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可插拔接口的笼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00688发布日期:2019-03-27 09:58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小型可插拔接口的笼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型可插拔接口的笼子,尤其涉及一种完整屏蔽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小型可插拔接口的笼子通常包括由底壁、左壁、顶壁、右壁及后壁围成的插槽、与设置于插槽前端的接触弹片,所述底壁、左壁、顶壁、右壁构成所述插槽四个前后延伸的侧壁,并在插槽的前端形成矩形的插接入口,所述底壁后端向下开设有连接器安装口,所述接触弹片包括通过弯折后形成向后跨套于对应侧壁的外弹片与内弹片,所述外弹片与内弹片被铆压,从而将接触弹片固定于所述对应侧壁。但这样铆压结构的接触弹片容易松动,尤其经过多次插拔之后,接触弹片容易向前脱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可插拔接口的笼子,其前端的接触弹片不容易松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小型可插拔接口的笼子,包括由底壁、左壁、顶壁、右壁及后壁围成的插槽、与设置于插槽前端的接触弹片,所述底壁、左壁、顶壁、右壁构成所述插槽四个前后延伸的侧壁,并在插槽的前端形成矩形的插接入口,所述底壁后端向下开设有连接器安装口,至少其中一个所述侧壁前端设有通孔,所述接触弹片包括通过弯折后形成向后跨套于对应侧壁的外弹片与内弹片,所述外弹片与内弹片在对应前述通孔位置被铆压,从而将接触弹片固定于所述对应侧壁。

相对现有技术,侧壁设置通孔,接触弹片的内弹片被铆压固定于通孔位置,铆接结构更稳定。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底壁、左壁、顶壁、右壁是由板材弯折形成依次连接的一体结构,再将两自由端铆接,从而形成彼此首尾连接的四个前述侧壁。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接触弹片包括呈U形的连接部及连接于连接部两末端的弹臂部,所述通孔设置于连接部的U形内。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连接部被对称的压入前述通孔内。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顶壁上侧安装有散热器。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顶壁设置有向上的开口,使所述散热器能够直接与插入笼子内的插头直接接触散热。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散热器通过金属板弯折形成的固定架固定于插槽上,所述固定架包括连接部及自连接部两端向下延伸的弹性壁,所述弹性壁连接于左壁与右壁,所述散热器被夹设与连接部与顶壁之间。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插槽的左壁与右壁分别设有向外向突出的卡块,固定架的两弹性壁设有卡孔,当固定架从上向下套于笼子上时,卡块嵌入卡孔中,从而将固定架固定。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左壁与右壁设有向内向后倾斜的倒扣,插入笼子内的插头被倒扣固定于笼子内。

作为进一步设计,所述外弹片具有向外突出的外拱形接触部,所述内弹片具有向内突出的内拱形接触部,所述外拱形接触部相对内拱形接触部更靠近插接入口,从而使外弹片与面板接触更稳定,内弹片与插入笼子内的插件接触更稳定。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符合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小型可插拔接口的笼子的爆炸图;

图2为图1所示插槽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所示接触弹片的放大图;及

图4为图1所示小型可插拔接口的笼子的组装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揭示了一种小型可插拔接口的笼子100,包括由底壁 12、左壁14、顶壁16、右壁18及后壁20围成的插槽10、与设置于插槽前端的接触弹片40,所述底壁12、左壁14、顶壁16、右壁18构成所述插槽四个前后延伸的侧壁,并在插槽10的前端形成矩形的插接入口102,所述底壁后端向下开设有连接器安装口104,所述各侧壁前端均设有通孔106,所述接触弹片40包括通过弯折后形成向后跨套于对应侧壁的外弹片402与内弹片404,所述外弹片402与内弹片404在对应前述通孔106位置被铆压,从而将接触弹片40固定于所述对应侧壁。相对现有技术,侧壁设置通孔106,接触弹片 40的外弹片与内弹片被铆压固定于通孔106位置,铆接结构更稳定。

所述底壁12、右壁14、顶壁16、左壁18是由板材弯折形成依次连接的一体结构,再将两自由端铆接,从而形成彼此首尾连接的四个前述侧壁。如此设计,结构稳定,成本较低。所述接触弹片40的外弹性片与内弹性片的前端形成呈U形的连接部42,外弹性片后端形成连接于连接部42末端的外拱形接触部44,内弹性片后端形成连接于连接部42末端的内拱形接触部44,所述外拱形接触部44相对拱形接触部46设置于更靠近插接入口的位置。所述通孔106设置于连接部的U形内,所述连接部42被对称的压入前述通孔内。

所述顶壁16上侧安装有散热器30,且为进一步加强散热效果,所述顶壁 16设置有向上的开口108,使所述散热器36能够直接与插入插槽10内的插头(未图示)直接接触散热。所述散热器36通过金属板弯折形成的固定架30 固定于插槽10上,所述固定架30包括连接部302及自连接部两端向下延伸的弹性壁304,所述弹性壁304连接于右壁14与左壁18,所述散热器36被夹设与连接部302与顶壁16之间。所述插槽10的左壁18与右壁14分别设有向外向突出的卡块144,固定架30的两弹性壁304设有卡孔306,当固定架30从上向下套于笼子100上时,卡块144嵌入卡孔306中,从而将固定架 30固定。

另外,所述左壁18与右壁14设有向内向后倾斜的倒扣148,插入笼子100内的插头被倒扣固定于笼子100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