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接地体施工专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71509发布日期:2018-12-07 21:59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垂直接地体施工专用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接地体施工用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垂直接地体施工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接地装置也称为接地一体化装置,它将电气设备等物件与地之间构成电气连接,是电气设备等物件与地之间构成电气连接的重要装置,接地装置是有接地板、接地母线、接地引下线以构架接地组成接地装置,传统的接地方式包括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并且焊接好;接地体作为与大地土壤密切接触并提供与大地之间电气连接的导体,安全散流雷能量使其泄入大地;接地是防雷工程的最重要环节,不论是直击雷防护还是雷电的静电感应、电磁感应和雷电波入侵的防护技术,最终都是把雷电流送入大地;在垂直接地体施工时要将钢管等打入到地面内,施工时需要用锤等工具不断捶打钢管,这时就需要使用专用工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出现了不同种类的垂直接地体施工专用工具;在锤击钢管时,需要利用到外力锤打头,将外力捶打头置于钢管顶端,然后使用锤子等工具捶打到外力捶打头内,让外力捶打头驱使钢管伸入到地面内。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垂直接地体施工专用工具,需要施工人员长时间持扶外力捶打头,再使用锤子等工具将钢管捶打到地面内形成垂直接地体,且在捶打时外力捶打头容易产生位移及晃动,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停止捶打后,再调整外力捶打头的位置后进行捶打,这样耽误施工的时间,影响了垂直接地体的施工效率,难以满足市场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垂直接地体施工专用工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垂直接地体施工专用工具,包括垂直接地体、用于捶打入垂直接地体内腔的钢管、以及夹持于钢管顶端并用于辅助钢管捶打入垂直接地体内的外力捶打头,所述外力捶打头包括承力板、左夹板、右夹板和连接架,该承力板的截面外形呈“┐”形结构,且承力板竖直段左侧的中部贯通开设有穿孔;所述左夹板的仰视外形呈“﹙”形结构,该左夹板的右侧贴合于钢管的外壁左侧,且左夹板的顶端横向焊接有左顶块;所述左顶块的顶端焊接于承力板底端的左侧,该左顶块的底部贴合于钢管的顶面左侧,且左顶块的右侧中部开设有插孔;所述右夹板的仰视外形呈“﹚”形结构,该右夹板的左侧贴合于钢管的外壁右侧;所述右夹板的右侧顶面水平焊接有导柱,该导柱的一端水平延伸出穿孔右侧位置螺纹连接有螺母;所述右夹板的顶端横向焊接有右顶块,该右顶块的顶面活动贴合于承力板的底面右侧,且右顶块的底面贴合于钢管的顶面右侧;所述右顶块的左侧中部水平焊接有增稳柱,该增稳柱的左端水平插入于插孔内;所述左夹板与右夹板的正面以及左夹板与右夹板的背面均安装有连接架,该连接架包括左凸块、右凸块和螺钉;所述左凸块的背部焊接于左夹板正面右侧的边缘,该左凸块的左侧中部贯穿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右凸块的背部焊接于右夹板正面左侧的边缘,该右凸块的左侧中部开设有第二螺孔,且第二螺孔与第一螺孔的孔中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所述螺钉的右端螺旋穿过第一螺孔并螺纹连接在第二螺孔的孔腔内。

优选的,所述左顶块与右顶块的俯视外形均呈半圆形结构,该左顶块与右顶块的底部均粘接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左夹板的左侧底面与右夹板的右侧底面均水平焊接有手持柱。

优选的,所述左凸块与右凸块的俯视外形均呈矩形结构,该左凸块背部与右凸块背部的俯视外形均呈“╰”形弧面结构。

优选的,所述承力板的俯视外形呈正方形结构,该承力板的外表面涂覆有聚氨酯防腐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螺钉、左凸块、右凸块、左夹板和右夹板,能够在钢管捶打入地面形成垂直接地体时,将外力捶打头稳定牢固的夹持在钢管上,增加了外力捶打头整体的稳固性和稳定性,让施工人员无需长时间手扶外力捶打头进行钢管的锤入,同时能够防止外力捶打头在使用时产生位移及晃动,让施工人员无需在施工过程中时刻调整外力捶打头的位置,加快了垂直接地体施工的效率,有利于该垂直接地体施工专用工具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力锤打头位于钢管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力捶打头夹持在钢管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承力板的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外力捶打头的结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左夹板与右夹板的结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图6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垂直接地体、2钢管、3外力锤打头、31承力板、311穿孔、32左夹板、321左顶块、3211插孔、3212橡胶垫、33右夹板、331右顶块、34连接架、341左凸块、3411第一螺孔、342右凸块、3421第二螺孔、343螺钉、35导柱、351螺母、36手持柱、37增稳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垂直接地体施工专用工具,包括垂直接地体1、用于捶打入垂直接地体1内腔的钢管2、以及夹持于钢管2顶端并用于辅助钢管2捶打入垂直接地体1内的外力捶打头3,外力捶打头3包括承力板31、左夹板32、右夹板33和连接架34,该承力板31的截面外形呈“┐”形结构,且承力板31竖直段左侧的中部贯通开设有穿孔311;左夹板32的仰视外形呈“﹙”形结构,该左夹板32的右侧贴合于钢管2的外壁左侧,且左夹板32的顶端横向焊接有左顶块321;左顶块321的顶端焊接于承力板31底端的左侧,该左顶块321的底部贴合于钢管2的顶面左侧,且左顶块321的右侧中部开设有插孔3211;右夹板33的仰视外形呈“﹚”形结构,该右夹板33的左侧贴合于钢管2的外壁右侧;右夹板33的右侧顶面水平焊接有导柱35,该导柱35的一端水平延伸出穿孔311右侧位置螺纹连接有螺母351;右夹板33的顶端横向焊接有右顶块331,该右顶块331的顶面活动贴合于承力板31的底面右侧,且右顶块331的底面贴合于钢管2的顶面右侧;右顶块331的左侧中部水平焊接有增稳柱37,该增稳柱37的左端水平插入于插孔3211内;左夹板32与右夹板33的正面以及左夹板32与右夹板33的背面均安装有连接架34,该连接架34包括左凸块341、右凸块342和螺钉343;左凸块341的背部焊接于左夹板32正面右侧的边缘,该左凸块341的左侧中部贯穿开设有第一螺孔3411;右凸块342的背部焊接于右夹板33正面左侧的边缘,该右凸块342的左侧中部开设有第二螺孔3421,且第二螺孔3421与第一螺孔3411的孔中心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螺钉343的右端螺旋穿过第一螺孔3411并螺纹连接在第二螺孔3421的孔腔内。

左顶块321与右顶块331的俯视外形均呈半圆形结构,该左顶块321与右顶块331的底部均粘接有橡胶垫3212,橡胶垫3212的设置能够降低钢管2顶端与左顶块321、钢管2顶端与右顶块331之间所产生的接触磨损。

左夹板32的左侧底面与右夹板33的右侧底面均水平焊接有手持柱36。

左凸块341与右凸块342的俯视外形均呈矩形结构,该左凸块341背部与右凸块342背部的俯视外形均呈“╰”形弧面结构。

承力板31的俯视外形呈正方形结构,该承力板31的外表面涂覆有聚氨酯防腐漆,聚氨酯防腐漆的设置能够增大承力板31的抗腐蚀性能,降低外界的水分对承力板31造成的水体腐蚀,延长了承力板31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螺钉343、左凸块341、右凸块342、左夹板32和右夹板33,能够在钢管2捶打入地面形成垂直接地体1时,将外力捶打头3稳定牢固的夹持在钢管2上,增加了外力捶打头3整体的稳固性和稳定性,让施工人员无需长时间手扶外力捶打头3进行钢管2的锤入,同时能够防止外力捶打头3在使用时产生位移及晃动,让施工人员无需在施工过程中时刻调整外力捶打头3的位置,加快了垂直接地体1施工的效率,有利于该垂直接地体施工专用工具的推广使用。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人工利用手持柱36持握左夹板32与右夹板33,将左夹板32的右侧贴合在钢管2的外表面,右夹板33的左侧贴合在钢管2的外表面,此时左顶块321的底部贴合在钢管2的顶端左侧,右顶块331的底部贴合在钢管2的顶端右侧;而后在人工顺时针转动螺钉343,利用螺钉343让左凸块341向右凸块342靠拢,使得左凸块341带动左夹板32向右夹板33方向靠拢,在左夹板32与右夹板33相靠拢的过程中产生夹持力,让左夹板32与右夹板33牢牢夹持在钢管2上,以此实现了将外力捶打头3稳定牢固的夹持在钢管2上,增加了外力捶打头3整体的稳固性和稳定性;此时即可完成外力捶打头3安装在钢管2顶端的目的。

外力捶打头3安装完毕后,利用捶等工具不断捶击外力捶打头3的承力板31,将钢管2捶打在地面上形成垂直接地体1;钢管2安装完毕后,人工逆时针转动螺钉343,使得左凸块341与右凸块342相脱离,继而让左夹板32与右夹板33相互分离,直接人工持握手持柱36自下而上将外力锤打头3取下即可。

其中,设置的增稳柱37和导柱35,能够让右夹板33沿着导柱35,右顶块331顺着增稳柱37水平移动,让人工转动螺钉343将左夹板32与右夹板33夹持在钢管2外表面时,右夹板33平稳的向左夹板32靠拢,使得左夹板32与右夹板33稳稳夹持在钢管2上;为了更好的使用导柱35加设了螺母351,利用螺母351作为阻挡机构,能够在人工转动螺母351,螺母351在导柱35上螺旋转动,将导柱35牢牢连接在承力板31上,继而让右夹板33牢牢安设在承力板31的底端,防止在使用外力捶打头3时发生因导柱35脱离穿孔311与承力板31分离,致使右夹板33与承力板31相分离的情况。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