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极大电流手动复位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9850发布日期:2019-04-05 19:51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极大电流手动复位温控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器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双极大电流手动复位温控器。



背景技术:

温控器,根据工作环境的温度变化,在开关内部发生物理形变,从而产生某些特殊效应,产生导通或者断开动作的一系列自动控制元件,也叫温控开关、温度保护器、温度控制器,简称温控器。或是通过温度保护器将温度传到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发出开关命令,从而控制设备的运行以达到理想的温度及节能效果,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根据不同种类的温控器应用在家电、电机、制冷或制热等众多产品中,目前的温控器同步性较差,性能不是很可靠,使用电流较小,接线端子外露,使用范围也不是很广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极大电流手动复位温控器,可实现电器设备的过热保护,能够实现一次断开或接通二相电,同步性好,通过电流大;温控器装配牢固,导热盖子不脱落,适用范围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应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极大电流手动复位温控器,包括下盖板、温控器壳体以及上盖板,下盖板、温控器壳体以及上盖板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温控器壳体的一侧设有上凹槽,且上凹槽与上盖板之间设有腔体一,温控器壳体的另一侧设有下凹槽,且下凹槽与下盖板之间设有腔体二,腔体一内设有感温组件,腔体二内设有复位推杆、连杆、静触片、动触片以及弹簧,连杆采用十字型结构设置,连杆的上端穿于温控器壳体内的隔板抵触于感温组件,连杆的下端抵触于复位推杆,连杆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动触片的中部,动触片的两端分别设有动触点,静触片上设有静触点,动触点与静触点对应联接,弹簧的一端定位于动触片上,弹簧的另一端定位于下盖板上,且弹簧的弹力须小于感温组件的弹力。

进一步而言,所述静触片采用Z字型结构设置,静触片设有静触点的一端固定于下凹槽的底部,静触片的另一端固定于下凹槽与下盖板之间,且设有外接电源的静触片接线端子。

进一步而言,所述感温组件包括双金属片与钢板弹片,双金属片与钢板弹片贴紧设置。

进一步而言,所述上盖板上设有与感温组件对应设置的导热孔以及与二相电加热器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孔。

进一步而言,所述下盖板上设有与动触片电联接设置的动触片接线端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可实现电器设备的过热保护,能够实现一次断开或接通二相电,同步性好,通过电流大;温控器装配牢固,导热盖子不脱落,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温控器壳体整体结构图;

图2是温控器壳体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3是上盖板结构图;

图4是下盖板结构图。

1.下盖板;2.温控器壳体;3.上盖板;4.复位推杆;5.双金属片;6.钢板弹片;7.连杆;8.静触片;80.静触点;9.动触片;90.动触点;10.弹簧;11.铆钉;12.动触片接线端子;13.上凹槽;14.下凹槽;30.导热孔;31.固定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双极大电流手动复位温控器,包括下盖板1、温控器壳体2以及上盖板3,下盖板1、温控器壳体2以及上盖板3通过铆钉11固定连接,温控器壳体2的一侧设有上凹槽13,且上凹槽13与上盖板3之间设有腔体一,温控器壳体2的另一侧设有下凹槽14,且下凹槽14与下盖板1之间设有腔体二,腔体一内设有感温组件,腔体二内设有复位推杆4、连杆7、静触片8、动触片9以及弹簧10,连杆7采用十字型结构设置,连杆7的上端穿于温控器壳体2内的隔板抵触于感温组件,连杆7的下端抵触于复位推杆4,连杆7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于动触片9的中部,动触片9的两端分别设有动触点90,静触片8上设有静触点80,动触点90与静触点80对应联接,弹簧10的一端定位于动触片9上,弹簧10的另一端定位于下盖板1上,且弹簧10的弹力须小于感温组件的弹力。以上所述构成本实用新型基本结构。

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其工作原理:温控器与二相电加热器连接,上盖板3与用电加热器测温处接触,预先设定控制温度,当电加热器测温处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感温组件瞬间凸起,从而顶起连杆7,连杆7顶起复位推杆4,同时连杆7带动动触片9一起顶起(由于感温组件的弹力大于弹簧10的弹力),从而使动触片9上的动触点90与静触片8上的静触点80分离,二相同步断开,用电加热器失电,停止加热;当电加热测温处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复位推杆4不会复位,要手动按动复位推杆4,通过复位推杆4推动连杆7将感温组件顶至凹起,同时动触片9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重新与静触片8电联接,开关闭合,用电加热器才可以工作,有效达到限温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可实现电器设备的过热保护,能够实现一次断开或接通二相电,同步性好,通过电流大;温控器装配牢固,导热盖子不脱落,适用范围广。

更具体而言,所述静触片8采用Z字型结构设置,静触片8设有静触点80的一端固定于下凹槽14的底部,静触片8的另一端固定于下凹槽14与下盖板1之间,且设有外接电源的静触片接线端子。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下盖板1与温控器壳体2将静触片8进行固定,省去了铆钉的成本。

更具体而言,所述感温组件包括双金属片5与钢板弹片6,双金属片5与钢板弹片6贴紧设置。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有效提高了感温组件的使用寿命,实际应用中,钢板弹片6与连杆7抵触,双金属片5与二相电加热器对应设置。

更具体而言,所述上盖板3上设有与感温组件对应设置的导热孔30以及与二相电加热器固定连接的固定连接孔31。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便于使二相电加热器的温度通过导热孔30传递至双金属片5,有效减少的温度差,固定连接孔31的作用在于使温控器与二相电加热器的固定连接。

更具体而言,所述下盖板1上设有与动触片9电联接设置的动触片接线端子12。采用这样的结构设置,通过动触片接线端子12外接于电源,使电路导通。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