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光硅胶按键导光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8114发布日期:2019-01-13 16:39阅读:1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透光硅胶按键导光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按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高透光硅胶按键导光膜。



背景技术:

背光按键主要应用于键盘按键或者手机按键发光,使用者可以在弱光环境下看到按键。目前按键导光膜的厚度难以控制,且存在导光膜易发黄、按键按压手感差、光源利用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透光硅胶按键导光膜,优化其按键手感率以及导光膜亮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透光硅胶按键导光膜,其包括Dome片以及用于覆盖Dome片的导光膜,所述Dome片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叠层设置的反射层和隔片层PCB电路板,所述隔片层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金属弹片,所述反射层的上表面与导光膜之间设有印刷胶层,所述反射层的下表面与金属弹片相抵,所述导光膜的底面分布有多个凹凸不平的光学微结构,单个光学微结构与单个金属弹片的位置对应,所述导光膜为高透光硅胶体,该导光膜的厚度在0.12-0.2mm。

进一步地,光学微结构是分布于导光膜的光学网孔点阵,所述光学网孔点阵的最小点距为0.03mm,网点大小为0.01-0.02mm。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设有若干个垫片,垫片与金属弹片的中间部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垫片为圆形垫片,其厚度在0.03-0.13mm。

进一步地,所述反射层的下表面贴有双面胶。

进一步地,所述隔片层为PET材质。

进一步地,单个金属弹片的纵向截面拱桥状,单个金属弹片的横向截面为腰型结构,所述腰型结构包括一对对边为相互平行的直线和另一对对边为相互平行的弧线。

进一步地,单个金属弹片顶部设有五个用于容设杂质的凹槽。

进一步地,金属弹片为表面镀镍或镀银的金属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际应用中,导光膜采用高透光硅胶体代替透明TPU材料,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亮度,解决TPU材质导光膜易发黄的问题,通过设置光学微结构使得光源从指定位置射出,提高光源利用率,导光膜的厚度在0.12-0.2mm,避免导光膜的厚度过薄而导致金属弹片回弹弹力不足而无法与PCB电路板分离,导光膜的厚度过厚而影响按键手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光膜,2-印刷胶层,3-反射层,4-隔片层,5-金属弹片,6-导光微机构,7-PCB电路板,8-进光区,9-出光区,10-侧发光LED灯,11-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透光硅胶按键导光膜,其包括Dome片以及用于覆盖Dome片的导光膜1,所述Dome片包括由上往下依次叠层设置的反射层3和隔片层4PCB电路板7,所述隔片层4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金属弹片5,所述反射层3的上表面与导光膜1之间设有印刷胶层2,所述反射层3的下表面与金属弹片5相抵,所述导光膜1的底面在对应金属弹片5的位置对应分布有凹凸不平的光学微结构6。

实际应用中,本实用新型组装于手机或键盘等电子产品的实体按键底部,金属弹片的底部安装于PCB电路板的焊盘上,当使用者按压Dome片时使得金属弹片5与PCB电路板7接通,导光膜1的周边平行装设有若干个侧发光LED灯10,侧发光LED灯10所发出的光源射入导光膜1的进光区8从而经过导光膜1底面的反射层3,经反射后重新进入导光膜1并从导光膜1的出光区9射出,从而提高光源利用率;侧发光LED灯10所发出的光线还有一部分经导光膜1折射至光学微结构6,通过光学微结构6改变光路方向,从导光膜1的出光区9射出,从而实现按键背光设计。

所述导光膜1为高透光硅胶体,通过采用高透光硅胶体代替透明TPU材料,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亮度,解决TPU材质导光膜易发黄的问题,最大化还原手机背光光源;除此之外,采用高透光硅胶体制成的导光膜1质地柔软,按键手感好。优选的,导光膜1的厚度在0.12-0.2mm为最佳,避免导光膜1的厚度过薄而导致金属弹片5回弹弹力不足而无法与PCB电路板7分离,导光膜1的厚度过厚而影响按键手感。

本实施例中,光学微结构6是分布于导光膜的光学网孔点阵光学微结构光学网孔点阵。

实际应用中,靠近侧发光LED灯10的网点尺寸小,网点间距大,远离所述侧发光LED灯10的网点尺寸大,网点间距小;优选的,所述光学网孔点阵的最小点距为0.03mm,网点大小为0.01-0.02mm。

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3设有若干个垫片11,垫片11与金属弹片5的中间部一一对应。实际应用中,人工按压导光膜1时,所述垫片11推动金属弹片5与PCB电路板7电性接触,减少按压力度,增加金属弹片5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所述垫片11为圆形垫片,其厚度在0.03-0.13mm,通过优化其结构使得本实用新型更加轻薄。

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射层3的下表面贴有双面胶,从而使得反射层3与隔片层4紧紧贴合,便于金属弹片5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隔片层4为PET材质,具体的,所述隔片层采用间断式结构,采用PET材质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加强对金属弹片的保护。

如图1所示,单个金属弹片的纵向截面拱桥状如图2所示,单个金属弹片5的横向截面为腰型结构,所述腰型结构包括一对对边为相互平行的直线和另一对对边为相互平行的弧线。

本实施例中,单个金属弹片5顶部设有五个用于容设杂质的凹槽,减少杂质、灰尘落入金属弹片5底部而对金属弹片5与PCB电路板7的接触导通造成影响。

本实施例中,金属弹片5为表面镀镍或镀银的金属片。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