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汽车用无线充电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8129发布日期:2019-02-26 17:4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式汽车用无线充电线圈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一体式汽车用无线充电线圈。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是近几年新兴的充电技术,目前的充电措施是将无线充电线圈埋设在地下,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接受线圈对电池进行充电。在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预先在地下铺设轨道,在轨道上放置充电线圈,再在线圈顶部铺设用于保护线圈的抗压护板,这种操作方式在施工工程中容易损坏线圈,且施工过程较为繁琐,施工难度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汽车用无线充电线圈,一体式的结构可以保护线圈,提升线圈的可靠性和抗压能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汽车用无线充电线圈,包括骨架,所述骨架的中部设有贯穿的通槽,所述骨架内设有围绕所述通槽设置的密闭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设有沿放置槽延伸方向绕制的线圈;还包括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以及连接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穿过所述通槽,第一防护板位于骨架的上方,第二防护板位于骨架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上表面设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防护板、连接座和第二防护板。

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板、连接座和第二防护板均为格栅板。

优选的,所述骨架分别位于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的垂直投影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骨架的外侧套接有第三防护板,所述第三防护板围绕所述骨架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三防护板上设有贯穿的排水孔。

优选的,所述第三防护板为格栅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的高度与所述骨架的高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连接座卡接固定在所述通槽中。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内设有磁芯,所述磁芯位于所述线圈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底部沿放置槽延伸方向设有多个保护槽,所述磁芯设置在所述保护槽内。

优选的,所述保护槽和磁芯之间设有用于固定磁芯的保护层。

优选的,所述保护层为散热硅胶或者硅胶垫。

优选的,所述保护槽上盖覆有保护板,所述线圈设置在保护板之上。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内,在保护板的上方填充有灌封胶。

优选的,所述磁芯沿放置槽的延伸方向逐个顺次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底部设有多个凸出的凸块,相邻两个凸块之间形成所述保护槽。

优选的,所述骨架为方形环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线圈放置到密闭的放置槽中,通过骨架对线圈实施保护,可以防止线圈损坏,同时,骨架套接在连接座上,第一防护板位于骨架的上方,第二防护板位于骨架的下方,形成一体式的防护结构,提升无线充电线圈自身的可靠性和抗压能力。施工时,可直接将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用无线充电线圈放置到预设的轨道上,无需再加装防护或者抗压板,极大缩短了施工时间并提高了维修保养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其他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一体式汽车用无线充电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汽车用无线充电线圈进行阐述前,有必要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涉及的骨架进行如下说明:

如图1所示,骨架1可采用硬质材料制成,具体可以是钢板、塑胶板等,但是从绝缘角度考虑,优选绝缘的硬质材料,例如硬质塑料等,以作为支撑结构。在所述骨架1的中部设有贯穿的通槽10,使得骨架1形成环绕通槽10的类似环状结构。本实施例中,骨架1外形轮廓为方形,通槽10也为方形,使得骨架1整体为方形环状结构。当然,根据实际需要,骨架1也可以是圆环状或者正多边形结构。

骨架1内设有围绕所述通槽10设置的放置槽11,放置槽11可以呈螺旋状或者其他任意环绕状的结构,以围绕通槽10设置。放置槽11内设置有线圈(图中未示意线圈),线圈将沿着放置槽11的延伸方向围绕通槽10设置,使得线圈具有多个环状结构,从而可以产生磁感强度,以传导电力。为了使线圈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保持统一稳定,放置槽11设置为首尾相连的结构,形成循环连通的环状槽,且放置槽11的主体形状可以和骨架1的主体形状相匹配,就使得每匝线圈的大小和形状相匹配,可以产生统一稳定的磁感应强度。线圈可以不与放置槽11的内壁接触,也可以绕制在放置槽11的内壁上。

放置槽11设置为密封结构,以防止施工时,外界物体进入到放置槽11内损坏线圈。具体的,放置槽11可开设在骨架1的顶部,在放入线圈之后,在放置槽11内填充灌封物质,以将放置槽11密封起来。当然,由于线圈需要与电源相连,与线圈相连的导线需要从放置槽11的密封结构中引出,以在两个导线上加载电源。

类似于现有技术的结构设置,线圈的下方还设有磁芯2,磁芯2可以增大线圈的磁感量,增强充电效果。

进一步的,在所述放置槽11的底部沿放置槽11延伸方向设有多个保护槽12,保护槽12可遍布整个放置槽11的槽底,相邻两个保护槽12之间间隔一定距离。且保护槽12的尺寸稍大于磁芯2,以在保护槽12内设置磁芯2。在放置槽11内设置有专用于放置磁芯2的保护槽12,使磁芯2可以不受线圈或者灌封材料的挤压,减小了所受的应力,确保输出稳定的电压和电流,既能保护线圈,还可以延长充电电池的寿命。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槽12和磁芯2之间设有用于固定磁芯2的保护层,保护层用于将磁芯2固定在保护槽12内,防止磁芯2随意滑动,同时,还可以缓冲磁芯2底部和侧面所受压力。

具体的,所述保护层为散热硅胶或者硅胶垫,硅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并可以使线圈和磁芯2上的热量尽快散发。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保护槽12上盖覆有保护板3,所述线圈设置在保护板3之上,隔离线圈和磁芯2,确保线圈不直接与磁芯2接触,以进一步防止挤压到磁芯2。保护板3可以完全封盖保护槽12,以使灌封材料不会渗到磁芯2的表面。保护板3可以是与放置槽11形状相匹配的一整块板,覆盖所有的保护槽12,以增强整体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所述放置槽11内,在保护板3的上方填充有灌封胶,灌封胶可以将线圈、保护板3与骨架1牢固固定在一起,防止各部件的位置随意变动,增强结构强度。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磁芯2沿放置槽11的延伸方向单个顺次均匀分布,保证磁感应强度在各处相对均匀。其中,所述放置槽11的底部设有多个凸出的凸块13,相邻两个凸块13之间形成所述保护槽12。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对一种骨架的说明,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提供一种一体式汽车用无线充电线圈,其包括上述实施例的任意一种骨架,如图2所示,还包括第一防护板51和第二防护板52以及连接第一防护板51和第二防护板52的连接座6,所述连接座6将穿过骨架1的通槽10,使得骨架1套接在连接座6上,第一防护板51则位于骨架1的上方,第二防护板52则位于骨架1的下方。

其中,骨架1、第一防护板51和第二防护板52彼此可平行设置,使整体结构更加平整,方便后期施工。第一防护板51和第二防护板52均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所使用的防护板,具体可以采用硬质材料制成。依据骨架1的外形轮廓,第一防护板51和第二防护板52均可以设置为与骨架1相匹配的方形结构。第一防护板51、第二防护板52和连接座6可以是后期通过焊接、粘贴等方式彼此固定在一起,也可以是一体化的结构。

由于采用了这种一体式的防护结构,无线充电线圈不容易被损坏,可提升无线充电线圈自身的可靠性和抗压能力。施工时,可直接将本实施例的汽车用无线充电线圈放置到预设的轨道上,无需再加装防护或者抗压板,极大缩短了施工时间并提高了维修保养的便利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护板51的上表面设有排水通道,所述排水通道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防护板51、连接座6和第二防护板52,一直延伸到第二防护板52的下表面。由于本实施例的汽车用无线充电线圈埋设在地下,当地下存在积水,如果无线充电线圈长期浸泡在水中,可能会造成线圈短路,影响充电效果,甚至引发危险。本实施例设置的排水通道可以将积水从排水通道排出,且第一防护板51和第二防护板52将骨架1的顶部和底部与土壤隔离,水仅会从排水通道排出,确保骨架1内不会进水,保证无线充电线圈的安全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护板51、连接座6和第二防护板52均为格栅板,具体可以采用玻璃钢、铁氟龙或者耐磨塑料等其他材质制成,第一防护板51、连接座6和第二防护板52均形成多个竖向贯通的网格孔100,且网格孔100可遍布第一防护板51、连接座6和第二防护板52,以加大排水量,起到快速排水的作用。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骨架1分别位于第一防护板51和第二防护板52的垂直投影范围内,即第一防护板51和第二防护板52的面积均大于骨架1的面积,以完全覆盖骨架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确保骨架1被完全保护。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骨架1的外侧套接有第三防护板53,所述第三防护板53围绕所述骨架1设置。第三防护板53中部具有贯穿的卡槽,骨架1卡接固定在卡槽中,使得第三防护板53从骨架1的外侧对骨架1实施保护,无线充电线圈更不容易被损坏,可进一步提升无线充电线圈自身的可靠性和抗压能力。

其中,第三防护板53可以采用现有技术所使用的防护板,其可以具有与第一防护板51和第二防护板52相同的材质。并可依据第一防护板51和第二防护板52的外形轮廓,设置为如图中的方向结构,且尺寸与第一防护板51和第二防护板52相同,保持整体的统一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防护板53上设有竖向贯穿的排水孔,骨架1侧面的积水通过排水孔排出,而不会横向流动至骨架1内,起到进一步的防水作用,进一步保障无线充电线圈的安全使用。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三防护板53为格栅板,具体可以采用玻璃钢、铁氟龙或者耐磨塑料等其他材质制成,第三防护板53上形成多个竖向贯通的网格孔100,且网格孔100可遍布第三防护板53的表面,以加大排水量,起到快速排水的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连接座6的高度与所述骨架1的高度相同,则第一防护板51和第二防护板52将分别紧贴在骨架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夹持骨架1,杜绝骨架1在竖向上的移动,使的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稳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连接座6卡接固定在所述通槽10中。具体的,连接座6的尺寸可稍大于通槽10,以通过微量的弹性形变将连接座6卡紧在通槽10内,从而限制骨架1相对连接座6移动,使得骨架1和连接走6稳定固定在一起,进一步增强整体的结构强度。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