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放电三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7626发布日期:2019-04-20 03:32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体放电三极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放电管,具体地说是一种气体放电三极管。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三极管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目前的常规的放电三极管通常都是由上电极、下电极以及上下电极之间的陶瓷管用焊料密封而成,陶瓷管内充有惰性气体,其原理是当放电管电压达到一定值时,放电管被击穿,使大电流通过从而保护电器设备正常使用,实际上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存在续流的问题,其放电产生的电弧也会对管体造成损坏,影响其使用,虽然有人提出间隙放电通道,但是依然避免不了余弧的存在,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另外,还存在电容值过大且体积过大影响使用范围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寿命长的气体放电三极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放电三极管,包括上电极、下电极、中间电极以及套在中间电极上下两端的上下两只陶瓷管,两只陶瓷管的外侧端均设置有一个安装座,上电极和下电极的上端端面均涂覆氧化物涂层,上电极外套有一个上金属罩,下电极外套有一个下金属罩,上金属罩和下金属罩的相对面为敞开开口端,上金属罩和下金属罩的两个开口端之间设置有封闭金属网,封闭金属网具有纵横交错排布的多片高铝瓷片,各片所述多片高铝瓷片上排布有通孔,纵向的高铝瓷片上的通孔形成用于中间电极的放电间隙的孔道,横向的高铝瓷片上的通孔形成用于上下电极的放电间隙的孔道,两个所述安装座、中间电极、上下两只陶瓷管以及上下两个电极之间形成密封腔体,密封腔体内充有惰性气体介质。

所述横向的高铝瓷片上的通孔交错排布,纵向的高铝瓷片上的通孔同样交错排布,有利于拉长电弧。

所述封闭金属网为曲面封闭结构或者矩形封闭结构,所述上金属罩和下金属罩的截面为羽毛球状结构并且两者的大外径端与陶瓷管的内径相当。

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的上端端面分别设置有内凹的凹槽,所述氧化物涂层涂覆在凹槽内。

所述上电极和下电极的形状均为上端较小、下端较大的锥台形状。

两个所述安装座分别通过焊料与上下两只陶瓷管焊接固定并将上下电极封装在陶瓷管内。

采用上述的结构后,由于上下电极外分别套有的开口端具有封闭金属网的金属罩以及封闭金属网内具有的纵横交错排布的多片高铝瓷片,各片高铝瓷片上还排布有用于电极的放电间隙的孔道,由此有利于拉长电弧的路线,最终使得电弧主要集中在管体的中心,从而消除集中的电弧,效果十分明显,不但避免了对管体的损害,更有利于赋予放电管以非常低击穿电压值,再者,涂覆的氧化物涂层,进一步能够赋予放电管以非常低击穿电压值,使得上下电极的上端端面在固有的间距下电容值大大降低,另外,中间电极巧妙地与封闭金属网进行呼应,使得使用可靠性非常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体放电三极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放电三极管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气体放电三极管,包括上电极1、下电极 2、中间电极3以及套在中间电极3上下两端的上下两只陶瓷管4,上电极1和下电极2的形状均为上端较小、下端较大的锥台形状,两只陶瓷管的外侧端均设置有一个安装座5,上电极1和下电极2的上端端面分别设置有内凹的凹槽10,上电极1和下电极2的上端端面均具有涂覆在凹槽内的氧化物涂层,上电极1外套有一个上金属罩6,下电极2外套有一个下金属罩7,上金属罩6和下金属罩7的相对面为敞开开口端,上金属罩6和下金属罩7的两个开口端之间设置有封闭金属网8,封闭金属网8具有纵横交错排布的多片高铝瓷片9,各片所述多片高铝瓷片 9上排布有通孔,纵向的高铝瓷片9上的通孔形成用于中间电极的放电间隙的孔道,横向的高铝瓷片9上的通孔形成用于上下电极的放电间隙的孔道,两个安装座5分别通过焊料与上下两只陶瓷管焊接固定并将上下电极封装在陶瓷管内,两个安装座、中间电极、上下两只陶瓷管以及上下两个电极之间形成密封腔体,密封腔体内充有惰性气体介质。

进一步地,所说的横向的高铝瓷片9上的通孔交错排布,纵向的高铝瓷片9上的通孔同样交错排布,由此有利于最大限度的拉长电弧,使其灭弧效果最好,另外,对于高铝瓷片9的安装来说,可以优选地将纵向的高铝瓷片9上设计安装槽,然后通过安装槽将纵向的高铝瓷片9 套在横向的高铝瓷片9上并通过粘结固定在一起,从而形成这个框架结构,该框架结构之间形成的多个空间使得电弧可以分布在各个空间内具有非常好的灭弧效果。

再进一步地,所说的封闭金属网8为曲面封闭结构或者矩形封闭结构,上金属罩6和下金属罩7的截面为羽毛球状结构并且两者的大外径端与陶瓷管4的内径相当。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