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保险腔的超薄英规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19206发布日期:2019-02-19 19:1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保险腔的超薄英规插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薄英规插头领域,具体是一种改进保险腔的超薄英规插头。



背景技术:

电源插头及插座是电器取得电源的连接装置,而各国对于电源插头及插座都有制定其相关的电器标准,故根据国家所在地区的不同,在外形、尺寸和总类方面皆有所差异。

传统的英规插头体型硕大,成型后产品外观不美观,重量大,成本高,难以在狭窄的插接区间进行使用,因此,现今的英规插头普遍采用超薄结构,外形美观,整体厚度小,耐用性能好,但是由于插头的整体厚度减少,因此设置在保险腔内用于夹持保险管的导电接触片必须缩小长度,但当导电接触片长度缩小后,导电接触片的夹紧力容易出现不足,使保险管容易松脱或接触不良,造成插头损坏,因此厂家只能采用价格高昂的进口导电接触片,从而满足安全测试标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的一种改进保险腔的超薄英规插头,其作用是能够满足安全标准,解决由于导电接触片长度不足导致的夹紧力不足的问题。

一种改进保险腔的超薄英规插头,包括内架,内架上安装有两端子片,内架的一侧开设有保险腔,保险腔内安装有保险管,保险腔的底部安装有两导电下触片,两导电下触片分别与两端子片电连接,每个导电下触片的两端一体式延伸有两导电接触片,两导电接触片弹性夹持在保险管两端的导电部上,所述保险腔的内壁对应导电接触片的底部延伸有加强凸筋,加强凸筋与导电接触片底部压抵配合,在超薄英规插头的保险腔内设置加强凸筋,能够解决由于导电接触片长度不足导致的夹紧力不足的问题。

所述保险腔的底部对应导电下触片开设有两通孔,两导电下触片设置在内架上,导电下触片两侧的导电接触片穿过通孔伸入保险腔内并弹性夹持保险管两端的导电部,该安装方式能够更好固定导电下触片和导电接触片,避免安装在保险腔内出现松脱等问题。

所述导电接触片包括连接段和夹持段,连接段的底部与导电下触片一体式连接,连接段的顶部与夹持段连接,加强凸筋压抵在连接段的外端面上。

由于连接段与导电下触片弯曲连接,当保险管安装时,挤开导电接触片摆动张开,在安装结束后,过度的挤压使连接段与导电下触片的连接处容易出现不可逆形变,导致夹紧力不足,通过压抵连接段,使导电接触片在安装保险管时,减少连接段的张开摆动,由于连接段与夹持段连接处的弧度小于连接段与导电下触片的弧度,因此夹持段在撑开至保险管可安装宽度后,仍然能够保持足够的夹紧力,避免连接段形变摆动过大时,使整片的导电接触片失去夹紧力。

所述夹持段向上延伸并折弯形成导电凹位,两相对的导电凹位构成夹持保险管的夹持区间,夹持段顶部延伸有导向段,使夹持段与保险管的导电部更加紧密接触,提高导电接触片对保险管的电接触效率,同时导向段便于保险管定位并撑开两导电接触片,提高安装速度,避免保险管压在导电接触片,使导电接触片变形损坏。

所述相对的两连接段外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相对的两加强凸筋之间的距离,当导电接触片安装到保险腔后,加强凸筋能够对连接段进行压抵,增加导电接触片的回弹力,从而保持足够的夹紧力。

所述加强凸筋沿保险腔的内壁垂直延伸设置,且延伸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夹持段的顶面,当保险管安装时,挤开夹持段,使夹持段摆动张开后压抵加强凸筋的上方,同样能够避免夹持段过度张开造成形变,导致夹紧力减弱的情况。

所述保险腔上可拆式安装有盖体,能够便于保险管安装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保险腔的超薄英规插头,结构简单,在超薄英规插头的保险腔内设置加强凸筋,能够解决由于导电接触片长度不足导致的夹紧力不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接触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改进保险腔的超薄英规插头,包括内架1,内架1 上安装有两端子片2,内架1的一侧开设有保险腔3,保险腔3内安装有保险管 4,保险腔3的底部安装有两导电下触片5,两导电下触片5分别与两端子片2 电连接,每个导电下触片5的两端一体式延伸有两导电接触片6,两导电接触片6弹性夹持在保险管4两端的导电部401上,所述保险腔3的内壁对应导电接触片6的底部延伸有加强凸筋7,加强凸筋7与导电接触片6底部压抵配合,在超薄英规插头的保险腔3内设置加强凸筋7,能够解决由于导电接触片6长度不足导致的夹紧力不足的问题。

所述保险腔3的底部对应导电下触片5开设有两通孔8,两导电下触片5设置在内架1上,导电下触片5两侧的导电接触片6穿过通孔8伸入保险腔3内并弹性夹持保险管4两端的导电部401,该安装方式能够更好固定导电下触片5 和导电接触片6,避免安装在保险腔3内出现松脱等问题。

所述导电接触片6包括连接段601和夹持段602,连接段601的底部与导电下触片5一体式连接,连接段601的顶部与夹持段602连接,加强凸筋7压抵在连接段601的外端面上。

由于连接段601与导电下触片5弯曲连接,当保险管4安装时,挤开导电接触片6摆动张开,在安装结束后,过度的挤压使连接段601与导电下触片5的连接处容易出现不可逆形变,导致夹紧力不足,通过压抵连接段601,使导电接触片6在安装保险管4时,减少连接段601的张开摆动,由于连接段601与夹持段602连接处的弧度小于连接段601与导电下触片5的弧度,因此夹持段 602在撑开至保险管4可安装宽度后,仍然能够保持足够的夹紧力,避免连接段601形变摆动过大时,使整片的导电接触片6失去夹紧力。

所述夹持段602向上延伸并折弯形成导电凹位603,两相对的导电凹位603 构成夹持保险管4的夹持区间604,夹持段602顶部延伸有导向段605,使夹持段602与保险管4的导电部401更加紧密接触,提高导电接触片6对保险管4 的电接触效率,同时导向段605便于保险管4定位并撑开两导电接触片6,提高安装速度,避免保险管4压在导电接触片,使导电接触片6变形损坏。

所述相对的两连接段601外端面之间的距离大于相对的两加强凸筋7之间的距离,当导电接触片6安装到保险腔3后,加强凸筋7能够对连接段601进行压抵,增加导电接触片6的回弹力,从而保持足够的夹紧力。

所述加强凸筋7沿保险腔3的内壁垂直延伸设置,且延伸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夹持段602的顶面,当保险管4安装时,挤开夹持段602,使夹持段602摆动张开后压抵加强凸筋7的上方,同样能够避免夹持段602过度张开造成形变,导致夹紧力减弱的情况。

所述保险腔3上可拆式安装有盖体9,能够便于保险管4安装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其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内容的额外限制,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并且,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实用新型说明书记载的范围;进一步地,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