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用的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66358发布日期:2018-11-16 23:12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用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输配的必要设备,电力变压器因不同的应用环境可选择油浸式变压器或干式变压器,其中油浸式变压器主要装设在户外电线杆上。其中,油浸式变压器的器身(绕组及铁芯)都装在充满变压器油的油箱中,油箱用钢板焊成。

现有技术下,油浸式变压器的油箱盖、油箱本体开设有螺孔,螺栓穿过油箱盖及油箱本体上的螺孔,配合螺母紧固于油箱外沿的底面,如图1所示,现有的油浸式变压器中中为了便于在安装时将变压器吊装到高处安装,一般会在油箱本体长度方向的外侧壁顶部两端安装挂钩,当需要将变压器吊至高处时通过将悬挂机构挂在四组挂钩上,通过吊车的吊钩钩住悬挂机构的方式将变压器吊起,而悬挂机构一般由吊环及焊接在吊环上的四根钢丝绳组成,并且钢丝绳的底端一般会弯折有一个绳套,其中绳套挂在挂钩上,那么在吊车将变压器吊起时会扯动钢丝绳使其绷直,而油箱盖边沿及油箱外沿则会抵住绷直的钢丝绳,由于变压器在高空中会发生一定幅度的晃动,从而带动钢丝绳在油箱盖边沿及油箱外沿上滑动,从而划伤油箱盖边沿及油箱外沿,导致工人需要进行补漆才能恢复其外观的美观度及防锈功能,严重时可能会损伤油箱盖边沿及油箱外沿,从而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用的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主要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用的辅助装置,包括油箱本体及油箱盖,该油箱本体长度方向的外侧壁顶部两侧分别焊接有倒扣设置的挂钩,所述油箱本体顶部开口处的壳体边缘向外翻折有油箱外沿,且油箱盖的壳体边缘向内翻折有扣在油箱外沿上的油箱盖帽沿,其中油箱盖边沿与油箱外沿之间通过锁紧螺栓锁紧,所述油箱盖边沿与油箱外沿上还扣有正对于挂钩的槽钢状支撑板,其中支撑板的两条腿边端上对应设置有螺孔,且油箱盖边沿与油箱外沿上设置有对应螺孔的圆孔,所述支撑板顶端设置有依次穿过螺孔与圆孔的定位螺栓,且定位螺栓分别与支撑板两条腿边端上的螺孔螺接,其中支撑板腰边端的背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形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正对于挂钩的长条形开口,其中支撑块背部还设置有与开口连通的连通口。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长度为15~20cm,且支撑块顶端不低于支撑板顶端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腿边顶端处位于锁紧螺栓外侧。

优选的,所述开口长度为10~15cm,其中开口侧壁上粘接有厚度不大于0.4cm的橡胶防护层。

优选的,还包括钢丝绳,其中钢丝绳底端的绳套挂在的挂钩上,且钢丝绳由连通口处卡入对应的开口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钢丝绳卡在支撑块中开口内的方式防止钢丝绳与油箱盖帽沿及油箱外沿接触,当钢丝绳不与油箱盖帽沿及油箱外沿接触的话也就不会划伤或损伤上述两者。同时由于橡胶防护层的存在,使得钢丝绳在开口侧壁上的橡胶防护层上滑动时不易将开口侧壁划伤、损伤及发出刺耳的机械摩擦声音。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油浸式变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I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II处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箱本体,2、油箱盖,3、油箱外沿,4、油箱盖帽沿,5、挂钩,6、锁紧螺栓,7、支撑板,8、螺孔,9、定位螺栓,10、支撑块,11、开口,12、连通口,13、防护层,14、钢丝绳,15、绳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一种油浸式变压器用的辅助装置,包括油箱本体1及油箱盖2,该油箱本体1为长方形箱体,并且油箱本体1的顶部开口处的壳体边缘向外翻折有与油箱本体1的外壁互相垂直所形成的油箱外沿3,而在油箱盖2的壳体边缘向内翻折有与油箱盖2的底面互相垂直所形成的油箱盖帽沿4,其中油箱盖帽沿4扣在油箱外沿3上,而油箱盖2边沿与油箱外沿3之间通过锁紧螺栓6锁紧,通过油箱盖帽沿4将油箱盖2与油箱本体1之间的缝隙遮挡住,以防止有液体从油箱盖2与油箱本体1之间的缝隙进入油箱内部。

其中在油箱本体1长度方向的外侧壁顶部两侧分别焊接有倒扣设置的挂钩5,如图3、4、6所示,挂钩5用于悬挂钢丝绳14的绳套15,而钢丝绳14的顶端与位于变压器顶部正上方的挂环焊接,其中在吊运时吊车的吊钩钩住挂环向上运动,从而将钢丝绳14绷直并通过挂钩5将变压器吊起并吊运至指定位置处安装,而在这过程中也就是变压器处于悬空状态的情况下,变压器会有小幅度的摆动,导致被油箱盖帽沿4及油箱外沿3抵住的绷直钢丝绳14会在油箱盖帽沿4及油箱外沿3上滑动,从而划伤或损伤油箱盖帽沿4及油箱外沿3,本实施例中在油箱盖2边沿与油箱外沿3上扣有正对于挂钩5的槽钢状支撑板7,其中支撑板7的长度为15~20cm,同时在支撑板7腰边端的背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与其一体设置的长条形支撑块10,支撑块10顶端不低于支撑板7顶端水平面,而在支撑块10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正对于挂钩5且长度为10~15cm的长条形开口11,在使用时绳套15挂在挂钩5上,而钢丝绳14则位于开口11内,通过开口11对钢丝绳14的摆动幅度进行限制,并防止钢丝绳14与油箱盖帽沿4及油箱外沿3接触,当钢丝绳14不与油箱盖帽沿4及油箱外沿3接触的话也就不会划伤或损伤上述两者。

如图2、3所示,为了方便将钢丝绳14卡入开口11内,在支撑块10背部还设置有与开口11连通的连通口12,在安装时将钢丝绳14从连通口12卡入开口11内并向右侧移动,进一步将绳套15钩在挂钩5上拉直钢丝绳14防止绳套15从挂钩5上脱落,其中钢丝绳14与开口11侧壁接触,此时位于变压器左侧支撑块10上的连通口12是设置在支撑块10的左端,同时挂钩5左端的开口11长度大于其右端的开口11长度,那么在钢丝绳14被拉直时钢丝绳14是朝变压器中间处正上方倾斜绷直,也就说钢丝绳14假如会摆动的话也是在开口11的右半部分内摆动,由于连通口12位于左端,这也就使得当绷直的钢丝绳14不易于从连通口12内滑出。如图2、4所示,位于变压器右侧支撑块10上的连通口12是设置在支撑块10的右端的,其原理与上述相同。

同时为了加强支撑板7在油箱盖帽沿4及油箱外沿3上的稳固性,防止其在上述两者上滑动,本实施例中支撑板7腿边顶端处位于锁紧螺栓6外侧,其中在支撑板7的两条腿边端上对应设置有螺孔8,而油箱盖边沿4与油箱外沿3上设置有对应螺孔8的圆孔(图中未标示),在支撑板7顶端设置有依次穿过螺孔8与圆孔的定位螺栓9,且定位螺栓9分别与支撑板7两条腿边端上的螺孔8螺接,通过该方式将支撑板7与变压器固定连接防止其移动。

进一步在开口侧壁上粘接有一层厚度不大于0.4cm的橡胶防护层13,使得钢丝绳14在开口11侧壁上的橡胶防护层13上滑动时不易将开口11侧壁划伤、损伤及发出刺耳的机械摩擦声音。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将支撑板7扣在油箱盖帽沿4及油箱外沿3并将其滑动,使得支撑板7上的螺孔8与油箱盖边沿4及油箱外沿3上对应的圆孔对齐,接着将定位螺栓9插入螺孔8及圆孔内并螺接固定,从而将支撑板7锁紧在变压器上,下一步将钢丝绳14从连通口12处卡入开口11内并移动钢丝绳14,从而使得钢丝绳14底端的绳套15移动至挂钩5正上方并将绳套15挂在挂钩5上,而钢丝绳14的顶端与位于变压器顶部正上方的挂环焊接,其中吊车的吊钩钩住挂环向上运动,从而将钢丝绳14绷直并通过绳套15、挂钩5将变压器吊起并吊运至指定位置处安装,而在这过程中也就是变压器处于悬空状态的情况下,变压器会有小幅度的摆动并同时带动钢丝绳14小幅度摆动,而摆动的钢丝绳14则在开口11内的橡胶防护层13上滑动并不与油箱盖帽沿4及油箱外沿3接触,那么也就不会发生划伤或损伤油箱盖帽沿4及油箱外沿3的情况,当安装工作完成后通过拆卸定位螺栓9将支撑板7从变压器上取下以备下次使用。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