用,能够有效避免框架本体310发生形变。

此外,第二加强板330能够对第一加强板320的连接强度进行提升,有效防止第一加强板320发生变形,提升第一加强板320的整体强度,从而提高第一加强板320对框架本体310的支持能力,进而进一步提高雷达转台框架300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变形强度。

当雷达转台框架300应用于雷达系统中时,雷达转台框架300用于雷达天线的安装,雷达的传动轴容置在第二加强板330之间的间隙340中,传动轴穿过开口312与外部的转盘传动连接,而转盘则安装于框架本体310的开口312的上方。第二加强板330能够对传动轴进行限位和保护,减小周围其他电气元件对传动轴的干扰,同时防止其他硬件意外划伤传动轴。此外,第一加强板320和第二加强板330能够对框架本体310的顶壁形成支撑,提高框架本体310对雷达天线的承载能力,提高稳定性和安全性,特别是第二加强板330,能够经开口312伸向雷达天线,在配合其他组件的情况下能够实现转动支撑,从而对转盘的靠近中心的位置形成加强,提高传动轴和转盘之间配合稳定性,使传动轴和转盘之间的传动更加精确,在提高支撑强度的同时还能够辅助改善传动精度。

总体而言,雷达转台框架300支撑强度高、能够为雷达的转动、运行提供有效的机械支撑,保证雷达的稳定性和可靠度,其自身的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对安装环境的要求有所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雷达安装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进一步地,开口312呈圆形,第一加强板320均沿开口312的径向设置,第二加强板330同第一加强板320垂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320和第二加强板330均为两个。

通过以上设计,在确保第一加强板320和第二加强板330能够对框架本体310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大大减少了第一加强板320和第二加强板330的数量,使得框架本体310能够有更多的空间安装其他组件,使得安装空间得到了扩充。

进一步地,第一加强板320和第二加强板330二者的上壁面、以及开口312的周缘均做光滑处理。通过该设计,能够大大提高雷达转台框架300在安装雷达天线之后开口312位置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地,框架本体310和内腔311均呈四棱柱状。雷达转台框架300还包括四个设于内腔311的第三加强板350,第三加强板350分设于内腔311的四角,每个第三加强板350同相邻两个侧壁之间的夹角相等,且第三加强板350均沿框架本体310的高度方向延伸。第三加强板350同时与框架本体310的底壁和顶壁相连。

通过该设计,进一步提高了雷达转台框架300整体的支撑强度,对沿高度方向和横向的作用力都有更好的抵抗能力。此外,第三加强板350还能够重点改善框架本体310在四个角的位置的抗形变能力,防止四角发生扭曲,确保雷达转台框架300整体空间构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320和第三加强板350均沿开口312的径向设置,沿开口312的径向,第一加强板320的长度为第三加强板350的长度的2倍。通过该设计,能够使框架本体310的顶壁的受力分摊更加均匀,使第一加强板320和第三加强板350能够顺利地将框架本体310的顶壁所受到的压力传递至框架本体310的底部,防止框架本体310的顶壁在第一加强板320和第三加强板350之间的区域发生凹陷。

综上所述,雷达转台框架300支撑强度高、能够为雷达的转动、运行提供有效的机械支撑,保证雷达的稳定性和可靠度,其自身的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对安装环境的要求有所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雷达安装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