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式电动极化馈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4409发布日期:2019-01-02 22:03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齿轮式电动极化馈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馈电系统,具体的说是齿轮式电动极化馈电系统,属于天线馈电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已有技术中,卫星天线的馈电系统多为手动调节。由于天线极化对天线影响大,一般采用手动调节馈电系统,手动调节操作十分不便。而且因为小天线中心筒尺寸小,无法实现电动调节极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齿轮式电动极化馈电系统,能够方便快捷的调节双功器运转的角度,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工作稳定可靠。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齿轮式电动极化馈电系统包括馈源筒、中心筒、馈源、波导管、双功器、驱动电机和传感器,其特征是:馈源筒和中心筒依次连接成一体,馈源筒内设有波导管组件;馈源筒一端连接馈源,波导管组件一端连接接馈源,另一端伸入中心筒中并通过螺栓连接旋转组件;旋转组件前端通过螺栓连接中心齿轮,中心齿轮前端通过螺栓连接过渡管,过渡管前端通过螺栓连接双功器;中心筒内侧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电机支架,电机支架上固定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输出端连接电机齿轮,电机齿轮与中心齿轮啮合连接;中心筒内侧底部通过螺栓连接传感器支架,传感器支架上固定传感器,传感器传动端连接传感器齿轮,传感器齿轮与中心齿轮啮合连接。

进一步的,波导管组件包括多个波导管,多个波导管依次串联成一体。

进一步的,中心筒内侧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波导夹,波导夹抱紧在波导管组件上。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能够方便快捷的调节双功器运转的角度,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工作稳定可靠,通过传感器能够记录双功器运转的角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向视图。

图3为图2中B-B剖视图。

图4为图2中C-C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馈源筒、2-中心筒、3-馈源、4-波导管、5-波导夹、6-旋转组件、7-中心齿轮、8-过渡管、9-双功器、10-驱动电机、11-电机齿轮、12-电机支架、13-传感器、14-传感器齿轮、15-传感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馈源筒1、中心筒2、馈源3、波导管4、双功器9、驱动电机10和传感器13,馈源筒1和中心筒2依次连接成一体,馈源筒1内设有波导管组件。

馈源筒1一端连接馈源3,波导管组件一端连接接馈源3,另一端伸入中心筒2中并通过螺栓连接旋转组件6。旋转组件6前端通过螺栓连接中心齿轮7,中心齿轮7前端通过螺栓连接过渡管8,过渡管8前端通过螺栓连接双功器9。

所述波导管组件包括多个波导管4,多个波导管4依次串联成一体。

所述中心筒2内侧底部通过螺栓连接波导夹5,波导夹5抱紧在波导管组件上,实现波导管组件的紧固。

中心筒2内侧底部通过螺栓连接电机支架12,电机支架12上固定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输出端连接电机齿轮11,电机齿轮11与中心齿轮7啮合连接。

中心筒2内侧底部通过螺栓连接传感器支架15,传感器支架15上固定传感器13,传感器13传动端连接传感器齿轮14,传感器齿轮14与中心齿轮7啮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工作时,驱动电机带动电机齿轮转动,电机齿轮带动中心齿轮转动,由于双功器和中心齿轮固定连接在一起,故双功器和中心齿轮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做圆周运动。中心齿轮转动又带动传感器齿轮转动,传感器记录中心齿轮运转的圈数,从而记录双功器运转的角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