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卷导向机构及卷绕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8961发布日期:2019-01-13 16:4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入卷导向机构及卷绕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入卷导向机构及卷绕设备。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将隔膜、阳极、阴极进行卷绕以制备电芯。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并膜机构和方法、包括该方法的电芯卷绕方法及卷绕设备中,介绍了在锂电池生产领域中常见的电芯制备的具体方式。

如图1所示,其包括固定设置的过辊装置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过辊装置左右两侧且相对设置的左并膜装置和右并膜装置;其中,左并膜装置上的第一左夹辊30和右并膜装置上的第一右夹辊20能够在各自驱动装置的驱动下相互抵接形成第一并膜位置,极片40在经过第一并膜位置后被插入下方的卷针10。然而,由于第一并膜位置和卷针10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为了使极片40插至卷针10,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对极片40吹气的方式,使得极片的头部与卷针插入位置相对便于极片插入卷针,该方式效果差、不稳定,降低了电芯制备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入卷导向机构及卷绕设备,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制备电芯时极片并膜后无法稳定、快速的插入卷针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入卷导向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导向件以及固定件;

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导向件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将所述导向件推送至并膜装置和卷针之间,此时的所述导向件能够将极片的头部导向至所述卷针的入卷位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锁紧件,所述固定件与所述驱动装置枢接,当所述导向件运动至指定位置时,所述锁紧件能够连接所述固定件和所述驱动装置以完成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固定件的相对固定,此时的所述导向件能够将极片的头部导向至所述卷针的入卷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件为导向板,所述导向板有两个,两个所述导向板的导向面共面设置并分别对应所述极片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固定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的移动方向垂直,两个所述导向板固定在所述驱动杆上。

进一步的;还包括两个导向座和两个定位件,所述导向板固定在所述导向座上,所述导向座能够与所述驱动杆滑动连接,当两个所述导向座滑动至与所述极片的两侧一一对应时,所述定位件能够完成所述导向座与所述驱动杆的相对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包括第一锁紧螺栓,所述导向座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活动端设有通孔,所述第二夹板的活动端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锁紧螺栓能够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使所述驱动杆夹紧固定在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一端安装在右并膜装置上,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内枢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与所述驱动装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为第二锁紧螺栓,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连接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锁紧螺栓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并能够压紧固定所述调节杆。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气缸的缸体上固定有气缸固定座,所述气缸固定座与所述调节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卷绕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入卷导向机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卷导向机构及卷绕设备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入卷导向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导向件以及固定件,其中,导向件固定在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向件能够移动至并膜装置的第一并膜位置和卷针之间。具体的,入卷导向机构安装完成后,其整体位于待导向极片的一侧,在工作时,驱动装置首先将导向件移动至第一并膜位置和卷针之间,此时穿过第一并膜位置的极片头部会自动落至导向件上,随后,极片在继续推送下能够顺着导向件的导向面下滑,并最终下滑到卷针的入卷位置,完成极片插入卷针操作。通过导向件代替常规的吹气方式,极片头部在第一并膜位置和卷针之间的移动轨迹更加稳定有规律,进而能够快速准确的插入卷针内,提高了电芯的制备效率。同时,在极片头部插入卷针后,驱动装置可以驱动导向件远离极片,避免了极片在卷绕过程中与导向件发生摩擦而影响电芯品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卷绕设备的技术优势与上述入卷导向机构的技术优势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并膜机构的并膜过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入卷导向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入卷导向机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标:10-卷针;20-第一右夹辊;30-第一左夹辊;40-极片;50-气缸;60-导向板;70-安装座;80-调节杆;90-气缸固定座;100-驱动架;110-驱动杆;120-导向座;701-第二螺纹孔;1201-第一夹板;1202-第二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入卷导向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导向件以及固定件;驱动装置安装在固定件上,导向件与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固定连接,驱动装置能够将导向件推送至并膜装置和卷针10之间,此时的导向件能够将极片40的头部导向至卷针10的入卷位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入卷导向机构,包括驱动装置、导向件以及固定件,其中,导向件固定在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导向件能够移动至并膜装置的第一并膜位置和卷针10之间。具体的,入卷导向机构安装完成后,其整体位于待导向极片40的一侧,在工作时,驱动装置首先将导向件移动至第一并膜位置和卷针10之间,此时穿过第一并膜位置的极片40头部会自动落至导向件上,随后,极片40在继续推送下能够顺着导向件的导向面下滑,并最终下滑到卷针10的入卷位置,完成极片40插入卷针10操作。通过导向件代替常规的吹气方式,极片40头部在第一并膜位置和卷针10之间的移动轨迹更加稳定有规律,进而能够快速准确的插入卷针10内,提高了电芯的制备效率。同时,在极片40头部插入卷针10后,驱动装置可以驱动导向件远离极片40,避免了极片40在卷绕过程中与导向件发生摩擦而影响电芯品质。

值得注意的,本实施例中,导向件中的导向面(与极片40接触的一面)为平面,且优选的,设置导向面与卷针10在入卷位置处相切,极片40脱出导向面后直接进入卷针10的入卷位置。此外,如图1所示,箭头所指位置即为入卷导向机构所在位置,本实施例是以右并膜装置和卷针10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使得与右并膜装置对应的极片40无法准确地插至卷针10来进行分析,因此,本入卷导向机构设置在右并膜装置的一侧。

具体的,本实施例还对入卷导向机构的具体结构做以下详细介绍。

首先,本实施例还包括锁紧件,固定件与驱动装置枢接,当导向件运动至指定位置时,锁紧件能够连接固定件和驱动装置以完成驱动装置与固定件的相对固定,此时的导向件能够将极片40的头部导向至所述卷针10的入卷位置。

在此基础上,固定件可以安装在并膜装置上并用来完成驱动装置在并膜装置上的可转动连接,保证了导向件的角度可调;此时在安装调试阶段,针对不同尺寸大小的卷针10,均可以先调整导向件的位置以保证能够对经过第一并膜位置的极片40进行导向并顺利到达卷针10的入卷位置,随后,再通过锁紧件连接固定件和驱动装置来保证导向件在该位置的固定,完成入卷导向机构的安装,适应性强。

导向件在对极片40进行导向时,需要保证极片40的头部不发生弯折,进而保证极片40插入卷针10时不会发生褶皱折叠(特别是极片40的两侧)而影响电芯质量的发生。

因此,本实施例可以设置导向件为导向板60,导向板60有一个,导向板60的宽度大于等于极片40的宽度并正对极片40。

此时,导向板60的宽度完全覆盖极片40,避免了极片40发生内凹变形的安全隐患,同样满足对极片40的导向需求。

或者,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可以设置导向件为导向板60,导向板60有两个,两个导向板60的导向面共面设置并分别对应极片40的两侧。

即两个导向板60的导向面共同承接极片40的两侧,保证了极片40在入卷前保持平整,此时的两个导向板60的总宽度要小于极片40的宽度,总体重量更小,进一步保证了驱动装置驱动端固定导向板60的稳定性。

此外,两个导向板60的宽度要保证对极片40进行承接导向的同时,不会使极片40向两个导向板60之间弯曲变形。

优选的,本实施例以导向板60为两个来对入卷导向机构做进一步介绍。

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固定有驱动杆110,驱动杆110的轴线方向与驱动装置的驱动端的移动方向垂直,两个导向板60固定在驱动杆110上。

具体的,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固定有驱动架100,通过驱动架100完成对驱动杆110的可拆卸固定,优选的,本实施例设置驱动杆110相对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对称设置,两个导向板60对称设置在驱动杆110的两端,以减少驱动装置的驱动端所受的周向转动力,保证了导向板60只随驱动端的伸缩往复移动。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还包括两个导向座120和两个定位件,导向板60固定在导向座120上,导向座120能够与驱动杆110滑动连接,当两个导向座120滑动至与极片40的两侧一一对应时,定位件能够完成导向座120与驱动杆110的相对固定。

即导向板60通过导向座120滑动设置在驱动杆110上,可以通过调整两个导向板60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达到对不同宽度的极片40进行导向的目的,适应性广;定位件则在调整好导向板60的位置后保证导向板60在驱动杆110上的相对固定。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定位件包括第一锁紧螺栓,导向座120包括第一夹板1201和第二夹板1202,第一夹板1201的活动端设有通孔,第二夹板1202的活动端设有第一螺纹孔,第一锁紧螺栓能够穿过通孔并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使驱动杆110夹紧固定在第一夹板1201和第二夹板1202之间。

第一夹板1201和第二夹板1202相对的一面均设有弧形槽,驱动板卡设在两个弧形槽之间并与两个弧形槽的弧形面贴合接触时,第一夹板1201和第二夹板1202之间仍有缝隙,此时,通过第一锁紧螺栓的螺杆穿过通孔并与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使第一夹板1201和第二夹板1202进一步相互挤压,完成导向座120与驱动杆110的相对固定。当需要移动导向座120时,只需要旋松第一锁紧螺栓即可。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固定件包括安装座70,安装座70一端安装在右并膜装置上,另一端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内枢接有调节杆80,调节杆80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

具体的,安装座70通过螺栓固定在右并膜装置下方,其凸出设有两个固定板,每个固定板均设有一个连接孔,调节杆80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孔枢接,该设置能够增大驱动装置的可转动角度,防止与右并膜装置发生干涉。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锁紧件为第二锁紧螺栓(图中未标出),安装座70上设有连通第一连接孔的第二螺纹孔701,第二螺纹孔701有两个并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板上,第二锁紧螺栓与第二螺纹孔701螺纹配合并能够压紧固定调节杆80,完成驱动装置与右并膜装置的固定。

最后,本实施例中,设置驱动装置为气缸50,且为了方便气缸50与调节杆80的固定,还在气缸50的缸体上固定有气缸固定座90,气缸固定座90与调节杆80固定连接。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卷绕设备,包括如上述所述的入卷导向机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卷绕设备,通过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入卷导向机构,极片40头部在第一并膜位置和卷针10之间的移动轨迹更加稳定有规律,进而能够快速准确的插入卷针10内,提高了电芯的制备效率。其具体实现方式以及达到的其余技术优势与上述入卷导向机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