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芯电缆缆芯分叉支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35585发布日期:2019-03-05 17:52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三芯电缆缆芯分叉支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叉支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三芯电缆缆芯分叉支架装置。



背景技术:

制作三芯电缆终端头或中间接头时,需要将三根缆芯剥出,一相一相的做。根据电缆附件安装需要和节约电缆的要求,电缆终端绝缘层开剥长度有限,并且三相电缆的缆芯间距较小,制作三相缆芯中的一相时,另外两相缆芯会影响施工人员操作,尤其是操作过程还需要用到刀和电动工具时,三相缆芯间距太小甚至会给施工造成安全风险。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目前采取的对策是,在一相缆芯上工作时,另外两相缆芯由辅助人员握住拉开;目前这种对策不仅需要多个人员协同操作,操作效率低,而且操作工具可能误伤到辅助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三芯电缆缆芯分叉支架装置,其可有效解决目前因三相缆芯间距太小,在制作三相缆芯时需要多个人员协同操作,操作效率低,且操作工具可能误伤到辅助人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三芯电缆缆芯分叉支架装置,包括支座、至少两个限位插片、设置在支座的一端面上的齿轮容纳槽、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齿轮容纳槽内的驱动齿轮、三条设置在支座上的导向通孔、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导向通孔内的齿条撑杆及一一对应的设置在齿条撑杆的端部的缆芯限位套环,所述导向通孔与转轴相垂直,导向通孔的两端均与支座的外侧面相连通,导向通孔与齿轮容纳槽相连通,各齿条撑杆均与驱动齿轮啮合,所述齿条撑杆的两端均位于导向通孔的外侧,在转轴的轴向投影上,三条导向通孔的投影绕转轴周向均布;在转轴的轴向上,三条导向通孔依次分布。

本方案的三芯电缆缆芯分叉支架装置可有效解决目前因三相缆芯间距太小,在制作三相缆芯时需要多个人员协同操作,操作效率低,而且操作工具可能误伤到辅助人员的问题。

作为优选,限位插片的一端设有限位挡杆,限位挡杆与限位插片呈T字形分布。本方案按结构便于操作者实际安装限位插片。

作为优选,驱动齿轮上设有与转轴相平行的操作杆。本方案按结构便于操作者实际带动驱动齿轮旋转。

作为优选,操作杆的端部穿过齿轮容纳槽的槽口并位于齿轮容纳槽的外侧。

作为优选,齿轮容纳槽的横截面呈圆形。

作为优选,齿轮容纳槽与转轴同轴。

作为优选,转轴固定设置在齿轮容纳槽的底面上,所述驱动齿轮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转轴上。本方案按结构便于驱动齿轮的实际安装制作。

作为优选,转轴与支座为一体成型结构。

作为优选,支座呈圆柱状。

作为优选,支座与转轴同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有效解决目前因三相缆芯间距太小,在制作三相缆芯时需要多个人员协同操作,操作效率低,且操作工具可能误伤到辅助人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三芯电缆缆芯分叉支架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是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三芯电缆缆芯分叉支架装置的限位插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

支座1;

齿轮容纳槽2;

转轴3;

驱动齿轮4,操作杆4.1;

导向通孔5;

齿条撑杆6;

缆芯限位套环7;

限位插片8,限位挡杆8.1;

插接口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三芯电缆缆芯分叉支架装置,包括支座1、三个限位插片8、设置在支座的一端面上的齿轮容纳槽2、通过转轴3转动设置在齿轮容纳槽内的驱动齿轮4、三条设置在支座上的导向通孔5、一一对应的设置在导向通孔内的齿条撑杆6及一一对应的设置在齿条撑杆的端部的缆芯限位套环7。

支座呈圆柱状。支座与转轴同轴。

齿轮容纳槽的横截面呈圆形。齿轮容纳槽与转轴同轴。

转轴固定设置在齿轮容纳槽的底面上。本实施例中,转轴与支座为一体成型结构。驱动齿轮通过轴承转动设置在转轴上。

驱动齿轮上设有与转轴相平行的操作杆4.1。操作杆的端部穿过齿轮容纳槽的槽口并位于齿轮容纳槽的外侧。

如图1、图2所示,导向通孔与转轴相垂直。导向通孔的两端均与支座的外侧面相连通。导向通孔与齿轮容纳槽相连通。各齿条撑杆均与驱动齿轮啮合。齿条撑杆的两端均位于导向通孔的外侧。

在转轴的轴向投影上,三条导向通孔的投影绕转轴周向均布。

在转轴的轴向上,三条导向通孔依次等距分布,具体说是,三条导向通孔在转轴的轴向上呈上、中、下依次等距分布。

如图1、图3所示,限位插片的一端设有限位挡杆8.1,限位挡杆与限位插片呈T字形分布。

如图1所示,三芯电缆缆芯分叉支架装置在转轴的轴向投影上,任意相邻两个齿条撑杆的投影与支座外侧面的投影线之间围成一个插接口9,限位插片一一对应的插设在插接口内。

本实施例的三芯电缆缆芯分叉支架装置的具体使用如下:

在电缆终端绝缘层剥开后,将三相缆芯一一对应的插设在缆芯限位套环7内;

接着,如图1所述,通过操作杆带动驱动齿轮顺时针旋转,驱动齿轮带动设有缆芯限位套环的齿条撑杆的一端伸出,使缆芯限位套环远离支座,从而将三相缆芯相互撑开,使三相缆芯之间的间距增大;

再接着,当三相缆芯之间的间距增大到设定间距后,操作者将限位插片8一一对应的插设在插接口内,限位插片通过限位挡杆挂在齿条撑杆上;由于限位插片插设在插接口内,限位插片插入齿条撑杆的齿间隙内,从而卡住齿条撑杆,避免齿条撑杆上的缆芯限位套环在缆芯的回复力的作用下往支座移动,保证三相缆芯之间的间距;因而可有效解决目前因三相缆芯间距太小,在制作三相缆芯时需要多个人员协同操作,操作效率低(只需一人便可操作),且操作工具可能误伤到辅助人员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